#創傷

幼年曾受親子創傷?自問11題檢視

幼年曾受親子創傷?自問11題檢視#創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你拒絕母親,有可能是幼時和她建立聯繫的過程中遇到干擾。不是每個在年幼時期經歷斷裂的人,都會拒絕母親。假如這段期間的聯繫受到干擾,你在親密關係中試圖建立聯繫時,便有可能經歷某種程度的焦慮。這樣的焦慮也許會轉換成有維繫關係的困難,或甚至完全屏棄關係。它也或許會轉化成不生孩子的決定。表面上,你可能會抱怨養育孩子將花上太多時間與精力。再深入一點去想,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為孩子提供你所錯過的東西。你年幼時曾經歷與母親的聯繫斷裂嗎?前代母嬰聯繫的中斷,也可能影響你與母親的連結。你的母親或外婆曾經歷過與自己母親聯繫的斷裂嗎?前代這些早期創傷的殘餘物,很有可能交留後代來經歷。不僅如此,你的母親也可能無法將她未曾從母親身上接受到的提供給你。如果你與父母疏遠了,或他們已過世,你可能永遠也無法得知這些問題的答案,尤其當斷裂發生在你極年幼時。一般來說,早期的聯繫斷裂難以辨別,因為大腦還未裝備好以致無法檢索生命早期的經驗。海馬迴是大腦中負責形成、組織和儲存記憶的地方,它與前額葉(幫助我們解釋經驗的區域)的迴路,直到兩歲左右都還沒發展完全。其結果是,早期的分離創傷會以知覺、圖像和情緒的片段儲存下來,而非能夠組織出故事的清楚記憶。沒有故事,情緒和感知便很難被理解。當你找尋早期斷裂的聯繫,可以問以下問題:•當你母親懷孕時,是否有創傷事件發生?她當時是否很焦慮、陷入憂鬱或壓力很大?•你母親懷孕期間,你父母的關係遭遇到什麼困難嗎?•你出生時有難產或你是早產兒嗎?•你母親是否罹患產後憂鬱症?•你在剛出生時曾與母親短暫分離嗎?•你是領養的孩子嗎?•你在出生後三年間,經歷過創傷或與母親分離嗎?•你或你的母親曾經住院並被迫分開嗎?(也許你需要住在保溫箱中,或你被移除了扁桃腺或接受其他醫療程序。又或是你的母親需要動手術或經歷懷孕併發症等等。)•你的母親在你出生後前三年中,是否經歷過創傷或情緒波動?•你的母親在你之前流產過或失去過孩子嗎?•你母親的注意力,是否因為其他手足所帶來的創傷而被分散了?(晚期流產、死胎、死亡或醫療急救事件?) 有時候聯繫斷裂並非是物理上的。較多時候,我們是經歷了與母親之間的精神斷裂。她可能生理上在身邊,但情感疏離或是不一致。母親在孩子生命最初幾年所建立的存在與穩定性,對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健康是有助益的。精神分析師海因茲.科胡特(Heinz Kohut)描述,當母親凝視孩子,「母親眼中的光芒」是如何成為讓孩子感到安心和肯定的媒介,開始以健康的方式發展。如果我們經歷了早期的母嬰聯繫斷裂,我們可能需要拼湊出母親和自己的歷史中之特定線索。我們需要回顧並問:母親發生了什麼創傷事件而影響了她的注意力?她是在場還是心不在焉?當她撫摸我們、看我們的方式、對我們說話的語調,有任何的疏離感嗎?我在建立親密關係上有困難嗎?我會推開親密關係,封閉或逃離嗎?蘇珊娜,一位有兩個孩子的三十歲母親,她一直在思考自己與母親的親近關係。從她有記憶開始,就不喜歡被母親擁抱。蘇珊娜還透露,自己和丈夫在身體上不親密。「擁抱會帶走你的精力。」蘇珊娜這麼說。