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聽信謠言以精油洗澡 導致乾癬惡化

聽信謠言以精油洗澡 導致乾癬惡化#洗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4歲陳女士是乾癬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病人,因皮膚脫屑起紅疹,手指關節腫脹、手肘變形等症狀,接受治療半年,經生物製劑順利抑制發炎,乾癬面積從原本超過百分之五十,縮小到百分之十以下,皮膚不再脫屑、關節炎也穩定未再變形,病情獲有效控制。陳女士病況穩定後自行停藥,並聽信洗澡機加精油能發揮保養皮膚效用,持續三個月天天洗精油澡,結果病灶不減反增。乾癬病人聽信「精油洗澡能保養皮膚」,連洗精油澡三個月,病灶竟變本加厲。臺中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林亮宏提醒,精油有其功能跟用處,但並不適用乾癬皮膚,自行停藥將使病情惡化。林亮宏表示,治療乾癬藥物愈來愈進步,像陳女士這類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人的治療方式不少,有口服免疫調節劑、A酸等抗發炎藥物,或合併照光治療等,如果皮膚或關節沒有改善,還有生物製劑可供使用,改善乾癬症狀效果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乾癬病因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林主任指出,乾癬病因是因自體免疫系統處於異常狀態,病人皮膚過度清潔或使用精油等化學成分,將導致油質分泌出問題,進而引發紅疹、脫屑並產生搔癢,一旦皮膚被抓傷,會造成身體啟動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反覆攻擊皮膚甚至關節的惡性循環將擴及全身。由於乾癬表現方式大都為皮膚脫皮、皮膚破裂血跡斑斑等,因此時常導致病人心理障礙與挫折,治療通常也只著重在改善外觀。研究發現乾癬是皮膚角質不正常增生的慢性發炎疾病,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容易導致新陳代謝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有一少部分的病人也會同時合併乾癬性關節炎,更需要防止關節變形的狀況。林主任提醒乾癬病人,不要自行停藥,不可過度清潔讓皮膚損傷,建議用清水或一般中性的清潔液、肥皂洗滌,進行皮膚保養即可。

講座/寶寶洗澎澎

講座/寶寶洗澎澎#洗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幫寶寶洗澡,往往是新手父母最頭痛的事情之一。若不小心把水流進寶寶的眼睛或鼻子裡,往後每次洗澡,寶寶常常一碰到水就哇哇大哭,搞得爸媽洗完一次澡就像打過一場水仗一樣,狼狽不堪。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0(三)舉辦俏媽咪知識補給站講座,邀請邱靖雅護理師主講「寶寶洗澎澎」。歡迎新手父母們及寶寶照顧者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寶寶洗澎澎時間:108年3月20日(三)上午10:00-11: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2樓婦產科門診區洽詢:02-2249-0088

