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兒

無法坐起?遲緩兒把握3歲前早療黃金期

無法坐起?遲緩兒把握3歲前早療黃金期#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黃小弟弟滿1歲16天,媽媽帶到衛生所施打預防針時,衛生所護士替黃小弟弟做1歲發展檢核評估,評估過程中無法由躺的姿勢自己坐起來,也沒辦法自己拉著東西站起來,與媽媽解釋說明並建議轉介基隆市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進行聯合門診評估,之後就開始進行早期療育。3歲前療育效果佳何謂早療療育?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簡單來說就是專業人員對出生至6歲學齡前階段針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包含發展遲緩高危險群、智能障礙、感官障礙、語言溝通障礙、學習障礙、嚴重情緒障礙及多重障礙等類別身心障礙兒童及家人提供的各項服務,且據研究報告顯示,3歲前開始進行早期療育治療所得到的效果要比在3歲後才開始要高出許多。衛生局也表示,近年來投入發展遲緩及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的資源愈來愈多,安樂區衛生所除了提供有關教養衛教等資訊外,並針對有發展問題的孩子會協助異常個案通報轉介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中心將會依個案需求安排至醫院進行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確認個案問題所在提早進行早療,以提供適當的環境空間,幫助他們成長。

我國遲緩兒發生率達1成 高於世界平均!

我國遲緩兒發生率達1成 高於世界平均!#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約為6~8%,但對照我國家扶金會的調查指出,我國的發展遲緩兒發生率,竟達10%,換句話說,每十個孩童裏頭就有一人可能會出現發展遲緩的問題,而值得注意的是,偏鄉地區,因為醫療資源與衛教知識的不足,其遲緩兒的發生率更是攀升至近3成之多,儼然成為社會所必需正視的嚴重問題。女童目睹爸爸施暴 心靈受創變遲緩兒其中,嬰幼兒會發生發展遲緩的問題,除了先天的影響,後天所受到的教育與家庭關係影響更是深遠,就有一名三歲女童,一年多前開始親眼目睹父親向母親施暴,原本開始叫爸爸與姊姊,且會說些簡單用語的她,因為心靈受創,竟然變得寡言,語言發展開始出現遲緩,連姊姊與媽媽也不再叫的流利,個人的眼神也變得呆滯,反應遲鈍。所幸經過家扶中心的心理輔導,與語言重建,才恢復到與同齡孩子的活潑與開朗。弱勢家庭與偏鄉地區的孩子,由於偏遠鄉鎮早療的療育資源不到位、且地處於交通不便區域,家長需路途跋涉到都會區接受療育;家庭特色多屬單親、隔代教養或新住民家庭,其家庭參與療育的量能也明顯落後,都讓孩子出現發展遲緩的風險暴增。六歲前進行早療 發展遲緩問題大幅改善然而,根據日本對於早療的研究顯示,六歲以前有發展障礙的孩子,給他適當的復健、教育,比起六歲以後才開始接受,效果差距的倍數是三十倍。但家扶基金會副執行長卻指出,雖然給予遲緩兒早療可解決發展遲緩的問題,可是有些家庭因為經濟壓力、資源不足,讓多數台灣父母被迫放棄早療。若扣掉健保等社會補助,多重障礙兒早療費用,一年超過六十萬元,光是站立架、特殊餐具,扣掉補助每個人也要上萬元,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擔的費用與人力。對此,家扶基金會號召社會大眾以捐款行動支持,投入偏鄉匱乏的資源、人力,期盼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治療,幫助偏鄉兒健康長大。

父母是支柱!4要素幫助遲緩兒

父母是支柱!4要素幫助遲緩兒#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能達到良好的恢復效果,因此家長如何掌握學習黃金期,讓他們能積極進行復健、教育顯得十分重要,此外陪伴與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遲緩兒需要更多的愛與幫助,父母應成為他們的支柱。雨晴是一位唐寶寶,出生時因為體質影響,肌肉張力很低,4個月大時僅能抬頭2秒、且無法自行翻身,為了讓雨晴不至於落後其他兒童太多,父母在她4個月大時就送至台中榮總進行早期療育,復健過程非常辛苦總讓襁褓時期的雨晴哭個不停,父母縱然心疼,但為了她的健康,只能堅持下去,希望辛苦幾年能讓她未來不要落後別人。雨晴4個月大接受醫師評估後,就進行一連串的復健治療,一週須前往台中2~3次,希望可以透過復健提高肌耐力、早日能自行活動;8個月大時提高復健次數,最密集的程度曾週一至五每天早上或下午都安排1~2小時的課程,且每天都還要搭配物理治療師訂定的家庭式自主復健,在家訓練頸部及腰部的肌力約20~30分鐘。復健、教育、陪伴、支持 家長扮演重要角色為了照顧她,父母皆辭掉工作在家做網拍,方便與她互動與關心學習狀況,也從不缺席任何一項學校活動,就是希望能讓雨晴有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她從小就一直上治療課,父母十分心疼,所以希望透過陪伴讓她能在歡樂中學習,家長的用心與堅持,使得雨晴能持續接受早療教育,現在她不但學會自己走路、吃飯、跑跳、還會跳舞,看到她的成長,父母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遲緩兒回娘家 家長相互分享照顧經驗

