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兒

發展遲緩兒0-3歲黃金療育 減少社會成本

發展遲緩兒0-3歲黃金療育 減少社會成本#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形。依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盛行率約6-8%,以民國100年台灣0-6歲兒童人口數137萬來推估,約8-10萬名兒童可能有發展遲緩問題。學齡前遲緩兒童若沒有積極接受早期療育服務,未來將會增加教育成本與社會福利負擔。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表示,早期療育是專為遲緩兒所提供的服務,強調藉由醫療復健、教育體系以及社會福利等三領域之專業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依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需求提供整合性服務,由早療團隊成員共同執行其療育計畫,包括評估兒童的優勢和需求,發展和執行符合「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董莉貞說,由於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的效果,是三歲後的十倍,所以0-3歲是早期療育的黃金療期,此時期的早期療育服務稱為「極早期療育服務」。她指出,全球先進國家都將早期療育列為重要教育發展方向,美國1986年修法明訂障礙兒童療育向下延伸到0-2歲,美國制訂99-457公法後,強調0-3歲的特殊需求幼兒需有早期介入的家庭服務,3-5歲特殊幼兒需提供各種醫療與教育服務的早期介入方案。我國早療實施現況:0-3歲的身心障礙嬰幼兒的早期療育主要由醫療機構提供以醫療服務為主的早期療育型態;3-6歲的兒童主要提供特殊幼兒教育。「極早期療育服務」服務模式核心精神包括:強調0-3歲特殊需求嬰幼兒在黃金療育期階段,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的效果,是三歲後的十倍。孩子應該待在自然環境中,由主要照顧者及其他家庭成員,透過專業團隊的協助及支持,成為密集及永續療育的主要服務提供者,強調以家庭為中心。台灣的早療服務已趨成熟,唯三歲以下的服務量仍不及3-6歲,未來應積極儘早發現3歲以下之遲緩幼兒,使其在黃金療育期內接受早療服務,對於提升早療成效將有顯著進展,也將可省下更多的社會成本。      

接受早療服務 助遲緩兒治療

接受早療服務 助遲緩兒治療#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盛行率約6-8%,以民國100年台灣0-6歲兒童人口數137萬來推估,約8-10萬名兒童可能有發展遲緩問題。學齡前遲緩兒童若沒有積極接受早期療育服務,未來將會增加教育成本與社會福利負擔。早期療育是專為遲緩兒所提供的服務,強調藉由醫療復健、教育體系以及社會福利等三領域之專業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依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需求提供整合性服務,由早療團隊成員共同執行其療育計畫,包括評估兒童的優勢和需求,發展和執行符合家庭需求、家庭關心的事,家庭優勢和家庭資源的「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極早期療育服務」服務模式核心精神包括:強調0-3歲特殊需求嬰幼兒在黃金療育期階段,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的效果,是三歲後的十倍。孩子應該待在自然環境中,由主要照顧者及其他家庭成員,透過專業團隊的協助及支持,成為密集及永續療育的主要服務提供者,強調以家庭為中心。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主治醫師董莉貞表示,鑑於早期療育成效有目共睹,而0-3歲更是黃金療育期,若能及早發現遲緩兒,在黃金療育期內提供「極早期療育服務」,將有更顯著成效展現,也會省下更多的社會資源成本。復健科主治醫師董莉貞說,台灣的早療服務已趨成熟,唯三歲以下的服務量仍不及3-6歲,未來應積極儘早發現3歲以下之遲緩幼兒,使其在黃金療育期內接受早療服務,對於提升早療成效將有顯著進展,也將可省下更多的社會成本。 復健科主治醫師董莉貞說,台灣的早療服務已趨成熟,唯三歲以下的服務量仍不及3-6歲,未來應積極儘早發現3歲以下之遲緩幼兒,使其在黃金療育期內接受早療服務,對於提升早療成效將有顯著進展,也將可省下更多的社會成本。   

醫訊/增進親子關係的教養技巧座談

醫訊/增進親子關係的教養技巧座談#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下父母心!做爸媽的都希望跟家中的孩子有良好的關係,要兼顧工作,又要賦予妥善教育給自家的孩子往往令父母絞盡腦汁;本周六(22)日在新光醫院有一場增進親子關係的教養技巧座談會,透過更多教養孩子的小技巧,能讓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上更得心應手!特別歡迎0-6歲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家庭前往參加,針對發展遲緩兒的家庭,是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及愛心;另外也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前往參加,相關細節可電洽。時    間:2012年9月22日(六)上午09:00~12:00地    點:新光醫院第五會議室(台北市士林區文昌路95號)洽    詢:(02)28332211轉2581社會服務課

