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

火鍋湯好順口 當心「痛」從口入

火鍋湯好順口 當心「痛」從口入#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氣溫偏低,許多民眾喜歡吃火鍋和吃薑母鴨進補,但可要小心高湯裡含有過多的普林,吃太多恐怕會引發痛風上身。醫師提醒,痛風患者急性關節發炎第一時間應該冰敷,如果是反覆發作的患者,冰敷效果有限,建議盡快就醫治療,另外本身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避免增加血液的尿酸值,此外,生活作息正常定期回診,才是降低痛風症狀的不二法門。萬芳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李惠婷指出,痛風造成原因為高尿酸血症,就是血中尿酸值濃度高於6.8 mg/dl,尿酸是人體內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少部份經由腸道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過低時都會造成血中尿酸值升高。痛風常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的疼痛,剛開始時可能只是輕微的疼痛,隨著時間加劇,在24到48小時會達到疼痛的高峰期,7到10天之後會自然緩解。李惠婷醫師指出,若是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那麼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0倍左右,男性比女性容易罹患痛風,一般女性停經前罹患痛風機率較少,因為雌激素對尿酸形成有抑制作用,更年期後比例會增加。一般痛風好發於40-60 歲的中年人,但目前發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20幾歲男性也可能得痛風。李惠婷醫師表示,痛風患者應該維持理想體重,每天喝2000-400CC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避免攝取過多紅肉、海鮮、啤酒、高果糖汽水,這些都是容易引起痛風發作的飲食,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奶類、米、麥、植物纖維。痛風飲食最新觀念強調是低熱量食物,過度限制高普林食物不但無法有效降低血液尿酸值反會導致營養不良。

大魚大肉抽菸喝酒 當心直腸癌找上門

大魚大肉抽菸喝酒 當心直腸癌找上門#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總是大魚大肉、喜吃辛辣食物又抽菸喝酒的朋友要注意了,一名46歲林先生喜愛吃大魚大肉及辛辣食物,加上抽菸、喝酒、嚼檳榔均不忌口,去年年底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開始出現間歇性的血便,就診後經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個3x2.5cm惡性腫瘤,台中林新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許格豪指出,初期大腸癌一般無症狀,等到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或便秘等症狀時,可能已是大腸癌第三、四期,因此在面對直腸癌上,民眾應該要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少吃大魚大肉。發現惡性腫瘤後,經過「癌症腫瘤整合討論會」後,因腫瘤較大,為了保留林先生肛門的功能及完整性,將先行採用放射線治療(萬能刀)合併化學治療(CCRT),待腫瘤縮小後,再視情況手術切除腫瘤。後經台中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詹建勝給予5週25次的放射線治療後,正子攝影檢查(PET)顯示腫瘤已完全消失,肛門指診也完全摸不出突起腫瘤。    詹建勝主任解釋,第二、三期直腸癌手術前「放射+化學治療」可提高手術成功率及治癒率,林先生的腫瘤較大,位置接近肛門處,若先執行手術切除,怕會影響肛門擴約肌功能,並可能造成日後排便控制出問題。因此便建議林先生使用放療及化療方式。若日後需執行手術,也可縮小切除範圍。不過詹建勝主任提醒大腸癌患者,該選擇何種治療方式,必須根據每個人的癌症部位及擴散程度,並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後才能決定。    許格豪主任也指出,近年來,許多名人陸續罹患大腸癌,例如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導演楊德昌先生,高雄縣長楊秋興,影劇圈楊烈、賀一航、邢峰等,大腸癌發生率頗高,民眾實不可輕忽,且林先生經過此次罹癌的教訓,他知道健康的珍貴,下定決心要改善飲食習慣及戒菸戒酒、戒檳榔,不再殘害自己的身體。