遲緩兒回娘家 家長相互分享照顧經驗#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舉辦發展遲緩兒的家長和兒童回娘家活動,讓許多曾經參與早期療育的家長與兒童,能夠與昔日互相提攜扶持的家長和兒童舊地重逢,分享孩子學習路上的經驗或成長秘方。兒童精神科許維堅醫師表示:早期接受治療均有很好的機會,也是成效最好的時段,能即早啟發幼兒潛能,而專業人員的評估與治療可以協助家長面對遲緩兒的學習與障礙,提升孩子適應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能力。草屯療養院早期療育中心的兒童日間病房成立於民國91年至今,提供1-6歲發展遲緩兒生活自理訓練、團體遊戲治療、人際互動技巧、感覺統合課程和家長成長團體等課程,已經陪伴約150-200個發展遲緩兒的家庭走過含莘茹苦的早期療育階段,並協助發展遲緩兒童轉銜入幼稚園和國小繼續就讀。藉由此次的聯誼活動,提供治療團隊與家長再度交流和分享的機會,除了爲所有的家長打氣加油之外,更鼓勵有發展遲緩兒的家庭能揮別沮喪,面對困難並積極掌握學齡前的治療,

第一社福基金會辦營隊 盼助遲緩兒學習

第一社福基金會辦營隊 盼助遲緩兒學習#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幫助遲緩兒或是身心障礙者能夠獲得適當的運動及休閒,並且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機會與社會接軌,第一社福基金會於97年提出和社區大學合開「成人健樂營課程」的想法,協助心智障礙青年上社區大學,期待達成融入社區、獲得終身教育機會,同時幫助心智障礙者養成固定參與休閒運動的習慣,由於持續多年的創新計畫已看見服務的成效。每月最後一周 將舉辦營隊第一社福基金會指出,因為發展上較為遲緩的心智障礙者較一般人缺乏休閒和運動的機會,又基於發展遲緩兒家長強調子女的認知與研發展, 但容易疏忽體適能對於子女身心健康和學習準備度之重要性,因此有了規劃「幼兒健樂營」的想法,活動得到瑞銀集團的支持,從102年10月到103年4月,每月最後一週的週六下午,於臺北市信義國中操場,針對2-8歲幼兒舉行幼兒健樂營體適能闖關活動。幼兒健樂營中的遊戲以趣味性活動,但可強化幼兒走、跑、跳、翻、滾、手眼協調的能力、平衡感、肌耐力、心肺功能,在充分享受運動和休閒的樂趣之餘,身心靈更健康。活動中利用體適能器材如平衡木、氣球傘等,還有拔河繩、布球、紙箱、水桶等道具,共計八站活動,安排成環狀路線,讓幼兒自由參加這八站的活動;透過視覺提示卡及口頭提醒,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不插隊,不推擠的良好行為。另還提供顏色闖關卡供幼兒參與各站活動後蓋章換取小禮物,凡有參加五站以上者皆可獲得獎品。每個月活動報到後,領取不同顏色的闖關卡,最後統計參與率最高的前十名頒發獎狀及禮物。希望透過親子互動、肢體伸展、感覺統合的刺激、運動健身的效果、人際互動的機會,促進一般幼兒有機會跟特殊需求幼兒做朋友,大家不分你我一起遊戲,達成融合的精神,未來將有六次活動,歡迎社區內有2-8歲幼兒的家長帶小朋友來參加,有興趣的民眾可撥報名專線,02-272071655轉861-867。 

