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鈣

多發性骨髓瘤精準治療新趨勢 標靶治療相助以追求深度緩解

多發性骨髓瘤精準治療新趨勢 標靶治療相助以追求深度緩解#高血鈣

一名62歲先生近半年覺得背痛得很厲害,經止痛藥及復健治療都沒有效果,反而症狀越來越嚴重,影像上更發現脊椎已有多處壓迫性骨折,不僅如此,也變得越來越喘,身體有水腫現象,抽血發現貧血及腎功能逐漸惡化,經轉診至血液科後做進一步檢查,才確診是多發性骨髓瘤。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血液科主治醫師魏兆宏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的癌症,好發於60歲以上的長者。此疾病是骨髓中漿細胞發生癌化後異常的增生,導致全身性的症狀,由於漿細胞位在骨髓中,且疾病的表現欠缺專一性,因此很難在第一時間確診。 不少病友輾轉就醫數月後才找出病因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數據顯示,台灣每年新增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例數約為700-800人,男性約400名,女性大約300名,發生率佔全部惡性腫瘤中排名男性為第22位,女性則為第23位,多集中於70歲左右的高齡族群。魏兆宏醫師表示,患者症狀通常包括因貧血而頭暈、疲憊、喘,因噬骨性病變而骨頭疼痛甚至骨折,因腎功能受損而尿少及水腫,嚴重者會因為高血鈣而出現意識混亂及便秘等症狀。這些症狀因不具特異性,常被誤認為是老化的現象,有些人甚至輾轉在不同科別看了數個月後才確診。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會分為不同階段:引導治療、鞏固治療及維持治療。在引導治療部分,以「三合一」或「四合一」的多重藥物組合為主,三合一的藥物種類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四合一的藥物則是在三合一為基礎再加入單株抗體。除了上述抗癌藥物之外,病患同時也要接受相關的支持性療法,包括補骨針以減少骨骼相關的不良事件,以及根據臨床狀況接受輸血、止痛藥物及洗腎等支持性療法,少部分高風險病患則需搭配化學藥物治療。 在鞏固治療部分,針對適合的病患,特別是70歲以下或健康狀況良好的患者,則是以自體骨髓移植為標準的治療選項,病患在接受高劑量化學治療藥物後,回輸凍存的自體幹細胞,藉以加深治療效果。在維持治療部分,病患通常需持續接受免疫調節藥物,避免疾病復發。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目前仍無法根治,因此治療的目標是達到疾病的完全緩解,以延緩疾病進展或復發,一旦疾病控制不佳,病患的存活期及生活品質都會受到影響。魏兆宏醫師強調,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常常在初診斷時狀況最不穩定,容易合併多重器官的受損,因此首次治療尤為重要,選擇適當的藥物,不論是三合一或四合一的藥物治療,病患能維持4年以上的疾病無惡化期,甚至可達7年的穩定期。 國外已將四合一處方列為第一線治療 魏兆宏醫師表示,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目前四合一相較於三合一的引導治療在疾病無惡化期、整體存活期都較佳,在許多國家也已將四合一的引導治療作為第一線建議的標準治療,目前台灣健保則在第二線治療後才給付單株抗體。但不論是哪一種組合,早期且積極的介入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上述的個案在接受四合一的引導治療後,達到疾病完全緩解,之後病患順利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移植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做維持性治療,疾病目前無復發,生活已回復正常,對病患而言幾乎就是重生一般。 多發性骨髓瘤已邁向精準治療的時代,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及越來越多的藥物進入到治療的領域,例如新一代的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雙特異抗體及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針對不同風險程度的病人可以選擇合適的藥物組合,期許能將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帶向一個新的時代。

