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

菸酒檳榔別碰!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驚「食道癌晚期」

菸酒檳榔別碰!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驚「食道癌晚期」#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多歲廚師,菸、酒、檳榔不離身,某天試菜時突然發覺吞嚥有困難,就醫檢查確診食道癌,醫師考量他的工作需頻繁試菜,建議採取微創內視鏡手術,搭配組織凝集儀、神經監測儀等,術後很快就返回工作岡位,不但進食沒問題,也沒有聲音沙啞等後遺症,完全不影響餐廳生意。9成食道癌是男性 好發50至70歲根據國人最新癌症登記與死因統計,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有2,700人,佔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死亡人數約1,800名,癌症死因排名為第5位,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徐博奎指出,國人食道癌患者好發50至70歲,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症狀,直到出現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甚至胸痛、體重下降,大多數已是晚期,東方國家食道癌以鱗狀上皮癌為主,好發於吸菸、喝酒、嚼檳榔的勞工族群,以及經常吃醃製食物、不新鮮食物,或是喜歡喝滾燙熱湯的人,他表示:「食道黏膜容易受傷,癌變機率也較大」。而好發於西方國家的食道腺癌,近年在台灣也有上升的趨勢,大部分是胃食道逆流及肥胖族群;若是高位食道癌,還會伴隨聲音沙啞,當腫瘤轉移淋巴可能造成頸部腫大,骨轉移則骨頭痛、肝轉移出現黃疸。微創手術傷口小 搭配止血器械縮短復原期食道癌治療以手術為主,依照病情可同步配合放化療或標靶治療等。徐博奎說明,大多數食道癌患者屬於腫瘤局部侵犯型,由於食道位於胸腔正中央深處,緊鄰主動脈、氣管,手術很難完全清除癌細胞,標準治療會先在術前進行放、化療,讓腫瘤縮小、再進行整段食道切除,並利用胃、大腸進行食道重建。徐博奎進一步說明,傳統食道癌手術須開胸剖腹,傷口大、併發症高,恢復也較慢;近10年以微創內視鏡手術為主流,傷口較小,再搭配腹腔鏡進行食道胃吻合重建手術;由於食道周圍布滿許多細微血管,同步搭配使用組織凝集儀,可確保精準清除病灶切割,同時具有止血作用,出血量更少,讓患者復原更快速。術中監測喉返神經 降低聲音沙啞後遺症以往認為食道癌切除病灶即可,徐博奎補充,食道鱗狀上皮癌容易轉移喉返神經旁的淋巴結,由於喉返神經非常脆弱,進行淋巴廓清術時,很容易造成喉返神經麻痺。根據文獻顯示,食道癌患者進行淋巴廓清術,發生聲音沙啞後遺症的比例達3至4成,且喝水也容易嗆到,等到術後2至3個月才會逐漸恢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術中輔以使用神經監測儀,不僅可以定位及確定喉返神經位置,且術中便可知道神經傳導功能正常與否,不但提升手術安全性,更大幅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以北榮統計為例,若術中輔以喉返神經監測儀,食道癌淋巴廓清術後,喉返神經麻痺發生率大幅下降至10%,讓醫療團隊與患者能更加安心進行治療。預防食道癌 遠離菸、酒、檳榔徐博奎補充,臨床上,許多口腔癌患者常伴隨食道癌,診斷為口腔癌建議進行胃鏡檢查,若是發現食道黏膜癌前病變,利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即可。最後提醒,預防食道癌要遠離菸、酒、檳榔,胃食道逆流應定期胃鏡檢查,如果出現吞嚥困難、喉嚨卡卡,應盡早就醫檢查。(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為:菸酒檳榔族注意!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當心食道癌)

喝熱湯、熱茶要小心!食道癌「症狀、危險飲食」一次看

喝熱湯、熱茶要小心!食道癌「症狀、危險飲食」一次看#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36歲的林小姐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有乾咳跟吞嚥卡的症狀,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至醫院肝膽腸胃內科就醫,醫師建議林小姐接受上消化內視鏡檢查,但因為症狀輕微,林小姐原先都自行買藥控制,直到3個月後才終於接受胃鏡檢查,發現胃食道交接處有腫瘤,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癌症細胞,目前已完成手術並接受化學治療。食道癌初期3大症狀 異物噁心感 吞嚥卡卡 反覆乾咳新竹台大分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施文廸說明,食道癌初期症狀就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有些人吃東西有異物感、吞東西會感覺卡卡。有些人常覺得喉嚨乾癢,需要喝水才能稍微改善。有些人會覺得咽喉緊縮,尤其喝熱茶、熱湯,整個上腹到喉嚨不舒服。有些人會反覆咳嗽、常需要清喉嚨,通常因為這些症狀都不嚴重,所以民眾常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來減緩症狀,耽誤了食道癌早期發現跟治療的黃金時間點。食道癌4大危險因子 喝熱食 喝酒 嚼檳榔 抽菸施文廸指出,食道癌多與飲食習慣不良有關,台灣人習慣喝熱湯、熱咖啡,加上食道癌3大危險因子:喝酒、檳榔、抽菸等,都會造成食道細胞病變,如該個案的林小姐,她唯一的危險因子是習慣熱食,過熱的食物會讓食道反覆受傷,久而久之就演變成食道癌。他提醒,其次像台灣人喜歡吃的香腸、火腿、臘肉等亞硝胺食物,也都會增加致癌的風險。若出現任何食道症狀,如噁心、嘔吐、反覆咳嗽,甚至有吞嚥困難、體重減輕或食慾不振等症狀,施文廸建議可直接接受侵入性的胃鏡檢查直接觀察,同時進行切片來確認是否有癌前病變;若害怕侵入性檢查,則可透過非侵襲性的方式,如高階的頭頸部核磁共振來作初步篩檢。他提醒,且初期的食道癌症是可以藉由手術而完全根治的,而中末期的食道癌則能透過化療跟放射線治療來達到疾病控制,建議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響應台灣無酒日 千禧世代變身「清醒世代」

