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治療甲狀腺亢進會變胖?這樣做不怕胖

治療甲狀腺亢進會變胖?這樣做不怕胖#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心悸、走路會喘,體重這一個月突然減輕5公斤的三十多歲的小花,被診斷出「甲狀腺亢進」。醫師開立藥物治療時,她第一個問題立馬問說,醫師,聽說吃了甲狀腺的藥後會變胖,那可以不要吃藥嗎?一般來說甲狀腺亢進的病患,好好以藥物控制,並不會引發心臟衰竭的狀況,但若不以為意或僅是治療心臟衰竭,而未控制甲狀腺亢進的狀況,嚴重甚至還會造成休克。甲狀腺亢進不治療 恐併發心律不整、骨質疏鬆、腹瀉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擇穎醫師表示,甲狀腺亢進發作時往往伴隨著體重的下降,但在經過治療後,體重往往會迅速回升至原本體重,甚至超過原本的體重,迅速「復胖+增胖」。陳醫師說,病患常常無法接受這個「副作用」,常常讓病患因此不願意接受治療或未按時服藥,但其實這樣是非常危險且錯誤的做法。長期不治療甲狀腺亢進會發生的併發症包含心律不整、骨質疏鬆、腹瀉、情緒緊張焦慮,甚至有引起甲狀腺風暴而有致命的可能。陳擇穎醫師指出,甲狀腺亢進所造成的體重下降是因全身代謝異常加速導致,屬於生病的瘦、是假的瘦。用健康去換減重,這和「抽菸變瘦,戒菸發胖」是類似的道理,這種不健康的瘦會影響身體其他機能異常而無法長久,往往最後因身體無法負擔而復胖。嚴格遵循多蔬菜多運動、好蛋白好澱粉、少油又少糖但就是討厭變胖,病人要怎麼辦呢?陳醫師說明甲狀腺亢進病患除了要避免含碘高的食物 (主要是海菜類,海鮮魚貝類也不能過量)。病患在甲狀腺亢進時會因為代謝加速而易飢餓多吃,但代謝恢復正常後食量卻無法等量下降,若是想避免體重在治療後迅速增加,應該要嚴格遵循健康減重的「二多二好二少」原則,即「多蔬菜多運動、好蛋白好澱粉、少油又少糖」,比如可以用燕麥取代早餐麵包,無糖豆漿取代含糖飲料,肉類選擇雞胸肉、腰內肉、腱子肉等脂肪少的部位,絕對不吃油炸類食物或甜食等高熱量但低飽食感的食物。遵守上述飲食原則,配合醫囑用藥,病友保健康又不復胖。

冬天嘴饞大吃大喝 水腫分三類型治療

冬天嘴饞大吃大喝 水腫分三類型治療#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早上睡醒臉腫到不認識自己,每到下午就覺得褲子鞋子變緊,感覺雙腿像綁了鉛塊一樣沉重,按壓腫脹的皮膚後,凹陷處過一段時間才恢復…這些水腫的症狀,妳都有嗎?很多人都會覺得水腫就是腎臟、心臟出了問題,其實不一定喔!從中醫觀點來看,人體水氣代謝是在肺的通調肅降、脾的運化轉輸、腎的溫化蒸動這三大功能協調下來完成的,所以水腫和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大,同時也和三焦、膀胱有關係。圓扶原中醫診所李培泠醫師分享,其實除了長輩容易會四肢水腫外,也有很多年輕女性會因為水腫問題前來看診,希望可以透過中醫治療,重新找回窈窕體態。治療上,主要會根據以下三大類型來對症下藥一、風邪襲表、肺失通調:較容易引起眼瞼浮腫,伴隨惡寒發熱,常用越婢加朮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來解表清熱、消腫除濕。二、脾虛失運、氣不化水:容易身體水腫,且會伴隨腹部悶脹、大便不成形等症狀,常用五苓散合、五皮飲來健脾化濕,利水消腫。三、腎陽衰微、水濕內盛:這類型通常會全身水腫,但下半身更為嚴重,腰部和膝蓋時常感覺酸軟不適,伴隨畏寒、倦怠等症狀。常用真武湯、金匱腎氣丸 來溫腎散寒、化氣行水。醫師說明,像這幾天天氣變冷會影響氣血循環,更容易造成水腫問題。大家要記得平常要多走動,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晚上睡覺時可以用小枕頭稍微把腳抬高。在飲食上,則要少吃重口味,鈉含量高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可以多吃利水利濕 的食物,像是薏仁湯、紅豆湯以及四神湯這些都可以促進體內水分的新陳代謝,消除水腫。最後也提醒大家,不要因為擔心水腫就不敢喝太多水,如果身體缺水,反而會使水分淤積,更難消除水腫喔!

