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

自覺過動主動就醫 16歲女從吊車尾進步到名列前茅

自覺過動主動就醫 16歲女從吊車尾進步到名列前茅#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安安(化名)是一名16歲女高中生,個性非常乖巧,每天花很多時間念書,但成績總是吊車尾,從小被老師跟家長誤認為智力不足,某天,安安在報紙讀到有關過動症的資訊,發現與自己的情況相當類似,要求家長帶至精神科檢查,積極治療一學期後,安安從過去吊車尾,晉升為名列前茅,讓家長及老師直呼不可思議!3大ADHD核心症狀:注意力不足、衝動、過動台北榮總醫院精神部黃凱琳醫師表示,案例中的女高中生,從小有注意力不足的情況,常常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她就不由自主的神遊,又或者是閱讀考試卷題目,一直無法靜下心,雖然她很有學習動機,但成績總是落在倒數三名,就診後才發現這位女學生從小就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積極治療一學期後情況大幅改善。不少人以為ADHD的孩子都必須是活動量過高、容易衝動,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只有注意力不足,有些孩子可能合併以下2~3種症狀不一定:1)注意力不足/忘東忘西、忘記抄連絡簿、上課容易神遊。2)活動力過高/上課難以坐好、靜不下來。3)衝動/耐不住等待、難以排隊、容易介入人家談話。好動與過動傻傻分不清楚?可從年齡階段性任務著手臨床上發現,有些家長無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好動還是衝動,黃凱琳醫師表示,分辨好動及過動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家長可由每個孩子都有「年齡的階段性任務」的指標著手,比如1~2歲的孩子本來就很難坐好,但到3歲後,孩子會慢慢聽懂家長要求的規矩,並開始實踐;但若孩子到了6、7歲時還是不坐好,那家長就應提高警覺,觀察孩子是否有其他過動、衝動的狀況。又或者,家長可以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較,觀察孩子與同儕相處的狀況是否會有不同,如果動作習慣都相差不遠,那孩子應該沒有問題;但如果相處起來有落差,比如同儕都可以乖乖坐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沒辦法,類似這種觀察,就建議就醫檢查。懷疑孩子可能患有ADHD?醫:先至精神科、兒童心智科就診「不知道找什麼科別的醫師?」黃凱琳醫師分享,如果發現孩子過動症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並發生在2個不同的場所時,建議家長可先帶至精神科或兒童心智科檢查。至於有些媒體曾報導,台灣ADHD有過度診斷的狀況,黃凱琳醫師表示,確診孩子是否為過動症是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判斷與觀察,當然一方面必須依照醫學上的診斷指標,但另一方面,還是要回到與孩子的相處及觀察中,才能確定孩子是否有過動症,若家長仍然擔心有過度診斷的情況,建議可多尋求不同意見。

兄弟倆愛打架鬧事 竟是過動症惹的禍

兄弟倆愛打架鬧事 竟是過動症惹的禍#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目前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大仁哥與小仁弟兩兄弟,從小開始不但不能好好坐下來寫功課,更四處找人對罵、打架,要不就賴在地上,任憑說好說歹就是不甩老師,甚至讓阿嬤接到通知,到學校向老師、家長與小朋友道歉。阿嬤表示孩子從小就是她在帶,倆兄弟自小就愛打打鬧鬧,怎麼說也說不聽,直到哥哥國小3年級,才在老師的建議下,到馬偕醫院經醫師評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就是俗稱的過動兒,就連弟弟經過檢查後也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 使得他們缺乏自信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呂忠益表示,過動兒通常在視覺及聽覺的專注力不夠,書寫能力也跟不上實際年齡的進度,再加上情緒控制力不足以及不知如何跟他人互動,常常與同學玩一玩便莫名其妙的打了起來,因此,容易造成自我認知不足及缺乏自信心,一個人才往往就如此被淹沒,就像是大仁哥第一次來上課時,氣嘟嘟的大聲吼著很多同學都討厭我,沈默一陣後大哭說我不要被討厭。治療過動症吃藥並非唯一選擇 找出問題最重要新北市衛生局表示,一般人都誤以為這類的小朋友需要吃藥,其實藥物只是治療的選項之一,家長必須了解這絕非是孩子頑劣或自己管教失當,要知道這些孩子的問題是長期的,因此,為了他們健康的成長著想,找出他們被需要被協助的地方,並給予他們特別的醫療幫助。雖然,一時的症狀改善,並不能保證日後的進步,但還是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指導,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就像是大仁哥,他透過類似123不能動的剎車遊戲,學會了控制暴衝、情緒引導練習表達喜怒哀樂,還有跟著治療師的口令做動作,來訓練忍耐及人際互動等,讓他們現在已經可以坐下來好好寫完功課了。幫助孩童解決困擾 打造一個友善環境呂忠益表示,若發現孩童有異時,鼓勵家長評估自己的小孩,也跨局處安排國小老師在職訓練及社區民眾講座,結合父母、學校、社區、醫療共同建構一個友善的環境來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因此,提醒各位民眾,若是家中有過動症的孩童時,應好好的幫助他們找出問題、解決它,如此一來,才能使他們擁有一個正常的生活。

