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

異位性皮膚炎 要避免過度清潔沐浴

異位性皮膚炎 要避免過度清潔沐浴#嬰幼兒

異位性皮膚炎有些醫師稱之為幼兒性溼疹是一種易發生在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慢性且易復發的搔癢性皮膚病變,大約有3%到5%的孩童六個月大到十歲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且60%在一歲發病,其中病情的輕重程度差異很大,為恭紀念醫院皮膚科 - 賴義傑醫師表示,依患者年齡及病灶分部,常將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程分為三期:● 嬰幼兒期二歲到十二歲:病發部位除了尿布包裹的範圍外,幾乎全身都會波及,尤其臉部、頸部及四肢的伸側及屈側部位。● 兒童期二歲到十二歲:大部分發生在手肘前凹窩、膝蓋後方及頸部,比較嚴重的甚至可到全身。● 青少年十二歲到成人:常見四肢彎曲部位,甚至於手掌及腳掌。 照顧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該注意那些事情?賴義傑醫師提出以下幾點說明。1. 環境中過敏原:灰塵和塵螨是常見的過敏原,因此家中不要鋪地毯盡量減少家中灰塵,起居室內溼度不要太高,減少絨毛玩具,不要養貓養狗及不要讓小孩吸二手菸。2. 貼身衣物選擇:儘量穿著純棉衣物,床單、枕頭套、毛巾亦要常常清洗,晾曬在陽光下。3. 細菌:急性反覆發作的溼疹,尤其合併有抓痕或慢性控制不佳的皮膚炎,應考慮是否有皮膚感染的可能性而給予抗生素治療。 4. 冷熱溫度:有些孩童在較熱時,易出汗而特別癢,而有些在寒冷時,因乾燥而覺得癢,因乾燥而覺得癢,因此溫度保持適中,避免環境溫差過大。 5. 食物:少吃牛奶、蛋、海鮮、醃、燻、罐頭等加工食物,但部分報告顯示,食物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影響有限,所以,建議在各種治療方式都無法減輕病情,才考慮限止某些食物。 6. 情緒和壓力:情緒和壓力也會影響孩子搔抓的習慣,需隨時留意紓解患者的壓力和情緒。 賴義傑醫師指出,皮膚保濕,為各時期異位性皮膚炎的最佳根本治療。像是每天用微溫的水沐浴,洗澡水溫不要過熱,房間溫度不要調過高。要避免過度清潔沐浴,可使用無皂基肥皂或沐浴乳來清洗,以避免洗掉皮膚天然皮之保護層;洗澡後要立刻擦上保濕性及修復性強的乳液或乳霜,一般嬰兒乳液、嬰兒油對改善病情沒有用。綿羊油或綿羊乳液則要避免,因為羊毛脂本身可能引起過敏。此外,清潔沐浴用品及所有保養乳液、乳霜,不要含有香料和酒精成分,甚至防腐劑、乳化劑也應避免。 異位性皮膚炎雖是一種複雜有麻煩惱人疾病但只要家長、病人、醫生能充分溝通,加強保濕,避免皮膚過度乾燥,並配合適當的藥物控制與常常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乾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瑜珈提斯找健康 回歸「嬰幼兒」呼吸法