五十肩有這些症狀!如何預防與治療

五十肩有這些症狀!如何預防與治療#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肩膀持續疼痛,導致手無法舉高,甚至上廁所要擦拭都困難不已的52歲王先生,經醫師安排X光檢查後,排除骨折、關節退化或移位等問題,確診為「五十肩」。後續在輕度麻醉下,將肩膀的筋拉開,再搭配復健動作,持續復健兩星期,順利解決五十肩的疼痛問題。五十肩有這些症狀!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一個關節;也是結構上最不穩定的一個關節。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很少需要手臂上舉超過90度,但是一些運動則需要手臂上舉超過頭部的動作,例如游泳、投籃、打羽毛球、網球、舉重等,因此肩關節常見運動傷害。五十肩的確切成因仍然不明,患者年齡大多介於40至60歲,且女性患病機率大於男性。常見的五十肩症狀,包含慢性肩部疼痛、睡覺時無法朝向患側、關節活動受限,無法抬高或向外旋轉。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示,五十肩是老化的疾病,學術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意即肩膀發炎時間久了以後,關節攣縮、沾黏造成手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診斷五十肩的方式,理學檢查作法為緩慢地移動患者肩膀,確認患者是否在某些角度感到不適。其他X光、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則是進一步確診五十肩的方式,可幫助排除其他造成肩膀疼痛的原因(如關節炎、旋轉肌腱破裂)。預防五十肩方式1.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過久,以免引起肩關節肌肉張力不平衡,應多做擴胸及側舉的動作來平衡。2.減少提重物。3.適度練習鐘擺運動,可鬆動肩關節。4.減少手臂上舉超過頭部的動作,如游泳、、投籃、打羽毛球、以上臂當枕頭的動作。麻醉下授動手術 可解決五十肩疼痛通常五十肩的治療方式以復健為主,切勿隨意進行局部注射治療,對於沾黏問題是無法改善的。無論是自主運動或到醫院復健,若能持續且積極地進行,多數都能解決疼痛問題。但常碰到有些病人很怕痛或是沾黏情形非常嚴重,建議可以進行「麻醉下授動手術」,也就是和王先生一樣,在輕度麻醉下小睡五分鐘、放鬆肌肉,由醫師協助將筋拉開,即可處理疼痛問題。雖是在手術室進行,但不是真正的手術開刀,因此不會有傷口,病人可以安心。手術前要先確認沒有骨折、退化或移位容志雄醫師提醒,在確診為五十肩之前,一定要經過X光確認沒有骨折、關節退化或移位的問題;另外,五十肩常併發旋轉肌肌腱破損,若經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有破損,單做復健是無法治療成功,必須先將破損修補好,才能進行五十肩的治療。且後續仍要配合醫師指示,在兩星期內持續活動患部的手,才不會讓沾黏問題再度發生。

