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

唐氏症小孩提早治療 也能學習才藝

唐氏症小孩提早治療 也能學習才藝#發育

唐氏症小孩的發展一定會受到限制嗎?那可不一定喔,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有一位7歲大的唐氏症男童,從小對於音樂就非常感興趣,但因為他是唐氏症的小孩,沒有辦法到一般的音樂辦去上課,最後參加唐氏症基金會所開辦的音樂班,慢慢地開啟他對音樂的路程,甚至可以上台表演,去年鴻海尾牙的表演,他也是其中的一員。根據唐氏症基金會的文章指出,唐氏症舊稱為蒙古症,是染色體異常現象,通常每個人有23對染色體,而唐氏症者是在第21對染色體多出一條染色體,通常每800名新生兒當中,就有一位患有唐氏症。通常唐氏症會出現智能不足、發育較差、還有一些生理上的缺陷,像是:心臟問題、腸胃道畸形、視力缺陷等,所以照顧唐氏症的小孩會格外費心。國泰醫院衛教文章表示,大多數的唐寶寶在出生時即可由外觀辨認出來,其外觀特徵為:兩眼間距大、鼻子較塌、舌大易吐出、斷掌等。唐氏症患者的生長較為遲緩,出生時平均體型比較小,以後骨骼的發育也較正常小孩遲緩,目前有研究指出給予唐氏症的小孩生長激素治療,能有效增加其成年後之身高,但由於價格昂貴,應依照家長的意願決定是否給予生長激素。此外,唐氏症患者若早期未因先天性疾病死亡,其平均壽命是50到60歲,比正常人約略少。唐氏症患者最主要的問題是智能障礙,多數為中度智能不足,因為唐寶寶的智能發展較緩,看起來隨年齡增長,智商卻相對下降,但實際上患者的各方面仍持續成長。平均來說,患者的智力發展在10到15歲時才達到穩定的高原期。LH不拔牙矯正 循序打造貝齒曲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17驅趕或干擾哺餵母乳 違者會受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24躁症發作!狂買名牌包、欠卡債數十萬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99

影音/台灣兒童蛀牙嚴重 恐害咀嚼消化及發育

影音/台灣兒童蛀牙嚴重 恐害咀嚼消化及發育#發育

不管熱量有多少,吃東西之後,最好要刷牙漱口,有調查發現,國內的12歲學童、28顆牙齒中,會有2.58顆是蛀牙,這比世界衛生組織,平均的1.63顆還要多,台灣牙齒健康指數,在亞洲國家,排名倒數第二。牙科醫師說,學童蛀牙,不僅是外觀問題,也會影響咀嚼,造成消化不良,發育受到影響,建議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糖果、餅乾、零食,向來是小朋友的最愛,但吃完東西後如果沒有刷牙漱口,很容易就蛀牙。小朋友蛀牙到底有多嚴重?根據一項調查發現,台灣12歲學童、大約28顆恆齒當中,就有2.58顆是蛀牙,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平均的1.63顆,學童牙齒的健康指數,在亞洲國家排名倒數第二,只比菲律賓情況好;而且調查還發現,有四分之一的學童,後面的大臼齒幾乎都是蛀掉的。牙科醫師說,小朋友蛀牙不僅是外觀問題,也會影響咀嚼,造成食物不易消化、吸收不良,發育受到影響,因此建議家長,最好讓孩子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尤其六個月到五歲的幼兒,健保每半年可免費塗氟一次,可以使蛀牙機率下降46%;另外成年人也應該每半年洗牙一次,定期檢查,才能減少蛀牙機會。(本新聞由 公視晚間新聞 提供)大人也瘋「塗氟」防蛀牙 醫生:徹底清潔最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03硬毛牙刷刷太猛 遇冰水牙酸又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515抗蛀牙作戰! 塗氟增加牙齒對酸抵抗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92