年紀輕輕血管就老化!小心罹心血管病

年紀輕輕血管就老化!小心罹心血管病#喝酒

生活不正常、壓力加上多吃少動,青壯年可要注意身體了!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公布「2011年國人血管年齡調查」,發現8成的國內20到39歲青壯男血管提早衰老,也顯示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齡恐有下降趨勢。這項調查檢測421名20 歲到80歲民眾,觀察血管健康情況,結果有四成六受測者的血管年齡老化,且男性血管年齡老化情況比女性嚴重。而有六成四男性血管狀況比實際年齡老,更有8成20到39歲輕熟男的血管提早衰老。蕭敦仁醫師說,年紀輕血管就提早衰老,罹腦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恐增加。 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家族病史、年齡大小、飲食習慣、生活態度、空氣污染、工作壓力、氣溫高低、老化程度等原因,都與心血管疾病有相當大的關聯,換言之,生活中危機因素越多的人,越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陳皇光醫師指出,雖然老化是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關鍵,但不代表年輕人就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臨床上出現17、18歲的青少年的血管相當於80歲的老化程度等案例已是屢見不鮮。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長期情緒緊張或抑鬱、大吃大喝又無法定時規律的運動,再加上抽菸、喝酒、熬夜等生活習慣,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藉由控制這些外在環境所對健康造成的影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時常保持好心情,避免緊張、焦慮和憂鬱等負面情緒對血管的損害,也可以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天冷進補好過癮 當心痛風發作!

天冷進補好過癮 當心痛風發作!#喝酒

天寒勤進補,當心痛風又來報到!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蔡睿安發現最近營養門診,多了不少關節疼痛來尋求飲食諮詢的病人,原來是今年冷天氣多,燉補的高熱量再加上喝酒,結果讓尿酸一路攀升,建議大家酌量攝取蛋白質並且少喝酒,才能避免痛風再發作。蔡睿安說,冬天進補是許多人的最愛,但太常燉補,飲食高熱量、高蛋白,也讓痛風發作的情形增加。為何會造成痛風?她指出,因食物中的核蛋白質,經腸胃道消化產生普林,普林在肝臟代謝成尿酸,尿酸再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尿酸沈積在體內,就會造成痛風,發作起來可真是不好受。想要預防痛風,蔡睿安建議大家要調整飲食的習慣。她表示,首先蛋白質不要攝取過量,衛生署建議豆蛋魚肉類每日4份及奶類每日1~2份。蛋及低脂奶類、豆製品所含的普林量較低,建議可多選擇此類食物。關於痛風患者不可以吃豆製品的說法,並不正確。其實除了黃豆本身及黃豆芽普林含量較高外,豆腐在製造過程中已加水稀釋十倍,普林含量減少許多,且不含膽固醇及飽和性脂肪酸。所以豆製品可是痛風患者優良蛋白質的選擇之一。蔡睿安表示,普林含量高的食物還有內臟類、胚芽、芽菜類、蘆筍、香菇、肉湯、雞精、酵母粉。熬煮的湯頭普林含量會特別高,因此要少喝補湯及火鍋湯底。此外,高量油脂會抑制尿酸排泄,痛風病人應該避免吃油炸、油煎食物。而酒精代謝產物乳酸會影響尿酸排泄,在痛風急性期時,應避免飲酒,每日至少飲用2000毫升的水,則可幫助尿酸的排泄。

高脂飲食又吸菸、喝酒 當心胰臟癌

高脂飲食又吸菸、喝酒 當心胰臟癌#喝酒

一手打造「蘋果」電腦金字招牌的賈伯斯,被譽為改變時代的創新者,而這世上,唯一打敗賈伯斯,讓他的人生提早謝幕的,竟是有「沉默的殺手」之稱的胰臟癌!(圖:胰臟位置,取自長庚醫院網站)胰臟癌為何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阮綜合醫院胃腸外科阮東光主任說,因為胰臟在身體上的位置隱密,位在左上腹部,靠近十二指腸及脾臟,為一長形且扁平的腺體,胰臟的功能包括分泌胰液以幫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另外還分泌胰島素、升醣激素等,調節葡萄糖、脂質和蛋白質的新陳代謝。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通常是當腫瘤大到相當程度,才有明顯疼痛症狀,此時發現卻往往已是末期的胰臟癌,錯失手術治療的黃金時機。阮東光主任表示,上腹疼痛是胰臟癌最為常見的臨床症狀,「右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頭部,「左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尾部,有時還會放射到背部。另外,患者在平躺或伸直脊柱時,會疼痛加劇,唯有將脊柱彎曲,整個身體縮成蝦米狀,症狀才會稍微緩解。一般認為,胰臟癌與高脂飲食和吸菸、喝酒有關,愈高度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愈高,曾經接受部份胃切除、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患者,較易罹胰臟癌,而胰臟癌患者可能造成出現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三者關係密切。阮東光主任指出,唯有手術切除腫瘤,才能提供這些病人較好的長期存活機會。雖然降低手術後相關死亡率,可以使病患五年存活率有顯著的提升,然而發病診斷時的病期,以及外科醫師是否能安全切除腫瘤,才是決定病人預後最重要的因子與關鍵。

乾杯!酒精使人心情變好?

