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

他罹鼻咽癌復發三次 打噴嚏都會爆血管奪命

他罹鼻咽癌復發三次 打噴嚏都會爆血管奪命#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細胞如此難纏,竟然連續復發三次,台中一名四十一歲陳姓男子,不久之前在頸部左側,摸到兩塊腫塊,原先還不以為意,但腫塊竟慢慢變大,到醫院就醫後,確診罹患鼻咽癌第二期,頓時之間神色慘淡,不可置信,因為他早已不菸不酒長達好幾年,更沒有家族病史,不過因為家中妻小,讓他決定立即振作,好好接受治療,對抗病魔。癌細胞超級煩!竟復發三次抗癌路程,可說是顛頗曲折,治療起初,他積極配合醫師接受了36次的放療及化療,熬過嘴破喉嚨痛,吞嚥不適的困難,終於成功消除癌細胞,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不幸的是,經過兩年的追蹤,腫瘤竟然再度復發,陳先生這次仍決定坦然面對,迎戰病魔,這次的治療也以放療為主,不過療程中因顱底骨髓發炎、鼻腔分泌物增加,陳先生必須咬牙撐過頭痛與發燒等副作用。最嚴重之時 打個噴嚏都可能喪命好不容易戰勝癌細胞,沒想到過沒多久,陳先生回診接受正子造影追蹤時,又發現棘手的癌細胞三度復發,而且腫瘤這次往顱內侵犯,已經完全包覆著內頸動脈。因為內頸動脈周邊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及血管密佈,這次癌細胞簡直像被追到無路可退的通緝犯,緊緊纏著陳先的生命命脈求生,不然就玉石俱焚一般。病情嚴峻,當時陳先生甚至只要打個大噴嚏,就有可能會導致動脈大出血死亡,所以治療的風險極高,不容許有半點差錯。所幸經醫師,經過充分的討論之後,光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沈炳宏決定幫他進行「經鼻內視鏡導航微創氣化刀」切除手術, 經過6個小時的手術,幾乎所有的腫瘤都被醫療團隊小心的移除乾淨。此外,先前因放療引發的骨髓炎也一併清創,並覆蓋上局部的鼻中膈皮瓣以加速傷口復原。術後陳先生傷口復原極快,幾無不適,隔天就出院返家;經過術後輔助的口服化療藥治療以及1年多的追蹤,目前都未有復發的跡象。

病菌擴及範圍將可達200倍 打噴嚏務必掩口!

病菌擴及範圍將可達200倍 打噴嚏務必掩口!#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打噴嚏,飛沫與氣體和病菌,可以飛多遠嗎?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指出,一個噴嚏,可以讓看不見的氣體,飛出至200倍之遠!換句話說,一個噴嚏,恐怕可以擴散至好幾公尺之遠!打噴嚏看不見的氣體 將遠傳百倍以後打噴嚏務必要用手遮住,美國科學家,從一支慢速影片中得知,打噴嚏所噴射出去的病菌距離,比想像中的還要遠非常多。科學家指出,當打噴嚏或咳嗽時,雖然可以看到飛沫噴出去,但看不見的氣體,卻可以擴散的很遠。從慢速影片中顯示,飛沫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傳播,擴散範圍將最高將可達到兩百倍以上。可見打噴嚏,與沖馬桶一樣,都將把不知名的病菌一同傳播出去。

頸椎遭結核菌吃光 婦打噴嚏竟骨折

頸椎遭結核菌吃光 婦打噴嚏竟骨折#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輕輕一個噴嚏,竟頸椎骨折!上個月彰化一名43歲婦女打完噴嚏後,忽然頸椎劇痛,就醫檢查後發現頸椎骨折,進一步確診原來是她感染開放性肺結核,結核菌透過血液入侵頸椎,導致頸椎第5、6節塌陷,才會輕輕打了個噴嚏就骨折。台中榮總神經外科崔源生醫師表示,細菌幾乎快吃掉頸椎,才脆弱到一打噴嚏就骨折,該婦女第5、6節頸椎不但塌陷,還差點壓迫到脊髓,如果再遲些就醫,恐怕就會壓迫到脊髓,導致四肢癱瘓。結核菌釀禍!崔源生醫師說,原先懷疑是癌細胞作祟,才會使頸椎如此脆弱,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結核菌從肺部一路入侵到頸部,幾乎把頸椎骨頭吃垮,才會導致頸椎一受力就塌陷骨折;醫師提醒,如果有久咳症狀,千萬別輕忽,儘早就醫確保自身安全健康。

