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年紀漸長 散光併白內障視力品質更差

年紀漸長 散光併白內障視力品質更差#眼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散光視力下降、看東西有疊影,看久了有人甚至會頭痛、噁心、想嘔吐!不只造成夜間視力不良,看東西有眩光,若是長輩們更需小心上下樓梯,避免看不清導致跌倒。這是因為眼球表面像橄欖球直徑不一,曲率較高,折射不規則所致。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像是100度散光的人,大概等同於50度近視的影響,年輕時眼睛還保有良好的調節力,尚可彌補這樣的光學誤差。不過當年紀慢慢增長,加上老花,又有白內障,視力品質下降的情況就會更加明顯。水晶體變模糊 微創手術處理不怕痛當年紀漸長,加上白內障來報到,水晶體蛋白質逐漸退化渾濁,視覺模糊情況可能會雪上加霜。有些人擔心白內障治療要在眼睛動刀好可怕,醫師說現在都採取微創方式進行,不僅傷口很小,疼痛感低,恢復期也較短。陳逸川醫師表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會先以超音波的乳化術,在2mm的小傷口裡用超音波探頭,快速將白內障震碎成細小碎塊,再用水循環的方式把白內障吸出來,這時再將人工水晶體以注射的方式植入水晶體原本的囊袋中,相對安全性較高。散光白內障併除 術後視力更清晰跟眼鏡相處了大半輩子,白內障手術之後如果不想再繼續受散光困擾,現在的手術其實就能一併矯正,擺脫靈魂之窗的枷鎖。陳醫師說,現在因為光學非常進步,已經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一併矯正原本的散光。而散光消除,可以讓患者術後的視力更加清晰,這在以前是辦不到的事情。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解決近視、遠視,更甚者連老花也都能一同去除。看不清影響生活 儘速手術救視力白內障對每個人影響不一,只要發覺視力品質已經影響生活,就是手術的最佳時機,再依據個人需求選擇手術方式,還是能恢復良好視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失明主因之一!黃斑部病變4危險因子

失明主因之一!黃斑部病變4危險因子#眼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5歲的陳先生因突然右眼視力模糊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右眼視力僅剩0.1,經黃斑部斷層掃描,發現右眼黃斑部有明顯出血與水腫,診斷右眼罹患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經3次右眼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治療後,右眼的黃斑部出血及水腫均明顯消失,視力也進步至0.8。施打新型抑制劑 治療黃班部病變選擇之一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眼科主任張祐誠表示,黃斑部病變是成人失明的第二大主因,患者主觀症狀包括視物變形、顏色變淡或暗影,在過去被眼科醫師視為最棘手的眼疾之一,幾乎無法治療。近年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直接作用在黃斑部不正常的血管新生因子,能抑制不正常新生血管生長與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且不會傷害周邊正常組織。當黃斑部出現滲水、出血甚至長出新生血管時,也就是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時,一般建議接受雷射治療或眼球內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注射療法。雷射治療方法包括傳統的雷射光凝固治療、經瞳孔雷射熱療法及雷射光動力療法;目前較主流的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一般建議每1至2個月施打一次,連續打3針效果較顯著。除了老化 吸菸、酗酒、高油脂飲食也是成因在過去健保未給付的年代,1針約3至5萬,1年也要20至30萬。近幾年健保署陸續通過多項黃斑部病變的健保給付,現在可由事前申請,減輕民眾的醫藥負擔。患者只要在矯正視力以及影像檢查等符合健保申請標準,經申請通過就可獲得給付,能減輕患者治療負擔,也期盼民眾重視黃斑部疾病,如能與醫師配合,接受適當治療,就有機會重獲新「視」界。張祐誠主任提醒,黃斑部病變的成因除了(1)老化外,應避免(2)吸菸、(3)過量飲酒及(4)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飲食,且外出做好眼睛防曬,避免強光照射,飲食也可多攝取葉黃素、維生素C等,預防視力惡化,保護視網膜健康,降低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

