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

死亡人數越多代表防疫越差?戳破名嘴謬論,陳建仁親自算給你看

死亡人數越多代表防疫越差?戳破名嘴謬論,陳建仁親自算給你看#死亡率

疫情期間人心惶惶,對於媒體或網路上毫無專業背景的討論和謠言,必須更加謹慎判別,以免下錯結論,引發恐慌。研究領域涵括流行病學、人類遺傳、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在《因果螺旋》一書中實際分析了一位名嘴在政論節目上觀點,如何誘導民眾陷入錯誤的判斷,並示範正確的理解途徑。以下為原書摘文:

兒童安全座椅 減少7成死亡率

兒童安全座椅 減少7成死亡率#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帶寶寶外出怎樣做最安全?答案是正確使用汽車安全座椅,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減少71%死亡率,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提高75%。只要記得「後、安、固、指」四口訣,就能維護寶寶的安全。13%家長未使用 幼童難承受劇烈碰撞根據靖娟基金會2019年汽車安全座椅使用調查,回收1047份問卷結果顯示,13%家長未使用過安全座椅,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使用安全座椅有困難。然而近日兒童因未乘坐或未正確安裝安全座椅,導致死傷的新聞頻傳,例如日前台南一名駕駛因疲勞而自撞電線桿,當時車內一名媽媽抱著3個月大的男嬰坐後座,因男嬰未乘坐安全椅,急救後重傷不治。提醒家長,孩子無法承受劇烈碰撞,因此千萬不可輕忽安全座椅的重要性。9月新法規上路 4歲以下需乘坐交通部公告109年9月1日將實施新修正的「小型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明訂2歲以下幼童應安置於車輛後座之攜帶式嬰兒床或後向幼童用座椅,予以束縛或定位;2至4歲以下且體重在18公斤以下者,應坐於車輛後座之幼童用座椅,予以束縛或定位,並優先選用後向幼童用座椅為宜。呼籲家長開車載送4歲以下兒童時,要檢查安全座椅是否正確安裝,以守護孩子的乘車安全。「後、安、固、指」4口訣市面上安全座椅的形式多樣,該如何確定正確使用安全座椅呢?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4個簡單好記的小口訣,讓您第一次使用就上手!「後」:只安裝於「後」座,並選用「後」向式安全座椅。「安」:請依循各廠牌說明書「安」裝安全座椅。「固」:安裝完成後必須確認安全座椅穩「固」不搖晃。「指」:確認寶寶繫緊安全帶並保留一「指」寬的空隙。

15分鐘乳房攝影 可降乳癌死亡率

15分鐘乳房攝影 可降乳癌死亡率#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早期乳癌(第0-2期)預後很好,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其中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防治策略!經國內資料分析發現經由篩檢發現的乳癌,高達86%是屬於 0-2期的早期乳癌。國民健康署補助45-69歲婦女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每年約提供86萬名婦女接受篩檢,發現了4000多名乳癌個案。太忙、怕痛 是女性未接受篩檢的原因政府提供的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國際間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我國實證研究亦發現,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國健署的調查發現,女性常見不願意接受篩檢原因為「覺得身體健康沒有需要(47.9%)」、「太忙沒有時間(26.0%)」、「乳房攝影檢查過程不舒服會痛(14.4%)」等。但其實只要10-15分鐘即能完成檢查,且避開生理期前後1週即能降低檢查之不適感。38%的乳癌 是可預防的國民健康署提醒:乳癌發生之高危險群包括太晩生育、乳癌家族史、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或酗酒以及未曾哺乳等;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指出,38%的乳癌可藉由健康的生活型態來預防。三個及早提醒大家一起防治乳癌:「及早預防」,遠離菸、酒等致癌因子,飲食均衡,養成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並適度釋放身心壓力。「及早發現」,符合資格的婦女只要定期接受篩檢,便能早期發現病變組織。「及早治療」,一旦篩檢發現異狀,應儘速接受後續診斷與治療。

嗜甜食甜飲 糖胖症死亡率提高7倍

嗜甜食甜飲 糖胖症死亡率提高7倍#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糖胖症是指身體質量指數(BMI)﹥27以上的糖尿病病友,死亡風險提高7倍!「糖胖症」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且目前出現年紀最小6歲患者,糖胖症患者多愛喝含糖飲料和吃甜食,除有肥胖和血糖異常外,且在頸後或手臂皺摺處皮膚變得黑黑的,也就是糖尿病前期出現的「黑色棘皮症」。只要控制飲食、運動、忌喝含糖飲料、忌吃甜食,體重減輕後,可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血糖穩定性,改善黑色棘皮症狀,也可變免發生第二型糖尿病和減少死亡率。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不斷升高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肥胖的人發生新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風險也會增加2-3倍。目前全球的肥胖人口比例已經達到40%。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相較於過往再度攀上新高。國人糖尿病患不斷增長 以第2型糖尿病佔多數我國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這相當於每10位成人裡面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引起的大小血管併發症,如失明、慢性腎病變洗腎、心血管疾病以及截肢等,更是不容小覷。頸部後方出現一圈像沒洗乾淨的黑區域 需就醫檢查頸部後方有一圈顏色較黑區域,並非脖子沒洗乾淨;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黑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黑棘皮症本身並不是疾病,但它的出現,可能與肥胖、耐糖不良、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有關。糖尿病+肥胖=糖胖症 改善糖胖症的方式一、改善飲食:若一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一個月即可減輕2公斤。二、規律運動:超過30分鐘的肌肉連續運動為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跑步、騎腳踏車、游泳或跳繩等。三、適當藥物:降血糖藥可能對體重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四、代謝性手術:第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重度肥胖者(BMI>37.5),若藥物治療後血糖仍然無法改善者,可接受代謝性減重手術治療。治療糖胖症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積極尋求治療、配合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和協助、定期監測記錄體重和血糖變化、定期回診和醫師或衛教師及營養師討論調整治療計畫,降低糖胖症對健康的不可逆傷害。

