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過敏

鼻過敏主因:免疫系統不平衡

鼻過敏主因:免疫系統不平衡#鼻過敏

中醫由古至今在治療鼻過敏方面累積相當多的經驗,再加上現代醫學對於過敏性疾病發病機轉的了解,結合中醫藥現代研究,以中醫免疫學為基礎結合辨病用藥,不但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也可以清除緩解鼻腔局部病理反應,療效是肯定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宗樾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鼻子過敏有以下幾種:一、內治:內服治療須依據證型而定,一般情況下,此病實者,熱者少、而虛者、寒者多。大體上可分為四型:(1) 肺氣虛寒症:治療主要以溫補肺氣,祛散風寒為主,常用玉屏風散合蒼耳散加減治療。若風寒襲肺,肺金受邪,營衛不和,可用桂枝湯加減治療。(2) 肺脾氣虛症:以健脾益氣為主,補肺斂氣法治療,常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加減。(3) 腎陽虛症:治療採用補肺溫腎法,方用金匱腎氣丸。(4) 肺熱型:本型在臨床較少見,以清宣肺氣,疏氣通氣通竅為主,常用辛夷清肺湯加減治療。過敏性鼻炎無論偏寒或偏熱的體質,治療仍以虛證為主,許多鼻過敏小孩平日怕吹風,動不動就感冒,這類屬於“肺衛不固”型患者以玉屏風散療效佳,此方已被證實可以抑制IgE的產生及肥大細胞釋放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可說是標本兼顧處方。林宗樾醫師指出,鼻過敏主要是因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平衡所致,臨床上先穩定症狀再加強體質的調理。先期中藥皆能緩解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後期則以健脾益氣補腎、扶正固本為目標,整體提昇人體的免疫能力,使之因免疫能力改善而達到治癒的目的。二、外治:薰蒸法,組成薄荷、鵝不食草、蒲公英、白芷、荊芥、皂角刺、當歸、熟地。鼻腔特別用油,組成如摩洛哥藍艾菊、白千層、頭狀薰衣草、馬鞭草酮迷迭香。以棉花棒沾油塗抹於鼻腔內緣周圍。三、針灸:取風池、迎香、禾髎為主穴,根據證型,選配肺俞、脾俞、腎俞。每次輪流使用主配穴各一對,每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宣通鼻竅,補肺健脾益腎,標本兼顧。耳針取肺、腎上腺、內鼻穴和內分泌、皮質下穴兩組交替使用。四、三伏天灸治療:取白芥子、細辛、甘遂研細末,用生薑汁調和,做成直徑約2cm大小藥餅,放在4cm防潮紙片上,用膠布將藥物固定於穴位:肺俞、風門、厥陰俞、心俞。在夏天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選上述三個俞穴雙側貼敷藥餅,每次約1~3小時,若感覺灼熱,即可將藥餅摘下,小兒貼藥40分鐘即可,皮膚過敏者慎用。五、按摩: 先將雙手魚際相互摩擦發熱,以魚際按於鼻兩側,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發熱為主,每日2~3次,或以食指商陽穴摩擦迎香、禾髎數次。

護理措施做得好,鼻子過敏沒煩惱

護理措施做得好,鼻子過敏沒煩惱#鼻過敏

鼻過敏在中醫稱為「鼻鼽」。以兒童、青少年居多,患者經常頻繁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等症狀,嚴重的還會有疲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和因鼻塞造成晚上無法入睡,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工作效率。鼻過敏的病因:1、接觸到過敏原,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常見的是塵螨,其他如屋塵、黴菌孢子、花粉、蟑螂排泄物、動物的毛髮等。2、自律神經機能異常,誘發副交感神經反射後,造成血管通透性變化,產生過敏症狀,例如突來的冷空氣、溫差大、情緒的改變、異常的氣味都會使症狀惡化。3、台灣氣候潮濕、空氣污染,患者發生鼻過敏的原因常屬二者混合型態。鼻過敏護理措施:1、晨起前先在被窩裡穿好衣服保暖,坐2~3 分鐘才起床。2、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於鼻翼兩側,沿鼻根至迎香穴,往返摩擦按摩至局部有熱感為止,每日2~3 次。3、起床後做約5 分鐘的柔軟體操後再開始工作。4、注意氣候變化,當天氣突然轉冷時,應及時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感冒、風寒侵襲。5、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要有充分的休息,不要熬夜。6、適量的運動,如慢跑、舞蹈、打球、瑜珈、太極拳、游泳、爬山等。7、保持工作與居住環境的清潔、明亮、乾燥、通風舒適,較不容易有過敏原的滋生。8、對動物皮毛、棉絮等過敏者,應少用地毯、羽毛用具,並以人造纖維代替棉織物。9、避免刺激性氣體、灰塵、花粉、棉毛物、油煙異味,吸菸者應戒菸。10、飲食應避免生冷飲料,如冰淇淋、汽水、啤酒等;涼性水果蔬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水梨、白蘿蔔、竹筍、白菜等。11、飲食忌食辛辣、燥熱、燒烤或油炸等刺激類食物,如辣椒、大蒜、蔥、沙茶醬、韮菜、羊肉、醃漬物、咖啡及咖哩等。

