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癢

穿發熱衣禦寒 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穿發熱衣禦寒 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醫師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讓孩子穿發熱衣睡覺 細嫩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發熱衣主要靠「吸濕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濕又熱。李孟穗建議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1.新陳代謝快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門診就曾有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2.痘痘肌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3.異位性皮膚炎這類患者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4.冬季癢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李孟穗表示,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方便脫除。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家長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雪靴雖保暖 若有香港腳易成為黴菌滋長溫床另外,女性流行的雪靴(毛毛靴)雖保暖,但李孟穗表示,靴內溫度高,如果本身有香港腳、灰指甲等問題,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台灣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愈長愈多,腳悶著一整天,更容易長香港腳。加上有些人穿雪靴不穿襪,雪靴又不常洗,黴菌便一直窩在靴內,造成反覆感染。她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襪子,襪子可常常汰換,避免反覆感染。

告別冬季癢!保養皮膚洗後保濕不可少

告別冬季癢!保養皮膚洗後保濕不可少#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張伯伯皮膚癢得受不了,皮膚都快抓破,想找藥吃或其他解決方法。護理師看過張伯伯的皮膚,提醒皮膚癢應先確認是哪種原因。皮膚乾癢是正常皮膚癢的主因,症狀在冬天可能較嚴重。張伯伯皮膚乾燥脫屑,應該先把保養保濕做好,再來使用藥物輔助治療。冬季癢高危險群:老人、異膚、糖尿病、洗腎衛生福利桃園醫院專科護理師劉筱筑說明,冬季癢又稱缺脂性皮膚炎,原來秋冬時寒冷,皮脂腺分泌物向體表排出困難,造成表皮水分喪失,還有天氣寒冷易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層,導致皮膚皺巴巴。嚴重冬季癢的患者因過度抓癢而導致皮膚龜裂、紅疹等病變,長久下來使皮膚角質不正常增生。發生部位以四肢最多,小腿居冠,再以大腿前,前臂外側。易引發冬季癢的高危險群,包括老人、異位性皮膚炎、糖尿病患者及洗腎病患。洗澡少用肥皂 洗後勤擦保濕乳液另一個是典型洗腎病患高血磷造成的皮膚癢。尿毒症病人因腎臟對磷離子代謝不好,造成磷離子累積,與鈣形成沉澱物而累積在皮膚,此時就會造成皮膚發癢。洗腎病患的搔癢症,現有的藥物只能治標不治本,以保養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劉筱筑護理師建議,洗澡少用肥皂,洗後擦保濕乳液,穿棉質衣物,必要使用油性潤膚品,飲食方面採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能做到上面幾點,可以遠離冬季癢的騷擾,然而症狀嚴重時仍須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冬季「妹妹」癢!3大進補令 增強私密處免疫力

