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想停下腳步休息,或是職業倦怠想轉換跑道,許多人都會選擇在年後轉職。這段時間,也時常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有人討論著「待業的生活」,從內容及留言中也不難看見正在待業中的人的焦慮與不安。《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討論待業生活應做到4件事,能讓心態更健康。
工作壓力大想停下腳步休息,或是職業倦怠想轉換跑道,許多人都會選擇在年後轉職。這段時間,也時常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有人討論著「待業的生活」,從內容及留言中也不難看見正在待業中的人的焦慮與不安。《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討論待業生活應做到4件事,能讓心態更健康。
近年來台灣各行各業都面臨「大缺工時代」,其中以旅宿業、餐飲業、服務業最嚴重,各家公司不僅面臨搶人危機,還甚至淪於「寧爛勿缺」的窘境。但明明缺工,為失業人數卻越來越多?《優活健康網》特摘泥作師傅作家阿鴻所撰此文,他點出30年前的教育制度正是源頭,一味塑造出「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卻讓現今年輕人出社會普遍有高學歷,卻擺脫不了低薪命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失業,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即使是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未婚子女,一旦失業,愁雲慘霧的不只他自己,還包括他的父母。有的父母不置一詞,默默關心但也默默憂心;有的父母在強忍一陣子之後,開始用激將法,以為不斷責罵或冷嘲熱諷,會逼得孩子積極一點,很快找到工作。這會帶來什麼結果?整個家雞犬不寧,失去融洽。 更甭說已婚的人失業了……有一家國營事業的工廠即將被買走,廠長的女兒在網路Dcard吐露心聲:「我爸爸下週就要失業了,怎麼辦?」引起熱烈討論,好幾位大學生跳出來說,他爸爸曾經或目前失業,比如: 「我能體會你的感受。我爸爸去年也為了工廠的事,常常半夜睡不著,一個人坐在客廳發呆。這是媽媽告訴我的,聽了很心疼。」 「我也是看著爸爸收掉公司,由以前風光的總經理,變成現在不靠鎮靜劑、安眠藥就無法入眠……但至少家人都在身邊,是最值得慶幸的事!」 「我爸爸是裝潢師傅,每到年節前沒有人要動工,就開始失業,長達兩三個月沒有收入。看著爸爸憔悴懊惱的樣子,真的很難過。唉,爸媽養育我們長大真的很辛苦,多抱抱爸爸,多跟他說話吧!」 失業會升高離婚率父親通常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當這根大柱子傾斜或折斷,家裡包括經濟與生活都會陷入不穩定,像是導致酗酒、家暴、離婚等後遺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安定,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很重視失業率的原因,它也是測量一個國家幸福與否的重要指標。 台大經濟系在二○一五年出版一本論文《失業對離婚的影響》,採用的是政府各項行政的資料合併來統計,近十萬個樣本做研究,發現在所有失業中,公司工廠關閉造成的失業,最具有「非預期性所得變動」性質的外生性失業(相對於自發性失業)。並以此外生性失業來估計失業對離婚的影響,得到以下重要結論:1.丈夫失業會導致離婚的機率提高約八.五○%至九.二三%。2.失業的狀態超過一年,以及失業之後的三年內,這段期間對離婚的影響尤其強烈。3.丈夫失業時的年齡越高、教育程度較低,以及收入較低的家庭,失業對婚姻的衝擊越為強烈,越有可能導致離婚。為什麼會這樣?這要回溯到一般人之所以結婚,其一是滿足經濟需求;一旦丈夫失業,這個預期利益無法達成,會比較容易走上離婚一途。 像是前面提到在頂尖大學化工研究所畢業的國定,四十三歲被失業後,一年半都找不到工作,已經可以被歸類為「長期失業」。他的太太在他失業半年,就提出離婚。這時他們剛結婚滿一年,還在新婚燕爾的階段,小十歲的妻子便直言對他沒感覺了,讓國定同時遭受失業與失婚雙重打擊,就是一例。 失業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我採訪的另一個案例冠宇,雖然還不到離婚階段,但是夫妻感情已經降至冰點。沒失業前,冠宇從奇美轉職到台積電,後來被外派到大陸擔任研發主管,公司大、職位高、薪水優,也算是呼風喚雨,不可一世。妻子小他八歲,是大陸一家龍頭企業的公關主管,兩人結婚時,郎才女貌,羨煞不少人。 一切看來晴空萬里,太太覺得冠宇這座靠山再穩妥不過,大膽把工作辭了,在家相夫教子。