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健康檢查

一般民眾因過年期間大魚大肉,擔心健診數字滿江紅而逃避做健康檢查,但隨著健康觀念的提升,春節後安排健康檢查的民眾有增加的趨勢,但是,究竟要如何挑選「對」的健診機構呢?許多民眾經常會陷入迷思,包括「價格高低等於品質好壞嗎?」、「健診項目愈多愈划算嗎?」及「到底是選擇醫院還是健診中心比較好?」。面對包裝華麗的「健診說帖」,多數民眾往往不知如何選擇。事實上,只要破除迷思、釐清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健診機構並不難。                                                      ■迷思一、健診收費一分錢一分貨?                                                                             健診收費從數千元到數萬元都有,若加上高階影像檢查,費用高達六、七萬元,但不能只用收費標準來衡量健診機構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指出,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醫療服務,除了基本的篩檢項目外,必須仰賴專業的醫護人員依照每位受檢者不舒服的主訴,並考量家族病史、生活型態與年齡性別等,來為受檢者規劃符合個人需求的健診項目。即使收費便宜,但無法量身訂作,而是一套健診套餐適用於所有人的陽春型健診服務,完整性不足,自然無法滿足受檢者的需求除了檢查項目之外,不少健診中心引進價格不斐的檢查設備,加上營造舒適且注重受檢者個人隱私的健診環境,例如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就擁有1,000坪的健診空間,除了從各大醫學中心聘請各科專業醫師專職服務,光是護理人員就多達50名,平均1.3位護理人員服務一位受檢者,這種高規格的健診服務,可能就無法用幾千元的收費去衡量了。                                                                          ■迷思二、健診項目愈多就愈好?                           健診絕不是「俗擱大碗就好」。有些人認為健診項目一定要愈多愈好,如果價格差不多,A健診中心的檢查項目是75項,B健診中心則有80項,就認為B健診中心是最好的,這種心態並非正確。即使健診項目多,但多半不是自己需要的,這樣健康檢查項目再多、再便宜都沒用。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大部份的受檢者並非醫護背景,面對林林總總的健診項目時,常常不知該如何選擇合適且必要的項目,因此健診前一定要與健診中心進行項目的討論。專業的健診中心懂得尊重個體的獨特性,並有能力因應受檢者的需求進行個人化的規劃,不會要求所有受檢者選擇相同健診套餐。此外,不少民眾認為「高階影像」納入健診項目,才是最「高檔」的健康檢查。曾碧娟指出,高階影像檢查並非人人都需要,除非有嚴重的不適情形,或有癌症、心臟病等家族遺傳史,才建議將高階影像檢查納入。                                                              正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服務,民眾在選擇時,就不能用價格與檢查項目多寡去衡量了,而應懂得考量健診中心的專業規劃能力。                                                                          ■ 迷思三、在醫院檢查發現異常轉診較方便        轉診的便利性亦是一般人考量到底要在醫院亦或是健診中心檢查的因素。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在醫院健診強調一旦檢查出異常,可立即在醫院內安排治療,但健診中心則強調,每位受檢者的健康異常及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專業的健診中心可與受檢者進行深度溝通,考量治療專業性、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為受檢者推薦適合的醫師,並協助受檢者跟醫師溝通治療方式。                                                      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為例,特別設置一個健康管理中心,一旦受檢者出現健康異常狀況,健康管理師就會立即與受檢者溝通,安排轉診治療,聯安醫護人員也會事先與轉診醫院作好溝通,協助受檢者獲得最好的治療,儘早恢復健康。曾碧娟建議,新的一年才剛開始,此時為自己和家人安排健康檢查,有助奠

流產胎兒有嚴重的畸形,下一胎也會嗎?

