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洗澡也有大學問!洗澡還要挑對時間?

洗澡也有大學問!洗澡還要挑對時間?#洗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洗澡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國人洗澡的時間平均長度為十三分鐘左右,很多女性洗澡時間長達三十分鐘!但你知道嗎?如果洗錯了還會變老,你以為每天洗澡是紓壓和清潔,殊不知洗澡是老化的殺手!洗澡真的要挑時間嗎?家醫科王建宇醫師說,早上洗澡對於健康最好,可使一整天精神都好,也避免頭髮沒有吹乾就睡的問題。而飽餐後不宜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另一個是酒後不宜洗澡,因為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最後是空腹不宜洗澡,因為血糖過低,洗澡容易暈倒。每天洗澡時,你有在注意沐浴乳使用的正確方式嗎?王健宇醫師表示,沐浴乳直接塗在身上這問題,沐浴劑本身清潔力較強,它含有介面活性劑,如果直接把沐浴乳塗在身上,久了之後某一塊皮膚,會容易脫皮,洗髮乳也是一樣道理,沒有搓泡直接往頭上洗,久了會容易掉髮,有禿頭的風險,所以必須要用水搓成泡泡,再清潔,一方面避免傷皮膚,另一方面避免洗不乾淨。現在很多女生都這樣,殊不知過度的清潔會造成肌膚提早老化,就算事後再擦乳液保養,也是亡羊補牢罷了。沐浴用品許多都含有化學合成成分,該如何分辨?對此,化學教授吳家誠指出,有香味的沐浴乳99.9%都含有有毒物質,容易殘留體內造成,神經系統、淋巴系統運作異常,若顏色過於鮮豔,都是色素染料,屬於工業級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有兩千多種,多屬致癌物質!而天冷許多人喜歡泡澡,但王醫師也說,泡澡確實能幫助新陳代謝,但其實效果是有限的,泡澡根本不及運動來的有效,想要藉由泡澡加一些東西來保養皮膚,其實只是讓皮膚老化的更快,很多人泡澡都在密閉空間當中泡,吸入過多有毒物質,因此休克的都非常多。

英女「水過敏」 游泳、流淚都會產生蕁麻疹

英女「水過敏」 游泳、流淚都會產生蕁麻疹#洗澡

日前有國內報導表示,一位上班族對咖啡過敏,只要喝咖啡就會產生慢性蕁麻疹,全身會癢到不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在英國的凱蒂(Katie Dell)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的皮膚對水會產生蕁麻疹,所以他沒有辦法洗澡、游泳、流淚,甚至連出門都要很小心,因為萬一碰到下雨天那就慘了。她的醫師表示,這樣的例子非常罕見,在全世界也只有35個病例,而且現在治癒的方法,也就是說凱蒂必須一輩子躲水過日子。(圖為凱蒂,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凱蒂表示,她今年只有26歲,但是罹患這樣的疾病,導致她不太敢出門,也不能游泳、洗澡、流眼淚。原本她一心想要成為一個舞蹈家,但是連這樣的小小的夢想也沒有辦法達到,因為只要她開始跳舞後,就有可能產生汗水,這些汗水會讓凱蒂癢到受不了;除此之外,凱蒂每洗完一次澡,都要忍受兩個小時的全身搔癢、刺痛。最誇張的是,凱蒂沒有辦法大笑或哭泣,因為不管是笑到流淚或是哭到流淚,只要眼淚一流出來,她就準備承受過敏的痛苦。剛開始醫師認為他只是對化學物質過敏,但是經過精密的診斷之後,才發現到她的皮膚對水會產生蕁麻疹,英國的過敏專家琳賽(Lindsey McManus)表示,這種對水過敏的情況非常少見,全世界不到35個。琳賽表示在醫學上,蕁麻疹很難找出過敏原;在一般的療程當中,只要找到過敏原,並且避免接觸過敏原就可以免受蕁麻疹之苦,但是凱蒂的案例實在太特殊,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有辦法解決她的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