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

3C產品當保母 恐養出過動孩子

3C產品當保母 恐養出過動孩子#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科技進步,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琳瑯滿目,有些家長照顧孩子時,會使用3C產品防止孩子大吵大鬧,尤其在外聚會時,只要將平板或手機交給孩子滑動或觀看影片,孩子就能立刻安靜。3C產品看似是優秀保母,但可能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傾向等更大的傷害。一名4歲戴小弟被幼稚園老師寫聯絡簿反映,上課期間會有擅自離座的行為,無法專心聽課,建議家長協助就醫。媽媽看了相當擔心,心想兒子會不會是過動兒?趕緊帶孩子至復健科門診,經醫師評估確實有過動傾向,轉介復健治療後,專注能力明顯改善。工作繁忙難帶孩子 「3C保母」易使孩子過動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何政峰表示,評估發現戴小弟無法久坐,專注力持續度不夠並有衝動行為。藉由團體的動態感統活動並搭配有趣認知教具,滿足孩子的動態需求並提升專注力。另外戴小弟的父母忙於工作,又有2歲妹妹要照顧,因此常讓戴童看電視或是玩平板,形成「3C保姆」情形。長期下來,戴小弟活動量不足,又不斷接受聲光刺激,造成上課期間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衝動等行為。2歲前不應該讓孩子看電視或影片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2歲前不應該讓孩子看電視或影片。人類2歲以前的大腦發展迅速,會先大量隨機製造出神經元連結,之後會依照其真實的感官經驗,自動修剪、消除用不到的連結,只保留需要用的。孩子接觸數位媒體的時間愈長,從事其他活動時間相對少。根據研究顯示,孩子最好每天能有1個小時左右的運動量,而且強度要夠。提升孩子的活動量 制定合理使用網路時間臨床上,職能治療師設計一連串的動態活動,藉由彈跳、攀爬、翻滾、衝刺、搖動等豐富的動態刺激,來提升孩子的活動量。畢竟動得夠,才靜得下。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人手一機的時代浪潮難以避免,陪伴孩子面對網路是一場長期抗戰,父母必須教導孩子培養使用網路的正確價值觀,制定合宜的使用時間,才不會讓孩子的症狀加劇,造成學習落後、人際互動不佳。