鼻子癢、打噴嚏是感冒? 別被過敏給騙了!

鼻子癢、打噴嚏是感冒? 別被過敏給騙了!#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您的孩子是否在清晨或是季節變化時容易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又或是會有陣發性呼吸急促或喘鳴呢?這些症狀看似感冒,但其實潛藏著過敏體質!據統計,小兒過敏疾病與遺傳有相當大的關聯,不論父母是否有無過敏體質,生下過敏寶寶的機率已高達一半,確認孩童過敏原,能相對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9歲的叡叡,每天清晨起床就得跟鼻子抗戰,不是鼻子癢一直揉、鼻水直流,就是狂打噴嚏,非常不舒服,初期媽媽都以為是感冒沒有完全根治,但確沒有留意到這些症狀是叡叡每天起床的例行公事,其實叡叡有過敏體質,而每天清晨的抗戰是過敏性鼻炎所引發的症狀。豐原醫院小兒科馬志豪主任表示,常見的過敏疾病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都和過敏體質有密切關係,不同的過敏也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過敏性結膜炎會眼睛癢、紅眼睛;過敏性鼻炎會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特別是在早晨或季節變化的時候;異位性皮膚炎會有濕疹,特別是在頭、臉、軀幹、四肢關節附近;氣喘,陣發性的呼吸急促或喘鳴等,若家中孩童經常出現以上症狀時,幾乎可以確定就是有過敏體質。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50%~70%會併發鼻竇炎,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還會加重氣喘的嚴重度,容易造成孩子白天精神不濟、嗜睡,甚至會引響日常生活,造成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馬志豪主任說,一般感冒通常3~5天即可痊癒,但若為過敏性的流鼻水、打噴嚏或是氣喘的咳嗽則會持續1~2週,且氣喘多為半夜或季節交替冷熱變化才咳,過敏性鼻炎則多為清晨起床較易引起不適,若家中孩童有以上所述的症狀或本身體質敏感者,皆建議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及檢測來確診,找出過敏原才能徹底控制過敏問題,藉以改善孩子身體狀況及生活品質。 

樂閱讀/常打噴嚏怎麼辦?