流產胎兒有嚴重的畸形,下一胎也會嗎?#健康檢查

「早期懷孕發生流產的現象,尤其是胎兒有嚴重的畸形,不但令人傷心,也令人感到擔心,不知道下一胎會不會也產生同樣的情形?」其實,人類的生育是一種相當沒有效率的過程。一個卵子受精以後,大約有四分之一左右會在懷孕的早期流產,其中大約有一半流產的原因來自胚胎本身的問題,例如:染色體異常或是嚴重的先天性畸形。即使到了懷孕的中期和晚期,仍然有少數的胎兒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胎死腹中。活產的胎兒之中,大約有1%-3%罹患有種種程度的先天性畸形或是染色體異常,比較為大家所熟悉的有唐氏症,先天性心臟病,兔唇等等。所以,事實上每一次的懷孕,都是一個冒險。臺安醫院婦產科醫師群表示,以「兔唇」來說,通常只影響到上唇,很少出現像『胎兒上下嘴唇都有唇裂』的情形,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異常的話,也很少會影響到胎兒的生命。因此,如果上下嘴唇都有唇裂可能是一種嚴重的顏面畸形,通常這一種畸形會合併有腦部的異常(空腦症),或是其他染色體的異常,其中以第十三對染色體或是第十八對染色體的異常最為常見。這幾種畸形的發生率都很低,通常是幾千名活產到幾萬名活產之中,才會發生一例,有這些重大畸形的小孩,往往會胎死腹中,即使活產下來,也無法存活太久。少數藥物也會導致胎兒重大的畸形,但是因為大家都很重視這個問題,一般很少會使用這些藥物,平常使用的感冒藥和止痛藥則幾乎不會引起這樣的問題。母體的疾病,如糖尿病也會增加胎兒發生畸形的機會,但是以胎兒的先天性心臟病比較常見。另外有些畸形來自父母親的『隱性遺傳』,父母親都帶有致病的基因,只帶有一個基因時並不會發病。所以帶有『隱性遺傳』的雙方家族,大多不曾發生過同樣的畸形。但是萬一父母雙方的基因同時遺傳到胎兒身上時,胎兒就會發生畸形。一旦畸形的原因來自『隱性遺傳』,則下一胎的胎兒仍有四分之一的機會會發生同樣的畸形。許多人會以為重大染色體異常會和遺傳有關,但是以大家所熟悉的唐氏症為例,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因為精子和卵子在減數分裂的過程發生誤差所引起,父母並沒有染色體的異常。如果要確定是不是來自父母,可以先抽父母的血液來檢查染色體,如果父母的染色體正常,則下一胎再發生同樣染色體異常的機會,並不會高於一般人。由於羊膜穿刺有1/500的流產機會,因此,下一胎『需不需要進行羊膜穿刺來檢查染色體』這樣的問題,最好和醫師詳細討論再來決定。臺安醫院婦產科醫師群指出,如果擔心會不會有嚴重顏面畸形,通常能夠在五個月左右的超音波篩檢過程中被發現,如果和併有腦部的畸形,則在胎兒三個半月以後,就可以用超音波篩檢出來。然而,健保所提供的超音波檢查通常是安排在五個月左右。而且超音波檢查的精密度會受到胎兒的姿勢,羊水量的多少,孕婦的胖瘦,檢查人員的經驗,儀器的精密度,等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有許多醫院,都會針對特殊個案,安排『精密超音波檢查』或是『高危險妊娠超音波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並且及早進行必要的處置。