瑜珈提斯找健康 回歸「嬰幼兒」呼吸法#嬰幼兒

「呼吸」是最不需要動腦筋的運動,但是什麼是「正確」的呼吸方式?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非常令人訝異,原來「嬰幼兒」的呼吸方式,才是最好、最自然、最正確的,但隨著年紀增長,反而忘記我們的本能:「如何呼吸」。台灣瑜珈提斯協會創會會長唐幼馨表示,多數人在呼吸的時候,容易落入一個陷阱,不經思考吸、吐氣,往往是屬於呼吸不完全的「淺層呼吸」;然而,要達到完整的氣體交換,應該要進行所謂的「深層呼吸」。淺層呼吸和深層呼吸的差異在於呼吸的深淺程度。淺層呼吸是僅止於胸腔的氣體交換,也就是所謂的「胸式呼吸法」,氧氣只能到達肺的表面;深層呼吸則是吸得更深、吐得更徹底,讓氣體可以在深層的肺泡,也就是肺的底部進行交換;更進一步地說,就是所謂的「意沈丹田」,運用「意念」將氣傳至丹田的位置,運用腹腔進行呼吸,也就是所謂的「腹式呼吸法」,可以回歸到我們人的核心部位,在此蓄積能量並且滲透至身體的骨骼肌肉等各部。「胸式呼吸法」容易因為呼吸次數太過頻繁短促,導致沒有將氧氣導至肺部最深層的肺泡,而無法進行完整的氣體交換。進入體內的氧氣不夠充足,會造成二氧化碳殘存體內,而進入缺氧狀態,所以就會開始覺得頭腦昏沈沈、想睡覺、精神不集中,甚至容易造成肩頸緊繃、習慣性的酸痛。但「腹式呼吸法」可以帶動深層的肌肉群,訓練到背部的肌肉群,產生一股深層的能量去按摩體內中樞的臟器,可調節內臟機能、強化全身的血液循環、提升血液中的含氧量。就科學的觀點而言,吸入的氣體不能穿越肺部、橫隔膜、胃再傳到丹田處(肚臍的位置)。但就瑜珈提斯的觀點而言,意念的力量可以是無窮的,甚至可以改變任何物質的型態和能量。唐幼馨指出,只要在呼吸的時候,運用想像力,每一次呼吸都吸到至肺的底部,並且試著運氣到肚臍的位置,感受每一次呼吸的能量,用心去享受每一刻呼吸的當下。練習瑜珈提斯的時候會消耗很多體力和能量,深層呼吸才能讓身體中的氣完整地交互作用,才不會做幾個動作就氣喘如牛!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運用腹式呼吸法,久而久之就會發現,心情比較不那麼容易暴躁,身體也會變得更健康喔!(本文文案擷取自『一天十分鐘,養命瑜珈提斯』一書,由凱特文化發行。)■ 胸式呼吸法與腹式吸法的比較1. 淺呼吸(胸式呼吸法):將空氣吸入肺部,使胸腔鼓起,再將吸入肺部的空氣,全力吐出。2. 深呼吸(腹式呼吸法,或稱橫隔膜呼吸法):將空氣慢慢吸入肺部深層,在進行氧氣及二氧化碳交換作用後,向下運氣至「丹田」。

寶寶六個月還不會翻身?遲緩兒六大警訊!

寶寶六個月還不會翻身?遲緩兒六大警訊!#嬰幼兒

雖然寶寶個性活潑,稍微逗弄,就會咯茲咯茲的笑個不停,可是卻還不會翻身?對照健兒手冊上的發展篩檢,總覺得不太放心,雖然老人家總是說「小孩時候到了就會了,大雞總是慢啼」。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嗎?要如何才能幫助寶寶健康的成長呢?其實,孩童在發展上出問題並不是少見的情況。所謂「發展」,係指孩子隨著時間增長,他的神經、肌肉、骨骼的功能慢慢成熟、增進功能。敏盛醫院小兒科王緒斌醫師指出,孩子的發展,可分為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孩子的各項能力,若沒有跟著年齡慢慢成熟,無法達到90%同年齡小孩可完成的能力,就是所謂的『發展遲緩』,亦即對事物、概念及邏輯、記憶、理解等,較同年齡兒童落後。臨床上最常見的情形包括學習障礙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發生率可高達7.5%。其餘如智能障礙,發生率也高達2.5%。