蘇珊娜九個月大時,因為氣喘,獨自待在醫院兩個星期,與此同時她的母親待在家照顧其他手足。那時起,蘇珊娜無意識地開始退縮,拒絕母親的愛。蘇珊娜只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避免再次被拋下。僅僅只是辨認出她排斥母親的根源至關重要。之後,蘇珊娜便能重拾她們之間斷裂的聯繫。當孩子經歷過聯繫中斷,要重新與母親建立連結可能會使他猶豫不決。這種重拾聯繫的方式,也許會創造出日後在關係中建立聯繫與分離的藍圖。如果母親與孩子未能完全重建連結,孩子之後要試圖與伴侶建立關係時,便可能猶豫。重新建立連結若失敗,「無法解釋的親密感缺乏,會讓日常關係蒙上陰影。」心理學家大衛.張伯倫(David Chamberlain)說道,「親密感和真誠的友誼似乎遙不可及。」嬰兒時期,我們認為母親是全部的世界,與她分離就像是與失去生命。空虛與失落的經驗,絕望與悵然的感受,相信某些事物對我們或生命本身來說是決然錯誤的—這些都可能因為早期分離而產生。太年幼以致無法處理創傷,我們的內在體驗到了感覺、信仰和身體知覺,卻無法和過往的故事連結起來。當我們的生活向前展開,這些經驗便傾注於傷害、失去、失望與斷裂。童年時期的負面回憶我們很多人只關心童年時期的痛苦回憶,而無法記得發生在我們身上正面的事情。當我們還是孩子,其實經歷著讓人安慰和不安的時刻。然而,讓人感到舒適的記憶,像是母親餵養我們、清洗我們或抱著我們入睡的回憶,卻被阻礙著無法浮上心頭。相反地,我們似乎只記得自己得不到需要的,沒有獲得足夠的愛的痛苦回憶。這是有原因的。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經驗到安全感或保護受到威脅,我們的身體便會建立防禦反應。這些無意識的防禦變成我們的基礎設定,將注意力轉向困難或不安的事情,而非記得讓人安慰的事。好似我們的正面回憶住在搆不著的城牆另一側。只能記得一側的事實,便真的相信沒什麼好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好像我們重寫了歷史,只留下那些支持我們建構原始防衛機制的記憶。這些防禦伴隨我們太久,漸漸就變成了我們。潛意識的屏障底下,有一層深刻的渴望,冀求被父母所愛。然而,許多人都無法再接觸到這些感受。當我們想起父母帶來的慈愛與溫柔,卻同時憶起會被再次傷害的脆弱與危險。而那帶給我們療癒的記憶,就是我們無意中阻擋下來的。演化生物學家支持這個假定。他們描述人類的杏仁核(amygdala)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神經元會用來搜尋威脅。其結果是,相較於讓人快樂的事情,讓人痛苦與害怕的事件更容易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科學家稱此基礎機制為「負向偏誤」(negativity bias),這完全說得通。我們之所以能生存下來,取決於能否篩選出潛在攻擊。「我們的心智就像是針對負向經驗的魔鬼氈,」神經心理學家里克.韓森說道(Rick Hanson),「而對正面經驗則像是不沾鍋。」(本文摘自/問題不是從你開始的:以核心語言方法探索並療癒家族創傷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商周出版)

