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

不當飲酒習慣 酒癮患者平均壽命僅44歲

不當飲酒習慣 酒癮患者平均壽命僅44歲#喝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一項台灣本土十年的追蹤研究顯示,酒癮患者的平均壽命僅44歲。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陳厚良醫師表示,通常人們飲酒的習慣,大致可分為完全不喝酒到社交性的飲酒,進一步到危險性飲酒(hazardous drinking)、有害性的飲酒(harmful drinking),最後進展到酒精濫用、酒精依賴,而酒精依賴(酒癮)就是喝酒形態中最嚴重的一種方式。 陳厚良進一步解釋,「酒精濫用」是指不當的飲酒,以致影響原本的生活功能(如工作表現、學業成績、家庭關係),或是造成身體傷害、違犯法律、傷害人際關係,仍持續使用酒精;「酒精依賴」則是對酒精有生理與心理依賴,出現耐受性或戒斷症狀。耐受性就是相同的酒量達不到效果,需要喝更多的酒來達到原有的效果;戒斷就是必需使用酒精以避免戒斷的不舒服,一旦停止使用酒精可能會產生自主神經過度亢奮,手部顫抖,失眠、幻覺、焦慮、譫妄,甚至癲癇的發作,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除了傷害身體之外,酒精也會引發精神問題,如情緒低落、焦慮、失眠,有些酗酒者因長期飲酒傷害腦部,影響記憶,甚至出現幻覺,或是因嚴重情緒障礙導致自殺。此外酒精也帶來許多行為及社會問題,包含許多你平日不會做的事情(如打鬥、不適當性行為、家庭暴力),也可能引發各種意外(如交通、工作、居家或溺水)。陳厚良指出,以下四個問題;一、你曾經不想喝太多酒,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過量嗎?二、家人或朋友為了你好而勸你少喝點酒嗎?三、對於你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是感到愧疚嗎?四、你早上起床,需要要喝一杯酒來安定神經或是讓自己感到比較舒服?若有一題以上答案為「是」,就可能已經有酒精相關問題了,請儘快找精神科醫師評估與處理。酒癮治療的目標是完全的戒斷酒精,但第一步是使用藥物治療,來降低酒精戒斷所產生的不舒服及可能引發的相關危險,嚴重或必要時可安排短期住院。之後可提供認知行為治療,鼓勵個案對思考飲酒之利弊分析及對行為改變作出承諾,肯定及強化其戒酒的動機,學習避免及因應高危險情境與練習拒酒的方法,協助重建平衡生活避免再度復發。

男子過量飲酒 食道癌誤認感冒喉嚨痛

男子過量飲酒 食道癌誤認感冒喉嚨痛#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49歲潘姓男子,喜歡喝烈酒,每天把烈酒當做飲料在灌,一喝就是10幾年。約兩年前,他出現吞嚥困難及乾咳等症狀,一開始以為只是感冒、喉嚨痛,並不以為意,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連喝水都非常困難,直到101年4月份爆瘦,才到屏東某醫院就醫,經食道鏡檢查赫然發現有一顆潰瘍性的腫瘤,切片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即所謂的食道癌。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詹建勝指出,電腦斷層顯示食道中段有一顆腫瘤,因太大壓迫食道導致通道細小,讓潘先生無法進食。                    詹建勝表示,美食當前卻無法入口,就算吃也吞不下去,這就是食道癌的病症。近年來食道癌死亡率有逐年攀升及年輕化趨勢,食道的鱗狀上皮癌與抽煙、喝酒有極密切的關係。潘先生長年抽煙、重度飲酒,一直到近年出現吞嚥困難、乾咳等症狀,好在及時治療,讓潘先生又可以繼續享受美食。詹建勝呼籲,唯有遠離菸酒檳榔,才是預防癌症的根本之道。