洗澡也能排毒?刷洗、水療促循環

洗澡也能排毒?刷洗、水療促循環#洗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刷洗皮膚,促進淋巴流動改善血液循環和淋巴流動,能夠讓身體的健康狀況獲得顯著且快速的改善,而刷洗皮膚正是一種非常簡單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和淋巴流動的技巧。事實上,刷洗皮膚也是整個「28 日細胞分子矯正排毒計劃」的一部分,此舉可以幫助身體清除毒素,是整個排毒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大部分的有機食品店裡,都有販售天然鬃刷。最理想的鬃刷是附有把手,而且刷毛的軟硬度適中。刷洗皮膚的方法為:‧ 首先,用手指按壓鎖骨下方,以及大腿鼠蹊左右兩側的位置。‧ 緊接著,用天然鬃刷以畫圓圈的方式刷洗腳底,然後從腳底一路往上刷洗至雙腿部位。同樣以畫圓圈的方式刷洗腹部、臀部和腰部。‧ 繼續以畫圓圈的方式,刷洗兩個手掌,再從下往上刷洗雙手和兩隻手臂。‧ 刷洗頸部和雙肩,然後繼續往下刷洗胸部,以及往下刷洗背部。當你完全熟悉這套動作後,整個過程只需費時1、2 分鐘。我會建議每天在沐浴之前,進行一遍這個簡單的動作,可是千萬不要在睡前刷洗皮膚,因為身體在刷洗後會恢復活力,有可能會影響入睡的情緒,所以不建議在睡前進行這套動作,以免影響睡眠品質。不只有在整個「28 日細胞分子矯正排毒計劃」期間,要每天進行刷洗皮膚動作。假如有血液循環問題(譬如手腳冰冷)或是淋巴系統功能不良,即使在排毒計劃結束後,仍舊可以繼續刷洗皮膚,將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與淋巴系統功能不良的問題。後續章節當中,將會分享如何判斷淋巴系統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透過自我檢視,考量是否要持續進行這整套刷洗皮膚的動作。關於刷洗皮膚在四個排毒階段皆適用。彈跳運動‧ 用非常輕鬆的方式跑跑跳跳走路,連續5 分鐘。‧ 用雙腳往旁邊跳1 公尺,連續5 分鐘。‧ 甩臂往前跳,連續3 分鐘;再跑跑跳跳走路,連續5 分鐘。‧ 每週進行5 次彈跳運動。最後,將向前彈跳的動作延長為8 分鐘,並且增加「活化淋巴」彈跳動作(這個動作是在雙腿伸直的情況下,雙腿跳離地面8公分)。整個「28 日細胞分子矯正排毒計劃」期間,每天進行刷洗皮膚動作、持續保持彈跳運動的習慣,將有助於維持淋巴系統清潔,在排毒計劃完畢後,也可視自身情況繼續保持這個習慣。水療法冷熱水的交替使用,將有助於刺激淋巴循環。因此,建議在淋浴時,不斷交替使用熱水和冷水,可以刺激淋巴系統循環。先以熱水淋浴幾分鐘(在感覺舒適的情況下,盡可能把水溫調到最熱),然後再以冷水淋浴幾分鐘,交替以熱水、冷水淋浴至少2 次。熱水可以膨脹血管、冷水可以收縮血管。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心臟及血壓問題,或是處於懷孕期間,就要避免使用這種水療法。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適用這種水療法,可以先請教醫生的意見,再決定是否進行水療法。一般來講,水療適用於第二、四階段排毒,特別最適宜在第二階段排毒過程中使用。不過如果想要加強清潔淋巴系統,在整個「28日細胞分子矯正排毒計劃」期間,以及排毒計劃結束後,仍然可以繼續進行這種水療方式,將有助於淋巴系統的清潔工作。刺激淋巴沐浴法你絕對難以想像,只是簡單泡個熱水澡,竟然對身體也會產生療效,而且效果十分顯著。對我來說,泡在添加芳香精油的熱水裡,簡直是舒服無比的享受,讓人難以置信,能以如此舒服的方式得到療效,一點也不困難。在添加特定的芳香精油後,熱水將可以刺激身體淋巴系統的循環。在一個小容器裡,添加3 滴純天竺葵精油(geranium oil)、3 滴純杜松精油(juniper oil)、3 滴純黑胡椒精油(blackpepper oil)、再混合1 湯匙葡萄籽油(grapeseed oil)、杏核油(apricotkernel oil)、杏仁油(almond oil),以此作為基底油,然後將混合之後的油倒進浴缸裡。另一方面,如果上述三種天然精油,只能買到其中一種,可以改為在基底油中,添加9 滴純天然精油,混合之後再倒進浴缸裡,同樣具有不錯的療效。躺在浴缸之中全身放鬆,浸泡在熱水裡20 分鐘,然後靜靜地讓熱水和植物精油發揮治療魔力,包準會愛上這個舒服又同時具有療效的排毒療程。刺激淋巴沐浴法適用於第二階段排毒,特別是最適用於清潔淋巴系統。如果需要進一步清潔淋巴系統,即使在第二階段排毒過程結束後,你還是可以繼續每週進行數次刺激淋巴沐浴,將有助於加強清潔淋巴系統的效果。(本文摘自/重建免疫療法:28日細胞分子矯正排毒聖經(精華版)/博思智庫出版)