近視雷射安全 關鍵在眼角膜厚度達標

近視雷射安全 關鍵在眼角膜厚度達標#眼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視真的很麻煩!戴鏡框眼鏡打球時,有可能成為豬隊友,喝熱水或是喝熱湯時,眼前霧茫茫會影響視線,戴隱形眼鏡也可能有感染和角膜受損的疑慮,以致越來越多人選擇近視雷射手術;然而,目前近視雷射手術也有很多種類,到底有哪些方式?是如何進行?以及其效果和安全性等問題,近視族在做近視雷射手術前都應該要充分了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近視雷射手術分為表層雷射和非表層雷射近視雷射手術有哪些方式呢?眼科醫師廖家慶表示,目前近視雷射手術可區分為二種類型,其一為表層雷射例如PRK、Smart TransPRK,其二為非表層雷射如LASIK;視力恢復期以非表層雷射較快,大約一、二天就可恢復,而表層雷射要等眼角膜表皮生長,至少要一週左右,視力才能恢復。表層近視雷射手術穩定性和安全性較高雖然表層近視雷射手術後視力恢復期較長,但是仍然有特殊需求者會選擇表層近視雷射手術。廖家慶醫師解釋,因為表層近視雷射手術的眼角膜穩定性高,安全性也較高;所以,比較在意安全性,生活有可能受到撞擊例如運動員,或是近視度數深、天生眼角膜厚度較薄者,選擇表層近視雷射手術,相對而言,在手術後的安全性和度數穩定性都較高。無瓣膜近視雷射就是表層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有所謂有瓣膜及無瓣膜,這又有何差異性?廖家慶醫師說明,傳統近視雷射會用板層刀來手術,新的雷射手術是用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以板層刀手術可能會有不可預期的併發症風險,因為是真的用刀在切割眼角膜,所以會有切的太薄或是太厚狀況發生。常見的無瓣膜近視雷射如表層雷射手術Smart TransPRK,而常見的有瓣膜近視雷射為非表層雷射手術LASIK,無論是用傳統的板層刀或是飛秒雷射,都會做出角膜瓣膜,視力恢復期較快,但是相對而言角膜穩定性較低且較不安全。生活型態較會受到撞擊多選擇表層近視雷射每種近視雷射手術都有優缺點;不過,臨床上,確有不少人會特別選擇表層雷射!廖家慶醫師指出,門診中,有不少警察、消防人員、軍人和運動員如打拳擊、空手道和柔道等,會選擇Smart TransPRK表層近視雷射,因為他們生活型態較會受到撞擊,若是以非表層近視雷射,由於是有瓣膜手術,很可能會導致瓣膜移位。術後眼角膜厚度越厚穩定性越高廖家慶醫師強調,近視雷射手術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問題,首先要注意不能有先天的眼角膜疾病如圓錐角膜,第二則是雷射後的眼角膜要有一定的厚度,眼角膜的結構才穩定;一般成年人眼角膜平均厚度在五百三十到五百四十微米,雷射後剩餘基質厚度會期望能達到二百五十微米以上,而且角膜厚度能夠越厚越好,穩定性越高。術後半年內應配戴抗紫外線太陽眼鏡另外,在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於恢復期間,應按照醫師指示用藥使用抗菌眼藥水,不要揉眼睛,不要碰不乾淨水,因為紫外線會使手術傷口發炎較嚴重,恐有後遺症發生,所以手術後半年內都應配戴抗紫外線太陽眼鏡。(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搶救視力大作戰!