小兒異膚、過動症 中西醫合治來改善

小兒異膚、過動症 中西醫合治來改善#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1歲的小靜常雙手肘內側、膕窩、踝關節有紅疹、脫屑、乾癢龜裂,四肢多處紅色抓痕。早上起來易流鼻水、噴嚏,鼻塞,加上有氣喘史,感冒嚴重時容易呼吸喘促。平日上課無法專心、易插嘴、無法安靜坐在椅子上、容易衝動,時常粗心大意做錯事情,也無法持久集中精神完成作業,3年前診斷為過動症,並規律西藥控制。小靜接受西藥與針灸治療後,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症狀獲得改善,上課可以專心且不插話,衝動行為減少並可獨自完成作業,也不再因為鼻子癢、皮膚癢影響專注力與學習,學期成績進步。精神科醫師建議暑假開始可嘗試停止服用過動症藥物。開學約1個月,雖已停止服用過動症西藥,老師還誇獎小靜自制能力進步,上課表現良好。17.5%孩童患異位性皮膚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賴以修表示,早期孩童期,造成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的原因為食物過敏。3到7歲的孩童,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為黴菌、塵蹣類的過敏原。青春期以後的孩童,則是精神及情緒壓力,會惡化異位性皮膚炎。目前全球約17.5%孩童患異位性皮膚炎,更有1%孩童,深受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所苦。1歲以前發病者,約佔60至70%;5歲以前發病者,更佔了百分之70至95%。過敏三兄弟: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莉華表示,兒童過敏疾病有階段性,稱為過敏進行曲,出現順序是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這3種疾病又被稱為「過敏三兄弟」。上述過敏疾病可能單獨出現,或是2種、3種合併出現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過敏疾病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後天環境、季節氣候、生活習慣、過敏原暴露與情緒壓力等有關。兒童的生理與成人大不同,中醫觀點是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陰陽及氣血都遠不及成人,臟腑發育也未健全,即「肺脾腎常不足」。治療過敏性疾病及調理其體質時,會以肺、脾、腎三臟為主。嚴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80%情緒精神障礙賴以修醫師表示,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約80%情緒精神障礙。中度及輕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分別有53%及30%的情緒行為異常。和其他兒童重大疾病如血癌及癲癇相比,異位性皮膚炎造成的心理精神危害更勝一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童,80%青春期後會痊癒。但那些到成人未痊癒的患者,隨年齡的增加,異位性皮膚炎的外顯性皮膚症狀,可能影響心理情緒,造成自我負面評價及低自尊的衝突,對日常生活或工作表現皆產生嚴重影響。注意力欠缺過動症 5大類治療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簡稱「過動症」,症狀主要分為過動/衝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研究顯示過動症可能是大腦前額葉的細微功能缺失,或神經傳導物質與路徑功能失常,醫師診斷以臨床表徵及行為表現為依據。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親職訓練」、「感覺統合訓練」5大類;治療過程中,家長、老師及醫師角色都非常重要,需要相互合作來幫助學童。過動症中醫治療 可以中藥、針灸、耳穴貼敷、按摩過動症的中醫辨證可分為「心肝火旺」、「痰火內擾」、「心脾兩虛」、「肝腎陰虛」、「肝鬱脾虛」,治療初期以心肝火旺最多,治療一段時間後以肝腎陰虛為最多;表示臨床表現多動、衝動的行為(心肝火旺),較容易被家長及老師發現,注意力缺失(肝腎陰虛)的症狀較不容易被察覺,較多數的患兒以「心肝火旺」證為標,「肝腎陰虛」為本,治療過動症初期以心、肝為主,後期則以肝、腎為主。中醫治療除了中藥與針灸,可以配合耳穴貼敷或按摩穴位,對於寒證及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還可以運用艾灸治療。皮膚疾病可加上中藥藥膏輔助治療,例如紫雲膏、青黛膏、青珠膏、黃連膏等。

長期吃進人工色素 恐引發兒童過動症

長期吃進人工色素 恐引發兒童過動症#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截至目前為止,一直都具有爭議性,美國有不少團體,紛紛針對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食用色素對健康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大,尤其是兒童,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目前仍無證據顯示,食用色素會危害健康,不過同時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著手研究食用色素,和兒童過動症之間的關係。讓食物顏色更鮮豔 能提升食慾「食用色素」簡單來說,就是食物的著色材料,可以讓食物顏色更鮮豔、豐富,不僅能提升食用者的食慾,還可以增添感官享受,食用色素可以粗分為「人工」和「天然」2大部分,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非常廣泛,包括植物色素、動物色素、維生素色素和焦糖色素等,來源多取自於自然,透過物理方法提取精製而成。長期食用人工色素 埋下健康隱憂人工色素一直到20世紀左右才出現,之後漸漸大量被使用,現在,在我們周遭有許多食品,都可以發現人工色素的蹤跡,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長期食用人工色素,無疑是對身體埋下健康隱憂。英國曾有研究指出,小朋友只要吃進過量的人工色素,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情況,美國公益科學中心也曾提出一份報告,指出人工色素不僅有致癌的風險,也會提高兒童過動等行為問題,和過敏等健康問題。標示不清者 較容易含法定外的色素目前法定的人工色素有8種:藍色1號、2號、綠色3號、黃色4號、5號、紅色6號、7號、40號,購買食品時,請注意外包裝的標示,標示不清者,較容易含法定外的色素,建議不要購買。老實說,關於食用色素的問題,目前仍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我們不需要太過驚慌,但必須懂得保護自己,雖然食物添加人工色素,看起來真的很「吸睛」,好吃度瞬間提升,不過,還是別忽略人工色素所潛藏的問題,偶爾食用不是大問題,但是長期來說,建議還是減少攝取量比較安全,畢竟食品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要吃染色後的食物。(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4:食物安全吃健康/康鑑文化)