兒童創傷諮商 當心造成「二次傷害」

兒童創傷諮商 當心造成「二次傷害」#創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兒童對創傷並不陌生。在世界各地大多數的社會中,即使政府與相關社區團體採取了許多措施,但兒童受虐事件發生頻率還是居高不下。而在世界上大部分遭受到例如戰爭、疾病、流離失所和經濟動盪的地區,兒童面對著危及生命的困難與創傷,卻一直無能為力。進行兒童創傷諮商時 須確保個案擁有安全感負責難民家庭的當地兒童保護,還有為世界各地戰爭與疾病地區住民服務的社工,都深刻體會到幫助兒童從他們所遭受創傷的影響中復原,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他們也注意到,在進行兒童創傷諮商時,必須確保個案在心理和情緒上擁有絕對的安全感,因為這些孩子在過去年紀小小時,光是人身安全的經驗都很缺乏,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是無法獲得任何保障。說出創傷經驗 卻加強了自我的負面結論但是,確保獲得安全感的重要性,往往因為許多受創兒童不願意談論他們的創傷經驗,而被低估了。很多的理論都討論到這種不願與逃避,例如來自否定與壓抑的心理機制運作,不過我們應該更需要去理解並考慮,揭開受虐創傷所帶來的反作用力,以及抒發創傷經驗的情境中的潛在風險,都是兒童不願意談論創傷經驗的重要原因。我相信這樣的顧慮有充分的理由,因為潛在的風險一直存在,像是兒童在談論創傷經驗時會受到二次創傷,會因為過於直接而陷入自己經歷過的創傷,或是沉溺在經驗的抒發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後果是,兒童說出自己創傷經驗,卻加強了他們對自我認同與生活抱持的負面結論。旁人努力幫忙說出創傷經驗 而受到二次創傷這樣的後果反過來又通常會與進一步的自貶、無力、無望、孤寂、無用等感覺相關連。如果沒有小心翼翼地去打造一個「心理與情緒上非常安全的情境」給受創兒童,那麼這個兒童非常可能因為被鼓勵說出自己的創傷,結果發現再次被這些創傷經驗貼上了標籤。我的主張並不是源於自身心理諮商的工作觀察。這些年來我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接觸過許多兒童,他們都因為旁人努力幫助他們說出創傷經驗而受到了二次創傷。有些時候我必須很痛苦地旁觀這種二次傷害的進行過程,因為我無法插手別人主導的「諮商治療」。(本文摘自/故事‧解構‧再建構:麥克‧懷特敘事治療精選集/心靈工坊)

抗癌「創傷後成長」 心靈超然層次高

抗癌「創傷後成長」 心靈超然層次高#創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老人家過去可能很封閉,也缺少新的刺激,於是沒有太多的社會連結,但是突然之間,因為生病的關係,開啟了自己與社會的連結,有了新的學習可能,可以把它當成生病帶來的某種好處。過去曾做過一項研究,當生病者發現到生病所帶來的好處,就越容易在生病之後成長,特別是靈性上的成長,也被稱作「創傷後成長」,亦即生病之後帶來的好處,將帶領病人進到更高層次的境界。抗癌鬥士「創傷後成長」 眼光超越以往「創傷後成長」延續著「復原力」的概念,但兩者不太一樣,復原力只有復原而已,「創傷後成長」則更高一階。一個人受到挫折、受傷了,光是復原到原先狀態還不夠,而是重新振作起來後,還能出現「超越性」,面對一切的眼光不同了。舉例來說,抗癌鬥士就是「創傷後成長」的見證,他們對於生命的想法已經到了更高的境界,願意奉獻或展現出生存的更大積極意義。有些人對抗癌鬥士的定義,仍然停留在「打勝仗」這件事上,但是「打敗仗」真的就是輸嗎?打敗仗也是一名鬥士,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展現出偉大的意志和韌性,可以說當之無愧。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會帶我們到達怎樣的前方?老人家面臨死亡時 內心無懼展現生命的厚度關鍵不在輸贏,輸不是真正的輸,贏也不是絕對的贏,表面上看到的事實不一定是真相。有些人好像看似治癒了,事實上情緒卻一蹶不振;有些人好像最後敗給了癌症,人還是往生了,可是在抗癌過程中達到靈性的提升,對於整個人生的看法,走到了不同的境界。癌症帶來的死亡威脅,造成人們對它的恐懼,可是越到後面,病人可以學會超然地看見生病帶來的好處,然後留下生命的意義。人們在兩種狀況之下,會比較趨近於靈性的境界,一種是年紀稍長的時候,一種是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罹癌長者所面對的狀況,可說是結合了兩者。有時候,老人家的想法變得遲鈍,使他不像年輕人那麼靈光,可是卻能領悟到一些東西,但無法用言語清楚說出來,這些人生概括的集合,在面對重大事件衝擊時,可以在老人家的內心種下安穩的力量,使人無懼,也使人展現出生命的厚度。(本文摘自/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博思智庫)