到底該不該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

到底該不該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健康檢查

到底該不該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許多人在門診會很疑惑的問:「長期服用荷爾蒙不是會致癌嗎?」因而質疑為何還要長期服用荷爾蒙?臺安醫院婦產科周輝政醫師指出,對於患有嚴重更年期症狀的婦女,服用荷爾蒙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許多更年期婦女長期因為熱潮紅、心悸、失眠而嚴重影響生活,甚至產生精神的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荷爾蒙補充以後,這些症狀都能豁然而癒或是減輕到最低的程度,也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因此女性荷爾蒙對他們而言是必需的補充品。有些因為更年期陰道炎和尿道炎所苦的婦女,也能在補充荷爾蒙以後減少頻尿、白帶、或是局部搔癢不是的症狀,使得生活品質得到良好的改善。對於沒有更年期症狀的婦女呢?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補充荷爾蒙?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好好的沒有任何不舒服為什麼要長期服藥?周輝政醫師表示,有些人在例行的骨密度檢查之中,發現罹患了厲害的骨質疏鬆症,在醫師建議之下服用了一段時間的荷爾蒙之後,再次的檢查發現骨質不再繼續流失,甚至有些改善,因而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相當的欣慰。更年期許多生理變化並不會表現於外,而是在體內持續不斷的進行,骨質的加速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目前的醫學研究已經獲得強烈的證據證實:更年期婦女長期服用荷爾蒙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甚至改善骨質密度。周輝政醫師把文獻上所報告的,關於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優缺點都加以列出來,讓民眾可做個比較:◎ 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可能的不良影響:可能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可能會有不舒服的症狀(包括:出血、腹脹、乳房漲痛…等等);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荷爾蒙)。◎ 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可能帶來的優點:減少更年期症狀(熱潮紅、心悸、失眠、盜汗、以及相關的情緒變化或是精神症狀);防止骨質疏鬆;減少掉齒、心臟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更年期陰道炎和尿道炎、減緩皮膚老化、老年癡呆症;提升性生活。以上這些是屬於定性的比較,更進一步的深入了解,會使我們更清晰的看出優缺點的比較。舉例來說,和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有關的乳癌大多屬於惡性程度較少,預後良好的癌細胞,因此許多學者認為只要每年接受例行的乳房檢查,長期補充荷爾蒙並不會帶來太多的風險;再從另一方面來說,假設台灣更年期婦女乳癌的發生率大約是十萬分之十左右,假設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會增加百分之三十的乳癌罹患率,那麼所增加的危險不過是十萬分之三,或許比穿過馬路時被酒醉駕車撞到的機會還小。雖然大部份的研究都肯定更年期婦女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的益處遠大於不良的副作用,質疑的聲音並未從此消失。有些學者認為會長期補充荷爾蒙的女性原本就較注重保健,也會在保健人員的指導之下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保持有恆而適量的運動,保持均衡的飲食、並且革除像抽煙、喝酒這些有害健康的習慣;極可能這些保健原則的遵循才是健康和長壽的來源,而非荷爾蒙的作用。即使像醫學這樣講究證據的科學,對於許多事情仍然往往存在著兩面的看法,尤其是牽涉到像「更年期婦女需不需要長期補充荷爾蒙」這種龐大的預防保健措施。因此使用荷爾蒙的優缺點,更必須被詳細評估,也必須視個人的體質或是健康狀況來決定。周輝政醫師建議,當女性考慮長期使用荷爾蒙時,應先和醫師討論各種狀況並且評估自己適不適合使用。以下幾項家庭作業,可將自己使用前和使用後的各種狀況記錄下來,包括:1.服用前先記錄自己的更年期症狀發生的情形和嚴重的程度。2.記錄自己是否有任何不適合使用荷爾蒙的疾病或是症狀。3.服用荷爾蒙以後有沒有出現不適應的情況或是副作用?4.服用荷爾蒙後更年期的症狀是否改善?有哪些症狀明顯改善?哪些症狀的改善不明顯?5.心裡任何相關的疑慮。有了這些記錄,更方便您和醫師互相討論。醫師也更能了解您適不適合使用荷爾蒙以及服用荷爾蒙前後的改變,找出最合適您的補充方式,並注意到可能的異常現象,讓您的健康得到最好的保障。

