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專業心理諮商排解問題 提供彈性思考

專業心理諮商排解問題 提供彈性思考#心理諮商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心理諮商在國外相當盛行,但是民眾心理狀態不佳時卻很少透過諮商的方式來排解。其實,在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師除了瞭解個案的狀況外,也會使個案重新檢視問題,一方面釐清自己真實的感覺和想法,另一方面也發覺自己的盲點和內外在資源,協助面對生活中的困擾,也學習更有效的因應壓力、解決問題。心理師將引導個案探討目前的難題、整理思緒、找出當中的意義、引領個案認識自己的能力及資源,並討論合適的行動策略。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民眾的心理諮商服務流程如下:首先由中心人員先了解現況問題及想諮商問題,安排會談服務日期、時間,諮商室是一明亮、安靜的空間,由中心人員帶領進行諮商前相關行政事項的說明與準備,心理師或社工師將共同在隔音且舒適的空間裡進行深入晤談。最後,個案將帶著新的領悟,自我覺察到的正向特質,更有彈性的思考或行為、有效的解決策略與不同的觀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問題,而擔心自己被看成有問題的人嗎?但是誰不會遇到問題呢?如果真有這樣的擔心,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對自己沒有信心,才會覺得不安呢?其實,諮商就像是找朋友聊聊,你可以很放鬆地傾訴心事,進一步找出處理問題的辦法,並在當中促進當事人的自我察覺。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一個安全與安心的環境進行「社區高關懷個案會談服務會談」,希望能陪伴您重新一起走過生活的困頓,迎向陽光。

罹外型不滿意症候群 女眼皮動15次刀

罹外型不滿意症候群 女眼皮動15次刀#心理諮商

「醫師,我眼皮不太自然,想再修一下。」苗栗縣一名30歲婦人在割雙眼皮後,又嫌雙眼皮過寬、過窄,遊走北部各醫院,不斷動刀修整,前後做了15次手術。她轉至醫院央求醫師為她動刀,醫師發現她不斷開刀整容的病史,於是告訴她,你患了「外型不滿意症候群」,婦人才放棄動刀,轉尋求心理諮商。「我不在乎錢,只想要變更美!」婦人表示,每次動完刀最初都很滿意,但不到一周就發現眼皮不對稱、眼褶有時一寬一窄、有時左高右低,不然就是弧度不一樣,線條不夠漂亮,加上旁人一句「你的眼皮不太自然」,她就吃不下、睡不好,甚至沒辦法工作,只想動刀再修整。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曾鼎昌說,婦人對外型的焦慮超乎常理,且每次整形後焦慮更嚴重,甚至影響生活,應是患了外型不滿意症候群(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深究後發現婦人是職業婦女,需與客戶近距離接觸,讓她十分重視外貌,可能因此造成心理壓力。

男人有煩惱別硬ㄍ一ㄥ! 勇敢說出來避憾事發生

男人有煩惱別硬ㄍ一ㄥ! 勇敢說出來避憾事發生#心理諮商

60歲的老張望著身體健康檢查報告發呆,40歲的周先生為了負擔貸款過著日復一日的加班生活,24歲的阿明是社會新鮮人但工作還沒有著落…。他們的生活遇到了困境,甚是百感交集、萬念俱灰;當他們選擇以自殺來處理困境,帶來的不是問題的解決,反而是將自己推入一條不歸路、也令關心自己的親友擔心與不捨。其實,他們可以不必自己一個人面對。類似上述面臨的生活問題在社會新聞中反覆出現,其中部分民眾在遭遇困境時因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式,而出現了自殺的行為。根據衛生署於今年6月15日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99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中,7成為男性,3成為女性;臺北市男性自殺死亡率亦比女性高,而99年自殺死亡人數中,6成4為男性,3成6為女性,男性自殺死亡率為女性自殺死亡率的1.8倍。若針對男、女性自殺方式進行比較,發現男性使用致命性自殺方式前兩名的比率為女性的1.3倍。從男性的自殺問題,顯示男性的身心健康需我們一同重視與守護,以避免不可挽回的遺憾。不同年齡層的男性所遭遇的困境並不相同。依據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服務的資料顯示,目前男性使用者(31.5%)遠遠低於女性使用者(68.5%)。因此,男性一般需要旁人親友更多關注,設身處地的關懷才能貼近受困者的想法,也才有適時提供協助的機會。