區別亞斯伯格與過動 6大關鍵指標

區別亞斯伯格與過動 6大關鍵指標#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核心問題的差異過動兒和亞斯兒,兩者的核心問題截然不同:ADHD的主要核心問題是自我控制;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則是在非語言溝通及社會互動方面,加上他們的固著行為與思考模式,容易讓人對他們持有怪異的刻板印象。亞斯兒在語言發展、學科表現上,沒有明顯的問題,但是他們在人際互動中需使用的語言部分,則相對薄弱許多。‧待加強處的差異「過動兒問你問題,主要不是為了想得到答案。亞斯兒在回答你的問題時,不見得是你要的重點。」這句話有些拗口,卻也真實反映了這兩類孩子在特質上的差異。過動兒問話時,常是出於衝動。因此,對方的答案是什麼,對他來說並不是重點。至於亞斯兒,則是受限於他的理解能力,因此容易答非所問。過動兒要加強的是自我覺察,以及衝動方面的自我控制。亞斯兒要加強的,則是對於人際互動的理解能力。‧亞斯兒無從決定、易焦慮;過動兒到處亂跑、易衝動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選擇,當孩子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如果可以考量自己的特質,將能迴避不必要的自我衝突與壓力。當過動兒處在相對自由、無人管的情境下,容易因為自我控制能力不甚理想而四處亂跑,未經允許就任意碰觸物品,或是無法好好完成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至於亞斯兒,則是容易因選擇太多而無所適從。尤其是在無法好好決定的狀態下,又有旁人的催促,更容易喚起他的焦慮,使得當下要做的事情因此被擱置。‧亞斯兒打破砂鍋問到底;過動兒因為衝動打破砂鍋過動兒最常讓家長頭痛的是,他們的衝動容易在生活中帶來很大的干擾,例如一個不小心,就會把廚房裡的砂鍋打破。而亞斯兒對於他感興趣的切身話題,則是一定會把問題問得很透澈。當然,這種非問到答案不可的態度很值得稱許,只是有時也會讓對方招架不住。被亞斯兒提問時,不用太擔心,必要時,也可以來個回馬槍、反問回去。人與人的溝通,本來就是一來一往構成的。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孩子的提問,進一步去了解他的興趣和想法。‧面對新刺激的應對差異在新的刺激與情境方面,通常過動兒會很興奮地想靠近,調適上也相對容易。亞斯兒面對新的情境時,則容易焦慮。主要原因是,新的情境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與變數,而這往往是造成他們焦慮的來源。‧專注力的差異觀察一下,孩子專注其中的事物裡,除了3 C之外,是否還能參與或完成其他特定事物。也就是說,他的專注力是否能在特定活動中,維持一段時間。關於專注力,通常對過動兒而言是相對困難的。亞斯兒則容易陷入全有/全無的局面:在面對他感興趣的事物時,會加倍投入。相反地,若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事物,則可能不願參與其中,或者忽略大人希望他注意的事物。也因此,亞斯兒容易被老師誤解,認為「這個孩子上課不專心」。共病──亞斯伯格症+ADHD當然,孩子仍有可能同時具備兩種疾病,即所謂「共病」,例如同時有ADHD和亞斯伯格症。對此,我們需要將ADHD和亞斯伯格症清楚地釐清、鑑別,以進行後續的因應。若把這兩個類型混淆在一起,患者與家屬都將面臨很大的衝突與困惑,因為不同的障礙類別,在互動以及介入上,會有很大的不同。醫師若能向家長清楚說明,孩子在診斷上同時具備這兩種障礙的細節,以及符合診斷標準之處,家長將得以有遵循的方向。對於疾病的診斷與鑑別,建議家長們和孩子原就診的醫師仔細溝通和討論,釐清孩子實際的身心特質,以便後續進行協助與介入。‧藥物介入須知ADHD的核心問題──自我控制,可以透過藥物得到適度的改善(例如利他能、專司達、思銳等),幫助孩子在學習上維持適度的專注力,並控制其活動量及衝動症狀,讓孩子在人際及社交互動、情緒管理等方面,有機會習得更為細緻的能力。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則沒有藥物可以進行改善。通常亞斯伯格症患者所服用藥物,主要目的在於減緩患者的焦慮。若孩子因服用藥物而產生噁心、心悸、想吐、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則須特別留意這些副作用可能為孩子帶來的情緒影響。關於孩子是否需要透過藥物介入,以及服用藥物的相關細節(如藥物內容、藥物作用及副作用等),建議與原就診的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智科醫師詳細討論。(本文摘自/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寶瓶文化)