高血壓注意!洗澡最佳水溫別逾40度

高血壓注意!洗澡最佳水溫別逾40度#洗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6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平時規則服藥治療,固定量測血壓,數值大約136/86 mm/Hg。前陣子天氣偏涼時,洗熱水澡後血壓略降約為126/80mm/Hg,該男自認為洗熱水澡對控制血壓有幫助,在寒流期間便把洗澡水溫調高,沒想到連續幾天量測洗澡後血壓,反而升高約為160/96 mm/Hg,趕緊就醫。洗澡水溫超過攝氏42度 血壓反而上升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許多研究指出洗溫水澡會改善高血壓,當水溫介於攝氏38至40度時,大約可降低血壓10mmHg,但水溫超過攝氏42度,血壓反而會上升。洗熱水澡雖然能幫助暢通血液循環,降低血壓,但過高的溫度反而可能使血壓升高。若水溫較高、洗澡較久,由坐姿突然改為站姿時,可能使血壓急劇下降,引起頭暈、無力症狀,而有跌倒風險。洗熱水澡後因為浴室溫度無熱水維持便會驟降,或是走出浴室進入低溫的環境,當皮膚接觸低溫使血管收縮、自律神經緊張,血壓會迅速上升,洗澡後應儘快保暖。洗澡使用浴缸 水位不要高過心臟位置高血壓者大多無明顯症狀,但當血壓大幅上升或下降時,可能會頭暈、頭痛、心悸、疲勞、虛弱等現象。建議每天定時量測、紀錄血壓,並遵照醫囑服藥,切忌自行調整服藥量。日常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留意會影響血壓變化的情況,避免血壓劇烈高低起伏。何一成醫師提醒,有高血壓者,洗熱水澡時,水溫最好調到攝氏38至40度,不宜過高。若洗澡使用浴缸,水位不要高過坐姿的心臟位置,時間最好不超過10分鐘,並且緩慢起身,避免血壓突然下降。需特別注意浴室內外溫差,穿好衣服再出浴室,避免溫差過大引起血壓飆升。

男洗澡後昏倒 CPR、低溫治療撿命

男洗澡後昏倒 CPR、低溫治療撿命#洗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葛先生每天工作時間約10小時,某日凌晨1點多洗完澡,出浴室時突昏倒,家人發現後隨即施以CPR急救,但已失去呼吸、心跳。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繼續施以AED及CPR急救並緊急送醫,送醫途中仍不放棄予以急救,但仍無呼吸、心跳,到院搶救後恢復心跳,進行低溫治療,數日後進行心臟整流去顫器植入手術,2日後出院。低溫治療心跳停止病人 降18%死亡率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周志中表示,醫學統計顯示,4至6分鐘心跳停止、沒有呼吸,死亡率很高,就算活下還有腦部受傷的後遺症,甚至變成植物人。連續這15分鐘施行CPR,等待進一步的救援是正確的作法。國際醫療界公認低溫治療是減少到院前心跳停止病人腦神經受損及死亡的有效工具。研究顯示,使用低溫治療的病人死亡率可由原本的57%降至39%,神經功能良好的比率可自原本的36%增至50%。低溫治療有數種方式,其中北極日體外自動降溫系統,是醫界公認穩定可靠的低溫治療儀器,然而由於健保並未完全給付,病人家屬仍須負擔部分費用。及時心肺復甦術 避免腦部缺氧葛先生急救成功,除了適時低溫治療外,家屬第一時間給予心肺復甦術居功最大。鼓勵所有人都要學習心肺復甦術,一旦發現病人心跳不幸停止,除了電話求救,在等待救護人員抵達前,一定要持續給予心肺復甦術,以免腦部缺氧太久,成為植物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楊淵博表示,除了盡量找到病患心衰竭的原因外,預防再次發生不幸是當務之急。心臟功能不佳的病人族群中,造成生命危險的主因是心律不整及心衰竭惡化,葛先生應屬前者。根據歐洲心臟學會以及美國心臟學會對心衰竭的建議,心衰竭和猝死的病患,強烈建議置入體內去顫器治療。

