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

食物咬碎再餵孩吃?醫驚大錯特錯:細菌傳染致滿口蛀牙

食物咬碎再餵孩吃?醫驚大錯特錯:細菌傳染致滿口蛀牙#乳牙

4歲的夢夢經常因拉肚子看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不僅如此,她還有嚴重的蛀牙,不舒服的她常常哭鬧不休喊痛,而且每次刷牙都會滿口鮮血,被媽媽帶至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經醫師診察後發現全口20顆乳牙都有蛀牙,且其中幾顆已侵犯至牙髓,伴有發炎紅腫的情形,若再放任不管恐致蜂窩性組織炎;問診後得知,家長有將食物嚼碎後再餵給孩子吃的習慣,且潔牙觀念不正確,推斷可能就是造成夢夢蛀牙嚴重與腹瀉的原因。

照顧寶寶牙齒健康 從負2歲開始

照顧寶寶牙齒健康 從負2歲開始#乳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定期去牙科診所檢查牙齒這麼要緊的事,不是年過四十歲者的專利。我尤其希望以後想當媽媽的女性,要定期上牙科診所保養牙齒。雖說有些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已經有研究數據指出,孕婦如果有牙周病,新生兒體重過輕、早產或死胎的風險會增加。此外,還有寶寶的蛀牙問題。常聽人說預防蛀牙要從「負一歲」(想生寶寶的前一年)起。其實寶寶的嘴巴原本沒有這些蛀牙菌,大多是媽媽口中的細菌經由唾液等感染給寶寶。所以,媽媽先把蛀牙治好了,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後就能夠預防蛀牙;這意味著,預防蛀牙這個運動從「負一歲」就要開始進行了。不過我覺得從「負一歲」開始還是太晚了。在卵子與精子受精的期間,如果媽媽得到牙周病,在受精時或許細菌就入侵卵子了。所以,我建議女性要從「負兩歲」(想生寶寶的前兩年)開始上牙科診所保養牙齒,才能生出健康的寶寶。國中生結交戀人前,先把自己的嘴巴弄乾淨,避免選擇嘴巴有異味的人交往仔細想想,光靠未來的媽媽努力還是不夠,我希望交往中的情侶能一起上牙科診所。否則未來要當爸爸的人滿口爛牙,還是會「經由口腔」把蛀牙菌或牙周病菌傳染給另一半吧!甚至我認為國中生或高中生也要了解這些事。在結交戀人以前,先把自己的嘴巴弄乾淨,避免選擇嘴巴有異味的人交往。無論自己的嘴巴維持得多乾淨,蛀牙菌或牙周病菌還是會透過唾液傳染——請務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孩子這些事。此外,若爺爺奶奶嘴巴不乾淨,家人一起用餐時未使用公筷母匙,也可能傳染蛀牙菌或牙周病菌。所以,為了可愛的孫兒,爺爺奶奶兩人也需要去牙科診所檢查牙齒喔!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感覺好像還有很多人不清楚呢!如果確實了解這方面的因果關係,夫妻或爺爺奶奶,在當爸媽或第一個孫兒誕生以前,就會想要找牙醫保養牙齒了。(本文摘自/不想得糖尿病 就好好刷牙/方舟文化)