亞東跨科醫治骨轉移 癱男告別輪椅

亞東跨科醫治骨轉移 癱男告別輪椅#高血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癌友是因為「骨頭痛痛的」至骨科就診時,才發現原來骨骼疼痛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引起。然而,癌友普遍對骨轉移病識感不足,確診後也不積極治療,曝露於病理性骨折、癱瘓、臥病在床等骨骼併發症風險中而未能及時預防。亞東紀念醫院林芳郁院長說,為提升癌友骨轉移病識感,醫院與長期推廣骨轉移衛教的台灣安進合作舉辦「BoneBone骨力 抗癌有力」系列活動,藉由融入衛教資訊的多媒體互動遊戲,讓民眾在遊戲闖關中學習不可不知的癌症骨轉移資訊。台灣安進藥廠李宜真總經理說,為了避免癌友受骨轉移衝擊,台灣安進長期於國內推廣癌症骨轉移衛教,感謝亞東醫院醫護團隊齊力舉辦「BoneBone骨力 抗癌有力」活動,一同提升民眾及癌友對於癌症骨轉移的病識感。前線、便利醫療在新北 當心癌症骨轉移掏空健康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林世強主任說,亞東紀念醫院順應治療趨勢,組織跨科別治療團隊。提供整合性療程;成立癌症資源中心,力助癌友了解疾病、日常照護原則、心靈調適技巧。除身心俱全的醫療資源,林世強主任也提及,直接連通捷運站的亞東紀念醫院,更是提供癌友便利交通,減輕其舟車往返負擔。林世強主任指出,癌細胞除了侵犯原發器官,還會轉移到其他遠端器官,若轉移部位是骨骼,就會發展成預後及生活品質的潛在刺客——骨轉移,導致負責分解骨骼內老舊細胞的破骨細胞過度活躍,骨骼分解與製造的動態平衡被打斷。若未及時透過藥物控制骨轉移,病理性骨折、癱瘓、高血鈣等骨骼併發症也會隨之發生。骨骼併發症會讓癌症治療變複雜,照護者負擔加重,甚至影響預後。林世強主任說,骨骼併發症的發生是骨牌效應,一旦癌友癱瘓,身體機能及預後也會降低;臥病在床後,不僅社交、工作中斷,癌友容易憂鬱;且插尿管、包尿布還可能引發感染,需要中斷化療。好骨力化解癌症治療危機 積極控制骨轉移 癌友預後獲好成績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鄧仲仁醫師說,骨轉移相較於腦轉移,預後成效極佳。只要每月施打單株抗體或雙磷酸鹽類藥物,便可有效延緩骨骼併發症,且相關的治療藥物已獲健保給付。所以癌友們若出現骨骼疼痛等症狀,務必要立即向主治醫師反映,以利趁早發現、及早治療。鄧仲仁醫師分享,曾有一名約60歲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確診時因骨轉移而脊椎壓迫,療程前期需要仰賴輪椅才可行動。隨著多發性骨髓瘤以及骨轉移治療雙管齊下的展開,脊椎壓迫的症狀獲得改善,甚至可以不仰賴輔助器材行走。林世強主任指出,治療骨轉移不僅讓該名患者生活品質獲得改善,更因恢復行動力而重啟幹細胞移植,其原發性癌症也在骨髓移植後獲得控制。骨轉移治療不用舟車勞頓 亞東醫院檢查/治療/照護一把罩林芳郁院長鼓勵,亞東紀念醫院的癌症治療團隊可系統性提供治療及照護需求。專責治療癌症骨轉移的醫師,其豐富的治療經驗可力助癌友成功戰勝骨轉移;療程前,亦有牙科醫師協助進行口腔檢查及治療,降低治療期間顎骨併發症發生率;治療期間需要補充的鈣質及維生素D,也會有營養師協助,提供客製化飲食建議。只要癌友與醫師同心抗病,醫護團隊將會傾力為癌友爭取更好的預後。

疼痛難耐!這幾種癌症容易骨轉移

疼痛難耐!這幾種癌症容易骨轉移#高血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臨床上癌症患者大約有一半有骨轉移的問題,部分癌症像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又是更容易造成骨轉移的腫瘤。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吳鴻昌醫師表示,一開始骨轉移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需要照X光或是骨骼掃描才能發現,後來會出現臨床上最常見的骨頭疼痛,再來會造成骨頭破壞導致病理性骨折,即使是很輕微的動作,也有機會骨折。骨折若發生在脊椎,可能造成神經壓迫。患者亦可能出現高血鈣,這些是骨轉移患者所要面對的併發症。疼痛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需要作疼痛控制。可以給予骨頭調整藥物,然後考慮針對癌症本身積極治療,也能針對骨轉移的部分做放射治療。若脊柱骨折壓迫神經,可能需要進行手術緩解神經傷害。多發性骨髓瘤有哪些常見併發症?吳鴻昌醫師指出,多發性骨髓瘤常見之併發症有幾個,字首合起來是CRAB,C是高血鈣(Hypercalcaemia),R是腎功能異常(Renal dysfunction),A是貧血(Anemia),B是骨頭(Bone)。另外還有一個是患者容易感染,因為多發性骨髓瘤是其中一個免疫細胞出問題,所以免疫系統比較差。我們都會鼓勵患者要按時施打疫苗,減少一些感染的機會。多發性骨髓瘤長在骨頭裡面,會造成多處骨頭破壞,造成疼痛、病理性骨折、高血鈣、神經壓迫等問題,甚至讓患者行動不便。高血鈣不容易在一開始就被發現,因為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只是感到肚子脹、便秘。當血鈣很高的時候,患者腎功能會受到影響,嚴重會意識昏迷。目前在臨床上可使用骨頭調整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類藥物以及單株抗體標靶藥物。部分患者會認為「既然有高血鈣,飲食中就盡量不要吃鈣」,其實引起高血鈣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而是因為腫瘤影響代謝。所以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除了要注意飲食衛生,以減少感染機會,沒有特別的飲食限制。狀況許可時,會鼓勵患者運動,不過患者的骨頭,如果有明顯病變,會比較脆弱,要非常留意,可能一些輕微動作就造成骨折。要看看那些位置的骨頭有問題,盡量小心那個部分的運動。建議跟醫師討論,安排合適的運動。單株抗體標靶藥物 可改善疼痛及高血鈣吳鴻昌醫師解釋,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屬於骨頭調整藥物的一種,另外一種是雙磷酸鹽類藥物。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是近年發展出來不同機轉的藥物,根據臨床試驗,在骨轉移患者身上,有較高的機會可以控制骨頭疼痛或高血鈣的問題。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較沒有腎毒性,因為雙磷酸鹽類藥物有些腎毒性的問題,所以對於腎功能比較不好的患者,比較偏向使用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藥物,大多是皮下注射或口服的藥物,都可以在門診治療。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比雙磷酸鹽類藥物容易造成低血鈣,治療期間要特別留意。此外,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的價格較高,臨床上需要符合特定條件,健保才能夠給付。長期腰痠背痛 多發性骨髓瘤作祟吳鴻昌醫師回憶,曾經有位60幾歲患者,持續背痛困擾了很久,因為老年人多少都有腰痠背痛的問題,也就不以為意。但是背痛持續加劇,嚴重到需要臥床,連翻身都會痛,做了檢查才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後續替他安排了放射治療,也協助申請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他漸漸可以坐輪椅到醫院,後來還能穿著輔具走進來看診,生活品質有大幅改善。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費用較高,健保有給付一定的療程,之後醫師會讓患者使用口服藥物,作為穩定的治療。在治療前期,使用標靶藥物的時候,患者可能需要比較頻繁回診,到後期狀況較穩定,開始使用口服藥控制,回診的頻率就能減少。無論是多發性骨髓瘤或是癌症骨轉移,我們都建議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有助於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嗜睡合併高血鈣 竟是肺癌!?