幫寶寶洗澡 掌握6原則最安心

幫寶寶洗澡 掌握6原則最安心#洗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每天洗一次澡為佳/嬰兒每天洗一次澡最為適當,不過夏天因為流汗過多,可以幫寶寶洗1~2次。2) 如果健康狀況不好應避免洗澡/萬一寶寶出現感冒或皮膚濕疹,則應該避免洗澡。此外,寶寶哭過或哺乳後,不要馬上幫他洗澡,應該間隔一段時間再洗。3) 沐浴的適當時間為5~10分鐘/在水中太久,寶寶的皮膚角質層會脫落,引起一些皮膚問題。即使寶寶再怎麼喜歡水,也應該將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左右。此外,因為小嬰兒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所以最好避免在清晨或在晚上幫他洗澡,最好選擇在溫暖的時段為寶貝洗澡。4) 室內溫度保持在20~25℃,水溫38~40℃/被水浸濕的狀態下如果被寒風吹著,很容易患上感冒,因此即使是夏季也一定要關上出入的門再幫寶寶洗澡。將室內溫度保持在20~25℃最為適當,水溫控制在38~40℃左右,當媽媽利用手肘來測量水溫時,既不感到太熱也不感到太冷的狀態最合適。當小寶貝和大人一起洗澡時,在進入浴室之前應該在浴缸裡沖入熱水,使室內溫度升高。5) 使用嬰兒沐浴用品/未滿一歲的小娃娃在浴盆裡洗澡會非常方便。應該選擇不深和底部防滑的嬰兒浴盆。如果媽媽是獨自幫寶寶洗澡,最好使用沐浴鞦韆。將沐浴鞦韆架在浴盆裡,可以讓寶寶躺著方便洗澡。6) 提前準備好尿布和衣服/在接洗澡水的時候,可以一邊將孩子要更換的衣服和尿布按照順序展開放在房間的地板上,在準備好大毛巾、乳液、爽身粉等物品放在一旁。(本文摘自/坐月子體質調教聖經/台灣廣廈出版)