響應台灣無酒日 千禧世代變身「清醒世代」#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世衛組織2018年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指出,每年因不當飲酒及飲酒過量死亡人數達300萬人,平均每分鐘就有6人因使用酒精死亡。過度飲酒對健康、社會及家庭均造成巨大的損傷。酒精所引起的疾病包括食道癌、口腔癌、胃癌、大腸直腸癌、乳癌、成癮、精神病、失智、肝硬化、胰臟炎及心臟病等。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及台灣酒害防治協會自2019年起推動5月9日為 「台灣無酒日」,獲國健署、醫界、公衛界、學界及社福團體支持,今年在無酒日前夕推出「無酒、節酒、零酒精」訴求。5月9日台灣無酒日 全民一同無酒、節酒、零酒精根據國健署2018年報導,「不當飲酒行為每年導致約4500名國人死亡,平均每天就有11名飲酒者失去生命,另有約4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549億元。」WHO指出,飲酒並沒有安全量,即使少量也會損害健康,避免喝酒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非喝不可,則應參照「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量。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呼籲,民眾需對酒精不耐症有正確認知、了解飲酒對帶有酒精不耐症者的健康風險,改變勸酒、拚酒文化,一起做到「無酒、節酒、零酒精」。天天喝掉一瓶威士忌 食道癌、下咽癌同時找上門高雄義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表示,一名40多歲的男性上班族來看診,他最近吃完東西後出現胸口疼痛,且喉嚨經常有異物感,體力更是急遽減退,檢查發現他同時罹患食道癌和下咽癌。一問之下,才發現他的工作屬性天天都得飲酒應酬,雖說每次喝酒都不覺得不適,只是容易臉紅,但一周有五天會喝掉約一瓶威士忌,這就嚴重了。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理事長陳哲宏指出,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兩個重點:一是「酒精不耐症」,二是「過量飲酒」。喝酒臉紅就是「酒精不耐症」的警訊;酒精不耐症指缺乏乙醛去氫酶 (ALDH2)代謝酵素,導致「乙醛」累積,才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嘔吐、頭痛、頭暈等現象。乙醛是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人類的一級致癌物,因此喝酒臉紅的人比一般喝酒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口腔癌等酒精所引起的疾病。酒精不耐症是亞洲人特有的ALDH2基因變異。全台每2人就有1人帶有酒精不耐症根據2021年最新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基因體資料顯示,全台酒精不耐症人數達49%,亦即每兩人就有一人帶有酒精不耐症。此數字代表台灣是全世界酒精不耐症盛行率最高的國家,民眾要警覺。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全球2020年千禧調查」結果,發現千禧世代在疫情爆發前,每天已感受到壓力和焦慮,受此影響,他們對健康的關注也在抬頭,疫情爆發後,不只人們的工作、飲食、溝通方式受到影響,更推升了全民的健康意識。2020年歐睿(Euromonitor)國際調查公布「亞太酒精飲料變化趨勢」也顯示,63% 的千禧世代正在減少飲酒,以追求健康。 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喝酒不宜超過一瓶500毫升啤酒(約20克純酒精),女性不宜超過半瓶啤酒(亦即250毫升或約10克純酒精)。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建議如果患有酒精不耐症者,最好就是不要喝酒,或一周內最多不超過20克的酒精(等於一瓶500毫升啤酒,或一杯的紅酒),建議用零酒精飲料或以茶、水替代,符合千禧世代追求的清醒世代。