補充孩子的體能 家長小心幫讓寶貝補過頭

補充孩子的體能 家長小心幫讓寶貝補過頭#發育

「噹~噹~噹~」放學囉!您可曾注意到孩子回家途中所吃進去的東西,是營養點心還是垃圾零食呢?您知道這些營養點心對孩子的好處是哪些嗎?垃圾零食又會造成哪些壞處呢?在兒童節前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詹雅涵特別設計「兒童點心燈號」,呼籲家長慎選健康點心,讓孩子吃的開心又營養。詹雅涵指出,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間,活動量高,但胃容量小,如果只吃三餐,很難滿足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且一次吃太多食物不僅會讓孩子對食物產生抗拒感,也可能會造成腸胃消化不良,所以兒童餐點建議每日4~5次,除三正餐外,可搭配1~2次點心為宜。詹雅涵說,點心與零食是不同,「點心」是補充孩子三餐中攝取不足的熱量與營養,除了避免正餐吃的過多,補充二餐間熱量,維持兒童的好體力及學習力,還能增添許多生活樂趣。但是「零食」是不定時、不以營養為目的的食品,且大多為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又缺乏營養素的食物。零食不能補充正餐之外的營養素,吃多了容易影響正餐食慾、營養不均衡,很容易使孩子體重增加,養成孩子重口味的習慣。她提出以下三項健康吃點心的原則:點心可視為正餐的一部份,每日1~2次。熱量不可太高,每日總熱量的10%為宜,每次約100~200大卡,以補充營養及糾正偏食為原則。 點心時間最好放在正餐前兩小時,以免影響正餐食慾。 以少油、少鹽、少糖,以及適量蛋白質、健康油脂的新鮮天然食物為主,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可樂、奶茶、巧克力等。 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攝取頻率應小於每週一次,並搭配蔬菜、水果或奶類,以求營養均衡。詹雅涵表示,每天給孩子變換不同種類的點心,偶爾想吃點不同的食物時,媽咪可以親自為寶貝製作,例如十穀漿是個不錯選擇,製作方法詳如下列食譜。詹雅涵也提供了以市售食品搭配的健康點心供媽咪們參考,每組熱量約200大卡,蛋白質3~7公克、脂肪<6公克、醣類<30公克,例如:低脂奶(優酪乳、低脂優格)200cc多穀蘇打餅乾3片、低糖八寶粥255公克、三角飯糰1個、雞蛋沙拉吐司1片+100%果汁125cc、低糖高纖豆漿300cc+水果1份、皮蛋瘦肉粥380公克。這樣孩子不僅吃得愉快,也兼顧到營養素的提供,讓點心既健康又營養,補充孩子體能,也讓家長更放心喔!延伸閱讀「市售點心紅綠燈/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154

小孩是隱睪症or伸縮性睪丸??洗澡泡熱水就知道

小孩是隱睪症or伸縮性睪丸??洗澡泡熱水就知道#發育

日前一位母親因學校體檢通知,體檢醫師懷疑7歲兒子有隱睪症,大為緊張,趕緊帶著兒子來檢查,經檢查發現是伸縮性睪丸,研判與體檢時小男孩過於緊張,以及這陣子天氣冷有關。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黃元惠醫師表示,每學期一開學,學校會安排小學一年級和四年級的小朋友接受身體檢查,包括視力、牙齒、疝氣和隱睪症等篩檢。以97年為例,9月開學後,共有32位小孩因被檢查有隱睪症到新竹醫院小兒外科做進一步確認,結果都是正常的伸縮性睪丸,沒有隱睪症。檢查完後,家長和小朋友雖然放下心中的石頭,但也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在學校檢查的醫師會認為是隱睪症?其實,這不能責怪檢查的醫師,因為,隱睪症和伸縮性睪丸,在臨床上很難區別,小朋友在體檢時一緊張,睪丸就會被提睪肌拉到腹股溝附近,陰囊內確實無法摸到睪丸,要到小兒外科或泌尿科給專科醫師檢查後,才可以分別出來。黃元惠主任指出,出生之前,男嬰的睪丸原先是在自己的腹腔內,在媽媽肚子裡第七個月開始下降到陰囊,出生前多數已經降到正常位置,但是有百分之一左右的嬰兒,出生之前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而停在腹股溝或腹腔裡面,出生之後,睪丸就不會再下降了,這種情形就稱為隱睪症,身體檢查可以發現小孩的陰囊是空的,沒有睪丸在裡面。目前的根治方式是手術,將睪丸找到,由腹腔或腹股溝內以手術的方式下降到陰囊正常位置內,再把睪丸用縫線固定在陰囊內,手術就完成。最適合手術的年齡是滿周歲到2歲,超過2歲,睪丸會因腹腔內的高溫影響,逐漸喪失製造精子的能力,8歲以後,睪丸就會完全失去製造精子的能力;更令人擔心的是,成年以後,這顆沒下來的睪丸發生癌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30倍。若為伸縮性睪丸,在體檢時也會發現睪丸不在陰囊內,陰囊也是空的。臨床上和隱睪症很難區別,沒有接受專科訓練的醫師,就會判斷為隱睪症。伸縮性睪丸出現的原因,在於睪丸外面的提睪肌用力時,將睪丸往上拉到腹股溝的關係,常出現在天氣冷或緊張的時候,約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正常男孩,曾出現這種情形。和隱睪症不同的是,這是正常現象,完全不需要治療,等小孩到12歲青春期開始發育長大後,提睪肌就無法將睪丸拉上去,睪丸就會留在陰囊內。黃元惠主任提供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以區別隱睪症和伸縮性睪丸,家長們可以注意,如果是伸縮性睪丸,小孩在洗澡時,睪丸會因泡熱水後溫度上升,自動下降到陰囊內,這時就可以看到和摸到睪丸;如果是隱睪症,不論怎麼泡熱水,睪丸還是下不來,陰囊還是空的,這時就需要盡快到小兒外科或泌尿科給醫師診治,以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學童飲食亮紅燈 影響成績滿江紅

