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爸媽甫迎接新生命,接著就要開始煩惱寶寶的諸多健康照顧小技巧,而開始有些疑問,寶寶牙齒還沒長全,可不可以開始使用牙刷?牙刷對寶寶細嫩的口腔組織,會不會反而造成傷害?雙和醫院將於12/13(三)舉辦小兒部衛教講座,邀請牙科醫師廖泓儀主講「嬰幼兒牙齒保健」。歡迎家中有小孩及想了解牙齒保健知識的民眾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嬰幼兒牙齒保健時間:106年12月13日(三)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

講座/嬰幼兒牙齒保健#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幼兒沒有能力獨立刷牙,爸媽就是把關口腔衛生的好幫手,在這段期間必須耐心地替寶貝們清潔牙齒,就連沒發牙的寶寶也可以定時用紗布巾擦拭牙齦,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關於幼兒潔牙的技巧,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 !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首次講座由牙科醫師曹頎分享,針對幼兒潔牙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嬰幼兒牙齒保健時間:106年11月08(三)10:30- 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新生兒角質薄 泡泡浴恐致皮膚敏感

新生兒角質薄 泡泡浴恐致皮膚敏感#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嬰幼兒肌膚厚度較薄、角質層及皮脂層較為脆弱,且汗腺未發育完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應把握「清潔、保濕、防曬」3個基本原則,避免錯誤迷思。選購化粧品時,要看清楚產品標示、全成分,使用時也要留意產品使用方式及保存方式。洗澡以清水為主、爽身粉避開私密肌膚另外,食藥署提醒,經常洗泡泡浴或泡完澡未沖洗乾淨,會造成接觸過多界面活性劑成分而傷害皮膚,導致敏感症狀。洗澡時建議以清水為原則,若使用泡泡浴產品,更要沖洗乾淨。洗澡完、出汗後,要將水分擦乾,要避免尿布疹,務必保持尿布乾爽,並定期勤換尿布。如要使用爽身粉,則避開臉部及私密處肌膚並避免吸入。挑選少香精產品 呵護皮膚留意3原則嬰幼兒所使用的化妝品,建議挑選較少香精、香料、色素與防腐劑成分產品,並看清楚產品標示注意事項,以及是否含水楊酸等不建議嬰幼兒使用的成分。若使用噴霧類產品,避免朝眼睛噴灑。化妝品也建議放置於嬰幼兒不易取得處,以免誤食或不當使用。嬰幼兒肌膚較脆弱,照顧時應留意3原則,避免不良反應:1) 清潔/水溫不過熱、別過度清潔。2)保濕/可適度塗抹乳液等保濕化妝品。3)防曬/以衣物遮蔽的物理性防護為主,如需塗抹防曬乳,需徵詢醫師後再塗抹於6個月以上嬰幼兒。衛生福利部為保障嬰兒使用濕巾安全,已公告嬰兒用濕巾納入化粧品強化管理。民眾選購及使用化粧品時,若發現有不良品或發生不良反應,可通報食藥署建置的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網址:http://qms.fda.gov.tw/tcbw/,或撥打通報專線02-66251166轉6401。

咳不停恐致死!產前記得打「疫」針

咳不停恐致死!產前記得打「疫」針#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過去10年間,台灣共發生591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其中以1歲以下的新生兒最多。醫師提醒,幼兒感染百日咳的症狀難以與一般感冒分辨,因此若幼兒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甚至嘔吐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幼兒為百日咳好發族群 容易突然死亡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表示,百日咳會依據不同年齡有不同表徵,暫停呼吸是最常發生在幼兒身上的症狀,由於一開始感染根本看不出來,但是痰液增加會導致新生兒呼吸道阻塞,因此幼兒常在不知不覺中突然死亡。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呼吸道的痰液難以排除,也可能會出現咳不停的現象。邱南昌主任表示,1歲以下嬰幼兒位百日咳好發族群,一般來說,發現症狀時再處理都太慢了,新生兒甚至可能因此喪命,我國目前推動百日咳疫苗施打政策為出生2、4、6、18個月及5歲時皆需接種疫苗,嬰兒出生後2個月為施打五合一疫苗的最佳時機。育齡媽媽每次產前都要記得施打疫苗另外,因為7-8成的百日咳感染來自於父母,母體本身有抗體很重要,建議準媽媽儘早於懷孕28周至36周接種疫苗,若孕期皆無施打疫苗,也建議一定要在生產後、返家前施打。這樣一來,即使寶寶未施打疫苗,媽媽有抗體,寶寶接觸到的環境才會安全。抗體約會在6-10年後消失,因此建議育齡媽媽最好於每次生產前都要記得施打疫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詹德富主任表示,建置完整的百日咳防護網有5大正確觀念:1) 孕產婦每一胎都需要施打百日咳疫苗。2) 產前28~36週施打。3) 寶寶出生後2個月要接種百日咳疫苗。4) 新生兒周邊5大族群包含孕媽咪、爸爸、祖父母、兄弟姊妹、醫護人員與褓母皆須施打百日咳疫苗。5) 疫苗的保護力僅6-10年左右,成人需遵守預防接種建議按時施打。成人若咳嗽超過2周 當心百日咳邱南昌主任說明,百日咳並無好發季節性且症狀與感冒、流感類似,家人若出現密集咳嗽、面紅耳赤現象不要輕忽。要注意的是,百日咳不只會出現在嬰兒身上,成人若咳嗽超過2周也要當心是否為百日咳。只要做好事前預防,就能架起防護網,保障新生兒安全的同時也是在保護家人。

