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王女士因長時間勞損,肩頸肌肉常有緊繃、痠痛感長達5、6年之久,後來竟引發頭痛,半夜常難以入眠,嚴重影響生活。王女士曾試過推拿、穴道按摩、熱敷及復健等方式均不見成效,最後求助醫院,經診斷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引起的頸因性頭痛。
60歲王女士因長時間勞損,肩頸肌肉常有緊繃、痠痛感長達5、6年之久,後來竟引發頭痛,半夜常難以入眠,嚴重影響生活。王女士曾試過推拿、穴道按摩、熱敷及復健等方式均不見成效,最後求助醫院,經診斷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引起的頸因性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喜好舞蹈的國中女學生是全國舞蹈競賽選手,一個月前無外傷、原因不明,突然右腳踝及腳底疼痛,無法正常行走,只能踮腳尖走路。經四處求醫,復健、針炙、超音波治療都沒有改善。女學生失去角逐競賽機會而鬱鬱寡歡,經過震波治療後,已恢復健康,重登舞台。肌肉、韌帶機能失調 震波治療助復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副主任賈維焯表示,女學生診斷出肌肉和韌帶機能失調,採用震波治療,放鬆僵硬的肌肉韌帶,並增加血管增生功能,刺激患部正常機能再生。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微創治療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各醫學領域,不單是因為醫師的術精進,手術工具的研發與製程成熟,各類立體導航與機械人手臂的介入等都是醫療技術精進的因素。如果可以減緩病痛,就不用在急性期疼痛的狀況下倉促決定是否手術、何時手術。肌肉病變症狀易混淆 建議經骨科詳細診斷震波治療的特性與機轉是非侵入性,具有止痛、放鬆僵硬的肌肉韌帶、增加血管增生、刺激再生等療效,對於慢性的肌肉病變及疼痛的改善十分有效。很多關節炎、神經病變或是脊椎退化等疾病的徵兆與肌肉病變的症狀易混淆,需經骨科醫師詳細診斷後,確定是否有手術的需要。賈維焯醫師提醒,如果肌肉病變的症狀經過治療可以改善,可降低手術的立即性。當病人對於疾病治療的選擇增加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模式來決定治療方式,對醫病雙方都有利。若有任何不適,立即就醫,與醫師共商治療對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6歲楊姓男患者,因工作勞累只要一回到家就疲累不堪,一年多的時間都沒辦法好好展現雄風,身心俱疲讓他變成蒟蒻男。原本只在藥局買藥,但因為效果不彰,後才在妻子強迫下就醫,就醫後確認患者為勃起功能障礙,醫師評估後建議進行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源於年紀、心理壓力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謝肇新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多發生在中年男性,造成原因可能源於年紀、器官衰退、心理壓力等。上述患者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患者同意後,每週1次在陰莖及陰莖根部進行低能量震波治療,每次療程時間約半小時左右,利用低能量震波刺激,達到促進血管新生,讓海綿體能夠恢復良好功能;患者進行12次療程後,已經能夠維持,讓妻子也非常的滿意。低能量震波治療是一種低侵入性療法謝肇新醫師表示,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是一種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最初臨床上用於治療骨科肌腱筋膜發炎疼痛、慢性傷口癒合不良,以及心臟缺血等疾病。以往多用口服藥物(磷酸二脂酶第五型抑制劑,俗稱藍色小藥丸)來增加海綿體血流,但沒辦法讓血管新生,所以需要有吃才有效,但真正的病源沒有根除;而低能量體外震波則能促使血管新生,在經過約12次療程後,勃起功能或勃起硬度都有明顯的成效。謝肇新醫師呼籲,男性若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時,可尋求積極治療,找出真正病因對症治療,不僅可重振雄風拾回自信,也可避免引發其他併發症,或疾病延誤治療而更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63歲的王姓婦人出國旅遊後返家一覺醒來,左腳一下床就像踩到針一樣劇痛,只要走路足跟就會劇痛,有時連前腳掌都痛,患者只好跛著腳去做腳底按摩來放鬆,經醫院診斷後才確定腳踩的就痛的症狀是因為得到足底筋膜炎,經過震波及物理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腳跟內側踩地、足底局部按壓有刺痛感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治療師蔡欣容指出,當足底筋膜受到過度的牽拉與傷害時,在筋膜連接跟骨的位置產生退化性甚至發炎而引起疼痛,便形成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有時還會延伸到小腿產生緊繃與痠痛。