巴金森氏症之預防與治療 須三管齊下

巴金森氏症之預防與治療 須三管齊下#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病變退化的疾病,疾病產生的病理原因包含基因突變、遺傳、環境毒素和退化,目前最常使用的藥物是左多巴(L-dopa),此藥物雖然沒有辦法阻止神經繼續退化,也無法預防患者出現失智症,但是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可以減輕運動功能障礙,以維持日常生活功能。改善巴金森式家庭的身心環境,學習運用社會資源,並教導巴金森氏症患者延緩疾病的運動技巧。 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崇文主治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病是一種會影響活動的腦部疾病,隨著時間病情會漸進式演進,目前40 歲以上人口,巴金森氏病的盛行行率約0.3%,70歲之後約有2-3%的人口罹患此病,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全世界估計有800萬名患者。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動作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大約30- 50%的患者在患病3- 5年內會合併出現失智症,80%的人在十年後會有失能的情形。目前沒有檢驗可以直接診斷,只能從神經科醫師根據症狀及對藥物療法的改善情形判斷,呼籲病患與家屬需要配合醫生診斷,才不致判斷錯誤或延誤治療期。用正面的思考 從日常起居調整在醫務社工及病友照顧組織中有豐富經驗的中山醫大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侯建州副教授指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是從「急性病的接受醫療」變成「慢性病的自主照護」,期待「有品質的老年生活」。隨著巴金森氏症靜止性顫抖、臉部表情僵硬、平衡失調的症狀出現,影響病人原有的社會角色,這時家人的支持與包容會相對重要。因此家人需一起從日常起居開始調整適應,用餐時調整速度陪伴患者緩慢用餐,更改衣服的穿法從頭套改為鈕釦或拉鍊,增加止滑墊與保持家中整潔等。用正面的思考角度,把疾病當成重新認識家人的機會、學習營養學等專業知識的機會,並且善用長照2.0日托、喘息服務、重大傷病卡等社會資源,才不會被負面情緒壓垮身心。配合物理治療師加強訓練 助延緩運動神經退化弘光科大物理治療師呂麗華教授指出,儘管目前藥物治療能幫助病患在某些時間保持「正常」,不過如果能配合物理治療師加強訓練,更能保持及延緩運動神經退化。因巴金森氏症患者肌肉僵硬姿勢不良易駝背,並且平衡感不佳,所以常常會跌倒。為了使病患拾回身體自主權,日常需要藉由漸進式增幅的大動作,延展肌肉和軟組織,增加關節的靈活度和肌肉力量。平日可坐在有背靠的椅子上練習腹式深呼吸放鬆運動,緩慢伸展頭頸軀幹,並將手肘伸直、肩外旋展,延展胸腔肌肉。此外,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可以個別化練習肌耐力活動,幫助四肢及臉部肌肉放鬆,長期下來能樂觀掌握活動自主權,增加關節靈活度與心肺功能。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1)抑制神經死亡、2)增加神經新生、3)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巴金森氏症自發現到自今已被記載200年,目前雖然仍沒有藥物能直接根治巴金森氏症,延緩神經退化或幫助神經新生。但童綜合醫院正在進行針對此一疾病的臨床藥物實驗,期待將來能夠直接改善病情,幫助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避免此一疾病所衍伸的無奈和家庭悲劇。你須知道的延伸閱讀:巴金森氏症判斷分期?運動重點報你知

更年期障礙困擾 中醫治療重滋腎疏肝

更年期障礙困擾 中醫治療重滋腎疏肝#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位40初頭歲的婦女,因老公琵琶別抱失婚對感情不再信任,全心投入職場,每每工作到一半就突然耳鳴,午後出現熱潮紅,變得很怕熱,一開始以為是不是生了什麼重病了吧!在好閨蜜的大力推薦下求助中醫。圓扶原中醫診所李培泠醫師表示,女性卵巢機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大概從40歲開始,濾泡期會逐漸變短,黃體素也會減少,降低生育的機會。而卵巢因為沒有血液供給而完全萎縮,就會完全無月經。連續12個月無月經產生,就會定義為更年期。如果出現週期拉長、經血量減少或體內雌激素濃度逐漸下降,代表身體已進入更年前期。更年期常見的四大症狀1.熱潮紅:80%的更年期女性會出現熱潮紅的症狀。熱潮紅剛開始會先從胸部上方和臉部開始發作,慢慢延伸到全身,且持續2到3分鐘。相較於白天,晚上更常發生,嚴重者經常會影響到睡眠。2.夜間盜汗: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在睡覺時大量盜汗,濕透全身,經常要半夜起來換衣服。3.情緒低落:雌激素降低,容易導致情緒低落、憂鬱。4.骨質疏鬆:雌性素快速減少,也會使骨質快速流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更年期障礙主因為腎虛從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障礙的主因為腎虛,而氣血陰陽不調和、肝氣鬱結、肝火上炎則為次要因素,在治療上會以滋腎和疏肝為主,並根據每個人症狀不同而加以調治。在治療上,常用熟地黃、肉桂、阿膠、柴胡、木香跟鬱金等。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 改善更年期不適面對更年期各種不適的症狀,影響到生活品質,該怎麼辦?擅長「無相氣學」的李培泠醫師分享,更年期的婦女,子宮卵巢供血會減少,因此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是很重要的事,而藉由順氣推拿手法,可以將骨盆腔的歪斜調整過來!此外,脊椎兩邊的交感、副交感神經也能透過鬆弛的手法使其平衡,減少盜汗情形,使得血盡量往下走而不會衝上頭,改善熱潮紅的症狀。李培泠醫師也建議,更年期的婦女在照顧家人健康及忙於工作的同時,更別忘了要抽出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放鬆心情、多多從事戶外活動、培養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改善更年期不適的症狀喔!