童年過度「受控」 人際、職涯缺自信

童年過度「受控」 人際、職涯缺自信#創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不當控制下成長,可能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職業生涯、情緒、靈性、身心健康,以及整體的發展。以下是成年生活和受控童年間常見的關聯,不妨注意一下哪些敘述符合你情況。人際關係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背負了不切實際的期望,你可能會期望太多或太看輕自己。如果你必須為了父母而表現出特定的樣子,那麼你到了別人面前也可能很難做自己。如果你的父母愛批評,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對人妄下論斷,又或者對別人關於你的評價很敏感。如果你的父母言行舉止變化無常,你在人際關係中的感受可能會讓你無所適從。如果你的家庭不安全,你對所有的團體活動都可能感覺不安全。愛、性與親密如果你在一個混亂的家庭長大,面對感情時,你可能會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混亂關係的吸引,而非受到健康關係的吸引。如果父母貶低你的權利、渴望和需求,你可能也會貶低自己在感情中的權利、渴望和需求。如果父母過度控制他們的人際關係,你可能也會過度控制你的人際關係。如果愛意味著控制、親密意味著危險,你可能會對愛和親密都很恐懼。如果肢體接觸受到誤用,或身體上的親近帶有痛苦脆弱、無力反抗的聯想,你對肢體接觸和親近可能會有很複雜的感受。如果父母立下了婚姻關係不佳、規則變來變去的壞榜樣,你可能會有承諾障礙。親職如果你的童年備受傷害,你可能會把童年與傷害畫上等號。如果你的父母控制你,你可能會對自己要不要為人父母有所保留。如果你在過多的控制之下成長,你在養育孩子時,可能會不自覺地給予過少的限制或控制。職業生涯如果父母支配你的決定,你可能會不敢自己做決定。如果父母對你不公平或很暴虐,所有的威權人物在你眼中都可能不公平或很暴虐。如果父母誤用他們的權威,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難當一個威權人物。如果你的觸角被訓練得對家庭裡的混亂很敏銳,你可能會發覺自己對職場生態格外敏感。如果父母對你的期望和標準不切實際,你可能會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棄,或者太快就放棄。如果父母貶低你,你在工作上可能會缺乏自信或沒辦法充分發揮。(本文摘自/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橡實文化)

轉換負面情緒 自己當自己的心靈雞湯

轉換負面情緒 自己當自己的心靈雞湯#創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位黑人運動家戴維斯從小在失怙的單親家庭出生,並由祖父母撫養成人,他的母親也沒有能力撫養他,讓他自小就必須依靠撿拾瓶罐賺取些許的零用錢,但戴維斯不會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旁,而在心靈上有任何的創傷和負面的情緒。由於祖父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基督教徒,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於他內斂忠實的性格有著很大的啟迪作用。日後,無論是在與人共處上或者遭遇到挫折時,祖父的耳提面命和忠告,對他都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種族歧視的普遍現象沒有壓垮信心當戴維斯剛加入一開始所屬的團隊時,教練為了激發他的潛能,百般地磨練他,但是他鋼鐵般的堅持力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或放棄,反而愈挫愈勇地打進全國賽,並且得到最高的榮譽。後來,在棉花盃全球比賽中他締造了無敗戰績,也因此被票選為全國最有價值的球員,曾經有著名的體育記者稱他為「快車」。但在這期間,戴維斯要領獎時,也碰到了很大的挫折——他被通知領完了獎之後他得立刻離開頒獎現場。甚至於在慶功宴時,他和其他黑人隊友也被告知中途必須離開,這些都是當時美國社會環境裡,種族歧視的一個普遍的現象。雖然戴維斯是美國史上第一位被贈與最大殊榮——海斯曼盃中唯一的黑人,但在種族歧視的眼光之下,這份殊榮似乎也並沒有為他帶來多大的好處。把生命能量發揮到極致然而,這一位20出頭的年輕人並沒有因此感到氣餒或自暴自棄,他反而以溫煦忠誠的態度,主動向白人社會釋出他的熱誠和光熱,因此博得了白人社會極大的正面反應。只可惜這位優秀的黑人運動員在23歲時就得了急性白血病,這在當時曾經引起極大的關注。他精采卻短促的生命,連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都極為不捨。在一次訪問行程中,甘迺迪曾經碰巧遇到戴維斯正受邀接受一個頒獎,當時約翰甘迺迪曾主動要求與這一位出色的黑人運動員見面,並且希望能夠當面激勵他,這對戴維斯也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後來戴維斯逝世的時候,約翰甘迺迪還親自發電告文,寫道:「厄尼.戴維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年輕典範,他成功的特質一定會在未來的歲月中,不斷地鼓勵引領美國新一代的年輕人。」在美國運動史上,從來沒有一位運動員逝世的時候,有上萬名以上的球迷為他守候和送行。在戴維斯短促的23年生命中,其實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能量發揮到最極致的境界。疼惜自己的情緒、面對自己的傷痛當你自己覺得內心正背負著無限傷痛或怨懟等負面情緒的時候,請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撫平你的傷痛,也沒有任何人可以使你的情緒立即平復,更沒有人擁有神力可以讓你的負面想法立即導正。可以為你療癒的人,就是你自己!可以鼓舞你的人,還是你自己!當你碰到任何棘手的情緒問題時,你必須疼惜自己的情緒,嚴肅地面對自己的傷痛。因為只有自己肯定自己,才是真正的放下。無論是多負面的情緒,也需要用平靜的心去面對,因為這才是真正肯定自己的態度。唯獨你能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有辦法真正看到力量的展現。(本文摘自/力量:重生之後/拾慧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好痛!關節炎保健常識要知道

