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

食道癌初期難察覺 腫瘤科醫師談治療

食道癌初期難察覺 腫瘤科醫師談治療#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去年有幾位名人如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等相繼因食道癌離世,使民眾開始重視該疾病,並引發討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指出,106年食道癌排名落在十大癌症死因第9位,好發於男性,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第5位。食道癌初期症狀吞嚥困難、體重減輕 症狀較不明顯易忽略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宋時雨表示,食道癌初期症狀主要為持續惡化的吞嚥困難及體重減輕,因為症狀不明顯易被忽略,難以早期發現,往往診斷時,已是第3、4期。由於食道是連接口腔至胃的重要器官,食道癌患者往往伴隨著腫瘤阻塞造成食不下嚥,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飲食習慣與食道癌有密切關係,宋時雨醫師表示,在台灣尤其有抽菸、喝酒習慣者要特別注意。宋時雨醫師表示,營養乃身體本錢,沒本錢就無法承受治療的副作用,使療效打折。食道癌治療,不論是接受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合併治療,皆有個別副作用與風險。如果腫瘤還小、尚於淺層黏膜就早期發現,可由內視鏡手術切除。若腫瘤進一步侵犯黏膜下層,就得接受食道的切除手術。中晚期食道癌治療較棘手 需電療、化療、手術三管齊下中晚期的食道癌治療相對棘手,宋時雨醫師表示,由於食道只有薄薄的黏膜層和肌肉層,癌細胞容易往外圍組織侵犯,加上食道周圍淋巴迴流豐富,讓癌細胞更有機會淋巴擴散。一旦疾病發展至此,需要電療、化療及手術治療三管齊下合併療法。宋時雨醫師說明,現今食道癌主流療法是先接受放射治療加上化學治療,療程大約2個月,接著評估治療反應再接受食道切除的手術。若診斷時癌細胞已轉移至肺、肝等其他內臟,此時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輔以姑息性的放射治療處理或預防腫瘤阻塞造成的症狀。

尾牙、忘年會大餐多 別忘防食道癌

尾牙、忘年會大餐多 別忘防食道癌#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節將近,尾牙、忘年會不斷,容易引起腸胃道不適,尤其去年發生許多名人罹癌突然過世的消息,讓食道癌這項疾病引發關注。因為食道癌發生早期並無明顯徵兆,讓民眾因不知如何早期發現或檢視而產生疑慮。52歲的楊先生從事業務工作,平日應酬常需要接觸菸酒。去年年底到醫院健康檢查時,想要更徹底並精準檢查,除了原本安排的檢查項目,另外再選擇接受全身正子斷層掃描檢查。意外在食道上段發現腫瘤,經切片送驗後確定為第1期食道癌,經醫師安排進行腫瘤切除後,再進行輔助性化放療,近3個月後已恢復昔日正常生活,目前只須定期回診檢查。菸酒檳榔癮、愛吃過熱飲食、少吃蔬果為危險因子童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曾能泉表示,食道癌是指發生在食道的癌症,通常以鱗狀上皮癌或腺癌等病理型態為主,這類病人通常有嚼檳榔、抽菸、喝酒、常喝熱湯或茶水、少吃蔬果類或口腔衛生不佳等危險因子。食道癌治療方式以外科切除手術為主,若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則需增加術前放射與化學治療。正子斷層造影(PET)為先進非侵入性診斷癌症利器,結合全身正子造影及高切數電腦斷層造影,一次檢查同時提供功能性及解剖構造影像,能夠早期並精準找出初期的疾病病灶,大幅提高腫瘤偵測準確度,甚至用來評估後續化療、放療的治療效果。病患腫瘤通常只要大於0.4公分,即容易被檢測出來。吞嚥困難、喉嚨沙啞等症狀出現時 往往已中晚期曾能泉主任呼籲,食道癌患者通常因為吞嚥困難、喉嚨沙啞或有異物感及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求診耳鼻喉科或腸胃科,但往往檢查後發現腫瘤已第3期,已屬於中晚期,所以通常預後不佳。建議民眾在進行健康檢查時加做全身性正子斷層掃描,讓腫瘤細胞無所遁形,儘早揪出癌細胞,儘早接受治療,恢復昔日正常人生。