經過七年無風無雨的日子,公司從台商轉變為港資,最後完全陸資,實施人才在地化。等到冠宇的階段性任務結束,就指他研發不出新東西,把他辭了,這時候冠宇四十四歲。回台灣後,冠宇發現跟台灣的產業斷了連繫,再也回不去了。此時家中情勢大為翻轉,變成太太必須外出工作,留他在家照顧孩子。太太當然失望透頂,原來以為嫁的是金龜婿,從此過著少奶奶的生活,哪裡知道居然還要在外四處奔波討生活,張羅一家大小的開支,心理上完全適應不來,不僅怨氣沖天,也會譏刺冠宇。還好兩人歲數相差不小,冠宇也自覺理虧,再三退讓,他說:「工作沒了,總不能連家也沒了。」其他文獻更進一步指出,失業也會影響到小孩。現代人求職,履歷上只要出現空窗期,烙下失業過的印記,都會成為洗不掉的髒點,殃及後面一連串的求職,致使再度失業的機率大增。一個人經年累月處於這樣的境遇,難免要鬱卒,接著可能酗酒、家暴,甚至自殺,破壞家庭的和諧。孩子的成長也將受到牽連,研究指出會造成學業表現低落,甚至留下性格發展的陰影。過度責任感釀成悲劇失業之後,再也唱不了〈甜蜜的家庭〉。在媒體上,不時會看到這類社會新聞,像是長期失業者被哥哥責罵在家吃閒飯,是個沒用的人,一氣之下把哥哥殺了;或是跟父親要錢買菸,不僅被拒絕,還被唸兩句,受不了就燒炭……可見得失業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事。但是,很多責任感重的男性不這麼想。在PTT論壇,有一名單親家庭的女大學生說,父親含辛茹苦撫養他們兄妹三人,逾五十歲時被失業,全家頓失經濟依靠。女大生把打工存的五千元拿給父親,父親不僅把錢推回去,還從口袋掏出僅剩的數千元給她說: 「不要再打工,好好讀書,就是最好的孝順。」 父親認為養家是他的責任,讓孩子操心家庭經濟是他失職。但是人生無常,當家裡發生變故,父親卻不讓她有機會表達這份孝心,她問版友: 「難道我不是家裡的一分子嗎?」 韓國更是一個男性當家的國家,首爾市有個父親失業後,用房子貸款約合台幣一千四百萬元,每月固定不變地給家裡十一萬元生活費,每天依舊西裝筆挺地出門,到租的學生雅房「上班」,歷時一年,全家沒人知道他失業。由於四處求職碰壁,加上要補足財務缺口,他只得冒險做投資,結果大賠八百五十萬元,缺口再度擴大。這位父親自覺還不起,也不想妻兒辛苦還債,先把他們都殺了之後再自殺。 看完這條新聞,換作你是家人,應該會很生氣,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明明是一家人,怎麼只有父親要孤獨去承擔所有的痛苦與責任,不禁想要問:「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家人的團結,就看此刻 因此面對失業時,必須重新調整認知與心態,建立以下三個正確的觀念:1.改變你的認知:這不是你的錯 失業是很正常且普遍的事,很多時候和個人是否努力無關,而且求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中年以後。2.改變你的態度:這是全家人的事 不論丈夫或妻子,只要是家庭經濟支柱失業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家裡每個人的事,所以請讓家人參與意見,人人盡一份綿薄之力,失業的窘困會緩解不少。3.改變你的家人:每個人都要做出改變 失業是大事,全家的生活水準會降低、作息習慣會改變,人人都要走出舒適窩,能屈能伸,重新適應,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彈性。 二○一七年的大年初一,飛碟電台開機女王阿娥與知名主持人納豆同一時間被辭了。每天清晨六點準時開機,五年來從未請假,兢兢業業的阿娥失業後,沒有隱瞞消息,反而是在第一時間周告親友。而她的女兒第一個反應是去找份打工,接著拿出從小存的零用錢,支援全家趁著難得空檔到加拿大旅遊。阿娥甚感欣慰地說,父母失業換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這是多麼有價值的一堂課。「我失去工作,卻贏得家庭與親情。」家人,永遠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上。若是有福同享,有難你一個人當,並不是一家人。遇到困難時,這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讓家人成長與團結。相信他們也有力量伸出援手,和你一起度過,這才是一家人,而家的意義就在這一刻展現,不是嗎? (本文摘自/失業教我們的事/商周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8歲的阿龍是一名資深國際導遊,去年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雖背負房貸,但因旅遊產業蓬勃,收入相當不錯,生活過得美滿穩定。沒料到今年突然爆發新冠肺炎,各國陸續鎖國,旅遊業受重創,公司不堪負荷結束營運。重大的環境改變讓阿龍頓時失去經濟收入來源,只好轉行從事基層保全。 