學童飲食亮紅燈 影響成績滿江紅#發育

不少孩子為了符合父母期望,每天下課還來不及吃晚飯就要趕場上補習班,但調查卻顯示,學童營養攝取狀況其實會影響學業表現,學業成績70分以下學童有53.8%每週至少一次以速食當晚餐,而且肥胖比例更高達32%,遠高於整體學童平均14.8%的肥胖比例。醫師建議,正確攝取營養才是改善學業表現的首要步驟。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副院長暨小兒神經科葉健全醫師指出,智力、視力、生長力、和免疫力是學齡兒童生長發育的四項指標,可以稱為「健康四力」,不但是評估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更會影響到學童的各項表現。門診中的確常見因學業表現不佳而帶著孩子求診的家長,他的建議就是先從飲食上改變,6-12歲是四力成長發育的黃金六年,父母應注意兒童在此階段的營養攝取,透過正確的飲食攝取習慣,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素,才能幫助這四力健康發展。■ 五成國小學童BMI值不標準 晚餐營養不合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公布一項針對北中南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童的營養調查中發現,超過五成學童的晚餐在包括五穀根莖類、蛋魚肉豆類、蔬菜和水果四大類食物的攝取完全不合格,其中尤其以蔬菜和水果攝取不足的比例最高,有79.5%學童平均每天晚餐攝取不足一碗蔬菜,而71.0%學童每天晚上攝取不足一碗水果。至於完全符合標準的學童,則只有0.6%,換句話說,幾乎每個學童都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蘇秀悅表示,食物攝取狀況也會反映在學童的身材標準BMI値上,分析學童的身高體重,有將近五成受訪學童BMI値不符合標準,超過三成(32.3%)孩子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換言之,一個班可能有超過10個小胖子,還有17.1%學童過輕。 ■ 營養攝取影響學業表現從營養攝取與學業表現的關連性分析,蘇秀悅表示,平均學業成績不到70分的孩子有32%屬於肥胖,且高達五成以上每週超過一天用速食當晚餐,可見飲食攝取不良,除了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對學業表現也有影響。至於早餐攝取情形上,有87%學童天天吃早餐,另仍有一成多的孩子並未每天吃早餐,而進一步分析發現,早餐攝取均衡的學生學業表現也更佳,根據調查,學業表現優異的學生,在早餐攝取五穀根莖或奶蛋肉豆類等主食,也明顯高於學業表現落後的學童。■ 學童飲食亮紅燈 家長要負責!!至於兒童飲食攝取亮紅燈的問題,家長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調查發現,雖然有五成學童營養攝取不合格,但卻有近半數(44.2%)受訪家長認為小孩營養攝取已經均衡;蘇秀悅指出,以蔬菜類為例,79.5%的學童晚餐的蔬菜攝取明顯不足,但是其中只有56.4%家長意識到學童應加強補充蔬菜類,有43.6%的家長則不認為孩子需要補充蔬菜;水果的問題更嚴重,7成學童晚餐攝取的水果不足,但是其中只有40.9%認為需要加強水果攝取。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偏食時,有高達58.9%的父母會採取減少份量、隨學童意願和不再烹調該項食物等不積極的處理方式。■ 正確攝取營養  四力健康、成長超能蘇秀悅主任建議,學齡兒童在這階段應特別注意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錳、鋅、鎂)的攝取。若因為家長忙碌無法好好為孩童準備豐富的營養食物、或孩子本身有乳糖不耐症、過敏等先天體質問題,無法自食物中獲取所需營養素,父母可以透過兒童保健食品來對症下藥,在三餐外選擇適當的營養補給品,如:鷄精、鈣片、維他命C等營養補給品為兒童補充營養,替健康打好基礎,未來才會有良好發展。這項「小學生營養大調查」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針對台灣北、中、南三區、九所國小共1660位學童家長,採用問卷方式進行,目標對象為7-12歲國小學童,有效樣本數共1016人。調查指標包括實際營養攝取情形、BMI值、學業表現與父母的處理態度。

青少年如何掌握營養,擁有健康?

