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面紙是抑制油光的重要工具,可以吸走肌膚上的油光,讓彩妝的服貼度更好、更持久。市面上的臉部吸油面紙款式眾多,有些還標榜可改善肌膚問題、保養痘痘肌的功能,甚至還能代替洗臉功能,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破解吸油面紙在使用上常見的5大迷思。
吸油面紙是抑制油光的重要工具,可以吸走肌膚上的油光,讓彩妝的服貼度更好、更持久。市面上的臉部吸油面紙款式眾多,有些還標榜可改善肌膚問題、保養痘痘肌的功能,甚至還能代替洗臉功能,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破解吸油面紙在使用上常見的5大迷思。
洗澡怎麼洗才乾淨?使用任何其他工具來洗澡、清潔皮膚,就等於是在破壞皮膚的天然油脂和表皮角質層,讓你不得不使用更多的乳液來保護皮膚。你洗澡時會用洗澡海綿嗎?醫師建議最好不要用!《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有的人洗澡巾,有些人使用洗澡海綿或絲瓜絡,但專家指出,用手洗澡才是最佳方法。
冬天皮膚容易出現乾燥問題,膚質變得不太好了,甚至不少人因此出現容貌焦慮。想要保養肌膚,其實只要先做到保濕,就是健康且不必花費過多成本的第一步。食藥署提醒消費者選用保濕產品前,要記得「保濕化粧品購用5叮嚀——看標示、要測試、避部位、放陰涼、期限用」。
你是天天都會洗澡的人嗎?洗澡對於維持個人衛生十分重要,但是多久洗澡一次其實沒有規則可循。《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所撰此文,討論「是否需要每天洗澡」「洗澡注意事項」幫助讀者了解洗澡的相關知識,讓身體乾淨也不傷皮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但有些人頻繁洗手卻容易有皮膚不適的問題,該怎麼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指出,這在醫護人員很常見,洗手引發的皮膚問題,最常見是「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避免法則有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多洗手皮膚不適 情況有這兩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刺激性接觸皮膚炎」會產生、乾燥、刺激、瘙癢,甚至破皮和出血等症狀;原因是清潔品中的某些清潔或抗菌成分,容易洗掉皮膚表面的油脂層,且逐漸向皮膚深層侵蝕。尤其在乾燥的季節,這種情況會加劇,損壞皮膚。這各種清潔品中,實驗顯示,酒精對於手部的耐受性相對較好。而碘類溶液刺激性稍高,刺激度高至低依序是氯己定、氯二甲酚、三氯沙和酒精。至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症狀輕重不等,嚴重可能引起呼吸道窘迫等,症狀發生當下,可能是延遲性的接觸性皮膚炎,也可能立即的接觸性蕁麻疹,常常是清潔品中的香料和防腐劑引起。避免法則有三 減緩洗手皮膚不適如何避免洗手引發的皮膚不適,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建議: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若肥皂會引起不適,就選擇酒精類的清潔品替代。在醫療院所等場合,沒有一件產品是零風險的,可提供多種替代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肥皂洗完手前後,沒必要再使用酒精類產品,反刺激引起皮膚炎,此外,洗完手後,在溼答答的狀態戴手套也容易引起不適。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洗手後的皮膚狀態,會因為氣候、個人膚質而有所不同,有些研究發現,皮膚較深的護士,洗手引發的不適的機率,較皮膚較淺的護士低。這類會有不適的人,可能需要額外的皮膚保濕。保濕乳和保濕霜通常包含保濕劑、脂肪和油脂,有助皮膚保溼,並補充皮膚的油質保護層。許多研究都顯示,使用保濕產品,有助緩解洗手的皮膚不適。參考資料:1. WHO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First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 Clean Care Is Safer Care.