疫情衝擊工作及生活 身心症患者求診增3成自從當了保全,阿龍時常情緒低落、想法負面,覺得人生沒有目標,每日輾轉難眠無法入睡,脾氣也變得容易不耐煩,甚至為了小事與太太發生激烈口角,家人驚覺不對勁,趕緊求助身心診所,阿龍被告知出現「失志症候群」,並積極接受治療中。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此波新冠病毒疫情擴散,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失業潮及商店倒閉潮接踵而來,讓許多人面臨人生及環境的重大轉變,並承受龐大身心壓力,若無法處理及調整這些壓力,容易產生無力感、絕望感及孤立感,長期會合併失眠、恐慌、焦慮等身心症狀,嚴重者會對生活失去目標,失去人際社交動力,造成「失志症候群」上身。 近期類似阿龍的求診患者激增三成,經臨床問診後發現,患者大多具備自我要求高、把工作當生活重心及目標導向者,由於努力工作獲得成就感,加上生活主要都在工作,發生疫情後突然沒了工作及收入,加上失去生活目標,因此出現「失志症候群」症狀,家人及朋友千萬不要輕忽。 合併藥物治療及紓壓技巧 幫助恢復生活功能楊聰財醫師指出,針對失志症侯群患者,治療上會採用藥物與非藥物合併治療。以藥物來改善患者憂鬱、失眠及焦慮等生理症狀,讓患者找回生活節奏,有體力維持社會功能,後續經由心理會談治療,穩定患者情緒及建立正向的認知,並教導正確的紓壓技巧,讓患者恢復睡眠、營養及運動等「三好」功能。 楊聰財醫師提醒,這波疫情險峻,目前仍看不到終點,民眾除了平時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外,若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身心不適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檢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災害。 失志症候群自我評量(1)每天不容易入睡、失眠(2)我覺得既難過又悲慘(3)我對生活感到洩氣(4)我覺得焦慮煩躁(5)我覺得無望無助(6)我對很多事情感到生氣(7)我喪失生活中的角色跟目標 若出現上述五項(或以上)者,可能有失志症候群症狀,應提高警覺,如有需要,應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評估診斷及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6歲的阿凱大學畢業後做過幾份工作,無業2年。父母一開始安慰鼓勵的態度逐漸變成冷嘲熱諷及批評斥責。阿凱心情低落一個月,到精神科就診,認為父母天天在家叨唸,沒人了解自己痛苦。氣父母,氣這社會,更氣自己。鬱悶提不起勁,不想出門,沒辦法找工作。失業導致壓力 三層面機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陳頌威表示,失業非罕見,失業、失志、生病惡性循環。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Bartley與Ferrie教授在書中提及,失業者與受雇者相比,「生病」與「死亡」的風險皆提高近2兩倍。失業後第一年風險最高,第二年後風險逐漸下降。陳頌威醫師說明,失業本身是「失落」的「壓力事件」,會經由三層面機制影響健康,建議特別留意此三層面的保健之道:1)心理機制/工作除提供經濟收入,亦提供認同感、安全感、成就感、人際接觸等心理回饋。失業造成挫折會憤怒,壓抑憤怒會憂鬱。憂鬱會影響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引起全身自律神經失調,導致慢性疾病。建議失業者善用「多出來的時間」,修養心理、保養身體。為下一個工作修養韌性,理性調整思考方式,保持樂觀積極態度。2)行為機制/人們可能以喝酒、少運動、飲食不均、抽菸、成癮、衝動行為等「不健康行為」來舒緩壓力事件造成的「情緒」或轉移注意力。失業者在宣洩或壓抑憤怒時,可能出現攻擊他人或傷害自己的行為。建議失業者停止自責怨嘆,嘗試培養健康行為以休閒舒壓,如散步運動、陪伴親友、休閒娛樂、學習新知等。3)物質機制/失業時為了節省開支,生活水平下降可能會面臨營養不均、飲食不潔、衣物不周、環境擁擠髒亂,結果可能造成感染疾病、心血管疾病、意外災害等健康問題。失業者宜精明謹慎地節省,把錢花在刀上,儘量維持生命健康安全的基本開銷,如健康飲食或清潔環境。失業者出現2周以上憂鬱症狀要當心陳頌威醫師提醒,宜留意身邊失業者是否出現2周以上憂鬱症狀,如悲傷情緒、興趣減退、食欲變化、失眠或嗜睡、激動或遲滯、疲倦、無價值感、罪惡感、專注決斷能力減退、自殺意念等。親友除關心陪伴外,也可考慮求助精神醫療的專業協助。呼籲失業者切莫失志,注重保養身心健康,才能再創契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球各國自金融海嘯過後,面臨經濟進退不是,薪資成長趨緩,青年族群普遍嚴重失業的情況,而在未來十年,此種情況恐怕會更加嚴重!