冬季「妹妹」癢!3大進補令 增強私密處免疫力#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冬令進補,別忘了「妹妹」也需要增強免疫力!根據女性私密處調查發現,平均18~45歲的女性,超過7成都有陰部搔癢困擾,常見成因包含黴菌感染、濕疹、毛囊炎級滴蟲感染等;皮膚科醫師說,冬天氣溫低,若加上泡湯、泡熱水澡等常處於高溫浸泡狀態,很容易降低皮膚防禦力,出現以上症狀。高溫使肌膚乾燥 易成濕疹性皮膚炎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楊靜宜表示,由於冬天乾燥,加上泡湯時高溫會讓水分快速蒸散,造成肌膚乾燥脆弱,​再加上長時間浸泡,很可能形成濕疹性皮膚炎;或出現「冬季癢」問題,且不只手腳發癢,連私密處也會遭殃!導致陰部搔癢難耐,又因為部位尷尬,常讓人「坐立難安」。因此,若沒有好好挑選清潔品,肌膚則會更加乾癢,特別是濕疹性皮膚炎更要避免泡湯活動,且避免使用去脂力強的清潔品或肥皂,避免肌膚惡化。而雖然近年陰部清潔觀念普及,但調查仍發現,女性購買清潔品仍存在知易行難的落差,高達9成女性購買私密沐浴露最在意溫和不刺激、其次則是天然成份;但也有近7 成女性不了解成份,根本無法判別是否天然及溫和。「溫、酸、補」3 大點 使陰部恢復平衡楊靜宜醫師提醒,私密處肌膚有自我調節能力,清潔重點應放在「不造成傷害與負擔」,讓陰部快速恢復到健康平衡狀態;因此她提供「溫、酸、補」3 大點,由此參考清潔品選擇方向,從裡而外提高「妹妹」免疫力:●溫和天然潔淨/首先,清潔品成分對陰部健康有最直接的影響,因此選擇時要更加留意;應避免添加SLS/SLES、PEG、Parabens防腐劑、MI/MCI 防腐劑和合成香料等成分;可挑選溫和植物性,如甜菜鹼類、葡萄糖苷潔淨成分等,溫和清潔私密處。●維持舒適酸性/一般來說,女性私密處在正常情況下會呈「弱酸性」,且陰部本身有許多好菌,能抑制害菌生長;所以為避免感染或搔癢不適,應將私密處維持平衡狀態。市售產品多設定於3.5~3.8偏酸性, pH4左右酸鹼值剛好適合好菌生長,但切忌對外陰部肌膚過度刺激。●補充私密肌營養/最後,也要補充符合私密處肌膚所需的營養,例如:甘草含類黃酮,對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可抑制酪胺酸脢,改善皮膚暗沉、緩和不適。

低含水、少皮脂 40歲熟女恐「冬季癢」到爆!

低含水、少皮脂 40歲熟女恐「冬季癢」到爆!#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雖然立冬已過,但近日天氣卻像是夏至般熱到嚇人;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更會加重「冬季癢」,特別是年過40的熟女,因為表皮含水量不足,加上皮脂分泌減少,導致肌膚保護力下滑,一旦處理不當,很可能造成色素沉澱,黑斑、粉刺、皺紋全爆發!一天抹10次精油 舒緩不成反發炎皮膚科醫師蔡逸姍指出,日前一名40多歲女性因為本身就有「冬季癢」問題,但卻未曾接受治療;發癢時除了用手拼命抓,還會擦上薰衣草、茶樹等精油舒緩,甚至一天塗抹10幾次。沒想到卻造成傷口感染,導致發癢部位出現大片紅腫及水泡。雖然經過治療後水泡已消失,但還是留下當時猛抓造成的疤痕及色素沉澱,令她相當懊悔。對此,蔡逸姍醫師表示,每年冬天對熟女來說都是個「抗老」考驗;抓癢、止癢藥或使用乳液加油,不只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加劇斑點、粉刺產生,而肌膚長期處於乾燥狀態也容易形成皺紋。40歲後鎖水能力變差 缺乏刺激物屏障此外,由於女性到了40歲後會受到老化影響,角質層中用來調節含水量的自然保濕因子會明顯下降,加上皮脂分泌逐漸減少,不但鎖水能力變差,也缺乏對外界細菌及刺激物屏障;除了最明顯的乾燥現象,還可能產生發炎、搔癢等不適。因此蔡醫師提醒,多數熟女只重視美白、抗老、除皺等保養,卻對肌膚乾燥缺乏積極性,易出現乾癢、紅腫、出水流膿等症狀;其實,事後的修護都無法治本,唯有兼顧肌膚內在保水與表層皮脂膜防護,才能真正解決乾燥、維持水潤健康的肌膚。 

9成熟女肌膚乾癢 3大NG行為抓不停!