胃食道逆流沒改善 就醫驚見食道癌

胃食道逆流沒改善 就醫驚見食道癌#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0歲的黃老先生,因為胃食道逆流一直無法改善,在親友建議下到求診胃腸肝膽科就醫。經醫師問診並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內有約4公分左右的扁平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罹患第1期食道癌。醫師與患者本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術後5天即出院返家休養。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 體表不留下傷口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劉博表示,個案因為發現得早,才能在腫瘤尚未擴大前,就及時進行治療根除病灶,且治療成效相當良好。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就像照胃鏡,身體表面不會留下任何傷口,經口將內視鏡與內視鏡電刀伸入食道,逐層剝開與分離正常黏膜組織以及癌症組織,就能將腫瘤完整切除,保留完整食道結構,不僅避免影響食道功能,復發率也較低,效果等同傳統手術。食道癌初期無症狀 吞嚥困難時腫瘤已有相當大小劉博醫師說明,食道癌與飲食習慣有關,菸、酒、檳榔及含亞硝胺類的食物及熱湯熱茶,都是造成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另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長期的統計資料,50歲以上的男性國人亦是罹癌高風險族群。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病人可能會感覺到喉嚨卡卡、痰清不乾淨,也可能長期咳嗽,但這類症狀很容易被認為是其他疾病而忽視。臨床上只有少數病人在早期發現罹患食道癌,且越晚發現罹癌則預後越差,可稱得上沉默殺手。食道癌初期毫無症狀,只有腫瘤大小已經佔據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時,才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當發生症狀而進一步就醫診斷時,大多數為期已晚。而且食道癌為胃腸道癌症中預後最不好的一種,與胃或腸癌比,存活率較差。戒菸、酒、檳榔 切忌暴飲暴食劉博醫師呼籲,避免食道癌找上門,應戒除菸酒與檳榔等惡習,並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也切忌暴飲暴食。每年按時進行健康檢查,也能提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率,如果民眾長期感到腹部不適,或喉嚨有異狀,建議至胃腸肝膽科尋求專業醫師的檢查。

胃鏡檢查胃潰瘍 切片揪出早期胃癌

胃鏡檢查胃潰瘍 切片揪出早期胃癌#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早期胃癌、食道癌,當癌細胞還未侵犯至黏膜下肌肉層時,可利用特殊的電刀從黏膜下層將癌腫瘤整片「刨除」!一名82歲男性,3年來長期深受胃食道逆流和慢性胃炎困擾,經胃鏡檢查未發現有胃潰瘍情形。去年6月定期做胃鏡檢查時,在幽門附近胃壁有小於1公分的潰瘍,由於潰瘍情形特殊,經進一步切片檢驗證實是惡性胃癌。由於患者屬於第一期胃癌,經電腦斷層檢查該癌腫瘤還沒有侵犯到胃壁肌肉層,也無遠處轉移情形,經患者同意做「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成功將胃癌腫瘤完整剝離,無需再做化療,術後狀態良好。惡性胃癌常以胃潰瘍表現 定期檢查助辨別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季宏表示,提醒民眾務必要定期癌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惡性胃癌常以胃潰瘍表現,但胃潰瘍不完全屬胃癌,大部份是良性胃部疾病,胃鏡檢查是辨別的利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經全身麻醉,內視鏡由患者口腔進入胃裡,對癌腫瘤施打藥物使它腫脹,形成小小的丘狀,再以特殊的電刀在腫脹的腫瘤周圍劃開掀起,伸入腫瘤黏膜下方將它剝離,剝離的癌腫瘤組織由口腔取出。早期未侵犯深層、未轉移胃癌 可以此術式刨除癌腫瘤此手術講求精準,要在黏膜與肌肉層間完全將癌腫瘤組織「刨除」乾淨,得藉助精密的儀器和經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最適合早期胃癌、食道癌、大腸直腸癌治療,然而先決條件是癌細胞尚未侵犯到深層黏膜下層或肌肉層、未遠處轉移。胃癌和食道癌由口腔進入腫瘤處手術,大腸直腸癌則由肛門進入,與傳統手術或多孔腹腔鏡手術不同,不會在身體外觀留下傷口,住院期間更加縮短。陳季宏醫師提醒,國健署公佈最新國人十大癌症,大腸癌位居首位,胃癌和食道癌分別為第8位及第10位。罹癌原因複雜,最重要是能在最早期就發現癌症的蹤跡,趁還未擴大侵犯和轉移前「連根刨除」,以免後患無窮。