乳牙蛀牙沒差?恐影響發音營養吸收

乳牙蛀牙沒差?恐影響發音營養吸收#乳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從小乳牙沒顧好,可能造成齒列不整影響美觀,包括營養吸收、骨骼成長,以及小朋友未來的口齒發音,皆有關聯性。「乳牙蛀牙,撐到換牙就沒事」、「反正會換牙,小時候蛀牙沒關係」等迷思,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口衛委員會主委黃明裕指出,乳牙蛀牙了,不用治療或牙痛再看醫師,其實是錯誤觀念。迷思1:乳牙齲齒不用管?牙齒表面因為刷得不乾淨,常會存留牙菌斑,細菌利用食物殘渣產生酸腐蝕牙齒,形成黑褐色的洞,被稱為齲齒。黃明裕主委強調,乳牙的健康,關係到未來恆牙的發展,因此,一旦乳牙出現齲壞問題,最好由牙醫師進行治療。牙醫師全聯會口衛委員會副主委李楊鈞表示,乳牙像是袋鼠媽媽,袋子裡正在發育一顆永久牙,乳牙發育的好,未來長出來牙也會健康。乳牙生病時,不去治療,接縫處會產生空間喪失,沒有做好空間維持,造成恆牙歪斜、齒列不正,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口腔問題。迷思2:蛀牙後補牙就會好?蛀牙後補牙,只是修復牙齒表面凹洞,無法消滅細菌。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顧協會理事長黃耀慧指出,細菌利用食物醣分,分解產生酸性慢慢侵蝕牙齒表面,稱為去礦物化。所幸發現氟化物能把流失掉的礦物質抓回來,稱為再礦物化。這也是為什麼牙齒表面塗氟,可以抗酸形成保護作用。提醒家長也別忽略了,小朋友乳牙發生齲齒,除了即早治療之外,也須定期回診,改變飲食和潔牙習慣,搭配個人化的治療及預防保健策略,才能有效控制蛀牙細菌。 迷思3:小孩不需要使用牙線?在台灣,即使是成人,詢問是否有使用牙線,常見的答案都是「不會」,使用牙線的比例非常低,父母協助兒童使用牙線清潔的比例又更低。 為什麼要強調牙線的使用?因為牙縫接觸面,是蛀牙的好發位置。李楊鈞副主委指出,小朋友牙齒形成接觸點時,就可以開始使用牙線,10歲之前手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建議家長可以從旁協助。蛀牙高風險的孩子除了刷牙之外,也要搭配牙線。多位牙醫師共同提醒家長,小朋友長牙後,就要開始刷牙、使用牙線,蛀牙除了治療之外,還要搭配氟化物及正確的飲食觀念,及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把握以上原則,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牙齒,開心自信的成長。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台灣8成孩子都蛀牙 小心長不出恆牙

台灣8成孩子都蛀牙 小心長不出恆牙#乳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歲的楊弟弟在家不肯吃飯,一直比牙齒痛。媽媽帶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楊弟弟右邊下排小臼齒出現小蛀洞,治療後即痊癒。醫師教導媽媽每天幫孩子刷牙、定期牙科檢查,防止嚴重齲齒導致拔牙。但媽媽卻以為,幼童的乳牙以後都會更換成恆牙,拔掉就好了,為何需要治療?乳牙嚴重齲齒提早拔 影響正常換牙順序童綜合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瑋玲表示,台灣孩子近8成患有齲齒。蛀牙小者疼痛、大者侵犯牙髓,造成發炎、膿瘍、蜂窩性組織炎等。乳牙齒列從6足歲開始自下顎乳前牙依序更換成恆牙,換牙時期約5年,約換到11足歲。若乳牙嚴重齲齒提早拔除或崩壞,影響正常恆牙換牙順序,造成恆牙傾倒、甚至恆牙無法萌發。齲齒治療依齲齒程度可用樹脂填補,或使用牙套恢復咀嚼功能以及外觀。齲齒程度超過牙齒雙面以上,根管治療後,僅用樹脂填補無法承擔咬合力至換牙期,因此建議使用牙套復型,牙套分為常用的不鏽鋼牙套以及全瓷牙套。全瓷牙套顏色自然、硬度良好 但是造價昂貴不鏽鋼牙套耐用安全、具一定彈性且磨製臨床技巧快速,然而缺點是牙套呈金屬銀色,家長有孩子口內美觀的顧慮。全瓷牙套修正了不鏽鋼牙套的缺點,如同原本乳牙齒列潔白的外貌,硬度能承受咬合力、生物相容性良好,易使牙齦保持健康,但所需磨製技巧較高,因此造價較昂貴。陳瑋玲醫師呼籲,牙齒保健從生活、飲食、清潔習慣上改變,讓齲齒危險因子自孩子生活中慢慢遠離,並長久地維持良好口腔健康。保持定期至兒童牙醫檢查,提早發現乳牙齲齒。