足底筋膜炎典型的症狀是即使在休息過後再開始行走的前幾步也會特別感到疼痛感。運動過後疼痛感雖然會減緩,但久了之後,症狀又會明顯起來。對足底局部按壓有刺痛點,疼痛的位置在跟骨前緣往足底內側延伸。台東馬偕醫院骨科醫師簡愷廷表示,足底筋膜炎不是退化症狀,而是腳底反覆受傷,是一種慢性發炎症狀,痛的特點為起床後腳跟內側踩地會感到刺痛,建議起床前先在床上熱身,伸展過後可得到舒緩。接受體外震波治療 9成患者不再復發簡愷庭醫師表示,高足弓、扁平足及足底畸形的民眾為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另外,長跑的跑者、需要常跳的運動選手、農夫、老師及搬運工人都容易好發足底筋膜炎都要當心因反覆受傷增加足底筋膜炎發生的機會。蔡欣容治療師表示,臨床上統計,接受體外震波治療足底筋膜炎的病患,有9成以上的治癒率,也有9成的人不再復發。在治療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休息或冰敷。或先接受徒手物理治療以增加踝關節、小腿的柔軟度與關節活動度,並視情況搭配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此外,蔡欣容組長並示範平時可以做的兩招居家足底牽拉運動,藉由放鬆腳底的肌肉與筋膜,有效防止復發。:‧ 第一招「靠牆弓箭步」:面向牆站立,雙手按在牆上,以弓箭步站立,切記腳尖向前,腳跟不可離地,身體向前傾,維持十秒,重複動作十次。‧ 第二招「踩滾筒運動」:坐著時,利用患側腳踏在鐵罐上,滾動鐵罐(或高爾夫球、網球),時間約5-10分鐘,藉以放鬆足底筋膜。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熱,許多媽媽們忙著收拾厚重棉被,南投一名白小姐在搬運厚重棉被的過程中導致右肩疼痛難耐,後來甚至影響到生活,連簡單的穿內衣、梳頭、也無法將手抬高晾衣物。就診後診斷為慢性旋轉肌肌腱炎,在醫師詳細解說各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後,白小姐選擇體外震波治療,現疼痛感已大幅減低,日常生活也恢復正常。長期肌肉骨骼系統疼痛 體外震波安全舒緩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對於長期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經民俗療法、針灸、藥物治療及復健治療無法改善的病患而言,體外震波治療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治療選擇。震波治療的原理是利用震波治療儀器在短時間聚集壓力聲波,透過介質將能量傳遞到人體組織促使微血管新生,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使症狀獲得舒緩。治療後4至6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體外震波治療每次約15-20 分鐘,每週1次,一次療程需接受3次治療。過程中會有些許疼痛,隨著治療時間疼痛會漸漸減輕。周建文主任表示組織需要時間恢復與再生,因此治療後4至6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多休息、保持耐心,等待組織復原與症狀的消失。有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患者可至醫院與醫師進行討論、聽取專業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除震波治療,周建文主任還提醒民眾,平常避免做出容易導致傷害的錯誤姿勢及生活習慣,再加上物理治療師教導的運動治療,強化自身的肌肉骨骼系統才是避免復發的最重要因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從事建築業的40多歲陳媽媽,因重度勞力工作造成肩膀痛,一度痛到肩膀完全抬不起來,夜裡也無法入眠,檢查後發現患者肩部竟然有鈣化現象。接受體外震波及物理治療後,肩膀活動角度變大,且追蹤發現其鈣化現象有明顯改善。最近她因工作量增加,肩膀又隱隱作痛,從X光影像發現患者右肩鈣化現象明顯減小,有的部分甚至消失。震波治療可降低疼痛 加速韌帶修補脊椎外科醫師李松青表示,患者因從事重度勞力工作,平時已有肩膀痛的舊疾,但都盡量隱忍,在其他醫療單位注射消炎止痛藥及復健治療但效果不彰。患者前就醫時已惡化成棘上肌鈣化,右肩活動相當困難。經施以3次體外震波及物理治療療程後,大幅降低其疼痛感,並加速受傷韌帶修補,使韌帶恢復柔軟度,肩膀也得以恢復活動。