全國8%兒童有過動症 及早治療還他真正「實力」!

全國8%兒童有過動症 及早治療還他真正「實力」!#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為什麼都講不聽?可不可以好好寫功課?作為過動症兒童父母的你,你是否也常如此指責自己的小孩?根據統計,過動症是我國最常見的兒童精神疾病,盛行率約落在8%左右,但有些家長因為諱疾忌醫,導致許多過動症兒童總是延誤就診,甚至因為父母的打罵,與老師的責備,還有同學的排擠,使得他們身心受創,送至治療時心靈早已千瘡百孔!寄居蟹、章魚、鯊魚、海馬 四大家長類型為了希望台灣家長能夠正視過動症的嚴重性,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將診間家長常見的作法分為拒絕接受的「寄居蟹」、追隨另類療法的「章魚」、嚴格管教的「鯊魚」及貼身照護的「海馬」等四大類型,針對個別做法的優點以及盲點加以分析,希望能提醒家長,讓孩子及早治療過動症,以發揮他們的真正實力。學會理事長張學岺表示,一開始得知孩子診斷為ADHD時,最常見到是「寄居蟹家長」,他們認為孩子只是好動,長大就會好,甚至不少家長不再尋求醫療協助。他說,有些ADHD的孩子長大有可能會好,但卻不能忽略孩子在成長時因症狀而導致的挫折、以及難以適應。研究已證實治療的益處,尤其社交能力、自尊心、學業等均比未接受治療者表現更好。而「章魚家長」則會嘗試各種方法,聽到ADHD是腦部疾病,家長會採取「補腦」行動,例如銀杏、人蔘或是綜合維他命。張學岺指出,已有研究逐一驗證每種飲食療法,除了魚油目前已有初步的證據,能幫助改善不專心之外,其他方式均無法證實可協助治療ADHD。鯊魚家長最糟糕!當所有方法都不見成效時,不少家長會化身「鯊魚家長」,採取嚴厲管教。張學岺醫師強調,雖然管教會建立紀律,但若動手打小孩,恐影響孩子身心靈的成長!更有「海馬家長」害怕ADHD孩子在外闖禍或受欺負,貼身照護孩子,但若過度保護,會讓孩子無法獨立。曾有一名ADHD男童,只要在校一遇到挫折,媽媽就讓孩子轉學,以致孩子在小三前就轉了七所小學,無法跟同學建立友誼,也讓孩子養成遇到挫折就逃避的習慣。張學岺也提醒家長,當持續嘗試一種方法兩週至一個月內,孩子無任何改善的徵兆時,就應該考慮諮詢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尋求第二意見。

過動症遭忽略 確診時孩童心理受創!