腦性麻痺或自閉症是較少見的情形,盛行率約千分之二至四。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有發展的問題呢?王緒斌醫師表示,在產前、周產期或產後,任何原因造成的器官或功能損傷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發展遲緩。產前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畸形症候群、遺傳性疾病及子宮內胎兒的各種腦傷;周產期方面則包含早產、生產外傷、高黃疸、窒息、代謝問題、感染、顱內出血、新生兒痙攣等原因;產後的因素則可能有感染、頭部外傷、中毒;環境因素則如虐待、忽視、感情剝奪等,可能性實在太多。因此,並不是所有遲緩的孩子都能找出病因,重要的是我們要能早期找出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讓他們及早接受早期療育和復健。要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孩子的發展有點落後呢?只要照顧者對嬰幼兒的發展里程有正確的概念,早期發現並不是件難事。那麼,什麼是嬰幼兒的發展里程?通常可粗分為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和社會性發展四個面向,詳細的發展里程碑。一般來說,嬰兒在四至五個月大時學會翻身,而六個月大還不會翻身,這樣有沒有問題呢?早期的動作發展警訊,包括:1. 三個月大前就會翻身,要小心是由於肌張力過強所造成2. 四個月大時頭部仍不穩定、剪刀腳3. 六個月大時原始反射,如尋乳、非對稱頸部張力反射仍明顯存在4. 七個月大時仍不能翻身,肌張力仍過高或過低5. 九個月大時仍不能單獨坐穩6. 滿一歲時仍不能扶著站同樣的,語言及社會性發展的警訊,則包括:1. 二個月大還不會對人笑2. 六個月大時還不會牙牙學語,需擔心聽力問題3. 滿一歲時對自己的名字和常用日常用品沒有反應4. 一歲六個月時還沒有任何字彙出現,對簡單指令無反應,無分式注意力的出現5.滿二歲時無短句出現,不會玩角色扮演遊戲如果孩子在發展途中出現上述警訊,王醫師建議一定要向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小兒神經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討論和做進一步的評估。除了以上提到的警訊外,還有許多的發展篩檢量表可供參考。最實用的其實就是大家都有的健兒手冊。健兒手冊的左邊頁面,其實就是提供家屬填寫的發展量表。對於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項目需要檢核。此外,行政院國民健康局線上健檢、心路幼兒發展線上篩檢、伊甸兒童發展線上篩檢都是網路版本的發展篩檢。可以定時幫自己的寶寶打打分數,追蹤他們的發展情況其實,家長可以帶著寶寶主動向醫師表達他們的擔心。醫師會透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和神經反射檢查,檢視寶寶的肌肉張力、神經學反射、對外界的反應。同時會教導家長們一些如何幫助寶寶活動肢體的方法,讓他們在家裡和寶寶一起練習。總之,一個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照顧者的愛與關心,愈關心孩子的發展狀況,就能愈容易發現孩子發展上遇到的問題,進而早期介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疑似食用三聚氰胺民眾 市醫就診篩檢結果通報

