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婦突失憶狂問「今天幾號?」恐大腦病變!醫示警「5類人」高風險

婦突失憶狂問「今天幾號?」恐大腦病變!醫示警「5類人」高風險#失智症

69歲郭女士某日與友人聚餐,突然重複數10次「今天是幾號?我為什麼會在這邊?」,經診斷為暫時性失憶症,合併大腦皮質萎縮及陳舊性腦缺氧病變,開始服用藥物再搭配4週共20次的高壓氧治療,才逐漸好轉。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醫師牛柯琪提醒三高患者、有腦中風及巴金森氏症家族史的人,必須特別留意腦病變。

鄉下更適合失智症養病?英國權威醫揭「現實面」:先考慮這2點

鄉下更適合失智症養病?英國權威醫揭「現實面」:先考慮這2點#失智症

不少人對於退休,懷有「鄉村夢」,認為生活步調緩慢輕鬆,較適合養老養病。但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在著作《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中卻表示,失智、失能的患者住在鄉下,反而會有許多不便,遠離了就醫資源,也會影響到心理發展,在做決定前應該謹慎評估。以下為原書摘文:

照顧失能親屬卻「撐不下去了」醫建議:你該先做「1件事」學自救

照顧失能親屬卻「撐不下去了」醫建議:你該先做「1件事」學自救#失智症

照顧失智失能的至親,伴隨著日積月累的不滿、失落、疲憊,再有責任感的照顧者,也總有崩潰的時候。法國老年醫學科醫師史蒂芬妮・馬爾尚(Stéphanie Marchand)在《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書中,同理照護者,面對撐不下去的時候,放下壓力、及時求助,不用急於思考未來,好好休息才能重整生活步調。以下為原書摘文:

照顧失智親人,1件小事就讓你崩潰?醫提醒「憤怒」會產生錯覺

照顧失智親人,1件小事就讓你崩潰?醫提醒「憤怒」會產生錯覺#失智症

為照顧失智失能患者,一個家庭中往往至少有1人必須額外付出心力,10年近百件「照顧殺人」的數據,反映的現實是:照護者身心與患者同樣飽受煎熬。 法國老年醫學科醫師史蒂芬妮・馬爾尚(Stéphanie Marchand)著作《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中,解析照護者生活節奏被打擾的憤怒,陪伴讀者找出原因、化解衝突並認清極限。以下為原書摘文:

失智症只能靠吃藥?英國權威家醫建議顧好「身心3面向」延緩退化

失智症只能靠吃藥?英國權威家醫建議顧好「身心3面向」延緩退化#失智症

關於失智症,究竟吃藥比較好,還是有其他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疾病對生活的衝擊?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在著作《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中分享,藥物治療的效果反而短暫,而且非立即見效,但根據身心狀況,採用適合的非藥物治療,調整影響身心的行為與作息,能有效延緩退化。以下為原書摘文: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失智症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一直把巴金森病當作憂鬱症治療,直到發現動作變得遲緩,輾轉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醫師的門診就醫,才發現是巴金森病。許永居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症早期常與憂鬱症搞混,民眾應及早了解病徵以免延誤就醫。 巴金森病、憂鬱症共病比率近3成 巴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疾病,隨著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所產生的動作行為等障礙。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一般人理解的如手抖、走路不穩、四肢僵硬等較容易判斷的症狀,事實上情緒變化也是一種徵兆。 許永居醫師解釋,由於巴金森病初期很多時候會表現是在情緒或睡不好的問題,因此多數患者或是家人會以為是憂鬱症。他提醒,如果50歲以上,生活中沒有發生事故或驟變卻無端開始憂鬱,又伴隨行動力的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警訊。 巴金森病與憂鬱症同時存在的比例為20~30%,有些病患甚至是先發生憂鬱才開始有動作遲緩。 依據病程發展狀況 從最一開始就先制定治療目標和策略 許永居醫師分享,病患一開始從覺得莫名開始常常情緒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覺,在兩、三年前開始看身心科吃憂鬱症的藥,近一、二年竟然開始發現自己走路常常快跌倒,甚至日常工作已受到影響,不僅手抖拿東西不便,連坐下都需要家人攙扶。家人覺得不對勁,輾轉到門診掛號後,才發現原來的憂鬱情形就已經是巴金森的前兆。 所幸透過藥物搭配治療,不僅動作遲緩獲得改善,連憂鬱也好轉,原來幾乎已經到了第四期連坐下都需要人攙扶的情形,現在竟可以進步至第二期,能自處做簡單工作,患者與家人都非常開心。 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狀態為單側至雙側的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到了第三期會明顯失去平衡感、需要人攙扶,這也是門診最常見的案例。如果到了第四、五期已經是需要輔助甚至臥床的末期,幾乎是不可逆。 透過「手指檢測」提早預防  吞嚥困難也要注意 許永居醫師表示,診間觀察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在60~70歲居多。這幾年發現年齡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並非完全是罹病年齡下降,而是跟病識感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近幾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廣的每月8號「自我手指檢測」對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幫助。 許醫師建議民眾除透過「自我手指檢測」,也就是將食指與拇指快速比OK的姿勢來觀察協調性之外,也可以觀察自己平日是否有出現吞東西困難、晚上睡不好、排便出現問題等,都可以提早作為病徵的觀察。 每月8號巴金森自我檢測,點擊看更多 及早發現、巴金森藥物可同步改善憂鬱 目前治療巴金森治療藥物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與「左旋多巴」為主,如果是65歲以下、動作障礙症狀較不嚴重,就會建議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治療,它也能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如果較為年長、動作障礙症狀嚴重,就會使用左旋多巴。 許永居醫師補充,因為巴金森病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與醫師非常緊密的互動、討論,因此病患在用藥、症狀上有任何反應,就應主動告知醫師來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更重要的是就近治療,病人就醫方便外,能幫助醫生隨時掌握病程發展狀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 最後許醫師不忘叮嚀巴金森病患生活作息調整,可減患病程惡化 在安全範圍內,有人陪同下多走動、多曬太陽。 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 打太極、騎腳踏車、水中走路。 提早就醫是防堵巴金森惡化最好方法,有高達50%機率的巴金森末期甚至會演變為失智症,及早發現並且治療控制,就能延緩疾病惡化。 「幸福巴士」巴金森病友社團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許永居醫師)  

失智的人可以開車嗎?醫師揭「1評估關鍵」這樣看駕駛能力

失智的人可以開車嗎?醫師揭「1評估關鍵」這樣看駕駛能力#失智症

得知親友或自己罹患失智症時,腦袋可能一片空白,回神才發現好多問題,該從何下手?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寫下《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期盼能填補當事人因為徬徨或資源不足所產生的資訊落差。例如「開車」,對多數人而言似乎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但其實牽涉到複雜的身心協作,必須謹慎考慮。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