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過敏兒嗎?在台灣,每4人就有1人為過敏性鼻炎患者,等於盛行率達25%,尤其每到換季季節,就會開始流鼻水、打噴嚏,或者全身發癢不舒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其實,過敏用「吃」的就可以改善,只要食物攝取均衡,並減少用油炸煎炒的方式烹調,就可以有效改善過敏。
你是過敏兒嗎?在台灣,每4人就有1人為過敏性鼻炎患者,等於盛行率達25%,尤其每到換季季節,就會開始流鼻水、打噴嚏,或者全身發癢不舒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其實,過敏用「吃」的就可以改善,只要食物攝取均衡,並減少用油炸煎炒的方式烹調,就可以有效改善過敏。
「過敏」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對溫差改變,產生過度敏感的反應,常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雖然一年四季都會有人出現過敏反應,但是春天更容易發生,因為春天天氣變化大,也常常讓過敏族群哀嚎連連。對此,營養師建議只要做好飲食控制、改變生活型態就能少過敏發作的頻率。
24歲吳先生從小就有過敏性鼻炎體質,一有天氣變化就會狂打噴嚏,近幾年症狀更加惡化,鼻孔完全堵塞,只能張嘴呼吸。後續吳先生到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發現鼻中膈彎曲且雙側下鼻甲嚴重肥厚,幾乎完全阻塞鼻道。經郭綜合醫院醫師建議,接受鼻中膈成型手術與動力旋轉刀下鼻甲成型手術。所幸術後鼻道恢復暢通,症狀改善,恢復正常生活。
百日咳初期症狀容易讓人誤認感冒,患者經常罹病不自知,無形間恐成為社區內傳染黑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何銘主治醫師表示,成人罹患百日咳的生命威脅較低,但免疫力尚未健全的嬰幼兒一旦罹病,有高危險演變成重症,還可能導致死亡。為了避免新生兒暴露於百日咳感染風險中,建議孕婦在懷孕28至37周接種百日咳疫苗,以利傳輸抗體給胎兒,讓孩子提早擁有保護力。此外,家中成員與照護者也建議同步接種,透過「包覆策略」替新生兒築起安全的居住環境。 百日咳難確診、社區恐藏黑數 實際病患人數恐是確診人數的10倍以上 何銘醫師表示,百日咳擴散力比新冠肺炎還高,1名病患約能傳染給15至16人,但要確定病患感染有一定難度,百日咳初期症狀不明顯很難與感冒區別,醫生必須在強烈懷疑有十足證據下,才會採檢確認,因此能合理猜測社區存在未確診病患。 何銘醫師進一步說明,百日咳在初期傳染力最強,但症狀卻與感冒非常類似,容易被患者忽略,因此,在患者沒有隔離,且多數民眾沒有施打疫苗的背景下,百日咳容易被廣泛擴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統計,全球約有150萬百日咳確診病患,但根據流行病學推算,百日咳病患應該有1700萬人,估計台灣流行狀態也很類似。 百日咳初期傳染力最強 嬰幼兒重症率高有1%至2%死亡風險 何銘醫師說明,感染百日咳病程可分成三期,剛開始為黏膜期約1至2周,症狀大多是打噴嚏與流鼻水等,但傳染力最強,接著會步入咳嗽期,病人會劇烈咳嗽1至2個月,嚴重時咳嗽聲會很像哮喘,最後則是恢復期,病人症狀開始漸漸減輕至痊癒,一般成人重症風險不高,但對於嬰幼兒卻是嚴重生命威脅。 何銘醫師強調,嬰兒剛出生2個月內,身體不具備任何百日咳抵抗能力,就算出生滿2個月開始接種第一劑百日咳疫苗,產生抗體也不足以對抗百日咳,一旦嬰幼兒感染百日咳,有很高風險引起肺炎或腦部病變,住院率高達6成,如果不能穩定控制百日咳,還會有死亡的風險。 母親打疫苗可給予胎兒抗體 周邊大人打疫苗形成防疫高牆 隨著新冠肺炎發展,民眾開始瞭解疫苗抗體會隨時間降低,何銘醫師提醒,百日咳疫苗效力約10年,因此絕大多數成人都不具有百日咳保護力,一旦接觸到病源,感染與傳染風險就非常高。為了保護孩子,家中成員與照護者都建議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也建議孕婦在懷孕28至37周接種百日咳疫苗,藉由胎盤直接給予胎兒,讓孩子剛出生時,就能擁有對抗百日咳能力,並且在出生滿2、4、6、18個月與年滿5歲時,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以利不間斷的維持百日咳疫苗保護力。
冬天是過敏發作的高峰期,隨著寒流一波接著一波來襲,鼻子也不受控狂打噴嚏、流鼻水,簡直讓過敏族群感到厭世。中醫師建議,有過敏體質、偏虛體質的民眾可運用「三九貼」來改善體質與症狀,也點出敷貼三九貼時該注意的事項,好讓冬天能穩穩度過。