「吸菸、喝酒、嚼檳榔」 罹口腔癌率恐增123倍

「吸菸、喝酒、嚼檳榔」 罹口腔癌率恐增123倍#喝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響應桃園縣府推動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維護縣民的健康,國際獅子會300G2區總裁黃廖全及獅友們,共同捐贈「口腔保健X光醫療巡迴車」,並由桃園縣長吳志揚親自授贈,以提供桃園縣深入各鄉鎮市及偏遠地區進行口腔衛生保健照護服務。 吳志揚表示,桃園縣103年將正式升格為直轄市,配合桃園航空城開發、老街溪開蓋工程及101年獲世界衛生組織申請通過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國際獅子會300G2區自95年起即陸續捐贈本縣各項醫療巡迴車計有8輛之多,包括婦癌車、X光車、視篩車及視力篩檢儀器等,今年再次捐贈便利的口腔保健X光醫療巡迴車,將提供更多元、就近、全方位健康篩檢服務,每年至少可增加服務5萬人次以上。 黃廖全表示,捐贈口腔保健X光醫療巡迴車,是因了解衛生局致力在各項癌症防治均有優質政績,希望提供桃園縣民眾更貼近便利口腔衛生保健各項檢查,同時也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關心公共衛生政策者,共襄盛舉一起加入社會公益的行列。桃園縣衛生局表示,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民眾罹患癌症的比例逐年增加,癌症自71年起即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且吸菸、喝酒及嚼檳榔者其得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呼籲「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是防治口腔癌的不二法門,建議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就近至本縣13鄉鎮市衛生所或牙科、耳鼻喉科診所接受檢查。

酒精作祟 歲末跑攤竟跑出「急性胰臟炎」

酒精作祟 歲末跑攤竟跑出「急性胰臟炎」#喝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王董事長是一名台商,過年在兩岸趕攤奔波,喝完幾攤春酒後,感覺像胃痛又犯了,吃了胃藥卻不見好轉,疼痛到冒冷汗無法移動。後經萬芳醫學中心診斷是急性胰臟炎,緊急安排住院就醫治療。急性胰臟炎在台灣常見原因為結石,血脂肪異常及大量飲酒容易引發。踏入小龍年歲末年初,各行各業年末進行最後衝刺,一連串的應酬接踵而至,尾牙、春酒及各式各樣的餐會更是一攤接著一攤。萬芳醫院家醫科主任謝瀛華表示,工作超時、無暇運動、暴飲暴食、甚至飲酒過量,使得食糜在短時間內進入十二指腸內,引起乳頭水腫以及壺腹括約肌痙攣,就會導致胰液分泌量增加和急性胰臟炎。謝瀛華指出,過大的壓力也常引發腸胃生理功能的紊亂,但經過各種檢查卻往往檢查不出病變,多見於中壯年,而且男多於女,這種毛病俗稱「跑攤症候群」,拖久了也會衍生身心症、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謝瀛華建議,在繁忙應酬之餘安排規律的運動,333的有氧運動(一週三次,一次三十分鐘,心跳130下),加上均衡的飲食,以增加富含纖維素礦物質的蔬果類,避免高鹽、高油、高甜的不良習慣,遠離肥胖、壓力、藥物、菸酒、膽固醇指數的威脅。謝瀛華提醒跑攤忌空腹喝酒,容易造成胃黏膜出血,甚至胃潰瘍、肝損傷。酒精有90%都在肝臟內分解,人體每小時只能去除7到10公克的酒精,一罐啤酒就必須花上1個小時才能代謝完,烈酒更要花2至3小時才能完全代謝。民眾喝酒要避免過度,以防胃食道逆流或急性胰臟炎。 預防跑攤症候群,謝瀛華呼籲把握三不原則,不暴飲暴食、不過量飲酒、不高油高熱量,養足體力才能迎接新一年的挑戰。