活潑是不是過動症?就診前寫下4問題

活潑是不是過動症?就診前寫下4問題#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小學1年級的林小弟從小就活潑,在校時會嘲笑同學,因此人際關係不佳,在家時也經常與家長爭論,等不及別人說完話,就會插嘴說不相關的話題。家長深感委屈、挫折,忍不住以打罵的方式管教,但總是無法改變,反而讓孩子被孤立,導致惡性循環。就診檢查及測驗後,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擔心孩子不專心是生病 先回答4個問題南投醫院洪麗珍職能治療師表示,家中小孩活動量高,專注時間與其他小孩不同,許多家長擔心孩子這樣不專心的行為是不是生病,抑或只是調皮、愛玩。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提出4步驟,讓家長在帶孩子至診間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前,可以先完成的資料,讓醫師能夠參考,使得孩子能夠獲得適合的治療。首先,準備4張紙,找個寧靜的時刻坐下來,好好思索以下的問題,釐清真正困擾的地方。第一張紙寫下你最在乎、擔心孩子的是甚麼?就家庭、學校、社交等方面具體列出你覺得的問題。觀察孩子能力、情緒問題 也可藉量表檢測第2張紙寫下:孩子的「健康問題、心智發展、動作協調、感官問題、學習能力、情緒問題」這幾方面,你覺得與一般小孩不同的地方。第3張紙:可以試著從網路上下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量表」填寫後,列印1份。第4張紙:找機會與學校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寫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洪麗珍職能治療師表示,將準備好以上4張紙帶去門診,可以幫助醫生有效率的整理出孩子的問題,幫孩子做個正確的評量與診斷,給予您適切的治療方向。

不停眨眼、聳肩 女學生患這病被排擠

不停眨眼、聳肩 女學生患這病被排擠#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曾姓女學生,長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情緒就像台煞車不靈的車子,無法控制,而且會不停眨眼睛、不時地聳肩,甚至還會甩頭往後看,嚴重影響到同學學習;正值青春年華卻成為班上邊緣人物,遭到同儕排擠。經由就醫檢查後,原來是罹患妥瑞氏症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醫師視女學生症狀,給予妥瑞氏症藥物治療,這位女學生出現抽動次數大幅減少,也沒有產生嗜睡等不良副作用。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 多巴胺部分促進劑可調節收治該名女學生的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黃凱琳說明,妥瑞氏症是一種神經運動不協調而引起的病症,可能與大腦基底核、尾狀核和前額葉等大腦皮質區的神經異常有關,導致身體出現不自主、重複性的動作,稱為抽動Tics;抽動又可分成動作性和聲語性兩種。妥瑞氏症好發於學齡前兒童至青春期的少年,通常還會伴隨著強迫症、注意力缺失或過動症等。至於妥瑞氏症的藥物治療,主要採用多巴胺部分促進劑,來調節腦中不平衡的神經傳導物質,目前國內已有核准妥瑞氏症的治療藥物,能幫助妥瑞兒改善症狀。搭配習慣反向行為治療 改善妥瑞兒抽動症狀口服藥物的使用劑量也會影響到妥瑞兒症狀緩解的速度,黃凱琳醫師解釋,通常症狀能在一週後明顯地緩解,像上述女學生即是治療成效不錯的個案。除了藥物治療,也可搭配行為治療,即習慣反向治療,若妥瑞氏症患者即將要表現出抽動反應時,可訓練他們嘗試做出相反動作,或是較不影響他人反應來取代。多給予信心與陪伴 也能與症狀和平相處黃凱琳醫師最後補充,使妥瑞兒困擾的不是症狀本身,而是師長及同儕對於妥瑞氏症的不了解,讓妥瑞兒感到失落及挫折。醫師也呼籲,請先試著了解孩子的情況並接受它,放鬆心情有助於妥瑞兒症狀緩解與抽動症狀和平共處,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時,應及早求助精神科醫師,別誤信偏方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過動症整合治療 有效治療分心、衝動