過動症遭忽略 確診時孩童心理受創!#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上課愛說話、坐不住、容易粗心、衝動等,這都是被許多父母或老師視為孩子不乖或叛逆的「識別標準」,但你家的孩子若有這些行為,且無論怎麼糾正或勸導都還是無法改善,就要懷疑孩子可能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根據統計,全球約有4~12%的兒童患有ADHD,而在台灣,約7%的兒童有此現象;值得注意的是,ADHD是一種極為容易被忽略的一項兒童疾病,提醒家長應從孩子平時的表現行為開始注意,否則一旦確診時,孩童的心理恐怕早已受創。ADHD患者都是壞小孩?醫:孩童自信心恐已受創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林祥源醫師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每個孩子所反應的症狀都不太一樣,有些人過動的情況比較嚴重,但有些則是注意力不足的情況較明顯。然而,罹患ADHD疾病的孩童,很容易直接被父母或老師貼上「壞小孩」的標籤,時常以打罵教育「輕輕帶過」,往往會延誤就醫,長久下來就容易造成孩童自信心的受創。ADHD易併發其他精神疾病「都市小孩與鄉下小孩又不一樣了,後者延誤就診的機會更高。」林祥源醫師坦言,在鄉下,若孩子罹患過動症,同時伴隨著衝動、過動、注意力不足的情況,父母的第一個反應,通常不是罵就是打,但這很容易讓孩子心靈受創,長期下來甚至還可能會併發憂鬱症、焦慮、不安等問題。診間就曾有一位病患,到了國中之後才被診斷出患有ADHD,而這位病患在尚未確診之前,考試成績起伏很大,有時考得不錯,有時又是班上吊車尾,導致父母常常以「粗心大意」、「不認真」的理由責罵,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直到某天,媽媽在報章雜誌上認識到此疾病的衛教知識後,才開始懷疑孩子可能因時常不專心或分心,遂帶到兒童精神科看診,結果被診斷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經過治療後,成績開始維持穩定的進步。但值得關注的是:這位青少年會拖到國中才被確診的主因,是他沒有過動的症狀,只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所以被忽略,由此可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每個兒童所發展出來的特徵都有很大的差距,導致部分家長或老師極為不容易察覺。ADHD孩童心理常遭挫敗 家長應掌握4要點「為什麼我都做不好?」這是普遍(ADHD)患者,時常反覆質問自己的問題,顯現許多孩童被確診之前,都經歷過一段挫折與打擊,對此林祥源醫師疾呼,家長必須注意以下幾項要點:1) 當老師與父母皆認為,孩子有坐不住、精神渙散、時常分心、衝動、多話等,且怎麼教導都無法改正,就要強烈懷疑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2) 若懷疑是此症狀,請家長務必帶往「兒童精神科」或是「兒童心智科」進行診斷。首先,醫師會先進行問診與臨床觀察,第一次看診後,父母與學校老師,也要參與共同觀察的行列,並且詳細記錄孩子的生活狀況,配合填寫相關行為量表,再回到診間做最後的評估判斷。3) 孩子如果確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除了需接受行為治療或藥物治療外,更希望父母與老師能夠溝通,請老師能多多諒解與照顧孩子,達到醫師、家庭、校園的共同協助,全面治療。4) 目前ADHD早已有一套成熟的治療方法,只需靠家長多多注意,一起守護孩子,避免延誤就診,就能在孩子出現心靈受創前,改善症狀,使學業及生活表現有明顯的進步。