可怕!心房顫動不易察覺 死亡風險卻是一般人2倍

可怕!心房顫動不易察覺 死亡風險卻是一般人2倍#喝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春節前夕不管是尾牙、應酬或是家庭聚餐,總不免喝點小酒助興,有時一開心,往往就多喝了幾杯,導致歡樂的歲末年前,總不免聽到一些令人遺憾的消息,還有人揶揄這是年關難過。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說:「一名58歲正值壯年時期的男性患者,從不知自己患有心房顫動,他在過年前忙碌工作,某日抽空正準備開心到機場迎接自美國返台的孩子回家時,突然發現眼前景象產生複視、影像重疊,無法正常行走,前往醫院急診接受檢查,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有心房顫動的問題,而且因為過度勞累造成中風!」尹居浩指出,許多人在過年前可能急著將工作告一段落,或是想趁這時多加班,以增加收入過年;又有尾牙應酬,一時開心突然增加了飲酒的量,甚至是比平日多吃了某些常見的年菜食材,影響了藥物的作用,導致心房顫動發生中風。根據統計國內目前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患者,都是屬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容易導致中風的疾病之一。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統計,心房顫動患者每3個人之中就有一位會出現中風,比一般人高出5倍的中風風險之外,更比一般人多出2倍死亡風險。在腦中風的患者中,每6人就有1人與心房顫動有關,全台約有23萬人因心房顫動深陷中風危險,相當於每5小時,即新增一中風病例。為何心房顫動會容易導致中風?殷偉賢解釋,心房顫動造成心臟跳動不規律,使左心房內血液積聚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剝落而流出心室進入血液到達腦部,容易造成腦部動脈阻塞,即所謂的「栓塞型腦中風」。由於心房顫動的患者一旦罹患了缺血性中風,其中風症狀會較無心房顫動者更為嚴重,導致身體機能出現障礙比例相對較高,且死亡率亦高於無心房顫動者。 殷偉賢提醒心房顫動患者,避免中風的發生沒有捷徑,按時用藥是最好的辦法。也提醒一般民眾,心房顫動的症狀常與其他勞累現在相似,因此平常可能較不容易發現,民眾可以透過一些自我檢測的方式(如自我測量脈搏),提早發覺自己是否為心房顫動患者,避免因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情形發生。(圖:振興醫院提供)

尾牙、聚餐愛拼酒? 拼出「假期心臟症候群」

尾牙、聚餐愛拼酒? 拼出「假期心臟症候群」#喝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春節腳步將至,尾牙應酬、聚餐團聚都讓不少平常不喝酒或少喝酒的民眾成了「假期心臟症候群」,不自覺中超出平日的飲酒量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近日藝人戎祥在與友人飲酒過程中不幸猝死,即是因為心血管疾病造成。所謂「假期心臟症候群」(Holiday Heart Syndrome),過去許多人認為假期中,喝點酒不僅可以助興,還可以護心,但根據國外2012年CMAJ的報告指出,若過量飲酒就可能讓一般人誘發心律不整,甚至是心房顫動、中風。尤其指出55歲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人,更會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表示,年齡是造成心房顫動的主要因子之一。一項國外統計指出,隨著年齡的增加,心房顫動之盛行率亦會隨之增加;55歲以下之盛行率為每1000人就會有1人得到心房顫動,80歲以上則100人中,會有9個人有心房顫動。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勢必未來將造成快速增加心房顫動的盛行率與發生率。事實上誘發心房顫動的因子很多,根據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危險因子防治指引的「心房纖維顫動」報告指出,年齡、三高疾病、肥胖、酒精都是危險因子。尹主任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另一個危機,是隱藏在過年期間的佳餚中,目前常用於治療心房顫動的用藥Warfarin,在使用過程中醫師需要定期檢測病人INR數值,當INR太低時,無抗凝血效果;而太高又可能引發出血,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多,因此患者須將日常食用的食物定量攝取,避免可能干擾藥效及增加出血的機率。像香菇、紅糟、人蔘等食材,往往出現在多道年菜中,患者可能在不自覺的狀況下,食用超過平時的量而影響患者的用藥狀況。     呼籲年末尾牙、應酬、聚餐團聚的民眾,飲酒盡量能減少就減少,若有心房顫動的患者也須注意食物定量攝取,尤其是年紀較大的長輩們更要留意自己身體,若有任何不適,請盡速前往醫院檢查。(圖:振興醫院提供)

下班放鬆來一杯 當心熱量來找碴!