嬰幼兒食慾不振 恐缺乏維生素B1

嬰幼兒食慾不振 恐缺乏維生素B1#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嬰幼兒若喝到缺乏維生素B1(硫胺素)的配方奶,導致體內維生素B1不足,到了學齡前階段,小孩的平衡感、精細動作表現等,就會大受影響。缺維生素B1 平衡感、精細動作功能大受影響在2004年,以色列有一款嬰兒配方奶缺乏維生素B1,研究團隊以39名5至6歲的孩子為觀察對象,這些小孩在嬰兒時期都曾飲用這款缺乏維生素B1的配方奶,研究人員將這39名孩子與其他30名健康、年齡相符兒童做比較。研究人員進行測試發現,嬰幼兒時期缺乏維生素B1的小孩,無論是平衡感、精細動作表現等,都比同齡小孩來得差。嬰幼兒維生素B1不足 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在13年前,由於以色列有配方奶產品缺乏維生素B1,導致嬰兒死亡悲劇,當時有些嬰兒因維生素B1嚴重不足而引發心臟、神經性症狀,並接受住院治療。嬰兒剛開始出現症狀時,原本找不到原因,後來好像流行病一樣,症狀漫延,許多長輩在醫院候診室互相聊天,發現發病嬰幼兒多在一歲以下,且都是喝同一款配方奶。以色列健康部門的食品技術人員終於確認是配方奶缺乏維生素B1造成,此時,醫界開始給予嬰幼兒維生素B1補充劑,有些小孩快速復原,但仍有3名嬰兒死亡,約20名嬰兒出現嚴重殘疾、癲癇。即使健康小孩 也可能維生素B1不足研究團隊成員法特塔爾-法雷夫斯基指出,身體儲存維生素B1的能力很有限,不像維生素B12,維生素B1儲存於體內時間只有約3星期,因此需要頻繁補充。維生素B1對嬰幼兒、兒童發展非常重要,即使嬰兒身體健康,還是可能缺乏維生素B1,若嬰兒連續遭受病毒感染,就得額外補充維生素。事實上,缺乏維生素B1的首發症狀通常包括食慾不振,這會形成惡性循環。這項研究證實,缺乏維生素B1會對小孩精細動作功能、平衡感發展等,造成長遠影響,由此可知,嬰兒營養攝取有多重要。根據董氏基金會資料,維生素B1來源包括全穀類、穀類胚芽、豆類、豬肉、內臟與營養強化穀類等食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首例百日咳!按時接種「疫」起來

首例百日咳!按時接種「疫」起來#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百日咳群聚感染事件,中部2個月大男童上月陸續出現咳嗽、嘔吐情形,確診為百日咳,男嬰母親曾於上月出現咳嗽症狀,研判可能遭母親傳染,男嬰母親也於上周確診感染百日咳,目前均康復,其他接觸者無疑似症狀,將持續監測至3月12日。近5年都以家庭群聚感染為主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可能因病患忽略症狀延遲就醫,造成接觸者感染,引發群聚疫情,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及時就醫診斷,維護自身與家人健康。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5年共發生51起(124例)群聚事件,主要仍以家庭群聚44起(101例)為主。忽略症狀容易傳染給嬰幼兒百日咳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強,症狀為持續咳嗽超過2週,並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民眾常常因忽略症狀而未就醫,進而傳染給家中免疫力較差的嬰幼兒。家有寶寶應按時接種疫苗嬰幼兒遭受感染症狀通常較為嚴重,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更是高危險群。因此接種疫苗為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現行接種政策為出生滿2、4、6、27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請務必按時攜往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自外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入秋溫差大 嬰幼兒過敏患者增近3成!