出血經痛、骨盆腔疼痛 當心子宮肌瘤

出血經痛、骨盆腔疼痛 當心子宮肌瘤#健康檢查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大約有百分之二十都有子宮肌瘤。。臺安醫院婦產科周輝政醫師表示,超過40歲的婦女當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都患有"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所謂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指的是子宮長有肌瘤,但是沒有經血過多、腹痛或是頻尿等等症狀,所以患有無症狀子宮肌瘤的婦女,通常不會因此去找醫師,往往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當中,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許多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子宮長了一個很大的子宮肌瘤,卻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周輝政醫師說明,子宮肌瘤的症狀除了和肌瘤的大小有關以外,肌瘤的位置也很重要。長在子宮內層,靠近子宮腔的肌瘤特別容易發生出血的症狀,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症狀較少,也就比較不會引起注意。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以下幾點:一、出血與經痛:這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一種症狀,也是患者尋求診斷與治療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患者會有各種程度的貧血。會造成痛經的通常是一種稱為「子宮腺肌症」的良性子宮瘤,外觀上和子宮肌瘤不容易區分,但是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可以藉由病患的症狀和超音波的影響,把它和子宮肌瘤作一區分。開刀前區分這兩種腫瘤相當重要,尤其是想要保留子宮,只切除腫瘤的患者。因為子宮肌瘤可以很完整的切除下來,但是子宮線肌症的腫瘤和子宮肌肉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往往無法完整切除。二、慢性骨盆腔疼痛:有時子宮肌瘤太大,造成骨盆充血或是子宮肌瘤的組織壞死,往往造成骨盆腔慢性疼痛,月經時間以外,也會有疼痛的症狀。三、壓迫的症狀:子宮肌瘤大到某一程度以後,就會產生壓迫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因為壓迫膀胱產生頻尿的症狀,有時會也壓迫輸尿管導致輸尿管水腫或是腎臟水腫;較少的情況會壓迫大腸,造成便秘甚至腸阻塞;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壓迫下肢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四、不孕:真正因為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症相當少,佔所有的不孕病人中不到百分之三的比例。大部分的子宮肌瘤可以經由婦產科的門診檢查以及腹科超音波檢查而被發現,有經驗的超音波醫師可以經由超音波檢查,區分出子宮肌瘤和子宮線肌症,準確度相當高。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肉瘤,只有大約有千分之三是屬於惡性的腫瘤。雖然腫瘤的良性還是惡性,必須手術以後經由病理檢查才能知道,但是並不是每一位有子宮肌瘤的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通常不需要開刀,但是如果有下列的情況時,則必須考慮接受手術:‧異常子宮出血,導致貧血,而且無法用保守的療法改善。‧慢性的骨盆疼痛,合併有嚴重的痛經、性交疼痛,或是下腹部不舒服。‧急性下腹部疼痛。‧頻尿或是輸尿管水腫。‧子宮肌瘤長的很快,或是停經以後還繼續長大,這時候必須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大的子宮肌瘤,並且有壓迫的症狀。‧不孕,除了子宮肌瘤以外,沒有找到其他的異常。過去許多人認為,子宮的大小到懷孕三個月以上,最好就要開刀拿掉子宮,但是有一些教科書認為,只有在不想要生育而且有明顯症狀的情形下,才必要因為子宮肌瘤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子宮切除的方式包括將子宮整個切除的全子宮切除術,以及保留子宮頸或是少部分子宮下半段的次全子宮切除術,除了子宮切除術以外,也有一些保守的內科療法,被用來處理子宮肌瘤的問題。例如一種荷爾蒙製劑GnRHa,可以用來讓身體處於一種「假停經」狀態,在六個月內讓子宮肌瘤的大小減少40-60%,但是因為費用相當高,健保並不給付,打針以後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因此頂多只能用藥六個月,停藥以後,子宮肌瘤的大小仍會恢復。周輝政醫師強調,由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必須依據個人的狀況以及相關檢查的結果而定,決定手術之前,應該詳細和您的醫師討論。即使暫時不需要開刀,仍應定時回醫院檢查。

懷孕24周菜花發作 新生兒險遭產道感染

懷孕24周菜花發作 新生兒險遭產道感染#健康檢查

台南市一名30歲的李小姐(化名)在懷孕24週時,發現外陰部有兩三個小突起,由於李小姐自己是醫療從業人員,知道懷孕時因荷爾蒙改變,臉部及身體可能會出現面皰及粉刺,而且外陰部突起物不痛也不癢,所以不以為意,在產檢時還跟醫師打趣說自己的粉刺居然長到陰部去了,但醫師為確保萬一,建議李小姐接受內診,這才發現外陰部的突起物就是生殖器疣(俗稱菜花),而且已蔓延至子宮頸,醫師建議李小姐必須立即進行雷射燒灼手術,並且至少每四周就必須回診追蹤,孰料懷孕第28週及32週產檢時還是發現有零星病灶,到38週臨盆時,李小姐一共接受了3次雷射燒灼手術,最後李小姐決定選擇剖腹生產,以避免新生兒受到感染。接獲此病例的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張炯心醫師表示,生殖器疣及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息息相關,一般多是藉由親密接觸傳染,懷孕期間產婦因荷爾蒙影響,免疫力會比平時還低,這時就有可能讓病毒有機可趁,若生殖器疣生長在產道中,而產婦又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自然生產的話,胎兒在生產過程經產道摩擦擠壓時,就有可能遭母體感染,新生兒較常見的好發部位分別為口腔、聲帶及眼部等黏膜較多的地方,其中最致命的便是靠近氣管的聲帶部位,一旦病灶開始叢生,就可能必須氣切急救以保住新生兒的小命。由於台灣民風保守,大部分女性對於「內診」聞之卻步,張醫師建議,在婚前或準備生育前的健康檢查中也應該詳細檢查HPV相關疾病,30週以上的孕婦不妨在定期產檢時主動要求醫師順便內診,幫助確保母體及新生兒的健康。張炯心醫師表示,目前已知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型別共有一百多種,其中較常見的分別為6、11、16、18四種型別,主要途徑是因性接觸而傳染,由於病毒潛伏期因個人體質不一,雖然大部份HPV感染可靠自體免疫清除,但若免疫力不好且長期感染的話,便有機會導致HPV相關疾病,且帶原者及被感染者未必會在生殖器外觀出現任何症狀,所以往往會在雙方都不知情的狀況,造成「乒乓傳染」的情形發生。目前上市的四價HPV疫苗適用於9 – 26歲女性,預防由第6、11、16及18型HPV所引起的相關疾病,包括子宮頸癌、原位腺癌、子宮頸癌前病變、外陰癌前病變、陰道癌前病變以及生殖器疣(菜花),張醫師也強調,女性平時就應該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或考慮更積極的預防方式:依醫囑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以大幅幫助避免感染HPV的機率,即使在產後也應按時回診接受抹片檢查,在完整的「雙重保護」下,才能更確保女性健康。