下班放鬆來一杯 當心熱量來找碴!#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做為忙碌的上班族女生,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壓力這麼大如果有時間,你會怎麼解放自己?根據人力銀行的統計,有68%的上班族都認為「旅遊」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不過實際上,上班族真正最常做的休閒活動,前三名卻是唱歌、看電視與吃美食,旅遊根本沒在排名內! 一天最健康的熱量應該是多少?家醫科醫師賴彥輝表示,跟每個人的體重有差,一般來說,男生每天總熱量的攝取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000大卡,女生不要超過1800大卡!如果超過的次數、頻率太多,或是熱量攝取的內容不均衡,就要注意一些健康問題。下班忙完回到家,就需要放鬆、沉澱一下,最好就像日劇、韓劇裡面那樣喝一點酒、再配點肉乾當下酒菜,最過癮了!對此,李婉萍營養師解釋,啤酒就是酒精和糖,水果啤酒的糖份更高,可能造成隱藏性的內臟脂肪肥胖,而且喝一罐就會過量,如果像電視劇那樣下班回家沒吃晚餐就先喝,對身體傷害更大.肉乾的鹽分高,又唰嘴,很容易過量,所以兩種結合,很容易熱量吃得比晚餐還多。如果是紅酒、白酒配起司,聽說還能減肥?李婉萍說,紅白酒的熱量也不少,一杯250毫克的紅酒差不多也等於一碗8分滿飯的熱量了!很多人喜歡吃起司配酒,其實起司熱量也很高,不過吃不多,所以相對好一點! 賴醫師也提醒,國家建議男性每日攝取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相當90大卡 = 2茶匙油脂),所以大概等於1罐啤酒;150cc的水果啤酒、紅白酒;30cc的烈酒;喝酒前最好都吃點東西;魯味、鹹水雞比起司好,前三個又比肉乾好,最好可以多點一些蔬菜。很多人以為喝酒對睡眠有幫助,其實喝酒反而會干擾睡眠,有研究證實,酒精會影響下半夜的睡眠!同時要小心胃裡的食物造成胃食道逆流!其實與其注意偶爾的放縱,上班族更要注意的是上班時候喝的飲料,如珍珠奶茶,那才是真正的高熱量食物,如果真的放縱了,第二天就來點蔬食餐吧!

火鍋湯好順口 當心「痛」從口入

火鍋湯好順口 當心「痛」從口入#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氣溫偏低,許多民眾喜歡吃火鍋和吃薑母鴨進補,但可要小心高湯裡含有過多的普林,吃太多恐怕會引發痛風上身。醫師提醒,痛風患者急性關節發炎第一時間應該冰敷,如果是反覆發作的患者,冰敷效果有限,建議盡快就醫治療,另外本身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避免增加血液的尿酸值,此外,生活作息正常定期回診,才是降低痛風症狀的不二法門。萬芳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李惠婷指出,痛風造成原因為高尿酸血症,就是血中尿酸值濃度高於6.8 mg/dl,尿酸是人體內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少部份經由腸道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過低時都會造成血中尿酸值升高。痛風常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的疼痛,剛開始時可能只是輕微的疼痛,隨著時間加劇,在24到48小時會達到疼痛的高峰期,7到10天之後會自然緩解。李惠婷醫師指出,若是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那麼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0倍左右,男性比女性容易罹患痛風,一般女性停經前罹患痛風機率較少,因為雌激素對尿酸形成有抑制作用,更年期後比例會增加。一般痛風好發於40-60 歲的中年人,但目前發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20幾歲男性也可能得痛風。李惠婷醫師表示,痛風患者應該維持理想體重,每天喝2000-400CC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避免攝取過多紅肉、海鮮、啤酒、高果糖汽水,這些都是容易引起痛風發作的飲食,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奶類、米、麥、植物纖維。痛風飲食最新觀念強調是低熱量食物,過度限制高普林食物不但無法有效降低血液尿酸值反會導致營養不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