隨時掌握寶貝成長 幼兒發展檢測APP

隨時掌握寶貝成長 幼兒發展檢測APP#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還在認為大雞晚啼嗎?可別因為這樣疏忽孩子發展遲緩的問題!在台灣有近十萬名的發展遲緩兒,每十五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可能成長遲緩;但社會缺乏早期療育概念,只有近六成的遲緩兒被發現,約四萬名孩子錯過了黃金療育期。 」由伊甸基金會發行的「幼兒發展檢測APP」在上架一個多月後,已達破萬下載量,在迎接好消息的同時,伊甸更希望呼籲新手父母重視定期篩檢及兒童生理發展,使用隨行便利的工具,關心兒童發展健康,下載該App,父母可隨時隨地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詳實記錄寶寶的成長進度,並同步進行0至6歲發展檢測。只要搜尋關鍵字「幼兒發展檢測」即可免費下載。孩子的成長不能等!伊甸籲關心孩子成長進度「幼兒發展檢測」APP提供寶寶的成長進度觀察及發展檢測,除了免付費,另具匿名及便利性的功能,提醒家長隨時留意孩子學齡前各階段的發展。同時更附有增進認知能力的遊戲,幫助孩子獲得學習刺激。若發現有發展遲緩情形,只要把握0到6歲的黃金療育期,儘早幫助發展遲緩兒接受早期療育,就能減輕遲緩的現象及家長的負擔。

遲緩兒早療成效佳 3歲前是最佳療效期

遲緩兒早療成效佳 3歲前是最佳療效期#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3歲前是幼兒大腦神經快速發展階段,幼兒階段的發展包括語言、認知、動作、情緒、生活自理及社會性等全面性發展,並非片面提升認知或讀、寫、算之技能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大約有6~8%的兒童因遺傳、環境及不明原因,導致在動作、認知、語言、情緒及人際適應方面,表現出比同年齡兒童明顯落後的現象,此群幼兒即稱為「發展遲緩兒童」。造成發展遲緩現象常見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中樞神經系統後天成因、缺氧、藥物或毒素等原因造成。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接受早期療育的黃金時間是在三歲以前,因為年幼的孩子神經系統可塑性較大,如果能在此時期介入療育,對其後續的神經智能發展成效較好。可是國內許多家長多數仍存有「大隻雞慢啼」的觀念,在沒有警覺、茫然、挫折及不承認等情緒中,而使孩子錯過三歲以前的最佳療效期。 為讓家長們瞭解如何把握寶寶成長關鍵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訂於4月6日(星期六)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於台南市立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地下一樓會議廳)舉辦免費的國民健康系列講座,議題為「掌握幼兒黃金成長期」,在連續假期不知何處去時,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講。期待藉由王昭月講師深入淺出的帶領下,喚起民眾對幼兒發展的重視與認知,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茁壯!

過動遲緩兒家庭 暢談治療搶先機

過動遲緩兒家庭 暢談治療搶先機#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署立草屯療養院兒童日間病房,1日舉辦「馬達小子(過動兒)」關懷家屬座談會活動,讓曾經參與早期療育的家長與兒童,能與昔日互相提攜扶持的「戰友」舊地重逢。過去不受拘束、脾氣很大、不說話、坐不住、不肯排隊、只會吵著要糖吃和四處翻箱倒櫃的兒童,如今都能成長茁壯,大家相見甚歡,家長與小朋友都有聊不完的話題,氣氛熱烈。  活動中邀請療養院許維堅醫師與家長分享教養與技巧,許醫師提到特殊需求幼兒之家庭在面對這新的挑戰和壓力時,需要社會、情緒及物質的資源關懷,對於有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來說,了解孩子發展歷程的成長任務與需求,是首要目標。 署立草屯療養院早期療育中心的兒童日間病房成立於民國91年,提供1-6歲發展遲緩兒生活自理訓練、團體遊戲治療、人際互動技巧、感覺統合課程、語言治療和家長成長團體等課程,已經陪伴約150-200個發展遲緩兒的家庭走過含莘茹苦的療育階段,並協助發展遲緩兒童轉銜入幼稚園和國小繼續就讀。兒童精神科主任馬景野表示,早期接受治療能即早啟發幼兒潛能,專業人員的評估也可以協助家長面對遲緩兒的學習與障礙,提升孩子適應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能力。院方表示藉由此次的聯誼活動,提供治療團隊與家長再度交流和分享的機會,除了替所有的家長打氣加油之外,更鼓勵有發展遲緩兒的家庭能揮別沮喪,面對困難並積極掌握學齡前的治療。(圖:草屯療養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