寒冬送暖~聯醫免費健檢 照護身障者健康

寒冬送暖~聯醫免費健檢 照護身障者健康#健康檢查

今年度由社團法人中華(臺北)生命勵關懷協會捐款,指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免費健康檢查。這是首次針對臺北市低收入戶不分障別持有中度(含)以上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辛苦照護的家人(除配偶外,應為二等親以內親屬),提供免費且詳盡的健康檢查,期望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健康照護目的。以往對身心障礙者的醫療保健服務,只有全民健保針對35歲以上之小兒麻痺患者,每年可接受ㄧ次免費成人健檢。對於其他障別的民眾,僅限於提供優待掛號費或部分負擔,且每家醫院的規定不盡相同。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就醫的身心障礙者,掛號費優免且部分負擔只要繳納50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希望透過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協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及早發現病徵,以掌握黃金治療期,並藉由提供醫療照護機會維護市民健康,落實公立醫院照顧弱勢族群社會責任。身心障礙者常因疾病造成生活不便,也容易缺乏敏銳病識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而導致健康問題。另根據內政部2006年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身心障礙者目前有92.96%住在家庭,主要照顧者以配偶占27.04%最高,父母占21.14%居次,其中主要照顧者有78.91%為女性,每天平均照顧時間長達14小時,突顯出許多家庭照顧者面對繁重照顧工作下,身體常會產生極大的負荷,間接影響健康與日常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配合這項捐贈,特別擬訂「臺北市聯合醫院健康關懷照護計畫」,協助對象為設籍臺北市低收入戶,且持有中度(含)以上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主要照顧者一名(除配偶外,應為二等親以內親屬),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保健套餐式健康檢查,每戶至多補助2名,共計可補助1,000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符合本計畫補助對象者,可檢具身心障礙手冊、低收入戶卡、戶籍謄本或戶口名簿影本,以親自或電話方式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仁愛、和平、中興、陽明等五家院區社會服務室提出申請,實施期間自即日起至經費用完為止。由於本次的受檢對象包含各類障別民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貼心的依受檢者不同需求,選擇不同會診科別的個人化服務,如聽障者,可依需求提供耳鼻喉科會診。除了身體檢查外,對於身心障礙者及主要照顧者心理狀態,我們使用了簡式健康表問診,希望對有需求的受檢者,提供進一步的協助。如有相關問題,請撥打電話1999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會服務室洽詢。