家長勿輕忽!平均每10個小孩就有1個罹患ADHD

家長勿輕忽!平均每10個小孩就有1個罹患ADHD#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我家孩子總是被老師在聯絡簿上提醒今天上課又在胡鬧、要不然就是和同學打架,又講又罵還是沒用,真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別以為自己的孩子只是比別人調皮搗蛋一些,當心孩子其實是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個小孩,大約就有1個罹患ADHD,若延誤治療,可能容易併發其他精神疾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倪信章醫師根據醫學文獻指出,長期為ADHD所苦的孩子,容易累積許多情緒,而會有焦慮、憂鬱的症狀;外在表現則易出現反抗、拒絕,甚至是反社會的問題,家長可輕忽不得。症狀長達6個月 父母要有警覺心根據研究指出,ADHD是因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及「正腎上腺素」)的表現量相較於一般人低,導致無法有效篩選進入大腦中的訊息,以及難以持續專注眼前該做的事物,因此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缺乏行為控制的能力,進而產生不專心、過動及衝動的症狀。倪信章醫師提醒,若孩子持續出現以上症狀並長達6個月以上,父母與老師就必須有警覺心,最好能帶至兒童精神科進行診斷。過動症4大方向治療建議一般來說,ADHD的診斷會先依據孩子的狀況進行評估,並以臨床問診為主、症狀評估問卷為輔,就診時,可攜帶孩子在校的聯絡簿、考卷及作業等,以利醫師判斷病症。若當孩童確診為ADHD後,也會對孩子進行4大方向的治療與建議: 1) 藥物治療/若孩子年紀還小,可先至精神科確診,再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實行藥物治療;若孩子是在國中時期才被診斷出來,此時,因孩子受症狀所苦的時間較長,則必須考慮更為積極的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孩子服藥後,注意力會明顯的提升,也可以幫助讓不專心或粗心的情況改善。2) 行為治療/在學校,醫師建議可以安排ADHD的孩子坐在第一排,讓老師就近照顧就近提醒,能有效減少專注力不足的發生;在家中,家長可在孩子做功課時保持桌面清空,讀書則以20分鐘為限,並且用獎勵、誇讚的方式,進行心靈上的鼓勵,畢竟過動症的孩子,很可能因為症狀的表現,顯得自信心低落。3) 避免食用人工色素/多份研究表示,人工色素可能會導致孩子過動症症狀更加嚴重。4) 適量補充深海魚油/國外文獻上曾提過,魚油可能減輕過動症狀,倪信章醫師建議,可適量補充深海魚油3個月,若沒有效果,則不必再持續服用。有些家長會忌諱帶孩子到精神科看診,認為「孩子那麼小,幹嘛帶去精神科」或是「不願去面對孩子有過動症」的情況下,反而延誤孩子就診的時間。對此,倪信章醫師呼籲,若發現家中小孩有注意力不足、過動或衝動的症狀,建議先讓孩子到精神科接受完整的臨床評估,也可以及早獲得協助!

別再打小孩了!孩子調皮可能是過動症纏身!