講座/搶救視力大作戰!#眼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在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是每個人的生活必備品,常常用眼過度,導致視力問題盛行率逐漸上升。尤其是超過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小心增加青光眼、白內障發生率。有鑒於此,烏日林新醫院在十月愛眼護眼月舉辦講座,10/17(三)特別邀請眼科薛維禎主任,現場與您分享眼睛視力保健的大小事。認識眼科的常見疾病、護眼的最佳方式,從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視力問題,甚至治療時有哪些選擇,歡迎民眾一起來愛護自己的靈魂之窗,享受「睛」彩人生。(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搶救視力大作戰!認識近視、遠視、假性近視及散光時間:107年10月17日(三)上午10:00開始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分機1163(行銷企劃課莊小姐)

快放下手機!低頭族恐面臨4危機

快放下手機!低頭族恐面臨4危機#眼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智慧型手機加重眼睛的負擔,最主要的原因包括:1)螢幕小、影像小、距離近、時間長/增加眼睛睫狀肌的過度使用,造成眼睛疲勞與光害。2)使用不當/當我們閱讀時需要黃斑部的固視功能,手機螢幕閃爍振動,我們並沒有感覺,低頭族任何時間都在把玩手機,長時間眼睛對焦固視的負擔就會增加,造成對焦微動調節的疲勞。3)光線太亮/智慧型手機螢幕小、距離短、能量高,由手機射出的光線尚未充分外散,就已直射入眼,不知不覺之中已造成黃斑部的傷害。低頭族常見的眼科問題1)乾眼症/由於環境因素或先天體質,一般而言,約有25%民眾主訴有不等程度的乾眼症狀;但是在手機成癮的低頭族群,因為太專心看手機,眨眼次數太少,數據顯示有高達8成的罹患率。2)假性近視/國中、國小學生因為電視、電腦、書本看太久,眼睛睫狀肌使用過度,造成假性近視,若不注意,近視度數會因而加劇。手機成癮的低頭族群常有眼睛痠痠、麻麻、脹脹、痛痛的症狀,呈現視力不穩,眼鏡度數越配越深,此乃所謂「假性近視成人化」現象。3)老花眼及白內障/生理學上,光線進入眼睛之時,水晶體會吸收紫外線及可見光中能量較高的藍光,來預防黃斑部的傷害。高度近視患者、經常暴露在光害之下者,或是重症手機使用者,抵擋光線的能力較差,水晶體彈性變差,對焦能力降低,水晶體混濁提早發生,這便是「老花眼和白內障年輕化」現象。4)視網膜前膜皺摺與黃斑部退化出血/慢性過度使用手機,黃斑部長期承受直射光照射,最終黃斑部會造成氧化壓力的傷害,在黃斑部前形成一個薄膜和皺摺,患者會抱怨影像變暗,解像力變差,好像眼前有一層薄薄的膜蓋著。若是持續承受光害,嚴重的會造成黃斑部出血,患者主訴視覺正中央有暗影,視力會急劇下降,有失明的危險。就趨勢而言,我們生活上一定會越來越依賴智慧型手機,眼睛承受的壓力只會越來越重。臨床上眼科醫師有義務一再強調這類手機對眼睛的潛在不利因素,並教導民眾如何避免傷害的產生。科技帶給人類方便,卻也帶來災難;科技始於人性,卻也考驗人性!我們應該好好保護眼睛,年紀輕輕卻成天低頭把玩手機,小心哪天從低頭猛然一抬頭,看到的竟然是眼前一片黑,那可就後悔莫及!(本文摘自/我是眼科醫師,我有乾眼症/大塊文化)