預防心血管疾病 用食物護心、以運動強心

預防心血管疾病 用食物護心、以運動強心#健康檢查

依據臺北市96年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為僅次於惡性腫瘤死亡率之主要死因,也是45-64歲中年人主要死因第2位。許多研究證實,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年齡、家族史有密切關聯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如高膽固醇或高三酸甘油酯),以及有吸菸習慣、肥胖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97年積極推動內湖區「珍愛我心~心血管支持團體」,招收社區40-65歲具有心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成人,分別於3月及7月開辦2梯次各連續10週的團體互動課程,聘請前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分院邱淑娟營養師擔任領導人,並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運動保健系彭雪英老師合作,精心設計一系列健康飲食及運動的健康促進課程,採用團體分組互動及專業課程並行方式,教導學員建立預防心血管疾病之相關知能,促使學員從自身健康管理開始做起。團體課程學習內容包括認識「四低一高」飲食原則及實作、健康的外食選擇、居家運動指導及以計步器紀錄每日運動量、紀錄飲食運動日誌等技巧,並幫助學員自我評估。在10週課程結束後評估成效,其中以減輕體重成果最為顯著,有4成以上學員體重皆減輕5%以上,其中減重最多達10.2公斤、體脂肪也降低6.7%以上。學員對於支持團體的進行反應熱烈,回饋如下:『能注意飲食種類和份量、安排作運動變成每日的功課,使精神變好。』、『知道怎麼吃、量要多少,因為體重有減,心情跟著輕鬆很多。』、『了解自己發胖的原因,是錯誤用油,原來以前自以為吃的清淡,還是超出標準。』、『團體活動改變無聊生活,減少看電視時間,健康也覺得改善少許。』、『以前看電視時都坐著,現在會利用看電視時間做些運動。』、『更了解飲食的方法,也因團體的力量更加強運動的實踐..』、『戒掉宵夜、養成走路、作健康操的習慣,體力有進步。』近日天氣冷、氣溫下降,這時節請民眾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98年度將持續推動「珍愛我心」保健課程,希望民眾更珍愛自己且藉由『新(心)的體驗』,妥善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體重及戒菸,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標準體重、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就能夠顯著的減少並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髓緣真奇妙 捐髓、受髓雙喜臨門

髓緣真奇妙 捐髓、受髓雙喜臨門#健康檢查

髓緣真奇妙,花蓮慈院成立成立骨髓資料庫已滿15年,至今年十一月止,志願捐髓者已將近31萬9000人,骨髓捐贈移植案例數已有27國近1768例。近幾年,除了自骨髓取造血幹細胞之外,也開始自周邊血收集造血幹細胞、且逐年增加的年捐贈者已超過7成,幹細胞中心因此自去年起規劃第二收集室,並在12/8上午由石明煌院長持鑰匙啟用,提供捐贈者更舒適、人性化的收集空間 石明煌院長說,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已在多數先進國家廣泛進行,而且有20年以上經驗,技術發展已成熟穩定,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近幾年的每年捐髓案例已有7成多;根據研究顯示周邊血造血幹細胞與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比較,對受贈病人而言,中性球及血小板恢復較快、移植毒性較小、無疾病存活率對部分疾病較高、免疫系統恢復較快、復發機會減少等;對於健康的捐髓者,周邊血幹細胞的安全性較高,且疼痛不適感恢復較快,無麻醉相關危險性。 這兩位捐贈者中,一位由妻子及骨髓關懷志工陪同到花蓮慈院的塗先生,他是在2001年跟父母親一起參加驗血活動,對於捐髓救人並沒有特別的想法,今年接到配對到捐髓的通知還以為是詐騙集團的電話,趕緊請母親協助查證,確定之後便歡喜等待取髓這一天的到來。塗先生說,父母親都是慈濟人,他和妻子也都很認同慈濟活動,以及證嚴法師號召捐髓救人的觀念,尤其這次捐髓的機緣,父母親比他還開心,讓他很感動,心中只有歡喜沒有任何害怕。塗太太也指出,骨髓關懷志工無微不至及貼心的照顧,也顯現慈濟幹細胞中心完善的組織服務,她和丈夫都很開心有這救人的機會,也祝福對方趕快恢復健康。 另一位住在西部的李先生,是個自行車愛好者,他是在2003年參加慈濟驗血活動,半年前接到配對成功,隨即興奮地參加進一步的抽血、健康檢查活動,但因受髓者相關療程尚未完成,遲遲未再接到確定抽取幹細胞的通知,他曾有一段時間以為因緣不足,因此當他再接到關懷志工的電話時,「可以救人的心情」完全無法以言語形容。 陪伴李先生的志工陳惟琤指出,因為抽取幹細胞的時間未定,李先生小心翼翼地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完成自行車環島的計畫,而且過去十天來在關懷志工精心烹煮的大補湯補身過程,更是讓同事羨慕不已,也打算加入驗血行列,成為下一個捐髓者。 李先生指出,這次他很幸運地只需抽取周邊血幹細胞即可,因此,他的父母親也毫不擔心地支持他捐髓的決定;只要是救人的事他都樂意做,所以他也是一個快樂的捐血人,當時也是因為這想法參加慈濟骨髓庫驗血活動,他祝福受髓者可以很快地重新享受生命,走出病房,擁抱陽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