青春期敏感易怒常被誤認為「叛逆」 應盡速輔導防自殺

青春期敏感易怒常被誤認為「叛逆」 應盡速輔導防自殺#心理諮商

據衛生署統計,自殺為15至24歲的三大死因之一,且青少年自殺比例不斷增加。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青少年自殺人數之所以越來越多,原因在於青少年自殺的前兆與一般人不同,旁人不易察覺,常誤以為其言行舉止只是青春期的叛逆現象。建議老師或家長若對青少年的行為有疑慮,一定要讓孩子至醫院看診,由醫生做專業判斷和輔導、治療。

專注當下,不是說說而已

專注當下,不是說說而已#心理諮商

『現階段,對我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系列小品文文 / 臨床心理師兼臨床教師 邱嘉凡記得第一次為自己寫的作文,被用鉛字刻印出來,是十五歲的時候,在校園間流傳的一份小小刊物;當時自己好像是為了那種五、十、十五歲之類的,自以為來到了一個小里程碑而紀念而寫的;而現在自己已經是十五歲乘以二的年紀了,回頭看第一個十五歲的煩惱,彷彿已變得非常的簡單,然而,第二個十五歲就應該要變得比較複雜嗎?還是只是第二個十五歲有著的就是不同階段的責任跟煩惱?如果此刻也當作是一個紀念性的里程碑,如果要問對於現在的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究竟應該要回答賺大錢還是嫁個好老公?而如果就只是這兩樣當中的任何一樣,我還需要在這裡爬格子反省、形成另一篇鉛字刻印的作文嗎?其實是不應該武斷地就說十五歲的煩惱簡單,要活在現在這個不簡單的世界,能夠真正單純容易安適地活著,其實並不是件那麼簡單的事;而我到底回答了這個好問題了沒有?對於三十歲的我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想,該是不管用力或不用力,就是”專注於當下”:專注於當下地睡一場好覺、舒適地觀照自己、吃一頓滿意的餐食、打一場好玩兒的球、全心地投入工作和玩樂、睜大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和各種體驗、認真地哭和大笑、還有專注地聆聽他人跟分享…,這些我所認為重要的,並不是個人主義之自私自利,或者是強調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當然,你可以認為”專注當下”是我在老調重談,但這的的確確是此刻的我所認為最重要的。過去的我,總是焦慮煩惱著不知何以形成的既定目標達成了沒:考試準備好了沒,上了好學校了嗎,是不是能有份穩定,最好還能令人稱羨的工作,是不是該有個穩定交往中的男友,能不能順利地結婚生子、買房買車…不斷在為著未來、也不確定是在為著自己還是他人而活著、努力著。過去的我,也經常在懊惱後悔甚至自責著反芻已經發生的過去: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是不是自己又再重複著同樣的模式呢…,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從挫折、經驗中獲得學習,倒是花了許多時間在為著過去,沉浸在極不舒服的情緒之中。”專注當下”對現在的我而言,是一種接受,全然地接受每一個當下跟自己;是一種負責,對此時此刻的自己與周遭負責;是一個積極的態度,不論如何,去做去感受;是一種舒服安適的狀態,能夠無論在何時何地,全然安住。我知道這件”重要的事”看上去只像是一個”通俗”的概念,好像在企圖說服著什麼,但它真真切切地是我的經驗、也是我對於現在的自己的期待。