9成熟女肌膚乾癢 3大NG行為抓不停!#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對抗迎面而來的「冬季癢」,你準備好了嗎?根據國內一項研究指出,平均40至60歲的熟齡女,超過9成都有肌膚乾燥問題;但多數人對抗乾癢只會用手抓、擦止癢膏、乳液加油等,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還可能出現黑斑、粉刺、皺紋等崩潰狀況,更加速老化。乾燥初期表現:緊繃、皮屑、泛紅、搔癢對此,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表示,當皮膚出現緊繃、皮屑、泛紅、搔癢等症狀時,通常就是肌膚乾燥受損的初期表現;此時許多人就會做出錯誤行為,使傷口加劇;因此蔡醫師提出3大錯誤止癢方法,提醒民眾:1)抓癢/以為抓一抓就好,卻抓到破皮使細菌入侵。一般人遇到皮膚癢,直覺反應就是用手抓,其實這不但容易越抓越癢,還會讓皮膚被指甲刮傷,增加細菌入侵機會、導致發炎,甚至造成色素沉澱及斑點。因此,遇到皮膚癢時切忌猛力抓,可使用冰敷、輕拍方式舒緩。2)止癢膏/愛用成藥塗抹,當心增加過敏機率。然而若抓癢無法緩解,則是止癢膏派上用場之時;但醫師提醒,由於止癢藥物多含抗組織胺及類固醇;其中,抗組織胺雖能有效緩解癢感,但也可能造成過敏副作用。而類固醇是抗發炎藥物,使用不當會出現微血管擴張、紫斑、細菌感染等狀況;因此最好還是尋求醫師,勿自行買成藥亂擦、亂抹。3)乳液加「油」/使用不適合膚質乳液,易引發毛囊炎。冬季保養最重要的即是保濕,不少人會擦上更多、更油的保養品來對付乾癢;不過醫師提醒,保養品的油脂量與成分必須慎選;使用來路不明、劣質動物油、礦物油的產品很容易造成毛孔堵塞,引發痘痘、粉刺等問題。蔡醫師進一步說,面對冬季乾燥、騷癢,應選擇以植物固醇及pH5.5弱酸性作為保濕產品的選購標準。不只如此,除了抗過敏特性與保濕鎖水成份為條件外,好的產品也得同時具備修復與緩解搔癢功能,才能避免因止癢不當引發的老化危機。 

加強保溼、避免刺激性衣物!4招擺脫冬季癢

加強保溼、避免刺激性衣物!4招擺脫冬季癢#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出現紅疹,並產生有強烈搔癢現象的慢性皮膚炎,有可能是「乾燥肌膚」或「異位性皮膚炎」。在特定的部位上會反覆持續地發癢,同時患部發紅乾燥。是經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疾病,但近來在成人身上發病也越來越多見。當飲食或者碰觸到某些特定的食物和東西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大大小小突起物並且發癢症狀的話,那就是「過敏性蕁麻疹」。比方說,蛋類、青魚和蕎麥等食物、冷熱等溫度的刺激、太陽光線以及金屬和橡膠之類物理性的刺激等,都有可能是發病的原因。此外,也有因為壓力而引發的「心因性蕁麻疹」。如果皮膚沒有異常的話 那就有慢性疾病的可能皮膚上沒有出現任何特殊異常,但卻有發癢現象的話,那或許就隱藏有「內臟方面疾病」的可能。像是「慢性腎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貧血」和「各種癌症」等。發癢的情形有時是持續性,有時則是間發性。搔癢的程度和感覺也各有不同。避免會引起搔癢的各種成因1)保持肌膚的清潔/清除並洗淨角質層和雜菌。2)不要用力搓磨肌膚/如果太過用力搓洗肌膚,會造成角質層剝落,肌膚就會容易受到刺激或是加快乾燥的速度。使用大量泡沫,並且撫抹般地洗清。3)護膚/洗完臉或洗完澡以後,使用乳液等保濕。4)穿著刺激性少的素材/緊繃的胸罩和內衣褲、感覺刺刺癢癢的服裝、鬆緊帶太緊的襪子、感覺喘不過氣的皮帶和金屬製的裝飾品等,都最好不要使用。多攝取能夠美化肌膚的維他命B由於維他命B群是水溶性的,料理時,最好能夠連湯汁一起食用。此外,容易因為加熱而流失,能夠生吃的食材,最好能在不加熱的情形下生吃。維他命B大量蘊含在以下的這些食物當中。• B1/穀類的胚芽、豬肉、肝臟、豆類等。• B2/肝臟、蛋、大豆、乳製品和葉菜類等。• B6/鰹魚和鮪魚之類的魚類、肝臟、肉類等。• B12/魚介類和肝臟等。(本文摘自/女7男8/健行文化出版)