慢飛天使畢業典禮 遲緩兒早療有成

慢飛天使畢業典禮 遲緩兒早療有成#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畢業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只是人生的某個階段,但是對於晨光愛兒園的慢飛天使們來說,可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他們的第一張畢業證書,背後的意義大大不同。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特助林茂安表示,今年共有11位畢業生,其中4位即將進入小學、7位因早期療育成果佳,可轉入一般幼托園所進行融合教育。對於遲緩兒與家長來說是一大躍進。4日上午,畢業生們與晨光其他在校生也展現了苦練2個月的成果,演出音樂劇、舞蹈、啦啦隊舞等才藝,雖然偶爾忘記舞步,但認真表演的態度仍讓也讓觀禮的家長們感動不已。畢業生小穎,今年6歲,3個月時因癲癇發作被診斷患有結節性硬化症,兩歲便到晨光接受日間托育服務,原本沒有語言、平衡等能力,經過幾年的早期療育後,去年小穎已至一般幼托園所接受融合教育,今年畢業後將進入小學就讀,台上的他唸出背誦已久的畢業生致詞,讓媽媽感動的說「他是我最大的驕傲!」。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表示,為讓嘉義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接受更好的早期療育服務,嘉基自89年成立早期療育中心以來,陸續於93年成立晨光愛兒園,並以all-in-one專車及外展服務,深入各鄉鎮提供遲緩兒童們所需的早期療育服務,讓許多小朋友都能順利的銜接上幼稚園、國小教育,跟上同齡孩子的腳步。而今年底晨光新園區也即將動工興建,盼未來能讓更多慢飛天使擁有接受早期療育的機會。

藝人與遲緩兒歡度父親節 好天天精神盼獲社會關心

藝人與遲緩兒歡度父親節 好天天精神盼獲社會關心#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明天是父親節,藝人楊謹華、王陽明及演員捲捲昨(6日)天出席心路基金會公益活動,與心路的遲緩兒一同彩繪甜蜜巴士,提前歡度父親佳節,25年來服務智能障礙者的心路基金會指出,「Have a nice day」好天天精神正是他們一直以來所致力推廣的,希望藉由昨天的公益活動,喚起社會大眾對遲緩兒的關心,讓他們也能共享快樂的父親節。楊謹華抱著心路的唐氏症兒童「小澄」,很有慈母樣,笑說,與小澄身形很合,很好抱,而王陽明則抱著小朋友「小花」畫畫,採美式開放主義,讓「小花」盡情揮灑,將巴士上的雲朵、彩虹添上五顏六色。至於父親節如何度過,王陽明無法與老爸度過,也請媽媽幫忙準備高爾夫球具組,要讓老爸開心,也笑說:以前為了拿小費,當過爸爸的桿弟。楊謹華因為爸爸在大陸,表示,會打電話給爸爸祝賀。而楊謹華、王陽明和捲捲三人在戲裡是親子關係,三人昨天也以戲中身分,與心路基金會的小朋友一起提前過節。捲捲也給心目中的「勁陽爸爸」王陽明一個大擁抱,當作是父親節禮物。在記者會最後,楊謹華、王陽明更將戲劇同名小說及寫真書20套還有劇中義賣的服裝、高跟鞋等物品贈予心路基金會做為義賣物品,呼籲粉絲及社會大眾能踴躍購買,以協助心路募集服務智能障礙者的經費。心路基金會也希望藉由彩繪活動,除了讓這群孩子提前歡度父親節外,也希望他們知足樂觀的天性能鼓舞大家,天天都能「Have a nice day」!

心路個別化服務 遲緩兒特重早期療育

心路個別化服務 遲緩兒特重早期療育#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三歲的小勳患有染色體異常的熟豆症,小勳的媽媽發現後就帶他到心路基金會進行早期療育,二歲起照顧到三歲的美齡老師說道:「這個病症除了帶給小勳智能與肢體上的發展遲緩外,外在的發展他看起來就像5歲的孩子。」其實每個來到心路的孩子,都會有一套個別化服務計劃,心路專業課程的最大特色,就是將物理、職能、語言等治療融合在日常的幼教課程中,不會讓孩子因重覆性操作感到枯燥無聊。因小勳腹部、下肢都有肌耐力不足,所以在動態訓練上,老師特別在小勳的腹部及二隻小腿綁上各重達0.5公斤的重力圈,以強化肌肉的耐力、提升肌肉的力量。在治療師的帶領下,心路安排的遊戲不只是遊戲而已,它是一種有目的性的訓練方式。像是鼓勵小勳玩投籃,他得保持平衡拿著球、瞄準籃框後投球,做完這一連串的動作,就能訓練粗大及精細動作。其他如拿湯匙吃飯等日常生活事務,都能達到此目的。小勳在老師的協助下,已經可以數到10了,也能辨識數字及國字符號。老師還會運用貼滿各式小圖片的「溝通圖卡」本,訓練小勳的溝通能力,由他拿著筆在各式圖片上指點比劃著,這也代表他的認知能力也有進步。心路療育專業人員為他們做詳細的評估,由此為他們打造一套量身訂作的個別化服務計劃,這包括心理層面的認知訓練及生理上的治療復健計劃。希望提供全面性的專業支持,改善孩子發展遲緩的現象。心路始終秉持一貫的信念:把握0至6歲的早期療育黃金期,將能大大幫助孩子,因為過了這段時期,療育的效果將是事倍功半!因此,心路除了在台北、桃園、新竹等地經營多個早療機構外,更建置「幼兒發展網站」,讓民眾可檢測學齡前幼兒發展狀況,並發揮及早發現及早療育之效。對於發展遲緩的孩子,心路永遠以最柔軟的心來接納,也以最專業的能力給予家長支持。每個孩子都可以像小勳一樣,展現出生命的無限可能。