乾杯!酒精使人心情變好?#喝酒

許多人心情不好時,總是要喝上一杯,或是狂歡時也習慣飲酒助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呢?過去科學家們僅從動物研究中得出結論,不過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酒精確實會令人有愉悅感,因為酒精會在大腦釋放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到大腦中的「快樂中樞」,使人感覺愉悅,這篇研究刊登於《科學》雜誌的醫學報告中。(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Photomag)實驗對象為13位酗酒的人及12位沒有飲酒習慣的人,研究人員利用PET顯像(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觀察適量酒精對這些人的大腦是否有直接影響,根據美國加州大學首次在人類中研究顯示,這些人喝了酒精之後大腦的伏隔核和眶額皮層兩個區域明顯活躍,在酗酒的人身上活躍程度更是明顯,加州大學神經學教授Mitchell說,這表示酗酒者的大腦,更容易找到酒精使人愉快的大腦改變模式,這也是30年來,首次證實酒精能讓人感到愉悅的直接科學證據。雖然酒精確實能使人愉悅,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只有適量的酒精能使人感覺到愉悅感,反之如果是大量酒精,則會刺激大腦,導致焦慮、憂鬱等感覺,因此若想喝酒狂歡或喝酒解憂的話,可能要注意不要喝多了,適量就好,過量飲酒不僅對身體有害,也不會令人開心起來。

中年男性菸酒過度 罹患「胃癌」風險增高

中年男性菸酒過度 罹患「胃癌」風險增高#喝酒

現代人不僅生活壓力大,連飲食習慣也和以往有極大的不同。種種的外在因素不僅讓身體造成負擔,更有可能引發胃癌。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嘉齊表示,胃癌在台灣盛行比例偏高,而胃癌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一旦出現症狀時,就已經確定是胃癌。王嘉齊醫師表示,胃癌患者通常有上腹部疼痛、不適、食慾不佳、消化不良,甚至有黑便、消瘦和貧血等症狀。胃癌發生在男性身上的機率比女性來的高,其中最容易好發於5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由於這時期的男性菸酒過度、生活壓力大,因此最容易讓胃癌找上門。王嘉齊醫師也說,有研究指出,全世界超過50%人口在消化系統上有幽門螺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大部分是在小時候抵抗力差,造成病從口入導致感染,但是到長大後才逐漸有症狀產生。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進而造成胃潰瘍。胃潰瘍通常出現在胃和十二指腸,並分為良性和惡性,要做切片檢驗才能確定是否有害。王嘉齊醫師提醒,一般胃癌的產生和飲食有極大的關聯。常吃醃漬、燒烤的人較容易有胃癌,有抽菸、喝酒的人也是罹患胃癌的高危險群。另外,家族病史有胃癌的人也要多加注意,除了避免以上危險因子,也一定要定期到醫院做檢測,才能真正的預防胃癌發生。愛喝啤酒易罹胃癌!比喝葡萄酒風險更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2胃酸過高致胃潰瘍? 醫師:主要是胃幽門桿菌引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2胃癌患者怎麼吃? 掌握3少2多1不原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29

愛喝啤酒易罹胃癌!比喝葡萄酒風險更大

愛喝啤酒易罹胃癌!比喝葡萄酒風險更大#喝酒

根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男性酗酒的話,罹患胃癌的比例比小酌兩杯的人還要高。這項研究分析了超過50萬的歐洲成人,從數據當中可以發現到,如果一天喝超過四杯的男人,比起那些只喝一點點的男人,罹患胃癌的機會要多出一倍。至於在女性的部分,罹患胃癌的現象並不明顯。(圖片翻攝自HealBlog.net)這個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也表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喝酒一定會得到胃癌,只能證明兩者之間有極大的關連性,而且在研究中也指出,喝啤酒的人得胃癌的機會比葡萄酒還要高。最後研究人員提出一個假設,就是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是一種致癌物質,而這種物質如果太多,就會誘發身體產生病變,形成癌症。憂鬱症將成21世紀黑死病 台灣政府狀況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0爆炸案傷者黃銀裕本要進行植皮 肺發炎暫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18轎車輾過腳背微痛 竟成「腔室症候群」險截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1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