(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來開始流行提倡抗氧化食物。你知道嗎?抗氧化食物事實上是為了要對抗「自由基」。自由基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因為它的不穩定,容易破壞周遭物質。在正常的情況下,當身體遇到病菌侵入,免疫細胞會產生自由基去破壞這些外來物,保護身體。但是外在環境如紫外線、空氣污染、農藥、輻射,或是內在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時,身體會產生過多的自由基,遠超過身體自然的抵禦能力,這時就會破壞周遭的組織,造成身體和皮膚的損傷、破壞和老化。既然自由基會造成這麼多的破壞,身體是不是存在哪些抗衡它的物質?的確,人體本來就有自然的抗氧化物質,保護我們不受到自由基的破壞。但這些抗氧化酶的運作需要仰賴一些礦物質,像是鋅、銅、硒和鐵。但是必須注意這些礦物質不能夠攝取過度,否則反而會有中毒的風險。從食物上可取得的這些礦物質,普遍存在於海產類、肉類、蛋、蒜和蔥裡。其他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包含了維生素C和E、胡蘿蔔素,和各類的蔬菜水果類;近期研究顯示,維生素B3 也具有皮膚抗癌的功效。每種維生素對皮膚各有不同功效維生素是很重要的「輔酶」,對於皮膚的健康和美容是不可或缺的。營養補充品的攝取,都必須秉持著過猶不及的觀念,太少太多都不好。維生素A對於皮膚角質的代謝有很大的幫助,維生素A缺乏容易因為角質代謝不佳而產生毛孔角質化、皮膚乾燥、頭髮脆弱,以及夜盲症。皮膚科有不少藥物的發明是源自於維生素A的結構,像治療痘痘的口服或是藥膏的A酸,用來促進表皮角質代謝,減少油脂分泌;或是治療乾癬的口服A酸;對抗表皮皺紋和光老化的保養品「視黃醇」。適量的維生素A,可以幫助老舊角質代謝,幫助對抗皮膚老化等好處,但過量攝取還是會造成身體的負擔。維生素A的來源包括了橘黃色食物,諸如胡蘿蔔、魚肉、肝臟類食物。維生素B總共分成8種類型,對於皮膚的維護有很大的幫助,維生素B是屬於水溶性維生素,無法儲存在體內,因此適量的攝取很重要。維生素B 的缺乏,大家最熟悉應該就是造成嘴角炎,也會造成皮膚的發炎紅腫、光敏感、落髮、乾燥、脂漏性皮膚炎的表現。維生素B12缺乏容易造成皮膚變得暗沉無光和貧血,比較常會發生在純素食的人身上。雖然維生素B有許多好處,但是在嚴重青春痘的病患身上,過量的維生素B 是有可能誘發痘痘的產生。維生素B 尤其是B12的來源大部分是來自肉食和豆類,如納豆、豬肉、肝臟、發芽米等。維生素C常被稱為是皮膚的「美容維生素」, 因為維生素C 具有高抗氧化作用,可以減緩破壞、預防斑點;維生素C對於膠原蛋白的合成和免疫力也有幫助,因此常被使用在皮膚美白回春。但是如果有草酸鈣結石的患者,必須要小心服用,避免造成結石的生成。維生素C 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水果類,如柳橙、檸檬、奇異果、芭樂等。維生素D的攝取,大部分必須透過太陽作用維生素 D 在皮膚的作用比 較少被提及,但近年來一些研究發現,維生素D除了對骨骼有幫助外,對於皮膚復原大有影響,能作用在調養過敏性體質。但維生素D的攝取大部分必須透過太陽作用在皮膚生成。看到這裡,或許會有讀者產生疑問,不是說要做好做足防曬嗎?會不會維生素D缺乏呢? 的確,醫界也針對這個問題周旋了很久。為了預防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皮膚癌,皮膚科醫師強調嚴格的防曬,但是如果完全不暴露在陽光下,反而會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維生素D和鈣的食物來源包括了雞蛋、牛奶、香菇、鮭魚等。維生素E是人體很強的抗氧化劑,可以減緩皮膚老化的自由基,促進血液循環和調整荷爾蒙分泌。而富含維生素E 的食物來源包含了南瓜,鱈魚子,酪梨等食物。簡而言之,維生素對於皮膚的養顏美肌有很大幫助。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太多太少都不好。脂溶性的維生素A、D、E,必須搭配油才能夠增加吸收;水溶性的維生素B、C,在高溫加熱的時可能被破壞。因此像服用生菜沙拉的時候,不妨考慮加一些橄欖油或亞麻仁油來促進維生素的吸收;並搭配一些蛋白質、蛋、肉類和適度的碳水化合物,如麵包丁,這樣才能夠兼顧營養均衡。