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林先生的雙腳大拇趾在10年前開始疼痛,曾就醫使用輔具、復健等保守療法,但效果不佳,原已放棄治療,然而近年來腳拇趾外翻情況更加嚴重,踩地、行走都痛,變形的腳也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無論天氣再冷或下雨只能穿涼鞋,讓他又痛又冷又難受,也不能去慢跑與登山,直到求診具備足踝專業的骨科醫師,才擺脫疼痛醜腳人生。
65歲林先生的雙腳大拇趾在10年前開始疼痛,曾就醫使用輔具、復健等保守療法,但效果不佳,原已放棄治療,然而近年來腳拇趾外翻情況更加嚴重,踩地、行走都痛,變形的腳也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無論天氣再冷或下雨只能穿涼鞋,讓他又痛又冷又難受,也不能去慢跑與登山,直到求診具備足踝專業的骨科醫師,才擺脫疼痛醜腳人生。
輔大醫院今(22)日舉行「ROSA 機器手臂膝關節置換」記者會,院長黃瑞仁、骨關節暨醫療器材副院長暨骨科主任江清泉率骨科主治醫師團隊出席。江清泉表示,隨著膝關節日漸退化,疼痛、腫脹症狀隨之出現,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走路,臨床上常有關節僵硬、過度活動及上下樓梯時疼痛、膝關節活動時出 現喀喀聲、關節變形如 O 型腿、無法伸直等。 台灣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 15%,有超過 350 萬人飽受膝關節退化疼痛之苦 嚴重則可能演變為退化性關節炎,ROSA 機器人手臂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在侵入性、植入物生存率提高,全身性併發症發生率顯著下降,術後疼痛管理藥物消耗量也顯著下降,此外,由於機器手臂根據制訂好的手術路徑,並且精準的掌握各種即時資訊、減少破壞,能讓患者更早恢復到日常生活中。 在植入物方面,Persona 全膝關節置換也可供患者新的選擇,特色包括個人 化設計、解剖型設計、模組化墊片等,據研究發現,超過半數病患使用傳統膝 關節植入物,會出現尺寸與原生膝關節不吻合的症狀,當尺寸不吻合會讓術後 疼痛的機率加倍,解剖型脛骨假體能高貼合人體脛骨、降低術後併發疼痛、術後滿意度也提高,能還原自然的膝關節活動,嘉惠病患。
無法久走或久站,同個姿勢維持太久就感覺關節僵硬,甚至走路、活動時出現喀喀聲,關節無法打直,小心你得了退化性關節炎!想靠運動訓練腿力,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又怕做錯運動會讓關節退化更嚴重,醫師提供以下「運動1口訣」和正確關節訓練方法,快學起來讓你運動放心放輕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轉涼,熱呼呼的火鍋愈來愈受歡迎,四十多歲的王先生周末和親朋好友聚會連續兩天吃了火鍋大餐,隔天清晨突然被痛醒,右側大腳趾關節又腫又痛,不得已只好下床吃止痛藥,但右腳踩到地板的那一剎那,卻讓他痛到冷汗直流。經過一番折騰,王先生只好搭車到急診室求助。王先生的尿酸已超標多年,急性發作緩解後,醫師建議要使用藥物降低尿酸,減少未來痛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然而王先生的腎臟功能不佳,經過討論後開始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製劑,減少尿酸的生成。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陳冠興醫師指出,痛風與「高尿酸血症」很有關係,而尿酸的源頭則是「普林」。我們體內所有組織都含有「普林」這種物質,當細胞在汰舊換新時,就會分解普林,產生尿酸。我們的身體要如何排除尿酸呢?陳冠興醫師解釋:「大約三分之一靠腸胃道,另外三分之二則靠腎臟,分別以糞便和尿液的方式排除。」但是如果攝取太多的高普林食物,或是腎功能不好而難以排除的話,尿酸就會於血液內累積,形成「高尿酸血症」,臨床上定義為血中尿酸濃度>7.0mg/dl。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時,可能於體內形成尿酸結晶,這些細細長長的尿酸結晶容易累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而紅、腫、熱、痛,就是大家熟悉的「痛風」。痛風不只讓關節疼痛,還會形成痛風石讓關節變形陳冠興醫師表示,痛風通常是陣發性地發作,最容易出現痛風的關節是大腳趾,許多患者會在半夜、清晨,於睡夢中感到關節劇烈疼痛而驚醒,腳趾關節已變得又紅、又腫、又熱、又痛。痛風發作後,往往需要經過幾天才逐漸轉好,但也可能在不久後又再度發作。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漸漸會發現連膝蓋、腳踝、手腕等部位都可能會有痛風發作。「假使痛風一直反覆發作,經過五年、十年之後,尿酸結晶會破壞、侵蝕關節,」陳冠興醫師提醒:「這些累積在關節處的結晶會形成痛風石,導致關節變形。」痛風好發於30歲到50歲間的男性。