入秋溫差大 嬰幼兒過敏患者增近3成!#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本周受到東北風影響,早晚溫差大。而冷熱的轉換若太突然,身體很難在短時間內反應,所以季節變換之際,容易引發過敏症狀,如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或者是過敏性鼻炎等,尤其是嬰幼兒,更容易在此時誘發人生中「第一次過敏」。醫師也說,診間觀察發現,近期嬰幼兒過敏患者增加近3成!提醒一旦誘發過敏,症狀將接踵而來,只能控制,難以根治,所以家長應該趁早做好防敏工作。一旦過敏就難根治  把握三歲前奠定好體質高雄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吳建儀醫師指出,許多家長以為「出現症狀再治療就好。」然而,一旦出現「第一次過敏」,就會啟動一連串過敏反應:「過敏進行曲」,如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皮膚會出現紅疹、發熱、搔癢難耐的狀況;過敏性鼻炎造成的鼻涕直流、呼吸不順等狀況,則容易讓孩子頭腦昏沉,進而影響學習力、專注力!無論上述哪種狀況,家長一定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吳醫師建議,三歲前的寶寶體質仍在發展階段,建議把握此時奠定良好的基礎。缺一不可!防敏2關鍵:環境+飲食現今許多家長都有過敏預防的概念,但大多都只做環境清潔,然而正確的過敏預防,應兼顧「環境」及「飲食」。他表示,母乳絕對是防敏過程中關鍵的一環,因其中含有許多珍貴的營養素及免疫因子,研究指出哺餵母乳超過6個月以上,可以降低寶寶6成的過敏機率!就算寶寶逐漸長大,奶水仍為重要的養分來源,不建議輕易斷奶,倘若媽媽因工作或其他緣故,無法親餵母乳,建議以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銜接。吳醫師再次呼籲家長,不管家中有無過敏史,寶寶飲食方面的問題,應提前諮詢專科醫師。

學習生活習慣、情緒管理 3歲開始最適合

學習生活習慣、情緒管理 3歲開始最適合#嬰幼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調查發現,以不同的生涯階段作為分類,每一類投資金額定為相同的情況下,以投入的人力資源比較,嬰幼兒時期的投資報酬率是最大的。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幼兒教育投資一美元,可以獲得16.14美元的利益值。英國提供有效學前教育(EPPE)研究計畫的報告則顯示,幫助一名幼兒到教育機構學習約2500英鎊,與直接資助貧窮父母約17000英鎊,所得到的成效相同。也就是說,投資在嬰幼兒身上可得到的成效,比投資成年人高出了七倍左右。嬰幼兒時期的家庭環境與收入落差,帶來的基本學習能力差距,在將來容易累積成更大的程度差距。有研究結果顯示,去過幼兒教育機構,或在幼兒時期接受過高品質教育的孩童,到了小學之後也能維持優秀的學校成績,因此有研究者認為,最重要的思考、行為模式,一旦在嬰幼兒時期確立下來,進入小學之後要再矯正就會困難許多。所以最適當的做法,是盡可能提供高品質幼兒教育。對猶太人來說,一生中儀禮最多的時期,就是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出生之後,前七天被稱作是「Shalom Boker」,意思是保護孩子免於受惡魔侵擾的時期,Boker 是清晨的意思,這七天中,猶太男子必須熬夜保護孩子,父親的朋友們都會輪班幫忙,七天之後要為孩子舉辦慰勞禮拜。男孩在出生後的第八天要行割禮,三代的家人都必須出席,割禮需要快速施行、減少疼痛的專門技術,儀式結束後,親戚和鄰居等所有大人都會為孩子獻上祝福,從那天起開始叫孩子的名字。這也是他們團聚在一起的日子,住在同區域的所有人都會聚集到孩子的家,讓孩子得到無數的祝福。出生滿30天之後會舉行贖子禮,要把孩子帶到會堂,由拉比進行。贖子禮包含的意義,就是要表達對上帝賜予我們生命的感謝,還有生命將為了上帝持續下去的一種儀式。在以色列,孩子滿三歲時,政府就會派遣擁有幼兒心理治療師資格的人到家中,對孩子進行一個星期的觀察。若是診斷之後發現有問題,國家會為孩子做心理治療。這個觀察診斷主要是針對情緒、心理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治療是越快越好,所以國家才會從三歲時就出面解決,這段時期若沒有做好心理治療,之後可能會導致腦部損害,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從孩子五歲起,開始實施義務教育,所有的教導都是透過與孩子談話的形式進行,課程以日常生活為中心,讓孩子反覆練習基本生活習慣。這時期的教育是要為一輩子打下完整的基礎,除了生活習慣教育,也要在具體的情況下,接受徹底的自我情緒管理訓練。例如,有一堂課是教孩子喝水,所有人從老師手中接過水,唱完感謝的歌曲後,跟大家一起分著將水喝完的習慣教育,這是為了要讓他們懂得對飲水懷有感恩的心,並訓練他們喝水也要一次一小口,存有與別人分享的觀念。也有一天,會要求孩子穿有鞋帶的運動鞋來學校,一方面讓他們學習自己綁鞋帶,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在綁鞋帶遇到困難的期間,學著控制情緒。到了孩子即將要結束幼稚園教育時,會有兩名獎學士(類似督學)來到家中,就像三歲時曾經進行過的一樣,貼身觀察孩子,尋找是否有學習成就不良的兒童。學習速度較慢的兒童,會讓他在幼稚園多留六個月,做好適應小學課程的充分準備。(本文摘自/哈柏露塔,猶太人的教養祕訣/大是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