脊椎外科醫師、國際骨震波權威王清貞教授則表示,震波可促使新生血管增加、生長激素增加,除了可以降低疼痛,也達成組織再生,因此可以改善棘上肌鈣化。調整工作量、規則接受物理治療李松青醫師表示,雖然經追蹤發現患者的症狀有明顯改善,但是隨著工作量增加或遭遇外傷,這類患者仍有復發的可能。他因此提醒肩膀痛的患者最好盡早就醫,當鈣化小於15mm時接受治療,鈣化還可以百分百消失。同時,要記得調整工作量,規則地接受物理治療,並攝取均衡營養,就可擺脫肩痛,重新找回肩關節的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40歲的黃姓上班族只要腳一踩地就會出現像踩到針似的刺痛感,尤其是剛睡醒的時候更加明顯,甚至因為腳痛,需要單腳跳才有辦法前進,接受體外震波治療(ESWT)3次療程後,患者腫脹疼痛感已好轉。長時間站立或體重過重會耗損韌帶與肌腱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足底筋膜是位在腳底的扇形結締組織,因此當長時間站立、走路或是體重過重容易耗損韌帶與肌腱,使其失去支撐的功能,進而傷害足底筋膜而出現足底筋膜炎。許多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甚至每天都要承受這種難以下床的痛楚。足底筋膜炎、鈣化性肌腱炎及肱上髁炎是使用體外震波治療最常見的3種軟組織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達8成以上。對於長期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經民俗療法、針灸、藥物治療及復健治療無法改善的病患而言,體外震波治療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治療選擇。震波治療促使微血管新生 達到組織再造及修復周建文主任表示震波治療的原理是利用震波治療儀器在短時間聚集壓力聲波,透過介質將能量傳遞到人體組織促使微血管新生,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使症狀獲得舒緩。體外震波治療最早使用於泌尿道結石碎石術,後來開始應用於治療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如: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足底筋膜炎、骨癒合不良、肌筋膜症候群、冷凍肩(俗稱五十肩)、慢性下背痛、跳躍膝、阿基里氏肌腱炎等。體外震波治療每次約15-20 分鐘,每週一次,治療的震波次數為2000到3000次,原則上一次療程需接受3次治療。過程中會有些許疼痛,隨著治療時間疼痛會漸漸減輕。周建文主任表示組織需要時間恢復與再生,因此治療後4至6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多休息、保持耐心,等待組織復原與症狀的消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一名40歲的林姓木工師傅長期肌肉痠痛,右手肘外側更容易突然劇痛,原本認為是普通的肌肉酸痛,沒想到自行尋求民俗療法後疼痛沒有消失,過了3周後反而更加嚴重,連簡單的提袋子、催油門手肘都會劇痛不已。醫師詢問後發現,原來患者因為工作的緣故,時常需要使用工具敲敲打打,肌肉承受過大的力道導致劇痛越來越頻繁,醫師診斷患者是得了「網球肘」,經3次震波治療後,終於順利緩解疼痛。手肘外側肌腱使用過度的人都屬好發族群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主任尤政中治療師指出,這位患者得到的「網球肘」,也就是肱骨外上髁炎,並不侷限於網球選手,經常需手臂高舉過頭的職業運動員或工作上需要前臂用力旋轉、反覆敲打或提舉重物的製造業者、家庭主婦等都屬於好發族群。透過震波治療可刺激微血管增生,迅速協助肌腱炎復原。患者在接受第1次震波後即緩解一半劇痛,經過3次震波治療,3週後有效治療網球肘。台南市立醫院復健科醫師楊宗茗表示,許多病患聽到自己罹患網球肘都會對病名感到疑惑,認為自己沒有打網球怎麼會有網球肘,事實上,網球肘是一種肌腱退化的情形,因為手肘外側肌腱或骨頭使用過度導致腫起劇痛,只要長時間重複同一動作,即使不打網球也會出現「網球肘」。運動治療 快學這2招楊宗茗醫師表示,此類患者可先安排接受物理治療包括,冰敷或熱敷、電療及超音波治療。尤政中主任指出,由於此名患者的網球肘拖得時間太長,加上疼痛指數偏高,因此為他進行震波治療。尤政中主任提醒,在疼痛消失後進行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才能避免症狀再發生。自行利用簡單的運動治療,只要2招就能趕走疼痛:1) 肌力伸展/手臂伸直,手掌朝下,握成拳頭,手腕朝下,試著用另一手將拳頭往下壓,直到感覺前臂緊繃停留15秒,重複15次。2) 肌力訓練/握住有重量的啞鈴(或礦泉水罐),前臂往胸前平伸,手掌朝下。慢慢舉起、放下啞鈴,讓手腕盡可能上下伸展。重複10~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