根據法國的最新研究指出,未來十年內,機器人將擺脫人類的操作,開始搶奪人類的工作,而這些遭機器人奪走的工作機會中,除了藍領階級之外,也不乏高階知識分子,包括,會計、法律人員,甚至是記者。機器人問世雙面刃 不全然都是壞事此研究來自貝爾傑顧問事務所,預測十年之後,機器人的功能將大舉躍進,並且取代各種行業,像是農產業、營建業、公共行政、軍警、會計、記者等。未來十年後,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情況,將愈來愈嚴重,根據研究粗估,當地將因此喪失掉三百萬個工作機會,進而使法國的失業率更加嚴重,而目前法國的失業率大約落在百分之十,在未來恐怕會接近兩成左右。但研究人員指稱,機器人的普及與問世,並不全然都是壞事,在未來,機器人可望讓各種生產成本大幅下滑,進而穩定物價,有助於經濟與稅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大學設立浮濫,一直是台灣教育長期令人擔憂的事情,導致大學畢業的學生滿街都是,而大學畢業生所學所用,若與職場的需求不符,甚至讓頂著大學光環畢業的學生,變成不願低就,領比期望值低的薪水,則會使得業主找不人才,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互相矛盾的情況日益嚴重!因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的「102年人力運用調查」指出,我國長期失業一年的人數達7萬4000人,主要原因是「薪水太低。」長期失業者 薪水期望值超過三萬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進行的「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5月失業者有46萬3000人,失業期間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達7萬4000人,占全體失業者的15.96%,較去年少3000人,下降0.52個百分點。長期失業者,以大學及以上程度者4萬人較多,占比高達53.7%,自民國97年調查以來的34.49%,5年間升至占逾半比率。值得關注的是,長期失業者平均希望待遇是3萬2012元,較全體失業者希望待遇2萬9885元來得高,同時也較去年尋獲現職者的主要工作收入2萬8463元為高。官員指出,去年尋獲現職者指的是在去年第 1次找到工作或在去年又重新回到職場者,主要工作收入平均2 萬8463元,長期失業者的希望待遇高於在去年找到工作者的平均收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採訪報導)中年職場有變化時,轉業與謀職對於上班族來說最大的難處,根據yes123調查顯示,經濟壓力高居首位占6成5,第二是工作難尋有6成1,第三為體力衰退占5成1,曾是身價上億董事長的周先生,因風災損失慘重,中年開始重新求職,但過去經驗及年紀卻成為他的累贅,業者建議,中年失業可善用政府資源,例如失業給付、提前就業獎助津貼等來舒緩經濟壓力。今年56歲的周先生,過去曾是身價上億的大老闆,但在遇上納莉颱風後,所代理的產品共六大貨櫃全都被淹失,損失共上億元,此後就開始超過10年的求職碰壁生涯,最近一份工作為司機,目前仍然待業中。周先生退伍後到藥廠擔任業務,一路從基層員工升到業務經理,18年前開始自己代理國外的健康食品及休閒零食,鋪貨到全省的全聯、軍公教福利中心及量販店,一年營業額將近1億元,身上隨時都有10~20萬元的現金,還曾刷卡買下要價600萬元的賓士車。當時周先生想著再過2年就要退休養老,誰知民國90年遇上納莉颱風,嚴重淹水,倉庫裡剛買進六大貨櫃的商品全被水淹,損失上億,無力賠償,周先生透露,「當時每天都在想著要怎麼結束生命,但因為兩個小孩一個國一,一個小學二年級,只好認命想辦法養活孩子」,最苦的時候,曾經3個人只用2000元過7天。結束代理事業開始找工作後,當時年紀將近50歲的周先生,幾次求職都因為年紀太大被拒絕,資方更曾直接表明要找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間曾做過不少月薪不超過2萬元的短期工,上份工作擔任某企業董事長司機,董事長本身也是納莉颱風受災戶,給周先生月薪4萬元的司機職務,做了2個月後,公司新進另一位司機,再過2個月後,公司主管就通知自己不用來了,周先生目前仍然待業中。對於中年失業的求職者,yes123求職網發言人黃玉齡建議,失業時先善用政府提供的資源,例如失業給付、提前就業獎助津貼等來舒緩經濟壓力。尋找新工作定位時,從熟悉的領域中開始困難度會較低,過去也有不少中高齡失業者,選擇創業來尋覓職場第二春,但在財務以及經營能力上需多加學習以及評估,以免把最後的一桶金也付諸流水,陷入更大的精神壓力。※珍惜生命 自殺防治專線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