工作,生根於生活

工作,生根於生活#心理諮商

『現階段,對我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系列小品文文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 臨床心理師  蘇淑文 坦白說,對我而言,擔任心理師工作並非我的兒時志願,從小因耳濡目染一直想成為一位臨床醫師,於大學時期即就讀生命科學相關科系,但最終未能走上這條職業方向。在因緣際會之下我回到台灣就讀成功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選擇在專長為物質濫用神經毒性學的老師,游一龍教授的實驗室擔任研究生工作。至於在生命歷程中,這個階段的我而言,臨床心理師工作是什麼,工作項目為何種種問題都不甚熟悉。研究所畢業後,我幸運的通過臨床心理師國家考試,順利的成為具有合格心理師證照的醫事人員。就這樣我進入了凱旋醫院臨床心理科的大門,在前主任鍾素英心理師的提攜下,我接受了成人臨床心理學門的督導。感謝資深臨床督導陳世雄心理師的教導,我開始接觸本院門診臨床業務。工作內容大多負責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從剛踏進這個專業時青澀的我,到現在開始認同這份工作與體會其工作內涵,箇中滋味可供我細細品嚐與回味。今年6月,在電視上看到知名主持人侯佩岑專訪創作藝人張懸,張懸提到對工作的狂熱與用心,分享如何細心經營演藝生涯,其中她的一番話:“工作已生根於生命中”,促使我決定將本次心情報主題設定為我的工作,特別針對心理治療業務書寫。心理治療可簡易定義為:心理治療者,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透過以會談為主的方式,協助案主有能力處理治療目標,以達成治療目的之過程。從事任何一份工作都應思考工作內涵與本質為何,以從事臨床心理師的工作為例,基本的認知為這是一項助人的專業工作,強調治療者需有意願為受助者付出,以案主之利益為優先考量,需保持助人的意願和熱誠,真誠的對案主表現出關心與關懷。工作的原動力來自助人的喜悅,將他人的快樂,喜悅視為自己的喜悅,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每當我告訴他人我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因心理諮商,輔導服務目前在台灣社會已漸漸受到肯定,絕大部分的人對這份工作有基本的認知,例如認為從事這份工作的人很偉大、很辛苦,為他人的垃圾桶,協助他人卸下、丟棄負面情緒的管道。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大多以我們有適當的情緒調節方式回應。經過更深一層的思考後,我其實認為我所獲得的並不亞於案主,透過與案主心理治療的過程,我獲得參與其生命歷程的機會,協助探討和處理其生命經驗。他們的生命故事豐富了我的生命,謝謝他們願意讓我有機會參與屬於他們的生命經歷。每一個人選擇從事這份工作的理由不同,有些人可能以成就取向而選擇這份工作。對我個人而言,當然可從工作得到一定的自我肯定與成就表現為不可或缺的,但我認為不可遺忘的除了專業態度與表現以外,我們基本上仍須保有基本人對人的關懷態度,對人要有高度的興趣、關心,樂於去瞭解人、接觸人,且需能包容、體諒、接納、尊重每一個案主。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常會回想起我的案主們。當他們心中的困擾已得到適當處理,在我們雙方協議下結束我們的治療關係,離情依依的時刻,我們互相給予祝福,在“謝謝治療師這一段時間的陪伴”道別聲中,我目送他們離開。從這簡單的一句話,與案主離開治療室時回頭看治療師一眼的動作中,我的專業能力受到肯定,案主看到我在工作上的付出,而我得到了目前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曾有一位本院社會工作者詢問我一句話,為什麼臨床心理科的人外表看起來那樣沈穩,冷靜,言談中大多圍繞在專業術語。當時的我,剛踏入這個行業,對於上述議題的體悟不深。以現階段的我而言,我認為他人眼裡所看到的沈穩來自於臨床心理師的訓練中所強調的對自己情緒,想法的覺察與處理,並非冷酷的,也並非不易親近。下次如果再發現心理師出現沈浸於自己的世界中,提醒自己他們可能是在想如何幫助他的個案。另外,心理師的冷靜特質又來自於哪裡,我認為那可能是當他們面對案主時呈現的一種態度,一種使案主信賴、相信,相信他的問題可受到妥善處理的態度。本期心情報主題為“心室效應vs.溫室效應”,藉此機會得以整理從事臨床心理工作至今的心得與感想。在現今全球金融海嘯的洗禮下,就業市場低迷,許多人經歷中年失業,可想而知的是失業對心理層面的衝擊不小。幸運的我,在可說為誤打誤撞之下從事這份工作,雖薪資不甚豐富,但至少工作狀況穩定,無須擔心無薪假,被裁員。此外,不僅僅可從工作中獲得經濟上的支持,亦可從中得到自我肯定,確認生活目標與領悟生命價值所在,這樣看來我是個極為幸福的人!因年資甚淺,我的工作生涯才剛起步,記得在本科忘年會當中被要求自我介紹與分享一些從事這份工作的感想,回想起當時說過的一句話:“期望自己可以好好的做下去”。期待數年後的我仍可保有對這份工作的熱情。