別再打小孩了!孩子調皮可能是過動症纏身!#過動症

(撰文/陳承璋)(專業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倪信章醫師)(圖說:別再打小孩了!孩子調皮可能是過動症纏身!)「為什麼老師又說你上課不專心?」、「為什麼你又動手去打別人?」、「為什麼今天上課你又一直吵旁邊的同學?」作為媽媽的妳,若時常用萬分責備的語氣,宛如把自己的孩子當作犯人一樣質問的話,也許,妳應該暫停一下,並且發揮偵查老公是否外遇的警覺心,考慮自己的小孩是否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ADHD)家長勿輕忽!平均每10個小孩就有1個罹患ADHD別以為自己的孩子只是比別人調皮搗蛋一些,因為ADHD可是台灣孩子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個小孩,大約就有1個罹患ADHD,若延誤治療,可能容易併發其他精神疾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倪信章醫師根據醫學文獻指出,長期為ADHD所苦的孩子,容易累積許多情緒,而會有焦慮、憂鬱的症狀;外在表現則易出現反抗、拒絕,甚至是反社會的問題,家長可輕忽不得。其實,過動不是孩子的錯!國小4年級的陳小弟,長相頗有人緣,老師也時常誇讚他很聰明,但誇讚之後,老師總會加一句「只可惜他很調皮,聰明用在錯的地方。」原來陳小弟聰明歸聰明,上課時卻常吵同學,有一天竟然還出手掌摑班上女同學,被老師訓斥一頓,帶回家由家長教訓,而他的媽媽因為工作繁忙,只要聽到老師打電話或寫聯絡簿告狀,便處處責備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並且賞他一頓竹筍炒肉絲。(圖說:家長過度訓斥 恐造成孩童其他精神疾病)雖陳小弟有時考試能考第一名,但因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成績起伏劇烈,因此招來一頓臭罵「你知不知道,這些都只是粗心大意?」而日積月累的責罵與挫敗之後,他逐漸喪失自信心,情緒開始不穩定;一直到上了國中後,無意間被媽媽帶到兒童精神科看診,才確診罹患ADHD。原來他不是個壞小孩,只是與別人不一樣而已!經過治療後,陳小弟成績開始維持穩定表現,並有了新的生活面貌。ADHD的3大症狀倪信章醫師解釋,ADHD在字面上的解釋,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只是坐不住,愛亂跑」而已,但事實上,ADHD比許多家長或老師的想像與認知來得複雜許多。根據研究指出,ADHD是因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及「正腎上腺素」)的表現量相較於一般人低,導致無法有效篩選進入大腦中的訊息,以及難以持續專注眼前該做的事物,因此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缺乏行為控制的能力,進而產生不專心、過動及衝動的症狀。翻閱過去曾經提及到過動症的研究,影響ADHD的相關因素,包括了重金屬、早產、腸病毒、人工色素、遺傳等。倪信章醫師也針對其症狀整理3大判斷方式: 1) 過動/意即會坐不住、愛到處跑、彷彿有消耗不完的精力、說不完的話。2) 衝動/大人講話愛插嘴、難以等待排隊。3) 注意力不足/看書看不到20分鐘就容易分心、考試成績起伏很大、容易忘東忘西、做事情容易粗心大意、看考卷容易落字。症狀長達6個月 父母要有警覺心這些症狀,若持續出現在孩子身上,並長達6個月以上,父母與老師就必須有警覺心,最好能帶至兒童精神科進行診斷。倪醫師說明,看診進行的評估,大致上會以臨床問診為主、症狀評估問卷為輔,並且希望家長帶孩子看診時,連同學校的聯絡簿、考卷及作業等相關資料一併帶齊,以利於醫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才能評估孩子有沒有罹患ADHD。事實上,礙於有些家長會忌諱帶孩子到精神科看診,認為「孩子那麼小,幹嘛帶去精神科」或是「不願去面對孩子有過動症」的情況下,反而延誤孩子就診的時間。對此,醫師呼籲,讓孩子到精神科接受完整的臨床評估,不須忌諱,若是真有問題,也可以及早獲得協助!此外,若當孩童確診為ADHD後,醫師也會對孩子進行4大方向的治療與治療建議: 1) 藥物治療/若孩子年紀還小,確診後需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實行藥物治療;若孩子是在國小即將畢業,或到了國中時期才被診斷出來,由於孩子受症狀所苦的時間較長,則必須考慮更為積極的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孩子服藥後,注意力會明顯的提升,也可以幫助讓不專心或粗心的情況改善。2) 行為治療/ADHD的孩子容易因為其症狀的表現,被老師標識為壞孩子,安排的座位通常會被「驅逐至邊境」發配到最後一排,以免影響其他孩子的上課權益;但醫師反而會建議讓孩子坐在第一排,老師就近照顧就近提醒,能有效減少專注力不足的發生。另外,家長在孩子做功課時,保持桌面清空,讀書則以20分鐘為限,並且用獎勵、誇讚的方式,進行心靈上的鼓勵,畢竟過動症的孩子,很可能因為症狀的表現,顯得自信心低落。3) 避免食用人工色素/多份研究表示,人工色素可能會導致孩子過動症症狀更加嚴重。4) 適量補充深海魚油/國外文獻上指出,魚油可能減輕孩童過動症狀,倪信章醫師建議,可適量補充深海魚油3個月,若沒有效果,則不必再持續服用。(圖說:ADHD孩童確診後,醫師建議4大方向治療)台灣治療過動症的方式及效果已趨於成熟,然而,目前並沒有研究指出,孩子的治療需要多久時間才會能停止用藥,倪信章醫師也分享,診間有一名持續治療長達5年的男孩,目前透過服藥與行為治療,並且建立運動習慣,症狀控制良好,提醒家長若發現家中孩子有過動、好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還是希望家長能趕緊帶孩子到兒童精神科進行診斷,以免症狀久拖,進而併發其他的情緒行為問題!

別再打小孩了!孩子調皮可能是過動症纏身!