不過,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有愈來愈多的年輕患者也出現了痛風的問題。而花東地區的原住民得到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可能高達九成以上。輕忽痛風,全身都受害陳冠興醫師說,值得注意的是,痛風不只造成關節疼痛,還可能傷害其他器官,因為尿酸結晶除了會沉積在關節,還會沉積在血管、腎臟等,導致慢性發炎反應。「痛風其實是一種慢性發炎,並與許多疾病有共病關係,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與痛風有關。甚至台灣的國病『腎臟病』,也與痛風有關。」陳冠興醫師強調:「盡早治療痛風、控制尿酸,才能減少出現各種併發症的機會。」尿酸主要透過腎臟代謝,如果體內的尿酸濃度持續過高,腎臟的負擔就很大。當尿酸鹽結晶過大,無法順利由腎臟排出時,會塞住腎小管,導致腎臟間質發炎;尿酸鹽結晶也會卡在輸尿管,形成尿路結石。此外,當尿酸結晶沉澱在腎臟毛細管血管壁,腎絲球將逐漸硬化,造成腎臟功能失調。因此,痛風患者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只有在發作時自行購買強效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吃,長期大量服用恐損害腎臟功能,漸漸走向腎衰竭,甚至到需要洗腎程度。面對痛風,急性止痛,慢性降尿酸,長期達標尿酸值小於6.0mg/dL是關鍵陳冠興醫師分析:「在治療痛風的時候,可分成兩部分來看。痛風急性發作時,可以用消炎止痛藥讓患者疼痛改善;慢性期則是要嘗試降低血中尿酸濃度。」 假使患者一年會發作兩次、三次以上的痛風,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共病,便要考慮長期使用降尿酸的藥物,穩定控制血中尿酸濃度小於6.0mg/dL,身體才不會處在長期發炎的狀態。陳冠興醫師解釋,目前控制尿酸的藥物有兩種機轉,一種是「促進尿酸排除」,另一種是「減少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除」的藥物可以增加腎臟排除尿酸的量,但是如果患者腎臟功能較差,又要讓更多尿酸從腎臟排出的話,就可能加重腎臟負擔,藥物的治療效果並不好。另外,從泌尿道排出愈多尿酸,其實也會增加產生尿路結石的風險。「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可以抑制尿酸合成。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新一代降尿酸製劑,由肝臟代謝,即使患者腎功能不佳也能使用。陳冠興醫師說:「台灣的患者通常只要每天服用半顆,就能讓血液中尿酸濃度下降。」研究指出,痛風患者規則服用新一代降尿酸製劑,將尿酸值維持低於6.0mg/dL後,能觀察到延緩患者腎功能惡化、明顯消除痛風石,且減少痛風再度發作的機會,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相較於傳統藥物有造成過敏的風險,輕則皮膚起疹子,重則引發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這是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可能導致死亡、殘疾,非常棘手。新一代降尿酸製劑較少發生皮膚過敏反應,安全性高。陳冠興醫師回憶,曾有痛風患者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剛來門診時尿酸超過9 .0mg/dL,每年都會發作2、3次痛風。他的腎臟功能較差,已經進入慢性腎臟病3b期(eGFR 30~44 ml/min/1.73m2),所以選擇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製劑。在持續穩定的藥物治療下,他的尿酸漸漸降到6.0 mg/ dL以下,回到正常值。後續追蹤過程中發現,他的腎臟功能從3b期進步到3a期(eGFR 45~59 ml/min/1.73m2),痛風也不再頻繁發作。痛風是富貴帝王病,使用藥物也要正確飲食想要避免痛風,也要從飲食方面下點工夫。首先,肉類、海鮮、火鍋湯、高果糖漿、及啤酒都屬於高普林食物,務必控制攝取的份量。每天的水份要充足,充足的水分能幫助尿酸排除,降低尿路結石的機會。適當的減重也能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此外,痛風與許多慢性病有共病相關,一定要好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千萬不要以為痛風只是關節痛,急性發作的時後就自行吃止痛藥!」陳冠興醫師叮嚀著:「尿酸超標是慢性的問題,長期下來對腎臟、心血管都不好,最好規則服藥控制尿酸,才能減少未來腎臟衰竭、洗腎的機會。」(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王教授10年前身體開始感到輕微搔癢,並出現銀白色皮屑,就醫確診為乾癬,當時乾癬症狀輕微,且不影響日常生活,王教授便有一搭沒一搭的治療。