症狀難見「短命癌」 飲食為預防關鍵

症狀難見「短命癌」 飲食為預防關鍵#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5歲男性有吸菸、喝酒及嚼檳榔習慣,因吞嚥困難至醫院求診。經胃鏡檢查發現食道有2處腫瘤,分別在食道上段及中段,以胸腔微創手術進行食道腫瘤切除,手術歷時12小時,切片報告為麟狀上皮細胞癌,所幸胸部、腹部、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皆無轉移,無須接受化療及放射線治療,術後復原良好。3大主因 食道癌成「短命癌」苗栗醫院胸腔外科連允昌醫師表示,院內半年內已有3例食道癌個案,年齡層皆在35至55歲的壯年期,但是能否開刀及癒後情況各有差異。原因在於罹患10大癌症中有「短命癌」之稱的食道癌,有造成快速奪命3大主因:(1)太晚發現、(2)腫瘤位置不佳、(3)高風險族群。由於食道癌往往5年存活率不到20%,甚至如果屬於第3、4期,經過放療、化療先將腫瘤縮小,再開刀切除及進行胃部重建,3年存活率也不到一半。一旦出現遠端部位轉移如腦部,患者更往往存活不到1年。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50%,痊癒機率也大幅提升。8、9成患者 發現罹食道癌已中晚期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食道癌死亡率呈攀升趨勢,占癌症死亡第9位,而食道癌早期無症狀難診斷,常會被輕忽,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等到中後期出現明顯症狀時就醫,通常為時已晚,臨床約有8至9成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腫瘤多已順著淋巴或血管擴散,出現遠端轉移,導致患者中的五年存活率,幾乎不到20%。近期接連有藝人安迪與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2位名人,因罹患食道癌辭世消息,引起民眾對於食道癌高度關注。苗栗醫院院長許振榮指出,食道癌的危險因子,與飲食習慣關連性高,提醒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或長期胃酸逆流,長期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者,會讓食道受損害而增加食道癌風險。最好45歲後定期到醫院健康檢查,早期預防、早期治療,遠離食道癌威脅保健康。

除子宮頸癌 染HPV還可能致食道癌

除子宮頸癌 染HPV還可能致食道癌#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類乳突病毒(HPV)共計有100多型別,子宮頸癌有7成是因為持續感染第16及18型的高危險型別HPV,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可的疫苗有二價、四價和九價3種,皆可預防此2種高危險型別的HPV。感染HPV也可能提高罹患食道癌風險二價疫苗可預防16型與18型HPV的感染,對31、33、45型等高風險型別也會有交叉保護的效果。四價疫苗則比二價疫苗多了可預防菜花的6型與11型。至於九價疫苗可預防前述型別的HPV感染外,對31、33、45、52和58等5型具有直接保護力。感染HPV除可能導致子宮頸癌,也可能提高罹患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口咽癌、下咽癌,及最近大家所關心的食道癌等癌症風險。關心國家疫苗政策也是國際知名病毒學家的立法院陳宜民委員,除參與催生HPV疫苗全國接種政策外,亦呼籲政府應給予民眾涵蓋病毒型別較多的疫苗,強化保護力。年底將有國一女生HPV疫苗接種服務國民健康署表示,將會進行HPV疫苗施打的政策評估,同時也呼籲除了要有健康生活型態並接受四癌篩檢,也應避免相關的感染,如B/C型肝炎病毒、HPV、EB病毒等,讓民眾遠離癌症威脅。為了守護女性的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從今年12月底開始,由各縣市衛生局提供國一女生HPV疫苗接種服務,目前各縣市衛生局已積極對女學生及家長辦理宣導,及施打前醫療團隊的教育訓練。