減過敏治療法,有效治療氣喘患

減過敏治療法,有效治療氣喘患#鼻過敏

氣喘病的治療有藥物治療(治標)、環境改善及減過敏治療(治本)等方法。「減過敏治療法」是一種長期、規則性的、由少數到大量的將"過敏原"注射到過敏病人身上,以期改變病人過敏體質,而達到減輕過敏症狀的目的。減過敏治療只適用於過敏性鼻炎、氣喘,及蚊蟲叮咬過敏者;其他如濕疹、蕁麻疹、腸胃過敏等過敏疾病的效果較差。一般醫師在選擇病人時,會考慮:(1) 年齡5-6歲以上可以合作者(2) 已接受藥物治療及環境改善後,仍然氣喘發作頻繁,或仍是病情控制不佳者(3) 病人不能有效避開的過敏原(如家塵、塵璊、黴菌、花粉等吸入性過敏原),而病患卻對其嚴重過敏者。因為這些過敏原大量的存在於四周的環境,或是有些時候因生活習慣或職業關係,而使得病人很難避開它們。減過敏治療的原理相當複雜,簡單的說就是"醫師嚐試減低病人對過敏原的敏感性",也可以說是提高病人對過敏原的忍受性。因此醫師在檢查出病人是何種過敏原過敏之後,會針對病人過敏的物質予以皮下注射,一般採取"從小量慢慢增加劑量"的方式,由前半年的每週一次,慢慢延長到二週一次、三週一次、最後到四週一次。每次當病人的忍受性增加時,劑量就可以增加,一般來說,一部份的病人在接受一段短時間的治療後,病況便會有進步,也就是說,他已能忍受正常量的過敏原而不會引起氣喘發作。假如過敏症狀還是存在,則每二週一次或每月一次注射的治療過程便要延長,有些甚至延長到數月或更久。假如成功,便可以大大的改善生活品質,及減少許多醫療開支。在減敏治療的過程中,病人的身體會形成新的抗體來中和過敏原,這樣就能防止過敏性氣喘的發作。而減敏治療是將過敏原打入皮下治療過敏,因此有時候會有過敏症狀產生(如眼睛癢、鼻塞、氣喘等),甚至厲害的也會有休克的危險,因此需由醫師判斷該打多少劑量,並且打完後需在醫院中等15至30分鐘,以確定無此類反應時才可回家。減過敏治療並非一種速效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2-3年,有些人甚至要拖上更久才能完成;而治療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永久痊癒,不需再治療,有些人則只有部份的改善;如果剛開始有好的結果,但後來症狀有復發,可能是因為又得到新的過敏,需要再檢查。根據國內某大教學醫院曾經對近萬名氣喘患者施予減過敏治療,結果發現,接受治療者,近75%改善,而未接受治療者,約只有30%改善,相差近兩倍。因此我們相信這是值得一試而且有效的方法。

中醫教你解決呼吸道過敏症

中醫教你解決呼吸道過敏症#鼻過敏

環境控制及避免方法凡是與症狀有關的過敏原或誘因皆應避免對灰塵過敏者應注意室內的清除打掃。對花粉過敏者應儘量避免在花粉季節外出。對黴菌過敏者應避免到潮濕發霉的地方。對於含黴量過高的食物如酒、瓜、蕈及乳酪等也應避免食用。對動物皮毛、木棉、草蓆過敏者應少用羽毛用具及以人造纖維代替棉織物。晨起前最好在被窩裡穿好衣服保暖,早晨外出時應戴口罩。適當的運動特別是在清晨起床之後或晚上就寢之前可以增加交感神經活性而改善症狀。飲食禁忌忌冰涼食品、西瓜、橘子、梨子等。鼻涕或咳痰黃濁者,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煎炸的食物。鼻涕或咳痰清者,少吃寒涼的食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少吃蝦、蟹、茄子、芒果、芋頭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