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

2024國人「精神分數」壓線及格:睡不好成國病、大選拉低身心健康

2024國人「精神分數」壓線及格:睡不好成國病、大選拉低身心健康#精神心理

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但台灣人準備好迎接超高齡社會了嗎?精神健康基金會發布2024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指出,國人今年整體精神健康得分81.67分,略高於及格線的80分,但卻呈現6年來最低分,推測是受到選舉年影響,以及年輕族群尚未為年老規劃做足準備,導致承受較明顯的精神壓力。

「媽媽,我真的好累。」家庭照顧者如何減輕壓力?教你4招舒緩壓力

「媽媽,我真的好累。」家庭照顧者如何減輕壓力?教你4招舒緩壓力#精神心理

「媽媽,我真的好累。」簡短一句話,道出無數長期照顧者的壓力與無奈。默默承擔著繁重的責任,不僅是身體上的勞累更是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當衰老逐漸影響家人的健康與生活,照顧責任也帶走家人的生活品質和自我認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當照顧者感到孤獨無助時,可透過4招幫助自己紓解壓力。

為什麼我家小孩會過敏?揭密常見「5大過敏原因」爸媽遺傳佔一半

為什麼我家小孩會過敏?揭密常見「5大過敏原因」爸媽遺傳佔一半#精神心理

你的寶寶是過敏兒嗎?過敏體質有很強的遺傳傾向,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引起過敏症狀的原因我們稱之為「過敏原」,過敏原種類大致可分為2大類:食物性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了解過敏可能對孩子造成的成長發育問題。事實上,若父母一方有過敏疾病,孩子過敏機率約為30~50%;雙親都有過敏體質,機率則高達50~80%。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精神心理

甲狀腺疾病是新陳代謝疾病中,佔比僅次於糖尿病的第2大慢性病,包括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異常會造成代謝紊亂,引發內分泌健康問題。醫師指出,患者透過西醫治療常需承受藥物副作用,疾病易受情緒波動影響,此時不妨嘗試中醫藥物、針灸輔助調理體質,達到溫和治療效果,同時減輕疾病對心理的影響。

孩子「自己去看醫生」就是獨立?心理師揭「3種教養」剝奪孩子情感

孩子「自己去看醫生」就是獨立?心理師揭「3種教養」剝奪孩子情感#精神心理

你是否曾經歷「情感剝奪」?是指在孩子青少年之前,母親對其身體照料、情感連結、保護性力量的缺失。心理諮商師侯玉珍於《我的愁我的苦,媽媽,你從來不知道》一書中,探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幫助讀者重新審視和母親的關係,找到創傷的源頭,便可以重獲生命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面對批評如何不走心?心理師揭「1心法」:批評像磁鐵,別被吸過去

面對批評如何不走心?心理師揭「1心法」:批評像磁鐵,別被吸過去#精神心理

大多數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很少有人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面對批評該保持怎樣的心態?韓國專業心理諮商師金允那於《我為什麼老是說這種話?》一書中,揭露「習慣性口頭禪」對自身的影響,卡住自己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一再重複的相同模式,只要理解為何老是說同樣的話,就能突破一再陷入的人生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大掃除難丟東西,總想以後可能會用到?醫教囤積症「3招」無痛減少物品

大掃除難丟東西,總想以後可能會用到?醫教囤積症「3招」無痛減少物品#精神心理

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你的另一半是恐怖情人嗎?注意6大人格特徵:經常「情勒」已是警訊

你的另一半是恐怖情人嗎?注意6大人格特徵:經常「情勒」已是警訊#精神心理

在愛情的世界裡,浪漫的舉動與甜言蜜語,經常讓人忽略一些顯而易見的紅旗信號(Red Flag)。現實生活中,並非所有的關係都能如童話般圓滿,有些情感關係會在深入交往後,逐漸顯露出威脅與危險的徵兆,尤其當你的伴侶具備某些負面性格特質時,這段關係甚至可能轉變成一場情感暴力的風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