好痛!關節炎保健常識要知道#創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關節炎一發作,關節就會又腫又痛,不僅活動力受限,疼痛感也常令人難以承受。膝關節是人體負重最大的部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萎縮,此處的關節滑液也會分泌異常,導致軟骨細胞營養不足;而當軟骨的水分含量減少,即容易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導致關節退化。其實除了年紀之外,內分泌異常、肥胖、創傷與感染也會導致關節炎。因此,正確認識關節炎相關知識、有效預防與減緩病情惡化,是所有年齡層都須重視的課題。關節炎種類多 隱性患者要注意關節炎種類繁多,豐原醫院骨科的李榮耀醫師表示,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而關節炎的主要症狀則是紅、腫、熱的發炎情況,且會使患者的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者甚至會產生關節積水或關節畸形的情況。許多關節炎患者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罹病,只覺得關節僵硬而嘗試民間偏方治療,最後疼痛加劇,甚至惡化到難以行走,連上廁所都要家人攙扶。緩解關節炎疼痛 需先抑制發炎反應若要緩解關節炎疼痛並防止惡化,就必需先抑制發炎反應。 一般常見的關節炎保健成分包括葡萄糖胺、軟骨素等。李榮耀醫師說明,葡萄糖胺是人體可自行合成的關節主要成分,只是隨著年紀增長,人體內的葡萄糖胺合成速度會不及消耗的速度,因此可能因為缺乏葡萄糖胺而造成關節退化與磨損。另外,多數葡萄糖胺保健產品所含有的軟骨素,則是軟骨結構的主要成分,雖能發揮保養關節的作用,但並沒有消炎和止痛的效果。根據研究指出,含於葡萄等天然食材內的抗氧化成分──白藜蘆醇,確實可降低人體血清中的發炎因子TNF-α濃度、幫助修護受損的關節;而白藜蘆醇所含的維他命c也可促進膠原蛋白增生,有助於軟骨修復。此外,研究亦指出,存於薑黃根莖部的薑黃素,可減少體內發炎物質的形成,進一步減緩關節炎的疼痛感。2012年《植物療法研究Phytotherapy Research》發表了一項針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薑黃素可減少膝部關節腫脹與炎症,可謂是關節炎患者的ㄧ大福音。以抗發炎天然食材 搭配日常的膝關節養護李榮耀醫師提醒,關節炎患者平常應該少上下樓梯、爬山、少提重物。過胖的病人應該減重,以避免膝關節負荷過大,但可適量運動。另外,關節炎患者冬天也要注意保暖,因為膝關節遇冷的時候,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可能因此造成疼痛不適的狀況。另外,關節炎患者若想選購市面上的關節炎保健產品,應該選擇天然成分並且注意是否含有過多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切勿購買來路與成分不明的產品。關節炎患者可以依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產品,或向專業醫師、藥師諮詢,才不至於增加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孩子容易緊張、怕生?兒童焦慮症6大類型