穿越宋朝 解密產後調理禁忌

穿越宋朝 解密產後調理禁忌#洗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坐月子的民間習俗,經過華人婆婆的傾情詮釋,如今差不多已成了一種奇葩般的存在。婆婆們認為坐月子是千百年來先人的智慧結晶。而反對坐月子的一派則毫不客氣,將坐月子視為傳統文化的糟粕—中國某位科普作家就發表過文章〈「坐月子」是種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陋習〉,直斥坐月子的習俗「與現代醫學格格不入,恰恰是對著來的」。坐月子源於宋代?還有人言之鑿鑿地提出,坐月子的習慣源於宋代—於是宋朝躺著也中槍—大概是因為南宋出版了一部婦產科專著《婦人良方大全》,其中有一個章節叫「坐月門」,說明了孕婦「坐月」的方法。但是,《婦人良方大全》中的「坐月」和今天熟知的「坐月子」,完全是兩碼事。宋朝醫生說的坐月其實是「臨月」、「臨產」的意思。換成現代的醫學名詞,叫作「預產期」。《婦人良方大全》的「坐月門」,說的便是孕婦預產期該注意哪些事項、出現病症如何用藥。《婦人良方大全》也討論了產後的護理保健與治療,不過不是放在「坐月門」段落中,而是放在「產後門」裡,換成現代的說法,便是「產褥期」。可見宋朝時,醫學界並無坐月子的說法。預產期說了哪些注意事項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婦人良方大全》。這部醫書的編著者叫陳自明,是南宋的醫學家,出身於醫學世家。他在擔任建康明道書院的醫學教授時,因為深感「醫之術難,醫婦人尤難,醫產中數症,則又險而難」,決心編撰一部婦產科專著,於是有了這部嘉熙年間出版的《婦人良方大全》,其中產科部分有五個門:胎教門、妊娠門、坐月門、產難門、產後門。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婦人良方大全》中有許多說法是荒誕不經的,比如書中介紹了一則將胎兒轉女為男的法子:「妊娠三月以前,取雄雞尾尖上長毛三莖,潛安婦人臥席下,勿令知之。驗。」還特別標明很「靈驗」。不過,陳大夫對孕婦圍產期的建議卻非常具有科學精神:「凡婦人妊娠之後以至臨月,臟腑壅塞,關節不利,切不可多睡,須時時行步。不宜食黏硬難化之物,不可多飲酒,不可亂服湯藥,亦不可妄行針灸。貼神明圖安神、獲得平靜力量今人生孩子通常在醫院;宋人沒有這個選項,都是在家分娩,請產婆接生。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但陳大夫提醒,分娩所用的床帳茵蓐要時常消毒,使之潔淨。接生婆要「預擇年高歷練」之人,因為在古代,接生孩子靠的就是經驗,「年高歷練」的產婆無疑經驗更豐富,因而也更可靠。陳大夫又說,孕婦「既覺欲產,不得喧哄;人力雜亂,大小倉惶,驚動產婦」。而分娩之時,「務要產婦用力」,「如覺心中煩悶,可取白蜜一匙,用新汲水調下。或覺饑,即吃軟飯或粥少許亦須預備,勿令饑渴,恐產婦無力困乏也。若不饑渴,亦不須強食。」今日醫生給臨盆產婦的建議,也不外如此吧? 陳大夫還細心提醒:產婦坐月之後,要記得貼「產圖」。這是什麼呢?和符咒差不多,上面畫有「雷公、招搖、運鬼力士、天狗、軒轅、大時、咸池、豐隆、吳時、白虎、大夫、天候、狂虎,凡此十三神」,又「以朱書某月某日」,貼於產房某個方位。你也許會認為這是非常可笑的封建迷信,但且慢取笑,換個角度來看,這些貼在產房中的產圖,顯然可以給予產婦一種心理暗示,讓她們相信自己時刻受到神明的保佑,從而獲得某種精神力量與內心安寧。今天有些準媽媽進產房時,也會在心裡默默祈禱上帝保佑,道理也是一樣的嘛!產褥期飲食與護理婦人分娩之後,便進入產褥期,即後來所謂坐月子的階段。宋朝時,尚無「坐月子」的講法,但產褥期的護理是需要的。在宋代醫學中,這個產褥期護理被劃入「產後門」。今天婆婆們講究的坐月子陋習,既要「捂」,又有各種「忌口」,還要求臥床一個月,不知起於何時,應該是民間小傳統,實在不是傳統醫學的主張。不過,陳大夫後面的建議就頗有幾分科學精神了:「一臘之後,方可少進醇酒並些小鹽味。一法才產不得與酒,緣酒引血迸入四肢,兼產母臟腑方虛,不禁酒力,熱酒入腹,必致昏悶。七日後少進些酒,不可多飲。」這裡有個名詞要解釋一下:臘,這是宋人記錄產後時間的單位,據《夢粱錄》:「七日名『一臘』,十四日謂之『二臘』,二十一日名曰『三臘』。」陳大夫建議產婦,分娩後七日內不可飲酒,七日後才可少飲。以前的酒一般都是糯米酒,酒精度很低,人們相信,飲用少量的糯米酒有利於行血補氣。今天客家人坐月子,還保留著食用糯米酒燉雞的習俗。另外,現代科學認為產婦飲食應當少鹽,宋朝的陳大夫也是這麼主張的。不要脫衣洗浴,或冷水洗濯源於風俗、環境限制按某些地區婆婆的說法,坐月子有著五花八門的飲食禁忌,雞鴨魚肉都是「發物」,不能吃。但宋朝醫生告訴你,沒這回事:「一臘之後,恐吃物無味,可爛煮羊肉或雌雞汁,略用滋味,做粥飲之。或吃爛煮豬蹄肉,不可過多。今江浙間產婦多吃熟雞子,亦補益,亦風俗也。」雞鴨魚肉都可以放心吃,只是不可飲食過量,因為「凡吃物過多,恐成積滯」。有些婆婆還會要求坐月子的媳婦不可下床,要躺一個月。但宋朝醫生告訴你,沒有必要這麼誇張,只是不宜「強起離床行動、久坐或做針線,用力工巧」。適宜的活動是可以的。婆婆們又說了,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甚至不能刷牙。宋朝醫生確實反對產婦「不避風寒,脫衣洗浴,或冷水洗濯」,但我們應該明白當時的生活背景,古時候沒有淋浴設備,沒有消毒過的自來水,沒有暖氣設施,沒有電風扇,古人又都是長髮及腰(這一頭溼漉漉的秀髮該如何弄乾, 想想頭都大) , 如果不避風寒洗澡、洗頭,極容易感染病菌、受冷著涼。這種情況下,提倡產婦盡量不要「脫衣洗浴,或冷水洗濯」,無疑是對的。錯的是今日的一些婆婆不識變通,不知與時俱進。產後護理應隨時代變通西方人其實也很重視產褥期護理, 並特別強調要注意產婦的產後抑鬱症。這方面宋朝醫生也關注到了—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後抑鬱症」的說法,不過陳大夫說,產婦「產後氣血大傷,心神易浮,不耐驚恐憂悲,宜多加防護,靜心休養」,「若未盈月,不宜多語、喜笑、驚恐、憂惶、哭泣、思慮、恚怒」,「又不得夜間獨處,緣去血心虛,恐有驚悸」。 換言之,陳大夫提醒產婦的家人要密切留意媽媽情緒的細微變化,悉心照料與關懷,幫助放鬆心情,舒緩焦慮。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宋朝醫生對於產褥期護理的建議,比今天許多婆婆堅持的那一套都要可靠得多。有些婆婆的那一套確實需要改改了,而反對坐月子習俗的新知派,也不要因為民間的一些陋俗而將古人與傳統想像得那麼不堪。 (本文節錄/宋朝妙新聞/時報出版)