殊不知,即將退休前夕,王教授在工作與家庭的壓力下,病況直轉直下,惡化速度快到讓她措手不及,全身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變形,日常生活吃飯、穿衣都成問題,連帶血糖、血壓、血脂指數都亮紅燈。不僅併發乾癬性關節炎,更被警告恐有心血管阻塞的危機。因膝蓋痛到寸步難行,她還得強拄枴杖任教,最終只能以輪椅代步,更被迫提早退休。教授10年來不規律回診 病情突惡化餘生需坐輪椅回憶過往,王教授表示,「雖知乾癬是全身性免疫系統失調的問題,但沒想到乾癬摧毀一個人的殺傷力竟是如此可怕!原以為只要皮膚退紅、不癢就好了,卻因沒有持續治療,讓乾癬性關節炎打亂我的生活……」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憂心指出,根據觀察,高達4成乾癬患者僅重視乾癬皮膚徵狀,曾自行中斷治療,但根據研究,乾癬屬全身性發炎疾病,也會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腦、心、肝、腎都恐遭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教授指出,乾癬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連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最常見的共病影響就是乾癬性關節炎,約有3成患者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且大多數的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若發現指甲出現凹陷、變形、甲床分離,並有關節疼痛,像是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症狀,就需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國際研究顯示,乾癬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因全身性發炎,恐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引發至少35種疾病。蔡呈芳教授指出,乾癬患者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恐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研究顯示,乾癬患者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若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反而會讓乾癬的免疫問題成為體內的未爆彈。聶永真跨界醫療領域 打造識別設計鼓勵穿越癬境10月29日是世界乾癬日,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與台灣乾癬協會共推「More than Skin(比皮膚更多的事)」主題活動,呼籲患者應隨時注意疾病狀況,積極就醫,也提醒現有生物製劑療法可助更精準抑制炎症反應。知名設計師聶永真更首次跨界醫療領域,為乾癬患者量身打造蘋果設計意象的「More than skin」專屬識別設計,期盼透過設計傳遞正確的疾病治療觀念,並呼籲民眾同理病的處境,給予最溫暖的關懷。身為病友的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也表示,許多患者罹病後不僅遭受疾病的折磨,更面臨大眾誤解與排斥,希望此次可以透過聶永真的設計,讓病友了解積極面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也同樣影響大眾,認知乾癬絕不會傳染,給病友多一點關懷,期待帶領病友一同穿越癬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媽媽發現小孩經常在施打疫苗之後,施打的部位會腫起來,需要好幾天才會消失,就醫後被診斷為輕度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種先天疾病,因血液中缺乏某種凝血因子,主要發生於男性,目前醫療技術無法治癒,必須終生依靠藥物治療。前10大用藥花費 血友病排第3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統計,6歲以下小孩與65歲以上老人前10大用藥(依藥理作用分類)的總金額排行,小孩用藥前3名分別為:罕見疾病用藥(2.0億點)、免疫球蛋白製劑(1.7億點)、血友病用藥(1.4億點),詳附表2。老人用藥前3名分別為:降血脂用藥(31.6億點)、抗腫瘤用藥(24.5億點)、抗血栓用藥(24.1億點)。機率約為1/500~1/10000 影響生活作息血友病發生的機率約為1/500~1/10000,雖然發生的機率非常少,卻影響了病患的生活作息,凝血功能的減少,造成兒童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關節自發性出血的情形,因此,當被診斷為血友病之後,奔跑、打鬧等每一個孩童都愛做的事,都變得很危險。