樂閱讀/常打噴嚏怎麼辦?#打噴嚏

如果睡覺時穿著短袖、短褲,那麼寒氣會從大腿和上臂的皮膚侵入身體,再進入膽經和胃經。年輕人氣血較高,第二天早上就開始把前一晚進入的寒氣排出去。因此,一到夏天身體每天都上演相同的戲碼,於是就形成了過敏性鼻炎。改穿長袖、長褲之後,早上就不再打噴嚏了。我把這個例子放在網路上,一個媽媽寫信給我,她不相信可以這麼簡單的改善孩子的過敏性鼻炎,我建議她自己做實驗。兩個星期之後,她又寫了一封信。她真的拿孩子實驗,讓孩子一天穿短袖短褲,一天穿長袖長褲睡。結果孩子就一天打噴嚏一天不打噴嚏。還有一次,在深圳的一個演講會上,我說了這個例子。第二天在一個簽書會中, 來了一個讀者。他說他太太前一天聽了我的演講,回家告訴他這個例子。他是個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當天晚上就試著穿長袖、長褲睡覺,第二天早上果然打噴嚏的問題大幅改善。因此,特地跑到簽書會上向大家做見證。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許多慢性病是患者可能在生活上有一些小問題,每天不斷製造新的病因,如果不先杜絕新的病因產生,今天創造的病因,明天還是會形成新的疾病,沒完沒了的,老怪醫生無能,不能斷根。再高明的醫生也只能治昨天的病,不能治明天的病。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吃冰吃得太急、冬天穿得不夠保暖、淋雨、洗頭沒吹乾等生活習慣,也可能在經絡裡堆積寒氣。身體排經絡裡的寒氣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另外,家中空調系統的不良也可能形成過敏性鼻炎。老式的空調系統採用開關式的溫度控制模式。這種控制方法設定了一個溫度,假設是攝氏26度。溫度從高溫降到26度時,空調的壓縮機就自動停掉。但是溫度不會馬上停止下降,會繼續下降一兩度,可能到了24度,溫度才會停止下降,然後反轉慢慢上升,等溫度升到28度時,壓縮機再重新開動,溫度再逐漸下降。這種空調機會使室內溫度在攝氏24度到28度之間反復的變化。當室溫升高到28度時,孩子覺得熱了,開始流汗,自然把被子踢掉。過幾分鐘室溫又降到24度, 這時孩子正在流汗,毛孔大開,氣溫又低,寒氣就進入身體了。整個晚上都在冷熱之間變來變去,即使健康的人都會因此而生病。現在市場上新的空調機採用變頻式溫度控制,可以利用改變頻率來調整馬達的出力,精確的控制室內在穩定不變化的溫度。這種空調機不會有溫度上下波動的問題。只要吹風口不對著身體,就不會受到寒氣侵入。這種新式的變頻空調,除了健康的考量之外,還能節約能源。因此,家庭中都應該把空調機換成變頻空調機,特別是有過敏性鼻炎孩子的家庭。市場上變頻空調的宣傳都集中在節約能源,其實更應該強調的是對健康的影響。(本文作者/吳清忠、吳嘉維)(摘自/人體使用手冊:親子漫畫版/布克文化出版)

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處理有學問

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處理有學問#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天一到,外食族三餐老是在外,對於外食的便當和餐廳衛生一定會別注意,但其實如果家裡的廚房不注意細節,可能會比餐廳更不安全。為預防食物中毒,先從廚房開始,從清洗、保存、用具、加熱,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台灣夏秋之際氣候悶熱,更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根據衛生署統計,7~9月為國內食物中毒高峰期,其中以存在海鮮中的腸炎弧菌最多,佔68.2%,所以食物的清洗與保存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錯誤的清洗方式容易造成哪些食物中毒?家醫科陳柏臣醫師說,會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前兆為肚子脹氣、頭暈、想吐,嚴重造成腸胃炎。其實冰箱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溫床,冰箱不是萬能,有些細菌是在高溫下存活,也有細菌在低溫下繁殖的非常快,所以冰箱東西超過一週以上,不但不美味也可能吃了對健康有影響。而且無論是處理什麼肉,都必須先將血水洗掉,將水分吸乾,再放入冰箱。而肉再食用前先川燙是對的,若直接將生肉放進湯煮,血水會汙染湯,喝了容易拉肚子。食物解凍也是一大學問,陳醫師指出:食物從冰箱拿出來,會和袋子黏在一起,必須自然解凍10分鐘,讓食物與袋子分開之後,再以熱水川燙即可;但值得注意是「紅肉的魚類」反覆解凍溫度太高太久,小心組織胺中毒;組織胺常出現在鯖魚、鰹魚、鮪魚、旗魚、秋刀魚、沙丁魚、鬼頭刀等魚類。過去10年國內已有48起組織胺中毒事件,以旗魚居首,其次是鯖魚、鮪魚。因此紅肉的魚類若購買返家後若未立即料理,應低溫冷藏或冷凍,避免反覆冷凍、解凍。陳醫師也提醒,預防食物中毒的撇步,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互污染;徹底加熱:加熱食必須煮滾;要低溫保存:保持低於7℃,室溫下不宜久置。