疑似食用三聚氰胺民眾 市醫就診篩檢結果通報#嬰幼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疑似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及奶製品民眾門診就醫計畫,9月29日就診人數:泌尿科14人、小兒科13人;一歲以下幼兒腎臟病變篩檢人數2人。截至9月29日午夜12時止,累計就診人數:泌尿科374人、小兒科239人;一歲以下幼兒腎臟病變篩檢人數20人。診察結果為腎結石者,新增人數0人,累計人數16人,包括泌尿科14人、小兒科1人;一歲以下幼兒腎臟病變篩檢1人。有疑慮的民眾,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8888(外縣市請撥02-2192-6068),由專人為您服務。

怕寶寶喝到毒奶粉?三歲以下嬰幼兒,免費超音波檢

怕寶寶喝到毒奶粉?三歲以下嬰幼兒,免費超音波檢#嬰幼兒

毒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民眾無不人心惶惶,擔心自己曾吃到黑心毒奶粉,影響健康。而三歲以下的幼兒因為食用乳製品的機會更高,讓家長們都非常緊張,最近幾天,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門診亦有許多擔心的家長前來洽詢醫師的專業建議,深怕寶寶也成為毒奶粉的受害者,對健康造成長遠影響。為此,光田綜合醫院於即日起至10月8日(三)止將提供台中縣地區三歲以下疑似食用過大陸奶製品的嬰幼兒免費腎臟超音波檢查,自提供該服務後,許多民眾便帶著小朋友前來接受檢查,所幸至目前為止,接受檢查的小朋友結果都很健康,看到檢查報告,家長們頓時鬆了一口氣。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周宇光醫師表示小孩子的腎小管較小,腎臟每單位時間的濾過率不若成人高,要將三聚氫胺代謝本來就比成人更花時間,而主要飲食又是以奶類為主,所以食用含有三聚氫胺的毒奶粉更容易於腎小管或腎盂結石,嚴重則造成腎功能受損、尿毒症或腎衰竭。建議家中嬰幼兒若疑似喝過含有三聚氫胺的奶粉,首先是停止食用該可疑奶粉,讓孩子多喝水促進代謝。而未滿7、8個月的嬰兒則建議換喝安全可靠的品牌即可,以免因開水喝太多,取代營養攝取而影響成長。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王守玠主治醫師也指出,一般上國小以後的孩子,營養的攝取都改以米、麵食、蔬菜等其他食物為主,較不會受到三聚氫胺的影響,民眾如果擔心自己吃到含有三聚氫胺的食品,只要多喝開水促進代謝,同時避免憋尿狀況發生,就能降低結石的發生率,而常有尿道感染、吃止痛藥或患有高血壓等泌尿道結石的高危險群,也應增加水分的攝取。若要確定結石是否與攝取到三聚氫胺相關,可透過尿液檢驗和結石化驗來確認。而目前並無確切的資料或研究顯示三聚氫胺與癌症、腫瘤的發生相關,故民眾不須太過擔心。由於腎臟超音波檢查需要時間等候報告結果,醫院建議民眾選擇下午門診時間帶孩子前來。同時院方也將與沙鹿、大甲、清水、龍井衛生所合作,於各衛生所提供相同的嬰幼兒腎臟超音波檢查服務,方便民眾就近帶孩子前來檢查。符合下述三項條件的小寶寶,即日起到10月8日將可到光田綜合醫院沙鹿與大甲分院掛兒科門診,免費作腎臟超音波檢查:(1)設籍台中縣(2)三歲以下嬰幼兒(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者)(3)疑似曾經食用大陸奶製品《 提供檢查服務時間》◎ 沙鹿院區:1.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兒科門診2.請病患至7號批掛窗口專屬辦理◎ 大甲院區:1.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下午兒科門診(星期四除外)2.請病患至5號批掛窗口專屬辦理《 於各社區衛生所免費篩檢時間》沙鹿:9/30(二)13:00~15:00龍井:10/1(三)9:00~11:30清水:10/7(二)13:00~15:00大甲:10/8(三)13:00~15:00

擔心買到毒奶粉 衛生局免費替民眾檢驗

擔心買到毒奶粉 衛生局免費替民眾檢驗#嬰幼兒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因應此次奶粉中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維護民眾健康及嬰幼兒食用安全,消除民眾疑慮,自即日起一週內(97年9月19日至9月26日止,含週六、日),免費受理民眾申請奶粉中三聚氰胺檢驗,凡對家中購買食用的奶粉有疑慮者,均可提出申請。 日前因大陸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極大震撼,消費者對於所食用的奶粉製品也深感恐慌與不安,為維護及保障人民健康,該局檢驗室參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相關的檢驗方法,已開發完成奶粉中三聚氰胺檢測技術。基於關懷消費者食用衛生安全,該局自97年9月19日起至9月26日止,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受理民眾申請奶粉中三聚氰胺檢驗服務;本專案為方便上班族朋友,特別開放本週六及週日(9月20及21日)受理檢驗申請。檢測結果發現奶粉有添加三聚氰胺者,將立即由該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追蹤調查。 有意願申請本次奶粉中三聚氰胺免費檢驗專案之民眾,請攜帶下列相關文件及奶粉樣品,送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111號)。民眾送驗須知如下:(1)填寫送驗申請書,可直接至該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主題專區/檢驗資訊專區下載。(2)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並註明申請檢驗用。    (3)30元回郵掛號信封乙個(書明收件者姓名、電話、地址)。(4)送驗奶粉以販售形式包裝為主,為明確了解產品來源,請攜帶原罐或原盒包裝奶粉,無產品包裝或來源標示者恕不受理。 民眾如有相關檢驗問題與需求,請儘速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聯絡(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111號;電話:2828-0102 轉分機2109,行動電話:0968-907670、0968-907673;傳真:2825-0869),或撥打市民熱線1999。本次擴大為民檢驗服務專案,檢驗結果僅提供民眾參考,不得作為求償或其他商業用途;本專案不受理廠商申請,廠商或需要正式檢驗報告者,請自費向該局檢驗室或相關檢測機構申請。