到宅療育成功關鍵 專業與家庭的合作

到宅療育成功關鍵 專業與家庭的合作#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雖然早療的觀念在台灣已相當受重視,不過仍有許多發展遲緩與障礙的孩子,因為交通不便,或是缺乏療育機構,或是因為身體病弱難以出門接受療育,而接受到宅療育的服務模式。心路新竹兒童發展中心的物理治療師蘇毓茹表示,早療中心裡會培訓各項療育知能,專業同仁及督導能互相討論,獲得即時的支援,因此遇到孩子的其他問題時,並不擔心有服務上的困難。  通常負責到宅療育派案的社工碰到動作問題較大的重度孩子,會優先派給負責粗大動作復健的物理治療師,所以蘇毓茹手上的到宅個案,幾乎全是極重度的腦性麻痺或罕見疾病的孩子。「當沒有站立架,就運用現有的床,再加上副木,自己當人體站立架,也可以達到站立架的復健效果。」當家長看到孩子的療育效果,也會更加地投入。  「有的家長比較心疼孩子,不希望勉強做太多復健,只要孩子舒服就好;有的家長很積極,到處蒐集資訊,對孩子的療育很有自己的想法。」到宅服務總會遇到許多類型的家長,提供療育策略,不一定每個家長都立刻能取得共識,蘇毓茹曾經遇到的狀況是,她建議家長讓孩子使用站立架,提升孩子的體能和活動視野,以及其他生理功能,但家長卻從其他醫師處獲得不同答案,認為孩子狀況太嚴重,站立架的效果有限。  「家長畢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家長的擔憂和期待,專業人員一定要理解與尊重。」蘇毓茹秉持「碰壁,卻不消極」的觀念,與兒童的家庭成為一個信賴聯盟,才是到宅療育成功的關鍵。她會改變策略,跟家長溝通折衷方案,也讓家長充份了解孩子的狀況,對孩子的療育目標和可能性有合理的期待。跨專業的訓練、團隊的支援,再加上與家長結盟,到宅療育也可以做出無限可能。

早期療育 遲緩兒3歲前治療功效佳

早期療育 遲緩兒3歲前治療功效佳#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估,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同時研究也證實三歲前治療是三歲後的十倍功效,當兒童出現發展遲緩的徵狀時,應盡早接受醫療復健、特教、幼教等早期療育資源的協助,促進兒童多元刺激,幫助他們獲得學習改善,家庭也能減輕照顧壓力。100年臺中縣市合併後,1~11月間進入臺中市政府委託的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接受服務的發展遲緩兒童共有4,187人,弘毓基金會發現,縣市雖然合併,但城鄉差距仍然明顯存在,居住於都會區的遲緩兒僅有1~5%是未使用到療育資源協助者,然而,居住於山海屯地區的遲緩兒卻有9%以上未使用到療育資源者,甚至山線地區高達31%,也就是有三分之一的發展遲緩兒童是沒有療育資源可使用的。弘毓基金會社工組長梁斐芸表示,山線地區涵蓋了東勢、新社、和平、石岡等偏遠鄉鎮,較少完整療育的醫院及機構,許多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要到醫院做復健或看醫生,一趟就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看病來回就需要至少快一天的時間,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家長雖然很希望孩子能夠接受療育、有進步,但經濟負擔加上交通偏遠的問題,常常阻礙了遲緩兒的復健教育之路。對於這些無法獲得療育資源的兒童及家庭,弘毓基金會投入早療行動專車及大量的專業團隊人力提供到宅教學與復健的服務,關懷弱勢家庭的心理,更對於醫療、教育、生活方面的困境給予急難扶助,但是,在油電雙漲的現代,需要被幫助的家庭愈來愈多,捐款做公益的所得經費卻日漸減少,弘毓基金會今年是第四屆發起「有你有希望勸募活動」,希望社會大眾看見偏鄉家庭的需要,幫助弘毓基金會,也幫助每個需要接受到醫療、教育資源的孩子,為偏鄉的孩子點亮希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