預防寶寶過敏 洗澡要挑時間?

預防寶寶過敏 洗澡要挑時間?#洗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防空汙,難道洗澡也要挑時間?已知室內的二手菸、三手菸、裝潢塗料、線香燃燒、芳香劑產生的揮發性物質會轉變為有害人體的汙染物,且民眾普遍不會在家中配戴口罩,室內空汙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恐達室外的數倍,某些報導指出,只在早上洗澡的人可能容易發生過敏,然而大部分的嬰幼兒每天也都只洗一次澡,過敏機率也會容易提高嗎?室內濕度50度 抽菸的人別抱小孩現代人對於嬰幼兒的清潔分工很細,不僅會消毒奶瓶、被單,就連爸媽要抱孩子以前都要先洗手,加上嬰幼兒出門機率不高,天主教若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文欽表示,事實上嬰幼兒過敏風險與洗澡次數並無太大相關,而成年人若是晚上回到家不洗澡,將一整天在外接觸的汙染帶上床,才容易導致過敏機率提高!新竹馬偕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雷偉德表示,在家還是不安全!室內有許多隱藏殺手,除了殘留家具、衣物上的三手菸、烹飪油煙、線香、裝潢塗料、寵物巢穴等都藏有致過敏因子,小嬰兒在家如何避免室內環境過敏,除了使用除濕機,將室內濕度維持至50度左右,防止黴菌、塵螨茲生外,因為抽菸者口腔或衣物上可能殘留有害物質,盡量別讓有抽菸習慣的家人抱小孩也是重要的注意事項。免室內薰香、植物記得放室外黃文欽醫師提醒,從室外進入室內時若溫差在7-10度以內,先別急著摘下口罩,休息10分鐘慢慢適應溫差,保護好喉嚨才是第一要務。另外,盡量避免市內薰香,如果一定要用,可將噴霧式芳香劑改用油性凝膠式、裝潢塗料改用天然配方,最重要的是,植物放室外!許多民眾會認為,植物可以淨化空氣,對嬰兒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台灣氣候潮濕,室內放植物需要時常澆水,不只會加重濕氣,還容易招來蚊蟲,空氣品質不見得會變得更好。室外空氣品質低落時出門記得戴口罩,室內空汙的預防一樣也不可少,留意汙染因子,在維護家中空氣品質的同時還可預防寶寶過敏,一舉兩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