迎接高「鐵」時代 小寶貝不能缺鐵

迎接高「鐵」時代 小寶貝不能缺鐵#嬰幼兒

過去的一年多,台灣人民的生活因為高速鐵路的啟用,不僅僅在交通運輸上提供了舒適便捷的選擇,也改變了國人的休閒生活習慣。同樣的在人的身體內也需要靠著高鐵的串聯來維持良好的運作。人的身體內除了有六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鈉、鉀、氯),鈣、磷、鎂之外,同時還需要多種的微量元素(指佔人體組成不到0.01%的物質),其中包括鐵、鋅、銅、錳、碘等離子,來做為體內代謝時所需的運作介質。鐵質在人體內扮演什麼角色?鐵質缺乏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營養素缺乏;而全世界最多引起貧血的原因也是缺鐵性貧血。可見這個問題不得不特別提出來探討。臺安醫院小兒科賴彥廷醫師表示,在健康足月兒的身體中含有約0.5克的鐵質,這是在懷孕過程中母親經由胎盤提供給胎兒生長所需;而正常成年男性的體內則含有約4.0克的鐵質;女性則有2.5克;這代表了從出生後平均每天必須經由飲食中攝取約0.8毫克的鐵質才能供給寶寶成長所需及正常生理上消耗,同時累積達成成年時體內的存量。身體內的鐵質主要以兩種型式存在:功能性及貯存性;在體內以功能性的鐵質佔大多數,其中約有75%存在於紅血球內的血紅素和肌肉內的肌紅素;15%組成身體各組織細胞內的酵素成份;其餘的則是以貯存的型態儲存在細胞組織內。簡單地來說,只要是細胞使用氧氣呼吸、肌肉收縮、以及中樞神經發展都需要有鐵質的參與。在懷孕時期如果鐵質缺乏會增加早產及低體重兒的發生機會;在嬰幼兒時期要是有鐵質缺乏會導致大腦認知功能發展的永久性遲緩;在青少年時期鐵質缺乏會影響記憶及心智功能;在成人時期若是鐵質缺乏則會容易疲勞進而影響日常工作表現。鐵質缺乏 ≠ 缺鐵性貧血賴彥廷醫師特別強調,貧血只會在鐵質嚴重缺乏時才會出現。當身體需要量增加或是流失量增多,同時再加上補充攝取量不足,那麼身體內所貯存的鐵質便會開始下降,此時會先消耗組織內所貯存的鐵,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隨著長時間鐵質補充不足,體內貯存的鐵質完全耗盡,接下來便會減少紅血球和肌肉內的鐵質含量,此時便會出現明顯的貧血症狀,而表現出容易疲勞、影響日常工作表現。更重要的是根據研究指出一旦組織內的鐵質開始出現組織貯存上的缺乏便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的發展,而且即便發現後給予口服鐵劑補充,某些部份的認知功能並無法恢復,造成永久地損傷。什麼人較易有鐵質缺乏的風險?一旦身體內的供需不平衡時就容易出現鐵質缺乏的情形。一、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提供胎兒孕育時所需的鐵質。二、進入青春期及生育年齡的女性:每月會有固定月經週期流失,相對所需的量增加。三、嬰幼兒及兒童,在這段時期是身體各方面快速成長的時期,特別是:早產或是出生體重較輕的嬰兒,出生時的儲存量就不足;純哺餵母乳但在六個月後未添加富含鐵質副食品的嬰幼兒;使用一般非鐵質強化嬰兒配方哺餵的嬰幼兒;一歲以前使用牛奶代替嬰兒配方或是母乳的嬰幼兒;六個月到三歲大的嬰幼兒童常會因偏食而導致攝取不足夠的鐵質。如何避免鐵質缺乏?一般說來在嬰幼兒時期,大多藉由均衡的飲食來攝取足夠的鐵質便足以提供成長所需,以下針對各個年齡期的飲食加以介紹,希望提供各階段完整的飲食。首先必須先認識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不同型態的鐵質在人體腸胃道會有不同的吸收率。簡單地說,動物性的鐵質會較植物性的鐵質好經由腸胃道吸收;母乳(human milk)和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國人母乳的含鐵量是0.5~1.0毫克/公升,在腸胃道的吸收可達50%;相較於嬰兒配方奶粉內的鐵質都經過特別強化,含量約12毫克/公升,但是在腸胃道的吸收卻只有10%,因此母乳中的鐵質最容易給寶寶吸收利用。賴彥廷醫師也提醒,許多的食物成份會相互影響吸收,例如同時食用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而若是和抑制物同時食用會與鐵質互相競爭吸收,例如鈣質和許多植物所含植酸(phytate)會與鐵質結合,大幅降低鐵質的吸收。一、早產兒和低體重兒自出生後便需要開始補充口服鐵劑製品,由兒科醫師追蹤並且決定何時可以停止;哺餵母乳可以持續至一到兩歲,若是無法哺餵母乳則可以鐵質強化的嬰兒配方奶粉替代。二、足月產的嬰幼兒母乳哺餵可以持續至二歲大,若是無法哺餵母乳則以鐵質強化的嬰兒配方替代;在前六個月只要哺餵純母乳或是鐵質強化嬰兒配方便足夠;只是到了六個月大以後便需要開始添加富含鐵質豐富的副食品,例如鐵質強化的穀物和肉類,同時添加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幫助植物性鐵質吸收。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像是動物內臟、肉類、蚌、牡蠣、深綠色蔬菜、穀物和豆類含較多的鐵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逐漸接觸各種種類的食物,並且可以多補充富含鐵質食物的攝取量,便可提供足夠的鐵質量。賴醫師表示,往往有許多新手爸媽會因為不清楚而害怕讓寶寶接觸新的副食品,擔心寶寶接觸過敏原,錯失養成寶寶接受新食物的時機,而造成寶寶僅僅依賴嬰兒配方為唯一營養來源,導致偏差的飲食習慣。藉此機會要讓大家了解寶寶成長所需營養素,能提供寶寶成長各階段所需的均衡營養,把握成長黃金時期,要讓寶貝贏在起跑點。