血友病患可分為3個階段,輕度血友病患者,只在外科手術、拔牙或嚴重外傷後出血不止,關節出血較少,中度血友病患者出血常由小傷口導致,重度血友病患者出血原因常在不明情況下發生。關節變形、發炎 可藉預防注射阻出血隨著年紀增長,關節病變帶來的疼痛與不便,嚴重困擾著每一個血友病成年人,以往因為昂貴的凝血因子使他們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導致嚴重的關節變形與疼痛,現在可藉由預防注射來阻止出血,反覆發炎亦可以藉由口服或局部注射類固醇來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最新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問卷調查指出,近7成病友的治療目標,是希望能正常的進行日常生活,但許多病友在感覺關節較不疼痛,便停止用藥,但體內發炎反應可能仍在持續中,超過6成的病友在治療的過程中未與醫師討論治療目標,顯示病友對疾病控制的觀念不足,近6成病友傾向在意醫護人員對自己的看法,36%病友因為對於疾病的認知不足,不敢向醫療人員提出問題,病友這種有口說不出的糾結心情,相當不利於身心的健康與疾病的管理。疼痛、腫脹 關節可能變形或失能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中年人,病友男女比例為1:3,此病主要會侵犯關節,造成疼痛、腫脹和僵硬,如未妥善治療,病友的關節很可能會破壞變形或僵直失能,導致行動不便降低生活品質,RA病友多數為女性,且發病時人生正處於持家工作的重要時期,常見病友因發病影響工作及婚姻,讓病友感到愧疚與自責,除了疾病帶來的身體疼痛和問題外,心理也常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很多RA 病友在他們感覺疾病狀態「還算不錯」時,臨床評估上病情仍處於活躍期,顯示病友可能因為疼痛減輕了就放鬆警戒,疏忽規律用藥治療的重要性,羅淑芬醫師表示,若體內發炎反應沒有有效的控制,使發炎反應持續,即便疼痛減緩仍可能造成關節變形,進而影響身體活動力,導致病友對疾病控制失去信心,形成治療的惡性循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張太太是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症狀時好時壞,最近冬天氣溫變化大,關節疼痛的現象更是明顯,只能趕緊求助醫師。高雄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胡瑞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長時間積極治療,臨床上看到很多病患常常不按照醫囑、隨意減藥與停藥,再加上現在冬天氣候寒冷,關節因血液循環差,不舒服的情況更容易加劇,此時求診的病患也就明顯增加。類風溼性關節炎症狀未控制好 關節恐變形事實上,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僅能控制、緩解,卻無法被治癒的疾病,類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追蹤與服藥,病況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根據臨床統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大約半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當碰上病患配合度不高、不按照醫囑接受治療,病況時好時壞的例子就很常見。胡瑞潔醫師提醒,若不趁早加以控制,未來關節恐會面臨破壞、變形等嚴重情況。生物製劑每月一針 減輕病患負擔「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傳統治療及生物製劑,當傳統治療無效時,患者也可以考慮申請生物製劑注射法。」胡瑞潔醫師指出,目前生物製劑可分為每月1針、每周1~2針,以及兩星期1針等藥劑,會依患者注射反應而給予不同的治療建議,其中,生物製劑類似標靶治療,藥物可專一性阻斷某個細胞激素作用點,比起傳統治療,生物製劑的療效較明顯。以目前在使用經驗觀察,一個月1針方便省時,也不會造成病患額外的負擔。軟骨2年內即被破壞 積極治療防關節變形「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目的,就是要防止關節的破壞與變形。」胡醫師提醒,很多人嫌施打麻煩、或是短時間不見成效,就放棄治療,但他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在2年內關節軟骨與骨頭就會被破壞,而積極治療可以避免關節破壞與變形,且大部分患者在半年內都會得到良好的控制。同時提醒患者,一般在急性疼痛時要多加休息,當使用藥物緩解關節發炎時,就需要做適當的運動,如:游泳或散步,幫助關節強化周邊的肌肉,才不會影響後續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