擊退乾眼症!揪出5大族群NG習慣

擊退乾眼症!揪出5大族群NG習慣#眼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乾眼症患者主觀上會常覺得眼睛乾澀、有異物感、容易疲倦、怕風畏光、容易反彈性流淚,甚至視力模糊。乾眼症會因個人體質、病情輕重緩急有所不同,雖然對視力影響不大,但必須接受長期治療。讀者朋友們發現有上述這些不適的症狀,請趕快找眼科醫師就診,否則一旦演變成角膜炎或更嚴重的後遺症,就後悔莫及。乾眼症常見的症狀包括:1)眼睛乾澀,容易疲勞。2)眼睛紅、癢,感覺有異物、沙礫感、灼熱感、刺痛感。3)對外界刺激比如:光、風、煙等敏感,有時有短暫視力模糊的現象。4)眼睛內或眼睛周圍有黏稠的分泌物。5)眼皮緊繃、有沉重感。6)增加長期閱讀、看電視、使用電腦後的不舒服感。在門診常聽患者抱怨:「我整天眼睛都覺得很疲倦,尤其到了下午,就好想睡,睜不開眼睛。」「我眼睛裡好像有沙子,很不舒服,整天黏黏的,還會流眼淚。」「我每到下午眼睛就紅紅、熱熱的,又痠又澀,視力開始變得模糊。」這些,便是典型乾眼症患者常見的主觀感覺。乾眼症好發族群的成因 3C一族沉迷電玩遊戲、追劇、line來line去、上網久久盯著螢幕、用眼過度。 上班族上下班的交通環境汙染、職場環境的空調、工作須長時間緊盯3C產品、眨眼次數不足。1)每隔40-50分鐘離開3C,讓眼睛多休息、多眨眼。2)多熱敷,每次5-10分鐘。 配戴隱形眼鏡者因隱形眼鏡會從淚液中吸收水分。1)乾眼症患者不宜長期配戴隱形眼鏡。2)可選擇矽水膠、多孔性材料,增加透氧率。3)戴隱形眼鏡不宜超過8小時。 更年期女性及50歲以上男性女性朋友因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男性多因淚膜的退化、服藥,或其他疾病導致。1)補充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油。2)女性朋友不建議補充女性荷爾蒙。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乾眼症是自體免疫疾病中的一環。1)找免疫風濕科做全身性治療,使用如奎寧或類固醇等抗發炎藥物。(本文摘自/我是眼科醫師,我有乾眼症/大塊文化)

水泥入眼忌沖水 產生熱量反致燒燙傷

水泥入眼忌沖水 產生熱量反致燒燙傷#眼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水泥是營造業重要的基礎材料,住宅、道路、橋梁等各種工程都有大量需求。水泥的主要成分為石灰及矽酸鈣,這也是工作場所中最常見的鹼性化學物質,成為最常見在工作場所造成眼睛化學性傷害的來源。48歲的余先生於工作發生事故,左眼水泥進入眼睛造成傷害;起初被送到診所就醫,一星期治療後視力仍沒有好轉,最佳矯正視力僅剩0.2,轉至大醫院就醫。眼科細隙燈下染色檢查發現,余先生左眼角膜及結膜大範圍表皮破損,給予治療型的隱形眼鏡配戴,佐以局部抗生素、類固醇、自體血清等眼藥水,並給予口服四環黴素和維他命C降低眼睛發炎及幫助生長。1星期治療後,角膜表皮生長良好,左眼視力回復到1.0;但左眼結膜仍有持續性表皮破損,安排羊膜移植得治癒,避免後續眼瞼眼球沾黏。水泥入眼千萬別沖水 產生熱量恐怕造成燒燙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育葳表示,水泥酸鹼度PH值大約為10至12,屬於強鹼。水泥造成化學性灼傷,特點是穿透眼睛組織緩慢,但容易殘存大量粉狀顆粒在眼睛表面,產生後續毒性。而且水泥中可能包含了生石灰(氧化鈣)和熟石灰(氫氧化鈣)等成分,其中生石灰碰到水時會產生熱量(產生氫氧化鈣),第一時間直接沖水,可能會造成眼睛燒燙傷。當水泥進入眼睛,在受傷初期建議用棉枝或乾淨手帕儘量將表面粉狀物清除,然後再用乾淨清水初步沖洗,隨即送至急救室使用等滲透生理食鹽水大量沖洗。在金庸鹿鼎記小說裡,也有寫到當生石灰入眼時要用菜油清潔,避免生石灰碰水發熱,這並不只是小說言,而是正確觀念;只是要在工作場所裡第一時間拿到食用油緊急處理,不是那麼方便。清潔劑、煙火、農用肥料 都是生活中常見鹼性物質日常生活中也有常見的鹼性化學物質需要注意,包括農用肥料、製冷劑、清潔劑(含阿摩尼亞);排水溝清潔劑、安全氣囊爆開也可能含有鹼性物質(含氫氧化鈉);化工用的腐蝕性物質(含氫氧化鉀);和喜慶節日常施放的煙火(含氫氧化鎂);雖然常聽到煙火會造成燒燙傷,但也要小心它在眼部帶來的鹼性化學灼傷。林育葳醫師強調,眼睛的化學灼傷嚴重程度取決於化學物質的濃度、酸鹼度、接觸時間以及接觸眼睛範圍面積。造成傷害包含:持續性角結膜表皮破損、角膜潰瘍、青光眼、角膜幹細胞缺乏等,造成的視力影響也不同,治療手段要看病患傷勢而定,或使用藥水、或是清創、羊膜移植、幹細胞移植,甚至後續的視力復健。