秋季保健重點!避免流感病毒入侵

秋季保健重點!避免流感病毒入侵#嬰幼兒

各級學校九月陸續開學,面對新學期,除了收心迎接下一階段的學習外,隨著季節轉換,天氣不再那麼燥熱,學童的衛生保健也需多注意。首先,夏、秋兩季為腸病毒的好發期,今年腸病毒的疫情頻拉警報,重症案例是近十年的高峰,雖然目前疫情已獲控制,但根據過去經驗,九月開學後可能會有另一波小流行,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小兒科林泳秀醫師提醒,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腸病毒主要經由接觸及飛沫傳染,只要正確洗手(淋「濕」抹肥皂、手「搓」20秒、「沖」洗小手、「捧」水冲龍頭、手手「擦」乾乾),就可有效降低接觸傳染的機會。若不幸感染腸病毒,兒童宜居家休息一週,以免成了散佈病毒的傳染源。秋冬也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節;流行性感冒不同於一般感冒,不僅症狀嚴重,抵抗力較弱者還可能致命。流感病毒主要經飛沫傳染,預防之道除了勤洗手、病童帶口罩等,特定高危險族群最好提早接種疫苗。國內免費流感的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慢性心肺疾患、醫護及禽畜工作人員,而國小一、二年級學童亦從去年起納入施打範圍。林泳秀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相當安全,但對蛋過敏、發燒或過去曾有不良反應者,不宜接種。除了流感疫苗,今年九月入學的小一新生將追加成人型百日咳疫苗。百日咳好發於冬、春季,經由飛沫傳染,臨床症狀為咳嗽超過兩週,且咳嗽後臉潮紅或嘔吐,伴有吸入性哮聲,嚴重時併發肺炎或急性腦病變,對嬰幼兒是一大威脅。臨床發現,近年來成人、青少年感染百日咳的人數有上升趨勢,且許多嬰幼兒百日咳是被家中年紀較大的子女所傳染;儘管嬰兒期已接種四劑百日咳疫苗,但疫苗保護力會在五至十年後減弱,故今年開始,政府將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列入小一學生常規接種,以提升下降的免疫力。另外,季節交替之際也是過敏疾患常發病的時刻。入秋後早晚溫差變大,加上環境汙染(空氣浮塵或塵蟎刺激)、不當生活作息等因素,不少氣喘、過敏性鼻炎病童會出現鼻塞、流鼻水、眼鼻搔癢或喘鳴、夜咳不止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影響記憶力、集中力,降低讀書效率,也比一般人容易感冒。林泳秀醫師提醒,過敏兒在秋冬季的保養應注意保暖,溫差大時可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觸冷空氣,以減少鼻腔不適及支氣管收縮,也可使用熱毛巾敷鼻,或以熱水蒸氣使鼻道暢通。另外要保持環境清潔、勤洗被褥、控制環境溼度,降低生活中的塵蟎、蟑螂、黴菌、灰塵、動物毛等過敏原;更重要的是,過敏兒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適度運動,多食用富含維他命B群與維他命C的蔬果,不但可降低過敏發作的機率,且可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及學習能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