你知道平常身體出現的小毛病,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嗎?像是現代人都會有的鼻子過敏、不自覺的咳嗽,甚至是喉嚨感到不舒服等症狀,有可能都在生活中形成。養生專家陳月卿分享自身經歷,感冒時先別急著看醫生,運用「小撇步」就能舒緩症狀,讓身體回到健康的狀態。以下解析來自《時時刻刻微養生:陳月卿30年養生全精華,打造身心全方位自癒地圖》原書摘文。
40歲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每逢夏秋交替症狀就會加重,近期「霜降」過更有涼意,只要吹到風就打噴嚏且鼻水流不止,冬天鼻子還會乾到流血,還有便秘困擾。張先生透過中藥、穴道、並建議搭配食療與三伏貼,鼻水量及便秘問題均有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一年市長選舉,兩方陣營都對台中市的空氣污染重視了起來,以「市長換人、空氣換新」為主軸的挑戰者贏得勝選。最近好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看診,幾乎都是抱怨空氣污染,造成小孩鼻子過敏發作。有爸爸說,「去年入冬開始的空氣污染加上最近開始換季了,兒子鼻子過敏得很嚴重,一早起來就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晚上則是鼻塞嚴重。」媽媽說,「換了市長,空氣有沒有變好不知道,但是,過敏還是一樣嚴重,兒子吃抗組織胺會很累,上課很難專心。」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 每4人就有1人根據統計,台灣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大約25~35%左右,也就是每3~4人就有1人,是很常見的疾病,因為台灣天氣潮濕而且空氣污染嚴重,會加重鼻腔對於過敏原的刺激過敏反應,像是天氣變化、藥物、花粉、灰塵、蟑螂、塵蟎、貓毛狗毛、化學香料、香水、化妝品或是其他特定過敏原,在接觸或是吸入之後,呼吸道的黏膜免疫球蛋白IgE會引起肥大細胞放出組織胺,就開始一連串過敏反應。治療上,西醫常用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抗鼻充血劑、類固醇,其中以抗組織胺為治療第一線藥物。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在中醫是屬於「鼻鼽」的範疇,古醫書又依其症狀描述為「鼽嚏」、「鼻流清涕」等。是由內因加上外因兩方面而成的症狀,內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外因多為感受風寒,異氣之邪而致,臟腑功能失調以肺、脾、腎之虛損為主,其病主要在肺,但與脾、腎關係密切。在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鼽者,鼻出清涕也。」即清楚描述了最常見的症狀。古人經過觀察之後,發現四季變化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提到「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黃帝內經.素問.氣交大變論》也提到「歲木不及⋯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乃屈,其穀不成,咳而鼽⋯」各種冷熱變化、或是氣候異常,都會造成鼽的產生。調理體質後再遇到過敏原 可以近乎和平相處中醫認為的內因,多與自身體質有相當密切的關聯,臨床上以肺、脾、腎三臟虛損為多見。加上外因,就是各種環境變化及過敏原的接觸所造成,因此治療原則為固護正氣,調整恢復其各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全身達到協調統一的平衡狀態,培養足夠的免疫力以抵禦外邪入侵,並促進鼻黏膜的修復,進而緩解鼻部症狀。中醫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是依照其病因病機來加以調理,常見的證型有:風邪犯肺、寒飲痹阻風邪犯肺、熱飲痹阻,氣陰兩虛、風邪犯肺,脾肺虛損、衛陽不實,肺腎虛損、陽虛水氾。等急性期症狀緩解之後,就開始進入體質調理的階段,調整身體內不平衡的地方,讓身體對於過敏原不要做出過度反應;調理體質後,身體再遇到過敏原,可以近乎和平相處,不會再有過度排斥反應,也就不會出現惱人的過敏症狀。(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