別再打小孩了!孩子調皮可能是過動症纏身!#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為什麼老師又說你上課不專心?」、「為什麼你又動手去打別人?」、「為什麼今天上課你又一直吵旁邊的同學?」作為媽媽的妳,若時常用萬分責備的語氣,宛如把自己的孩子當作犯人一樣質問的話,也許,妳應該暫停一下,並且發揮偵查老公是否外遇的警覺心,考慮自己的小孩是否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ADHD)家長勿輕忽!平均每10個小孩就有1個罹患ADHD別以為自己的孩子只是比別人調皮搗蛋一些,因為ADHD可是台灣孩子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個小孩,大約就有1個罹患ADHD,若延誤治療,可能容易併發其他精神疾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倪信章醫師根據醫學文獻指出,長期為ADHD所苦的孩子,容易累積許多情緒,而會有焦慮、憂鬱的症狀;外在表現則易出現反抗、拒絕,甚至是反社會的問題,家長可輕忽不得。ADHD的3大症狀倪信章醫師解釋,ADHD在字面上的解釋,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只是坐不住,愛亂跑」而已,但事實上,ADHD比許多家長或老師的想像與認知來得複雜許多。根據研究指出,ADHD是因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以及「正腎上腺素」)的表現量相較於一般人低,導致無法有效篩選進入大腦中的訊息,以及難以持續專注眼前該做的事物,因此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缺乏行為控制的能力,進而產生不專心、過動及衝動的症狀。同時針對其症狀整理3大判斷方式:1) 過動/意即會坐不住、愛到處跑、彷彿有消耗不完的精力、說不完的話。2) 衝動/大人講話愛插嘴、難以等待排隊。3) 注意力不足/看書看不到20分鐘就容易分心、考試成績起伏很大、容易忘東忘西、做事情容易粗心大意、看考卷容易落字。症狀長達6個月 父母要有警覺心上述3大症狀若持續出現在孩子身上,並長達6個月以上,父母與老師就必須有警覺心,最好能帶至兒童精神科進行診斷。倪醫師說明,看診進行的評估,大致上會以臨床問診為主、症狀評估問卷為輔,並且希望家長帶孩子看診時,連同學校的聯絡簿、考卷及作業等相關資料一併帶齊,以利於醫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才能評估孩子有沒有罹患ADHD。

行為+藥物治療 ADHD孩子進步幅度大

行為+藥物治療 ADHD孩子進步幅度大#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小藍(化名)今年小學3年級,近日學校老師發現有過動及專注力不足的情況,不僅作業寫得亂七八糟,也常與同學們發生衝突,進而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結果檢查出來發現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經過行為及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現在小藍症狀已逐漸獲得改善。雙和醫院精神科林宜正醫師表示,一旦發現孩子有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問題,建議家長趁早帶孩子至醫院檢查,以免錯過孩子的黃金治療期。你的孩子有過動症嗎?6症狀判別到底什麼是過動症?林宜正醫師說明,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展遲緩的疾病,會出現衝動、活動量大、注意力不足等,最常見在學齡前後被診斷,如果發現孩子在2個場所以上,同時發生難以控制、衝動、不專心的現象,且歷時一段時間,就很可能有過動症的問題。醫師也提出典型過動症孩子常出現的6症狀:1) 無法長時間專注在某一件事上。2) 喜歡到處走動,靜不下來,尤其上課喜歡打斷老師的話,或突然站起來。3) 花1、2個小時寫作業,卻還是做不完。4) 有讀寫困難,包括寫錯字(常多一畫或少一畫、拼字錯誤等)。5) 很多話,且愛辯駁。6) 常有人際衝突。行為+藥物治療雙管齊下 孩子進步幅度大一般來說,目前針對過動症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及行為治療。林宜正醫師說明,6歲以前,多半是利用行為治療來幫助孩子,透過復健治療及專注力的訓練,來幫助孩子找到專心的方法;6歲之後,若發現孩子的問題已經影響到課業,甚至是家人或同學時,且利用行為治療已經不足以幫助孩子時,就可以考慮輔以藥物治療。擔心藥物副作用?醫師:調整劑量就能改善很多家長可能會對藥物治療存在疑慮,林宜正醫師說,ADHD藥物已經上市50年了,至今沒有出現太大的副作用,有些孩子可能會出現某一餐的胃口不好,但只要調整劑量後就能改善;同時呼籲,ADHD影響孩子的層面相當廣,小至孩子的課業表現,大到孩子的自信心、人格發展等等,建議家長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切忌因不正確的資訊而耽誤孩子的一生。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此外,對於ADHD孩子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即是家長的做法,林宜正醫師說明,家長應體認到ADHD是一種大腦神經發展遲緩的疾病,不應以自己的標準審判孩子,以下幾點建議家長:1) 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法控制。2) 積極尋找治療方式:最害怕的就是家長因為不敢嘗試,最後衍生出更大且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得不償失了。3) 隨時保持情緒穩定:家長要知道,治療過動症孩子需要長時間的過程,面對孩子無法控制的行為,家長應有耐心,並保持情緒穩定,才是幫助孩子最好的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