食道癌年輕化 這些致癌變食物要避免

食道癌年輕化 這些致癌變食物要避免#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接連兩日藝人安迪與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2位名人因食道癌辭世,引發民眾對於食道癌的關注。台灣男性2大常見癌症便是食道癌與大腸癌,男性罹患上述癌症機率遠高於女性。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食道癌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第9位。菸、酒及檳榔皆是食道癌的危險因子,醫師呼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去病灶。食道癌的致癌因子大部分與飲食習慣相關106年南投縣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續居十大死因之首,總死亡人數1200人,而南投縣男性死於惡性腫瘤人數為751人,這當中食道癌占了約7%。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柏政表示,食道癌好發於50至70歲的男性,但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食道癌的致癌因子大部分與飲食習慣相關,包括酒精、香菸、檳榔、熱飲、醃漬食物、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等皆是造成罹患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在酒等致癌物長期刺激,上消化道與呼吸道黏膜受到影響,容易產生癌變。出現吞嚥困難、喉嚨異物感等症狀 多是已轉移的中晚期食道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當出現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咳嗽及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多已是出現轉移的中晚期。曾有患者因覺得喉嚨卡卡不適至耳鼻喉科就診,檢查排除喉部、下咽問題後轉介至腸胃科,結果透過胃鏡檢查就發現食道卡了腫瘤。王柏政醫師表示,食道癌治療方式目前是以手術切除為主,而中晚期患者則須加上放射、化學等多重治療的輔助。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呼籲,民眾維持良好生活作息,盡量避免菸、酒及檳榔等致癌因子。可定期安排無痛腸胃鏡等健康檢查,以利早期發現病灶。若出現超過2週不明原因的沙啞症狀、吞嚥疼痛或困難等症狀,應就醫接受專業醫師診療。

聲沙啞、咳嗽是感冒?竟已食道癌3期

聲沙啞、咳嗽是感冒?竟已食道癌3期#食道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周內接連2位知名成功人士,因罹患食道癌殞逝,除了民眾感到惋惜,食道癌也引起關注,民眾中不乏食道癌的患者。51歲的陳先生吞嚥困難、體重減輕就醫,檢查發現食道癌第3期,經過化放療及開刀治療,目前狀況穩定持續門診追蹤;另一名70歲的李先生,一開始聲音沙啞、咳嗽,原以為是感冒,就醫檢查發現食道癌第3期,接受治療中。2位病人症狀不盡相同,但都罹患食道癌。吞嚥困難、聲音嘶啞、淋巴腫大等症狀速就醫大千綜合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黃明立提醒,食道癌發生時常不痛不癢,容易被忽略,導致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錯過黃金治療時期。除了注意平日飲食及生活習慣,若出現吞嚥困難、聲音嘶啞、頸部及肩部淋巴腫大、體重減輕、發生吸入性肺炎等症狀,趕快就醫檢查。菸、酒、亞硝胺食物、過熱食物為食道癌危險因子黃明立主任說明,食道癌位居全國十大癌症排名第10名,通常男性罹病率較女性高,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5年存活率約14%且發生率逐年上升。食道是食物進入體內的必經之路,病變原因主要是因為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反覆發炎引起。根據研究顯示,長期抽菸、喝酒是食道癌最主要的2大危險因子;常食用亞硝胺食物(如香腸)、喜歡過熱食物(如攝氏58度熱湯或飲品),也是發生原因。目前治療方式有手術、化放療、內視鏡氣球擴張術等黃明立主任表示,食道癌的治療方式包含(1)手術治療、(2)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3)其他治療(如內視鏡氣球擴張術或可膨脹性金屬支架,可暫時性解決腫瘤引起的食道狹窄)。提醒民眾除日常生活習慣要注意外,有任何症狀時一定要盡快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