看遠更清晰 訓練肌肉改善視力

看遠更清晰 訓練肌肉改善視力#眼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你的護眼專家很有可能對此功法嗤之以鼻,因為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僅靠視力訓練是不可能改善視力的。既然驗光配鏡這個產業是以銷售眼鏡為主,會有此一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令視光師懊惱的是,眼鏡行和超市都已對老花眼鏡跳樓大拍賣,導致他們的生意一落千丈。調節或會聚都與肌肉習習相關坊間最流行的講法是眼睛的調節(或會聚)是無法學習的。然而,你卻可以訓練高爾夫揮杆或網球發球,並期望球藝逐漸精湛。換句話說,訓練這些卓越能力,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觀念。既然如此,眼睛又怎麼能排除於外?畢竟,調節或會聚都與肌肉習習相關。視力的表現在晚上比早上差的多眼睛有個調節區間。這個區間就是我們能夠看清楚的部位。它非常靈動,不斷改變。辛勤工作了一整天,在你還沒感覺累癱之前,很有可能親身經歷過此一現象,就是你已注意到了視力的表現在晚上比早上差的多。當我們垂垂老矣,萬事皆易、景物全非是不可避免的。能量與耐力逐漸衰退,我們會需要更多的休息,也得把動作放緩。在40幾歲時就可以開始感受到眼睛調節能力(也就是視力)的限制。調節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幸運的是,調節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這話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眼睛的聚焦系統正如同身體其他部位,是透過肌肉運作的力量所達成的。肌肉的力量與彈性皆可被改善及訓練。本書就是要教導你如何操作以改善你的視力。如果以往的生活堪稱平衡,以致看近及望遠的能力並無差別,那你就頗有可能終生都能維持非常好的視力。在鄉下、農莊等類似場所工作的人,經常能維持良好的視力。例如,在南美洲的原始社會以及其他生活重心以打獵為主的地區,居民通常擁有卓越的視力。當我們號稱視力為20/20時,這意味著你站在距離視力表六公尺遠的地方,可以看到八百二十七毫米高的字型。這是衡量看遠能力的指標,也稱作視敏度。有時可以藉由除式轉換成小數點來表達,因此完美的視力就是1.0。這也可以以公制來表達,完美的視力就應該是6/6或100%。此處所有的符號指標都表達了同樣的衡量尺度。年齡漸長時 視力會自然而然的退化多數已經存在的研究,皆環繞在視力相關的議題上。然而,有個專門研究終身「正常」視力的議題。艾略特(D. B. Elliott)等人在1995年發現,24歲者的正常視力大約在20/14。當我們年齡漸長時,視力會自然而然的退化,因此在75歲時,正常視力會落於20/19。(本文摘自/實證有效!神奇的老花眼自癒法/商周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