天氣潮溼哈啾連連 中醫食補改善過敏體質

天氣潮溼哈啾連連 中醫食補改善過敏體質#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哈啾!哈啾!」最近天氣不穩定,除了豪雨連連外,日夜溫差大等問題,讓許多人早上起床時,為打噴嚏、流鼻水問題所苦,甚至還會不停地揉眼睛、搓鼻子、注意力不集中及睡眠品質不佳,甚至感冒一旦流行,也很容易被傳染,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表示,其實只要透過飲食的調理、遠離過敏原以及適度運動,就能有效改善過敏體質。陳柏全主任說,過敏性鼻炎以氣候及遺傳為主因,在中醫屬「鼻鼽」之範疇,症狀包含鼻塞、鼻癢、打噴嚏及流鼻水等,以陣發性及突發性為其特點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但多見於青少年,主要為臟腑功能失調,又因風寒邪氣侵襲鼻竅所致。臨床上常見以肺、脾、腎虛損為主,其中幼兒多為肺氣虛及脾氣虛,成人則以腎氣虛較多,在治療上,分別以玉屏風散、香砂六君子湯、桂附八味丸為主方,再加上緩解症狀的藥物作為輔助。因過敏症狀主要為濕氣與寒氣結合所致,在用藥上多選擇化寒濕藥物,治療上可視個人病情所需,由醫師加減處方用藥,或配合針灸、薰蒸、敷貼等治療方式。陳柏全主任解釋,透過中醫「補藥」能有效調整免疫失調狀況,並減緩過敏症狀,有效降低血液中的過敏指標,食療方面,建議可選用山藥、薏苡仁、芡實、蓮子、扁豆、大棗、芝麻、核桃等食品,並可在症狀緩解期選用四神湯、黃耆紅棗枸杞湯、十全大補湯或冬蟲夏草等藥膳調整免疫力,同時也可以透過專業中醫師調配中藥來調理體質。中醫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講求治標治本,因此陳柏全主任也提醒,建議患者平常應避免過敏原的刺激,如塵蟎好發的沙發、地毯、窗簾等,遠離寵物及絨毛玩具,常換洗床單或改用防蟎床組,使用除濕機維持空氣乾爽,增加空調過濾網的清理頻率,外出時盡量攜帶口罩並注意溫差變化適度著衣。在飲食方面則應避免油炸或冰冷食品,並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就可減緩過敏症狀找上身。

溼答答好難受!婦女尿失禁復健可改善

溼答答好難受!婦女尿失禁復健可改善#打噴嚏

由於女性的尿道較短,約有20%至30%的婦女有漏尿問題,但很多婦女卻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或羞於求診。醫師提醒,多數漏尿問題只要透過復健即可改善,建議及早就醫,享受乾爽人生。四、五十歲以上的婦女,常有羞於啟齒的尿失禁困擾,有人是提重物、打噴嚏就會漏尿,也有人只要走路就會漏尿,揮之不去的尿騷味影響自信與社交生活。大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許鈞碩醫師表示,平均四、五十歲的婦女容易出現漏尿症狀,尤其生產過後的婦女,或是肥胖、停經後老化、長期便秘、咳嗽等,都可能引發漏尿問題,有人整天護墊或衛生紙不離身,嚴重時甚至會讓人不喜歡外出,影響社交生活。許鈞碩醫師指出,一般人如果只是肚子輕輕用力,或是跑步、跳、打噴嚏就會漏尿,可能就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有些人的症狀是非常頻尿,甚至來不及去上廁所,這可能是由於膀胱不穩定所造成,需採藥物或復健治療,這兩種症狀可能合併發生,由於治療方式不同,此時就需評估哪一個問題造成較大困擾,以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許鈞碩醫師提醒,如果是輕微漏尿,通常只需做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復健即可改善,雖然無法根治,但可以延緩接受手術的時間。但如果連走路、輕微咳嗽都會漏尿,就會建議患者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否適合接受手術治療,不必再忍受每天濕答答的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