寶寶看牙時機 醫:1歲前最佳

寶寶看牙時機 醫:1歲前最佳#乳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何時該帶嬰幼兒去檢查牙齒,是許多新手爸媽的共同疑問,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提倡的「兒童家庭牙醫」觀念,嬰兒長出第1顆乳牙後,最慢在1歲前,家長就應該帶嬰幼兒接受口腔檢查,切勿等到孩子口腔問題浮現時才治療,如此容易讓牙痛與牙醫聯結,形成不良的看牙經驗。正確潔牙、飲食習慣、合宜補充氟化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鄧伊婷指出,透過兒童家庭牙醫讓嬰幼兒從小開始熟悉牙科環境,與兒童牙科醫師建立互信基礎,3歲以下嬰幼兒看牙前應注意,就診前至少1小時不要喝奶或進食,避免看牙時發生嘔吐反射時異物嗆入。兒童預防齲齒可由3大方向著手,包括確實清潔牙齒、建立正確飲食習慣、以及合宜使用補充氟化物。幼兒塗氟時程已與疫苗接種時程一起列入兒童健康手冊當中,目前國健局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補助1次塗氟,未滿12歲之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設籍原住民族地區、偏遠及離島地區兒童,每3個月補助1次塗氟,提醒新手家長應留意。塗氟不能取代日常刷牙及牙線氟化物可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抑制齲齒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能有效降低齲齒發生率。鄧伊婷醫師提醒,塗氟不能取代日常刷牙及牙線。健康的乳齒能提供有效率的咀嚼,讓小朋友均衡攝取營養,並可幫助建立正確發音,誘導恆齒正確萌出,減低日後可能的矯正需求。鄧伊婷醫師建議,家長應定期帶小朋友檢查牙齒並接受塗氟預防齲齒,一旦發現初期齲齒也能夠及時地進行治療,如此可避免兒童遭受牙齒腫痛之苦,保障健康口腔。

齒列不整 恐影響孩子身心!

齒列不整 恐影響孩子身心!#乳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剛換牙時的牙齒看起來特別大顆,也容易特別亂,這是因為口腔中同時有乳牙、恆齒存在。因此,等孩子到了12歲,恆齒幾乎長齊時,慢慢的齒列就會就定位,這時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出牙齒是整齊或是凌亂的、咬合是正常或異常。牙齒咬合不正恐影響自信心齒列不整、咬合不正的影響,我們大致可以從美觀、功能、健康三方面來作說明。以美觀來說,青春期的孩子會開始注重外表,因此不整齊的齒列、不正的咬合關係可能會使他們受到同儕嘲笑,進而對自己的外表缺乏自信心,不喜歡說話或開懷大笑,在各方面的表現也可能會受到影響。以功能來說,我們的每顆牙齒都有其位置和功能。不整齊的齒列、不正的咬合有可能使牙齒無法發揮正常得功用,像是門齒無法切斷食物,臼齒無法正常研磨食物等,而影響咀嚼與消化。以健康來說,不整齊的齒列可能會造成牙齒擁擠,使得清潔上容易有死角,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等問題。此外,長期的咬合不正也會造成牙周負擔、牙齦萎縮。矯正時機 醫師判斷為主既然齒列不整、咬合不正對孩子有多方面的影響,那麼身為家長,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牙齒,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這也難怪為何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牙齒的排列整齊與否相當重視和緊張了。無論如何,若我們已經做好所有應該做的牙齒照護,但牙齒還是不肯乖乖的從該有的位置長出來的話,家長可以尋求牙醫師的協助。當確定孩子的牙齒長歪時,家長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矯正與否、矯正的時機點,以及矯正的效果等。對於上述的矯正疑問,由於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一樣、考量也不同,我們沒有辦法說出一個明確的時間點或準則。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孩子給牙醫做檢查,定期追蹤,並尊重醫師的判斷,配合醫師的矯正療程,才能給孩子最好的矯正效果。牙齒長歪了,該什麼時候接受矯正?1) 牙齒整齊與否影響孩子身心。2) 若發現影響日常生活,要及早請牙醫診斷。(本文摘自/100%漂亮牙齒這樣來/瑞麗美人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