一起經營我們!薩提爾婚姻伴侶治療

一起經營我們!薩提爾婚姻伴侶治療#治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婚姻伴侶治療中,兩位來訪者在其關係中所呈現的困境是「前景」,即來訪者和治療師所看到的明顯的、突出的難題,也是來訪者在意識中能表明的、被卡住的地方。隱藏在這些卡點背後的,是那些隱而未顯的心理動力和原生家庭的「背景」(Gomori, 2013)。治療師的任務是與來訪者一起深入探索這些背景中的系統,待來訪者更深入、全面地認識自己和伴侶,更加理解兩人之所以成為現在這個獨特個體的緣由後,即能對彼此產生更多的慈悲和接納。夫妻或伴侶各自有其個人的內在系統,包括情緒、觀點、期待、渴望和生命力,這些部分都以系統化的方式相互交替運作,又直接影響雙方的互動和溝通,產生了他們獨特的雙人互動舞步,並又會產生作用力,影響各自的內在系統,就這樣不斷交織牽動,於內在與外在間相互運作。其中任何一部分、任何系統的變化都影響整個系統或另一個系統的變化,反之亦然;當個人內在系統的能量轉化了,其他系統的能量也會隨之轉化。這些伴侶互動系統和個人內在系統型塑的根源,往往可以回溯至夫妻或伴侶各自的原生家庭。每個人大部分都由原生家庭來學習「我這個人是誰」、「我是否重要」、「我是否被愛」、「我如何溝通」、「我如何看自己」、「我如何看待他人和世界」、「我如何處理關係中的難題」等;也在成長過程中學到各種價值觀、文化論點、溝通模式、性別內涵、權力與控制,以及與人連結的方式。成年後我們帶著所學到的一切進入社會、人際關係和工作場域(Gomori, 2013)。這些學習塑造了「我」這個人以及我的內在架構,這些內涵也會毫無保留地反映在親密關係中。當兩個人相遇,他們背後原生家庭的根源就在潛意識中默默主導著彼此的溝通、態度、應對和互動歷程。當我們思考一對伴侶的背景時,若將他們的原生家庭放在一個更大的脈絡中―即社會文化源遠流長、潛移默化的影響時,往往會發現背後這個更為廣泛的情境脈絡也是我們在治療中必須去了解的重要線索。香港大學李維榕等人的研究(Lee etal., 2013)發現,亞洲五個地區中(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人們在親密關係中處理和協商衝突方式的差異。此研究結果對治療師來說是一個重要提醒,即當我們在治療室會見兩位來訪者時,要帶著敏銳的覺知去關注對他們產生影響的文化背景因素。由於以上這些環環相扣的系統相互交織影響的結果,我們看待家庭系統中夫妻或伴侶的親密關係時,就不能只著重於解決婚姻中的表面問題,而要以宏觀的角度,更加深入和廣泛地去探索他們個人和家庭的多面向、多層次和多元因素的複雜性,而非以線性的因果關係來解讀伴侶關係的動力發展。由於系統的整體性,任何一位成員的行為都會影響整個系統,而該行為也受到其他家庭成員對他的影響,當每位家庭成員能在治療中意識到彼此間這種交互影響的各種效應時,他們往往會發現解決困境的關鍵所在。(本文摘自/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心靈工坊)

定期乳癌篩檢 助及早發現縮短治療期

定期乳癌篩檢 助及早發現縮短治療期#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6歲的胡女士半年前發現右側乳房有硬塊,一直不好意思和家人說也不敢就醫,直到一日夜裡,右乳不斷出血且無法止血,被救護車載至急診室就醫,當醫護人員打開沾滿血漬的衣物時,發現右側乳房被10公分大的腫瘤佔據且組織已經潰爛,正汨汨滲血並發出陣陣惡臭,陪同就醫的女兒也被愣住了。常見乳癌類別:乳腺管癌、乳小葉癌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常見乳癌類別:乳腺管癌、乳小葉癌。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醫師劉信誠說,胡女士住院後,我們先幫她切除右側的腫瘤,目前正配合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努力對抗病魔。相較之下,46歲的張小姐,在乳房攝影時就發現異常鈣化點,經切片診斷發現為原位癌,張小姐很快地接受醫師建議做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結切片手術,同時進行乳房重建,不到一週就回到工作崗位,僅需口服抗賀爾蒙藥預防復發,因為提早發現提早治療,身旁的人也不知道原來張小姐是癌友。乳癌常見症狀乳頭凹陷且有不正常分泌物靜脈血管擴張及突起腋下淋巴結腫大腫塊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且邊緣不清楚出現不痛的腫塊乳房局部變硬出現偏硬的腫塊、形狀不規則皮膚出現凹陷、橘子皮變化嚴重可能出現紅腫潰爛乳癌的高危險群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的細胞增生有乳癌家族史,特別是母親或一等親姊妹曾患有乳癌飲食喜愛高脂肪食物、酗酒者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未曾生育或三十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初經較早(11歲前)或停經較晚(55歲以後)任一側乳房曾經得過乳癌乳癌依嚴重度分為四期第零期:屬於原位癌,意指在乳腺管或乳小葉末端的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範圍侷限在乳腺管內。第一期:乳房腫塊小於2公分,無腋下淋巴結轉移。第二期:乳房腫塊介於2-5公分,淋巴結可能未轉移或少部分轉移。第三期:乳房腫塊大於5公分,皮膚出現明顯的變化,如紅腫、潰爛、橘皮樣,且大部分的淋巴結已轉移。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到器官,例如肺、肝、骨骼。劉信誠醫師表示,目前治療乳癌有許多的方式,舉凡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賀爾蒙治療等都是很有成效的方法。根據國健局統計,乳癌平均5年的存活率為85%,遠較其他癌症存活率高。但僅約4成的乳癌篩檢率,讓許多人發現罹患乳癌時,都已非早期癌,而使整體的存活率較其他國家來得低。乳癌治療後必知5提醒提醒一:控制體重,不要變胖提醒二:不要做超過常規的檢查提醒三:注意心血管功能異常提醒四:當心骨轉移提醒五:心理健康,調整生活步調劉信誠醫師呼籲女性朋友別因為害怕而不敢接受檢查與治療,4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女性,應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篩檢,停經後的婦女如有發現乳房硬塊,務必請一般外科醫師檢查、評估,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不被乳癌影響了健康與自信。