青少年如何掌握營養,擁有健康?#發育

青少年是由兒童轉變為成人的一段重要過程,也是生長發育快速的階段,除了身高、體重的急驟增加外,最明顯的是生殖系統的成熟與第二性徵的出現。所以足夠的熱量及均衡的營養素,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 康甄真指出,除了可以預防生長遲緩及抵抗病菌的侵入之外,還可供給成長發育及活動所需。一、三餐均衡營養且有規律的飲食:三餐應養成按時用餐的好習慣。不偏重任何一餐或者是過度的偏食,並且要減少暴飲暴食的不良飲食習慣,以免損壞腸胃功能而降低營養素的吸收。二、天天五蔬果,健康跟著走:天天五蔬果就是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和2份水果,而且紅、黃、綠、白、黑五色蔬果樣樣都好。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其中維生素A、C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另外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問題。三、點心的補充:對於平日食慾較差、體重較瘦弱的青少年,除正常三餐之外,建議補充一些點心及宵夜,如新鮮水果、三明治、牛奶(優酪乳、優格)、水煮蛋(茶葉蛋)、麵包等補充營養及熱量。四、鐵會給你好氣色:女性由於月經的流失,較容易產生缺鐵性貧血,尤應注意鐵質的充分攝取,所以肝臟、瘦肉(紅肉)、葡萄乾及深綠色蔬菜等皆是富含鐵質食物的很好來源。另外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果如青椒、柑橘、芭樂、奇異果則可以幫助鐵的吸收。五、鈣使骨骼強健:每日牛奶宜攝取1~2杯以獲取充足的鈣質及維生素B2。小魚干、蝦皮、吻仔魚以及帶骨的魚罐頭等也有豐富的鈣質,另外對於吃素的人也可以從黃豆及黃豆製品(豆腐、豆干)、黑芝麻、藻類、紅莧菜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來攝取,如有乳糖不耐症者可食用優酪乳來取代牛奶。最重要的還是要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讓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六、維生素B群穩定情緒:維生素B群是青少年在攝取高熱量飲食的同時,可能會比較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穀類、肝臟、酵母、豆類、牛奶、瘦肉及蔬果類,除了可以安定神經及減緩課業壓力之外,更可以降低焦慮不安的情緒,增添好心情。七、零食飲料應遠離:零食、飲料多數含有醣類或高熱量的脂肪,但營養素的含量卻偏低很多;吃太多會降低正餐的食慾,減少正餐營養食物的攝取,最後造成營養不均衡,影響成長發育;同時過多熱量的攝取,會使體重上升,導致肥胖。八、運動健康有活力:從事規律的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強健骨骼、幫助神經鬆弛且減輕壓力,另外也可以增加自信心、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故一舉數得。青少年時期雖屬於個性上的叛逆期,父母仍然可以用各種「柔性」的方式幫助建立青少年的營養觀念與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方式,如能與子女共同進餐,適時的提供機會教育及營養保健常識,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的愛讓小孩「瘦」不了嗎?

你的愛讓小孩「瘦」不了嗎?#發育

根據研究,肥胖的小孩(特別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在九十五百分位以上的小孩)成年後有一半以上的人繼續肥胖,也就是說50%的胖小子長大以後就是胖子。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表示,與其以後為他們可能有的新陳代謝疾病和外表形象的麻煩來傷腦筋,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預防肥胖。整理了幾點值得家有小胖子的父母來參考:1. 外食太頻繁:從一早,為了給自己和小孩多十分鐘的賴床,早餐通常無法準備,就只好在上班上學的途中採取外食。早餐店的蛋餅、三明治、水煎包加奶茶,這樣的方便雖然提供了高油和高糖,卻只能維持二至三小時的飽足,學童常在十點左右,肚子就餓了。2. 飲料代替飲水:多餘熱量的累積就會造成體重的增加,要控制體重最該避免的就是不必要的飲料。雖然水分是身體必須的,尤其是好動的兒童需要隨時大量的補充水分,然而飲料不只提供水分還提供多餘的熱量。一般加糖的飲料每cc大約有0.4~0.8大卡的熱量。3. 忽略了隱藏式油脂:原以為小胖子大多喜歡吃炸雞、薯條等高油脂的西化食品,但從減重班小朋友的飲食日記中發現,這樣的比例並不高。因為炸雞、薯條這種「看得見」的油脂大家已有較高的警覺性,但是卻常忽略了「隱藏式」的油脂。父母常給孩子吃肉燥飯、肉絲炒麵、蛋炒飯、米粉炒等,這些食物除了主食的部份還外加相當高的油脂,一碗炒飯就比一碗白飯至少多了一湯匙油。另外香腸、熱狗、貢丸、麵包、蛋糕這些食物吃起來不油膩,又無法像炸雞可以剝皮,所以其中的高飽和油脂(豬油、奶油)就理所當然的被吃下肚了。父母們應該要注意「隱藏式」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減少提供這些食物的頻率,從每週二至三次減少到每二至三週一次,孩子的體重就會有所改善。 兒童及青少年因為正值生長發育期,減重方法和成人不同,不可過分的限制熱量。重點是,一定要節制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並且養成好的飲食習慣。而飲食習慣的養成,家庭經驗和父母的堅持是責無旁貸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