嗜睡合併高血鈣 竟是肺癌!?#高血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高鈣血症為最常見的癌症代謝性急症。 高鈣血症早期症狀為夜尿、多尿、口乾、厭食、容易疲倦、骨頭疼痛加劇及神經反射降低。後期症狀有噁心、嘔吐、便秘、腹絞痛,嚴重時會造成腸阻塞。癌末病患若出現高鈣血症是一不良的預後指標,約50%的病患會在30日內往生。一位八十多歲的男性病人,過去曾做過良性攝護腺肥大手術治療,高血壓及抽菸病史,已戒菸多年,但因小中風臥床在家。因食慾不好已3個月,合併嗜睡,備送至急診就,驗尿發現泌尿道感染,給予點滴與抗生素治療。抽血發現血鉀偏低但血鈣較高K 2.8 mEq/L(正常值3.5-4.5),Ca 11.2mEq/L(正常值8.5-10.1)。考慮病人同時有反覆咳嗽情形以及過去曾有抽菸病史,故會診胸腔科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右側肺門後方有6.4公分的腫瘤,合併肝臟、淋巴結及骨頭轉移,影像確診為肺癌。血清鈣離子濃度過高過低都不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劉文勝醫師表示,血鈣是一種重要的電解質,可以調控骨骼肌及心臟的收縮,不平衡時會出現許多症狀。過低會引起肌肉反射過強,血鈣過高則會造成嗜睡、便祕、意識不清、心電圖異常。當血清鈣離子濃度超過10.6mg/d1(正常為8.4-10.6 mg/d1)即可診斷為高血鈣。高血鈣的鑑別診斷,可藉由副甲狀腺素的高低來判斷病因,過高往往是由副甲狀腺素亢進所引起,過低則需考慮腫瘤所引起的相關症候群(如血液性癌症或是肺部的扁平細胞瘤)。治療上則是先補充水分,合併使用排鈣型利尿劑先緩解症狀。同時劉醫師也表示,高血鈣的治療與臨床症狀需為內科醫師所熟悉,另外在老年病人身上出現的高血鈣往往需要考慮腫瘤所引起的伴隨症狀,以求即時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男子骨頭痠痛、高血鈣 竟是類肉瘤作祟

男子骨頭痠痛、高血鈣 竟是類肉瘤作祟#高血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5歲的馮先生是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20年,近來常有倦怠感、食慾不振,及全身骨頭痠痛、持續性高血鈣的狀況,檢查後發現是類肉瘤作祟。在醫師以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後,血鈣在兩周內回到正常值,身體的不適感也消失了。成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王柏棠醫師指出,類肉瘤是發炎性的肉芽腫疾病,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肺部、皮膚、淋巴結,類肉瘤10~17%的病人會有高血鈣的表現,而高血鈣輕微時可能沒有症狀,但嚴重時會意識昏迷,甚至造成心律不整死亡。高血鈣別輕忽  嚴重恐要命鈣離子在體內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也影響到很多生理的功能,比如神經的傳導、肌肉的收縮、凝血功能、細胞酵素功能等。高血鈣幾乎影響遍及全身,最主要是神經系統,會造成昏迷、憂鬱、肌肉無力等、其他像是腎臟、心血管及腸胃道也都可能會出現狀況。症狀的嚴重程度往往與血鈣濃度、鈣離子上升速度有關。王柏棠醫師也表示,造成高血鈣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及惡性腫瘤,其他則有肉芽腫性疾病(結核、類肉瘤)、長期臥床不動、藥物、家族性低尿鈣高血鈣症等。但臨床上高血鈣是常被輕忽的問題,如果只開藥降鈣,而不處理高血鈣根本原因,嚴重時會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因此,病史的確認、配合適當的檢查,找出真正元凶對症下藥,才是治本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