去勢抗性前列腺癌 找到治療新策略

去勢抗性前列腺癌 找到治療新策略#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我國十大癌症的最新資料,前列腺癌已躍升為第四名,同時也是男性年老後常見的癌症之一。此外,美國癌症協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指出,前列腺癌高居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及乳癌,足見前列腺癌對男性健康的威脅與日俱增。以往前列腺癌的治療方式多採用荷爾蒙療法(hormone therapy)或去勢療法(castration therapy),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癌細胞常會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而再度復發,後續僅能搭配化療或服用雄性激素抑制劑(如:Enzalutamide Abiraterone)來緩和病程,但無法完全治癒。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王鴻俊助研究員與台北醫學大學龔行健院士合作研究發現,丙酮酸激酶(PKM2)、組蛋白去甲基酶(KDM8)與組蛋白甲基轉移酶(EZH2)扮演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角色,其中將PKM2與KDM8降低表達量之後,將能夠抑制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而抑制EZH2的表達量亦可以有效降低雄性激素抑制劑Enzalutamide產生抗藥性,上述研究成果可望提供去勢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腫瘤領域重要期刊《Oncogene》。一般而言,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是受到雄性激素(androgen)所控制,因此,為了降低患者雄性激素的含量,臨床治療常採用荷爾蒙療法或去勢療法,包括睪丸切除及注射荷爾蒙針劑等治療方式。不過,在患者接受一至兩年的去勢療法之後,前列腺癌細胞會逐漸演化成適應患者的身體環境,變成不再需要雄性激素就能存活,進而轉變為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導致去勢療法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相當棘手,只能搭配化學治療或服用新型雄性激素抑制劑來緩解症狀及延長生命。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王鴻俊與台北醫學大學龔行健院士研究團隊分析多種前列腺癌細胞株(包括具去勢抗性與新型雄性素抑制劑抗性之前列腺癌細胞株)以及進行動物實驗結果發現,PKM2與KDM8在前列腺癌細胞株中均有異常的過度表達現象,透過將KDM8去活化之後,能有效抑制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的腫瘤細胞生長,顯示KDM8在雄性激素刺激前列腺癌細胞生長作用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王鴻俊博士進一步指出,前列腺癌細胞葡萄糖代謝處於高度活化的狀態,而PKM2與KDM8正是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進行糖解作用(glycolysis)的調控因子,顯示抑制PKM2與KDM8為有效阻斷癌細胞進行代謝的關鍵機制。此外,由於雄性激素抑制劑治療後產生抗藥性反應,進而影響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後續的治療效果,王鴻俊博士研究團隊分析新型雄性激素抑制劑Enzalutamide在於抗藥性細胞株基因表現差異時發現,EZH2在這些抗藥性細胞會過度表現,因此,透過抑制EZH2的表現量能夠有效抑制Enzalutamide 抗藥性細胞株的生長,顯示EZH2抑制劑將來或可合併其它雄性激素抑制劑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王鴻俊博士指出,相對其他癌症而言,前列腺癌的病程較為緩慢而容易被輕忽。除上述未來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的新方向以外,王鴻俊博士也提醒,避免高油脂飲食與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也是不讓前列腺癌找上門的重要因素。未來研究團隊也將持續探究KDM8抑制劑的研發工作,期盼能夠嘉惠更多國人的健康。研究論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8-018-0414-x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