噁!90%的維他命都是用石油做的

噁!90%的維他命都是用石油做的#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目前市面上販售的綜合維他命或營養劑,約有90%是以石油萃取物為原料,經化學合成製造的合成維他命劑或合成抗氧化劑。從最近數十年前起,為了要了解合成維他命或合成抗氧化劑,是否與天然抗氧化劑或天然維他命一樣具有預防疾病的效果,全世界進行了許多以人為對象的臨床試驗,並將結果以論文發表。綜合維他命無助健康?應注意的一點是,和透過飲食攝取的天然抗氧化劑或天然維他命不同,在服用合成抗氧化劑或合成維他命補充劑時,個別臨床試驗會出現相異的結果。某些臨床試驗得出不具預防疾病效能,但部分臨床試驗則反之,甚至在其他臨床試驗出現疾病危險性升高的結果,每一項臨床試驗的結果都是天壤之別。2007年2月,一項針對維他命的研究結果出爐,該結果與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們所知道的事情完全相反,使全世界陷入衝擊。這篇統合分析論文,發表在醫學領域頂尖醫學學術期刊之一《美國醫學會雜誌》論文結果令人驚訝,眾多人們服用的綜合維他命劑內,含有的β—胡蘿蔔素、維他命A、維他命E不僅無助健康,反而會讓死亡率升高;至於維他命C與硒,則是未提升死亡率,但也沒有降低死亡率。抗氧化補充劑並無降低死亡率功效依具體研究結果來看,這是在全世界具代表性的醫學資料庫內,針對截至2005年10月以前發表的論文進行檢索之後,選定過去16年間,總共68篇已發表的隨機臨床試驗,綜合其個別研究結果做成統合分析。綜合全部68篇研究時,研究對象人數有23萬餘名,服用抗氧化補充劑β—胡蘿蔔素、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硒者與未服用者之間的死亡率無統計上的差異。意思是,抗氧化補充劑並沒有降低死亡率的效能。服用抗氧化補充劑死亡率反而提高?然而,更令人錯愕的結果是,在68篇論文中,若是按照客觀性論文品質評估基準,只將47篇高品質水準的臨床試驗進行綜合研究時,研究對象總共18萬餘名,服用抗氧化補充劑的人比起未服用者,死亡率反而高出5%,相對風險1.05,信賴區間1.02至1.08。更仔細探究的話,若是服用β—胡蘿蔔素補充劑,死亡率反而比未服用高出7%,維他命A高出16%,維他命E高出4%。至於維他命C與硒,則是未提升死亡率,亦未降低死亡率。(本文摘自/先戒了維他命再說/大是文化)

乳癌沒有徵兆 這些高風險群要注意

乳癌沒有徵兆 這些高風險群要注意#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乳癌位居國人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也是十大癌症死亡率中的第四名,每年有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悄悄成為女性的隱形致命殺手,因此定期篩檢與預防,關注自身的健康也顯得格外重要。更年期女性服用荷爾蒙也​要特別注意北區醫學中心一般外科蔡欣恬醫師指出,癌症可怕之處在於它沒有徵兆,乳癌的好發年齡在45至69歲之間,有家族史、抽菸,甚至二手菸也是罹癌風險之一;此外,經期過早開始、過晚結束,或是更年期女性服用荷爾蒙,都要特別留意,因身體長時間暴露於女性荷爾蒙當中,罹癌機率就會增高。罹癌不要怕 及早治療提升存活機率 蔡欣恬醫師強調,現代醫學非常進步,只要及早治療,癌細胞都有機會得到良好控制,不過每年都能遇到因罹癌產生恐懼,而不願面對它、治療它的患者。舉例來說,一位60歲的職業婦女,乳房已經散發惡臭、化膿及出血不止,才掛急診就醫求診,不但錯失黃金治療時期,更可能縮短自己存活的時間。治療方式多元 低溫電漿刀乳房重建幫手乳癌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再搭配化、放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針對不同的患者打造合適的個人化治療。傳統手術使用電燒刀將癌細胞切除,高溫熱傷害對於術後組織重建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對於乳房全切除及重建的患者,手術時能選擇使用低溫電漿刀,降低熱傷害及疼痛感、出血量少,相較於傳統電燒手術,皮瓣保留也比較完整,對於術後重建、乳頭保留都有很大的幫助。女性愛惜自己 從定期乳房篩檢做起蔡欣恬醫師補充,定期篩檢是及早發現乳癌的關鍵,國健署推出乳癌篩檢計畫,45至69歲之女性每2年可免費一次乳房攝影;不過,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30歲以上女性每年就要做一次乳房篩檢,平時也要養成自我檢測的好習慣,如果發現乳房有異樣,應趕緊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呼籲國內女性一同愛護乳房的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