(本文摘自/黑斑白斑有話要說/大塊文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先前有一款「會發熱」的卸粧凝膠,號稱可打開毛孔,徹底清潔汙垢,在日本熱銷。對此,皮膚科醫師邱品齊在其部落格撰文指出,溫熱感與清潔效果無關,如果肌膚容易長痘、長粉刺、敏感、泛紅者,更要謹慎使用此類溫熱型卸粧產品。清潔同時護膚 不如單純最可靠使用卸粧產品會產生溫熱感,主要是因為添加甘油(Glycerin)、雙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丁二醇(Butylene glycol)等成分,接觸水分後會釋放熱能。但這種發熱效果只是暫時的,想在短短幾秒的升溫時間內「打開毛孔、加強清潔」其實很困難,唯一好處是冬天使用時較舒服。此外,有些卸粧品還添加精華液,宣稱可以「邊卸粧邊保養肌膚」,但是卸粧品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於清潔皮膚,不像保養品會長時間停留在肌膚上,添加護膚成分的意義不大。沒上妝也卸妝 小心變敏感一般說來,最常見的卸粧問題,反而是過度清潔引發肌膚敏感、乾燥、泛紅。有些人即使沒化粧,憂心空氣髒汙會堵塞毛孔,堅持洗臉前要先卸粧,結果卸粧品帶走肌膚角質層油脂,反而破壞油水平衡。特別是異位性皮膚炎、敏感性肌膚者,千萬別頂著素顏還卸粧。該卸妝的時機 注意3原則卸粧不乾淨,容易阻塞毛孔。卸得過度,又會刺激皮膚。到底該如何拿捏卸粧程度呢?邱品齊醫師建議遵循以下3項原則:1) 只擦防曬,且防曬品不具防水耐汗、持久型效果,以普通洗面乳清潔即可。2) 有擦飾底乳、BB霜、CC霜、粉底,需卸粧。3) 有擦防水抗汗的防曬品、防掉色抗暈染的彩粧品,或化大濃粧,需使用卸粧油卸粧。(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1期資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時入冬季,開始轉冷、乾燥,為皮膚道帶來考驗。有些人的皮膚開始粗糙脫屑,容易搔癢,嚴重甚至於敏感發紅龜裂。冬季有2大因素不利皮膚,包括寒邪(過冷)與燥邪(過乾)。單用保養品若覺得不夠,究竟有那些辦法可以有效保護肌膚呢?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 冷天易發皮膚病症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說明,乾冷時人體表皮層血管收縮,皮脂腺與汗腺功能降低,皮膚失去保溼與潤澤的屏障。長期生活失調、睡眠不足的人,皮膚一定顯得乾糙晦暗鬆弛,而且粉刺、痤瘡或色素斑頻頻發生。氣血循環不良體質者,冷天容易發生皮膚病症。平常容易頭暈、疲倦、手腳末端酸麻、脈象沉細、舌質偏淡等、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表現。寒流一到,皮膚更易迅速乾燥脫屑、敏感搔癢甚至皸裂出血,而且合併手足末端冰冷發紺與嘴唇乾裂等現象。重保暖、勿過度清潔 保養肌膚有人認為冬天洗澡要用熱水洗才洗得乾淨,也有人習慣在浴缸裏泡熱水澡,。殊不知這種「過熱」與「過久」的清潔方式往往會把皮膚表面那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皮脂層清除殆盡,反而讓皮膚更容易受傷害。以下5點即是在寒冬中正確的皮膚保養之道:1)抵禦寒邪、注意保暖/多穿衣服抵禦「寒邪」。可用生薑加紅糖煮成薑茶,能補充熱量禦寒、預防感冒、健胃。食物可選擇芝麻、雞蛋、牛奶、羊肉等,藥物方面,可根據體質辨證來使用。2)抵禦燥邪、保溼潤燥/乾性皮膚者,使用綿羊油或凡士林軟膏,防止皮膚角質層因過度乾燥而脫水。多服用一些富含黏液質的食品,如:蜂蜜、海參、木耳、蹄筋、水梨等,增加細胞內水份的保存。3)修正錯誤的清潔習慣/隨時請教醫師正確的皮膚保健常識。儘早修正「過熱」與「過久」或其它不正確的清潔習慣,可讓皮膚減少蒙受一些不必要的傷害。4)適度運動/要怎麼運動又不必到戶外受寒受凍呢?可在每日黎明初醒時,雙手掌互相摩擦生熱,貼於面部反覆6次。這種功法是藉由手掌對磨後產生的靜電來幫助臉部的血液循環。5)適當的生活飲食禁忌/節制油炸烤物、醃臘食品以及辣椒、咖哩、竹筍、蔥、蒜,還有不易消化的糯米、巧克力、肥肉等。由內而外 改善皮膚健康許堯欽部長提醒,平時常保持舒坦心情與充足睡眠也是保養皮膚的重點。中醫對於冬天的皮膚保健原則講究整體觀,消除不利皮膚健康的因素,包括寒邪、燥邪與錯誤的清潔習慣,並且調理人體內在環境、改善氣血循環。內外雙管齊下,是在冬天確保皮膚健康美麗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