孩子容易緊張、怕生?兒童焦慮症6大類型#創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你查閱《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你會發現焦慮共分為六種類型:1)廣泛性焦慮疾患。2)社交恐懼症。3)恐慌症。4)特定畏懼症。5)創傷後壓力疾患。6)強迫症。每種焦慮類型都需呈現特定的症狀和維持一段時間,才能確診,通常需維持六個月。六個月的持續時間可以防止一般人因為一時不順遂而被診斷為焦慮症。許多孩子會出現短暫的焦慮症狀,維持約幾週或幾個月,但是有些孩子在童年時會持續焦慮纏身。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強烈的焦慮,即使只有一週,你可能會擔心孩子是否有焦慮症。不論孩子是否被確診為罹患焦慮症,我認為協助心懷恐懼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持續多久,他們感受到的恐懼都是真實的。身為父母,你必須了解孩子的恐懼,知道要如何協助孩子。焦慮的類型1)廣泛性焦慮疾患/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引起過分的、不實際的恐懼和緊張。2)社交恐懼症/對於日常社交活動感到強烈憂慮和自覺。他們的憂慮主要來自於害怕被人品頭論足,或是可能做出丟臉的行為,會被人嘲笑。3)恐慌症/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恐懼感突然一陣接一陣地襲來。恐慌症的其他症狀包括流汗、胸痛、心悸(不規律的心跳)及窒息感。4)特定畏懼症/對於某種物品或情境懷有強烈的恐懼,如蛇類、高度或是飛行,其恐懼的程度通常和所在的情境不成比例,可能會造成患者避開日常的活動。5)創傷後壓力疾患/某件創傷性或恐怖的事件造成的心理疾病,像是心愛的人突然逝世或是自然災難。創傷後壓力患者對該事件的記憶是充滿恐懼且無法磨滅,通常情感麻木。6)強迫症/患者因為不斷持續的念頭或恐懼,而進行某種例行儀式或習慣。這些擾人的念頭稱之為強迫性思考,而這些儀式行為稱之為強迫行為。舉例來說,對於細菌抱持非理性恐懼者,會不斷洗手。我與父母對談時,會幫助父母從大方向理解孩子的恐懼,而非只有依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孩子患有哪一類型的焦慮症。我幫助父母理解哪些事物會觸發孩子的焦慮,如何幫助孩子控制恐懼。為幫助父母正確認知孩子的恐懼,我將焦慮分為兩大類:事件取向與人際取向的焦慮。這可幫助父母辨認觸發孩子焦慮的因素,讓父母能以簡單的方法協助孩子處理焦慮。(本文摘自/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有這麼多煩惱?/平安文化出版)

去年負面事件全出籠 創傷症候群患者暴增

去年負面事件全出籠 創傷症候群患者暴增#創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過去一年,時運不佳,多起不幸災難頻傳,烏雲壟罩,身心科醫師就表示,去年多起重大事件,對許多人而言,心靈上無疑打擊甚深,像是去年的澎湖空難事件,以及到年末的最後一刻,上海的踩踏事件,加上媒體的不斷播送,都讓驚悚的畫面時時迴盪在受難者家屬心中,呼籲民眾若有情緒低落、憂鬱、情緒障礙等,持續長達一個月,就得須上身心科一趟,以免情況日益惡化。根據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調查發現,去年影響國人心理衛生的負面事件眾多,尤其是捷運殺人、高雄氣爆、食安事件、澎湖空難等,影響嚴重性又廣又深。創傷症候群不求助 恐影響一輩子身心科醫師黃偉俐也指出,許多人在目睹或經歷了不幸事件後,尤其是自己、家人或是身邊親近的人遭受到生命威脅,在事件過後,會經常性的作惡夢,事發的景象無預期的重複出現在腦海裡,不斷重播當時的驚恐,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產生「創傷後症候群」。他回憶,三年前曾應邀加入某家航空公司的災難特別小組在門診中看到了許多經歷親人死亡,卻持續活在思念與傷慟中的患者,而這樣的憂傷甚至可以延續數年。黃偉俐提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未好好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若心情持續低落,產生的負面情緒問題超過一個月以上,對未來感到悲觀,出現失眠等睡眠障礙,開始對於生活產生影響時,建議應盡快尋求精神科醫師,給予專業的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