過動症整合治療 有效治療分心、衝動#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王醫師,我的小孩常和同學起爭執,容易生氣,不寫作業,腦筋很聰明但成績卻很差,打他、罵他都沒有效,也不知以後要怎麼辦?」一位焦慮的媽媽帶著小二的陳小弟到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特別門診,草屯療養院醫師王雅甄評估後發現陳小弟除了上面所述的問題外,還有容易分心,寫作業拖拖拉拉,行為衝動、情緒自控力差等問題,經詳細診察,確定陳小弟是屬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過動症兒童是神經發展緩慢的障礙王雅甄醫師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台灣學齡兒童的盛行率約7%,近年來許多的腦功能影像研究,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大腦皮質成熟度平均比同齡兒童慢了3年,是一種神經發展的障礙,但是由於許多家長常把患童問題當成是叛逆、不乖、或不用心,而錯失治療時機。王雅甄醫師特別提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其疾病生理基礎,不是長大了自然就會好,處理不好會衍伸許多心理、人際、家庭、教育等問題,須透過專業的兒童青少年心智科醫師來評估、診斷及治療處置,才能給過動症孩子最大的協助。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許維堅主任表示,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建議合併行為治療,藉由分段學習、學習時減少干擾刺激並簡化環境、合理地設定目標、提供正向回饋、教導學習辨識情緒並管理情緒等,可有效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另這些孩子也常有許多合併症,如動作協調問題,學習障礙等,需要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設計相關的訓練與課程來協助孩子適應,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也常讓家長在教養上面臨很大的壓力,因此適當的親職效能諮詢與教養技巧訓練,有助家長協助孩子的發展與適應,改善親職關係。整合治療才能同時改善學習、情緒行為問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需要整合式治療,使孩子和家長能夠獲得完整的診斷、治療與相關醫療資訊,透過整合治療有助改善兒童的學習,情緒及行為問題,希望家長及老師如果發現孩子有注意力與過動衝動等問題,應早日就醫,才能帶給孩子美好的未來。  

上課坐不住 多攝取魚類、堅果就對了

上課坐不住 多攝取魚類、堅果就對了#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班上老是有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說話、走來走去擾亂秩序?可能與缺乏這些飲食有關!研究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普遍缺乏omega-3的補充,只要從飲食上下手,多多攝取魚類、堅果等,就能幫助改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對藥物的反應好 治療成效約有 60~80%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倍禎表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往往在中高年級時開始有學校適應上的困難,因為必須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深,所需的專注力也相對的增加。ADHD症狀與體內必需脂肪酸不足有關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張倍禎醫師與MBI-Lab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ADHD的症狀與體內的必需脂肪酸 ( EFA) (如omega-3脂肪酸,n-3) 的不足有關。此項研究共邀請了2組兒童,評估其症狀、EFA缺乏的嚴重程度與其延遲反應時間的表現。研究結果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體內脂肪酸(EFA)越缺乏。孩童EFA(如n-3)缺乏的越嚴重,其衝動控制的能力越差。減少外食機會 飲食均衡攝取飲食中過多人工添加物、反式脂肪酸已被證實會促進發炎反應。張倍禎醫師表示,家長應留意孩子飲食習慣,減少孩子外食機會,均衡攝取新鮮蔬果、魚類及堅果。家有過動兒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目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治療的成效約有 60~80%,加上日常飲食調整,就能持續改善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