老翁皮膚乾拿藥皂狂洗 竟使冬季癢大發作

老翁皮膚乾拿藥皂狂洗 竟使冬季癢大發作#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5歲的陳老先生每到冬天皮膚總會搔癢難耐,從一開始的乾燥脫皮,漸漸起了紅疹甚至龜裂,原以為是沾上髒東西,刻意買了藥皂搓洗,病情卻反而變本加厲,影響睡眠。皮膚科醫師陳佳珍指出,這就是俗稱的「冬季癢」主要是因冬天皮膚乾燥所引起,嚴重的話會遍及全身。耕莘醫院皮膚科陳佳珍醫師表示,冬天溫度、濕度驟降,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也降低,皮膚上的油脂快速流失就會變得乾燥,造成「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好發於中、老年人,或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的患者。皮膚太乾別亂抓 當心患處細菌感染陳醫師指出,當皮膚太過乾燥,就會有紅色網狀或形狀不規則的脫屑或裂紋而引起癢感,有時會伴隨抓痕,甚至在抓傷處產生續發性細菌感染。小腿前側是最好發的部位,嚴重的話也會擴及大腿、手臂,甚至全身。尤其到了晚上睡覺時奇癢無比,雙手抓個不停,讓人難以入眠。新北市衛生局也表示,皮膚表面含有油脂,可防止水份喪失。當清潔沐浴洗掉油脂,皮脂腺如果能夠即時分泌補充,皮膚就不會乾燥。因此,乾冷季節沐浴次數宜減少,水不要太熱也不要洗太久,建議乾燥處用清水洗,泡溫泉的次數也應酌量而行,沐浴後擦保濕用品。

戰勝冬季癢 縮短洗澡時間、少泡湯

戰勝冬季癢 縮短洗澡時間、少泡湯#冬季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醫師,怎麼一到冬天,我就渾身發癢?」天氣愈來愈冷,因皮膚乾癢求診患者明顯增加。皮膚科醫師指出,門診每到冬季就會聽到病患抱怨;檢查後會發現都是「冬季癢」在作祟,因此為避免乾癢,提醒患者冬天應減少洗澡次數和時間,以及泡湯頻率。冬季癢愛作怪 皮膚乾患者大爆增阮綜合醫院皮膚科劉昭宏醫師說,冬季癢又稱「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皮膚炎」。乃因氣溫下降使皮膚的血管收縮,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缺乏足夠脂質層保護,造成水份散失。 事實上,冬季癢好發於乾性膚質患者以及銀髮族,還有更年期的女性、糖尿病患、洗腎患者。尤其是對銀髮族來說,夜晚受到皮膚癢的折磨,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  沐浴用品選擇低敏、無皂鹼因此,劉醫師也建議,為了減少冬季癢,冬天應減少洗澡次數和時間,最好是縮短到洗三分鐘戰鬥澡。同樣的,泡湯雖然舒服,卻不能夠紓緩皮膚癢的症狀;反而會導致皮膚的油脂流失,加速水分散失,造成病情惡化。最好是洗完澡或泡湯後,擦乾身體立刻擦上保溼潤膚的乳液。 此外,患部應減少肥皂、清潔劑的使用,更不要使用沐浴刷具。若如果必須使用沐浴乳,可選擇低敏、無皂鹼、中性或弱酸性且質地溫和的沐浴乳,少量使用,特別是膚質較乾的人不要天天使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