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

講座/疱疹性口腔齒齦炎須知

講座/疱疹性口腔齒齦炎須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疱疹性齒齦炎是由人類疱疹病毒引起,好發年紀在1至5歲。第一次感染結束後,病毒便藏身於附近神經節中,當遭受某些壓力使得患童抵抗力下降時,如感冒、發燒、豔陽曝曬、特定食物或睡眠不足等,病毒可能再次活化,而在嘴唇周圍產生水泡。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23(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疱疹性口腔齒齦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小兒家庭疾病照護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疱疹性口腔齒齦炎時間:107年4月23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小兒腸絞痛

講座/小兒腸絞痛#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常在傍晚或晚上突然哭鬧,一次至少哭3小時,1週哭3次以上,因哭鬧臉部脹紅、四肢彎曲、肚子繃得很緊,但哭鬧完後就又沒事了,此時家長要注意寶寶是否發生腸絞痛。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20(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腸絞痛」。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小兒家庭疾病照護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絞痛時間:107年4月20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3/4的嬰幼兒有喝奶入睡的習慣,造成約高達2/3的0至3歲嬰幼兒罹患奶瓶性齲齒。幼兒含著奶瓶邊吸邊睡,睡著後唾液分泌減少,造成高濃度奶水或糖水附著於齒面,細菌產生酸性分泌物,使幼兒牙齒脫鈣、形成蛀蝕,稱為奶瓶性齲齒。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18(三)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牙科醫師何芸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小兒口腔照護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嬰幼兒牙齒保健時間:107年4月18日(三)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1/3嬰過敏體質 益生菌保健聰明選

1/3嬰過敏體質 益生菌保健聰明選#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統計顯示,每3名新生嬰兒,就有1位有過敏體質,會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甚至於氣喘等問題。想為寶寶調節體質,不想使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物來抑制發炎反應,可以試著讓小寶寶服用益生菌調整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台安醫院及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慧文表示,目前歐洲有較多的研究文獻,特別是丹麥的研究,都有提到LGG或BB12這些菌株,比較適合新生兒或嬰幼兒使用。LGG益生菌可改善腸絞痛、牛奶過敏,或是預防異位性皮膚炎,而BB12則可增強免疫力,或是改善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免疫力UPUP 嬰兒用益生菌滴劑有專利寶寶使用益生菌前,應先徵求專業醫師的意見,選擇屬於嬰幼兒使用的益生菌,而歐洲研發寶寶益生菌滴劑已行之有年,選購時也可將丹麥、芬蘭等製造國作為選購的參考。同時也要考慮小朋友是否能夠吞嚥以及適應益生菌的氣味等等。陳慧文醫師分享門診案例說道,如果把膠囊打開,再倒到奶粉,或是倒到小朋友喝的果汁、開水裡,他們有可能益生菌沒有完全服用, 殘留在奶瓶內,甚至於吐出來,所以基本上建議選擇專屬於嬰兒跟新生兒使用的益生菌滴劑。而益生菌滴劑的廠牌並不多,選擇時,認明滴劑專利,因為能夠取得滴劑專利,就表示在國外已經有相當的信譽跟認可。益生菌畏高溫 避免與藥物併服服用益生菌時,溫度不宜過高,以入口溫最合適,而且要避免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醫師建議,最好的服用方式是直接將益生菌送入寶寶口裡,親餵母奶的寶寶,也可以滴在媽媽乳頭上讓他直接吸允,錯開與藥物的服用時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嬰幼兒玫瑰疹

講座/嬰幼兒玫瑰疹#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玫瑰疹是病毒感染,也是小寶寶常見的感染疾病,好發於六個月到兩歲的寶寶,特別是一歲左右為高峰期。感染途經應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造成,多數大人在兒童時期都感染過引發玫瑰疹的皰疹病毒,可能是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與寶寶親密接觸時,須多注重清潔、加強洗手。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3(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玫瑰疹」。歡迎家長們或關心孩童家庭預防保健新知的民眾參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玫瑰疹時間:107年3月23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3/4的嬰幼兒有喝奶入睡的習慣,造成約2/3的0至3歲的嬰幼兒罹患奶瓶性齲齒。幼兒含著奶瓶邊吸邊睡,當睡著後唾液的分泌減少,高濃度的奶水或糖水附著於齒面,細菌產生的酸性分泌物,會使幼兒的牙齒脫鈣而形成蛀蝕,稱為奶瓶性齲齒。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14(三)舉辦小兒科衛教講座,由牙科醫師李慧明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提供您嬰幼兒護齒及口腔健康的保健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或關心牙齒保健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嬰幼兒牙齒保健時間:107年3月14日(三)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父母、長輩遇到幼兒半夜哭鬧,為了迅速安撫小孩,就讓小孩喝奶,無論配方奶、還是母奶,只要晚上喝過又沒刷牙,很容易就引發奶瓶性齲齒,若整口蛀牙很嚴重,治療就會很棘手。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2/21(三)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牙科醫師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提供您嬰幼兒口腔的正確保健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與關心牙齒保健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嬰幼兒牙齒保健時間:107年2月21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嬰幼兒清潔牙齒的最好時間是睡前,洗澡後可順便清潔牙齒,較容易建立習慣。幫兒童刷牙時,讓他們的頭向左或向右偏,以免因有口水在喉嚨而不舒服。對嬰幼兒刷牙不要太急躁,力量要輕,以水平方式橫刷即可,一個部位刷個20下,可讓幼兒閉個嘴休息一下再刷。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7(三)舉辦小兒科衛教講座,由牙科醫師廖泓儀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中有孩子及關心牙齒健康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嬰幼兒牙齒保健時間:107年1月17日 星期(三)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