吃東西卡卡竟食道癌三期 食道支架改善進食

吃東西卡卡竟食道癌三期 食道支架改善進食#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謝金燕日前吃飯吞嚥時出現莫名異物感,就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一名50歲吳姓婦人吃東西時總覺得喉嚨卡卡、聲音有點沙啞,以為也是胃食道逆流,聽信飲食可改善症狀,吃了好幾個月苦茶油拌麵線,但效果不明顯,甚至出現嗆咳,就醫檢查驚見食道有顆8公分長、直徑2公分的大腫瘤,已是食道癌三期。營養師:苦茶油可改善胃食道逆流無醫學實證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表示,腫瘤在患者胸段上三分之一處,由於屬於晚期、腫瘤過大已擴散到淋巴無法立即手術,若食物難下嚥,加上化放療所引起的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會導致身體虛弱,患者恐難忍受持續治療。因此在食道腫瘤壓迫處放置支架,撐開腫瘤、緩解食道狹窄,改善進食能力。洪弘昌指出,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等到症狀明顯,如喉嚨異物感、吞嚥疼痛、困難、上腹部灼熱感、體重驟減、聲音沙啞等,大多已是食道癌晚期。裝設食道支架可增進營養攝取,患者才有體力去面對化療,食道支架不會影響患者外觀。該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麵線是澱粉類,醣類食物進入身體後,會轉換為酸性物質,對改善胃食道逆流並沒有太大關連,苦茶油性雖溫和,但臨床上無醫學實證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提醒民眾應把飲食當輔助,胃疾患者仍需就醫診療。少吃醃製、煙燻食品 避免刺激性食物戒菸檳酒要保護食道,預防食道癌,洪弘昌提醒,應少吃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例如醃製、煙燻類食品,避免刺激性食物、包含戒菸酒檳榔,搭配均衡飲食加上適度運動,若常暴露在上述危險因子中,應定期安排相關健檢,若出現不適症狀請盡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暴食又貪杯灼傷食道 當心食道癌上身

暴食又貪杯灼傷食道 當心食道癌上身#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朱姓大叔每晚聚餐跑攤,常狼吞虎嚥加快進食速度,對於朋友勸酒也來者不拒,一杯杯黃湯總是直接「吞」下肚,以致於最近出現劇烈乾咳、喉嚨癢痛症狀,就醫發現喉部多處潰瘍且食道灼傷,醫師提醒,烈酒易灼傷食道及造成胃食道逆流,若不改變飲食習慣,小心食道癌悄悄上身後悔莫及。 食道灼傷狂咳 吃貨大叔:喉嚨快咳斷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徐俊傑指出,該患者因工作關係經常得熬夜應酬,席間都會喝烈酒助興,直到日前散攤返家後,發現喉嚨搔癢難耐,早上出門上班開始不斷乾咳,原本以為是著涼感冒不以為意,但咳嗽症狀卻越來越嚴重,患者形容「喉嚨幾乎快咳斷了」,才趕緊就醫求救。 經鼻內視鏡檢查,發現喉嚨部位有多處潰瘍,且下咽喉及上食道處明顯有灼傷,深入詢問是否有吃海鮮,患者回答前一天吃了多道鮮魚及甲殼類海鮮美食,因此研判可能是狼吞虎嚥過程中,細小銳利的魚刺及甲殼劃傷食道產生潰瘍,加上烈酒豪飲刺激,造成嚴重的下咽喉及上食道處灼傷,所幸傷口沒有明顯出血,開藥後就讓患者回家休息,並囑咐患者短時間勿吃堅硬食物,同時避免刺激性飲品。 徐俊傑表示,酒精對食道及胃黏膜會產生刺激,引起嘔吐及胃食道逆流,只是輕微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常不自覺,但長期侵蝕下,容易灼傷喉嚨及食道,造成食道黏膜傷害,之後又會因喉部癢痛所引起的劇烈咳嗽,導致喉嚨及腹部持續用力,造成胃食道逆流加劇,喉嚨傷口也會逐漸擴大,若未及時治療,症狀會更加嚴重。乙醛去氫酶基因缺乏者 飲酒過量罹癌風險為常人50倍徐俊傑提醒,根據研究,若屬於「乙醛去氫酶」基因(ALDH2)缺乏者,長期過量飲酒罹患食道癌、口咽癌、肝癌的風險為正常人的50倍,即使不飲酒者也較一般人增加21%,由於國人有此缺損基因者比例達47%,高居全球之冠,因此更是上述癌症的高風險群,必須提高警覺。 徐俊傑建議,若民眾長期接觸酒精、香菸或檳榔等致癌物,一旦發覺口腔黏膜異常病變、吞嚥異常、喉嚨不適卡卡、聲音沙啞甚至咳嗽不停等症狀,千萬不要輕忽,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胃食道逆流火燒心 驚見食道癌前病變

胃食道逆流火燒心 驚見食道癌前病變#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子覺得「火燒心」看醫生,檢查後竟有食道癌前病變!一名62歲男子20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經檢查發現,男子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有長達10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胃食道逆流致癌分四部曲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而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翁銘指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而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翁銘醫師表示,一般在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至於像男子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目前可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此術式的優點為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內視鏡燒灼術 可避免食道穿孔或狹窄「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是把食道表皮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除可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也較不易出現因傷口過深而產生「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翁銘說,此外,對於台灣常見的食道鱗狀上皮癌的癌前病變,「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也有良好的效果。翁銘醫師指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此例患者巴瑞特食道長達10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相當罕見。患者接受最新的食道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至今一年半的追蹤巴瑞特食道病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食道腺癌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有關不同於食道鱗狀上皮癌,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有關。翁銘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藥物及手術外,調整生活習慣是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第一步,重要措施包含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減重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