請你幫幫我 24小時戒毒專線

請你幫幫我 24小時戒毒專線#心理諮商

法務部為推動毒品防制,特辦理「戒毒成功計畫」,設置24小時戒毒成功專線電話:0800請請你幫幫我(0800-770885),於98年3月1日凌晨零時正式通話,法務部  王部長於98年3月2日特蒞臨臺中市衛生局視察。毒品氾濫、藥物濫用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造成普遍的危害,我國現今反毒工作重點著眼於「拒毒」、「緝毒」、「戒毒」、「防毒」四大主軸工作,並將2005至2008年訂為「全國反毒作戰年」,以展示反毒,確立「減少需求」、「斷絕供給」之反毒策略。為提供有心戒毒者成功戒毒,該中心特設置四名具有社會工作、心理、教育、護理相關科系之個案管理師,以專業知識提供民眾24小時心理諮商、法律諮詢、就學輔導、就業輔導及就醫轉介等相關服務。台中市衛生局積極配合法務部推動拒毒、戒毒等工作,期許對衝擊社會治安與國家經濟之毒品危害能有效減少,以增加國人健康與社會繁榮、安全。

關心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

關心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心理諮商

中小學階段是小朋友在知識、技能及其他身心各方面發展快速且重要的階段,但部份兒童與青少年在面臨上學時,感到強大挫折情緒,造成缺席狀況,除了短期內造成課業落後,對患者心智健康上也有中長期重大影響,嚴重者可能造成青少年或成年後患有焦慮疾患或是情緒疾患,如憂鬱症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彥勳說,一份追蹤3年的國外研究顯示:將近一半拒學症個案在6個月後仍然有拒學症,另一份研究顯示,經過10年追蹤後,30%個案患有一種以上精神科疾病,另外拒學症也是自殺、未成年性行為、未成年懷孕、暴力、意外、物質濫用危險因子。黃彥勳指出,懼學症(school phobia)最早出現於西元1940年,1960年之後,學界多使用拒學症(school refusal)描述因情緒困擾挫折而拒絕上學的行為。主要特色包含四點定義:1.對上學感到重大困難,造成長期缺席。2.嚴重情緒困擾,上學時產生大量恐懼、情緒暴躁、情緒低落、或是頻繁表示自己生病。3.在應上課時間,個案多在家,且個案父母對此知情。4.和蹺課逃學不同,除了拒學之外沒有其他明顯違規行為。至於拒學症狀主要以焦慮表現為主,患者會在上學日早上以抗拒上學為表現,或是產生生理上腹痛、噁心、嘔吐、頭痛、冒汗、腹瀉、頭暈、頻尿等症狀,但是和真正生理疾病不同的是,通常在患者獲得同意留在家中後,生理症狀就會改善。黃彥勳表示,拒學症盛行率約在1-5%之間,患病時間大約在小學一年級以及國中階段為主,兩者患病原因有些差異,國小一年級學童患病原因,主要是因為新入學校環境適應問題,以及學童對於離開家庭畏懼感。至於國中階段患者患病原因,主要是與校內人際互動有關,包含與同學之間相處,以及面對校方管教方式適應有關,另外在課業壓力也是部份患者致病原因。他說,這些個案面對壓力常見共同特點是敏感,對於外在情境轉換或是人際衝突反應程度高,但相對對於自我情緒感知程度則較低,患者往往自述突然感受到壓力很大、煩悶、不知所措,但是卻無法清楚辨識出引發焦慮來源,也因此無法轉移注意力,因而不斷累積壓力與焦慮而產生拒學症。黃彥勳建議,初期有嚴重焦慮症狀或是憂鬱症狀個案,會先以抗憂鬱藥物與焦慮舒緩藥物治療,降低個案情緒症狀。另外諮商輔導則依據個案拒學行為主要原因,增加患者學習情緒辨識與控制能力、教導放鬆技巧、社交技巧、培養患者獨立性、並建立適度行為規範,減少個案對學校焦慮。黃彥勳特別呼籲:治療關鍵在患者、家長、教育體系與醫療體系四方聯繫與合作。但實際上仍有許多兒童青少年有身心特殊需求,仍未被轉介輔導資源以及醫療資源,或即使就醫或接受輔導,持續時間也並不長。未能對積極協助轉介心理輔導或是醫療體系,使得這群兒童青少年長期以來未能早期得到恰當醫療協助,因而增加拒學行為嚴重性。提醒家中兒童青少年有類似拒學症狀,提早與學校老師聯繫,並建議提早就醫評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