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

登革熱噴藥殺不死 環境掃除最重要

登革熱噴藥殺不死 環境掃除最重要#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登革熱疫情逐漸升高,臺南市自入夏以來,登革熱的疫情集中在中西區的民主里,當地衛生局在疫情的緊急防治,連續三週的進行病例集中點的戶內外噴藥工作,並由屏東的大仁科技大學吳懷慧教授,協助監測該區環境,以評估斑蚊是否已被消滅,於民眾家中及戶外放置誘蚊產卵器,結果發現噴藥仍無法將斑蚊完全消滅。衛生局現由吳教授協助,在入夏病例集中點及水仙宮市場放置近百個誘蚊產卵器,除監測環境中的斑蚊外亦希望吸引幸存的斑蚊,能在產卵器中產卵後,在未孵化成斑蚊時即予以消滅。不過結果顯示噴藥效果並非百分之百,只要家中有積水容器,幸存的斑蚊就可以產卵,一週就能羽化成蚊並散播登革熱病毒。呼籲民眾,雨後務必清除積水,有存雨水利用的桶子,一定要完全的密封,防止蚊子產卵。衛生局常常接獲民眾要求協助噴藥,但從防疫及環境的觀點來看,噴藥只能在登革熱確定病例時才可進行,而且噴藥僅短暫的消滅8成的成蚊,若環境中有水的容器及積水點,蚊子還是會繼續繁衍,一再地噴藥容易讓蚊蟲有抗藥性,用來消滅登革熱病媒蚊的藥劑就會越來越少。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請民眾務必主動清除居家環境,不要讓病媒蚊孳生。

防登革熱無有效疫苗 環境清潔成預防不二法門

防登革熱無有效疫苗 環境清潔成預防不二法門#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變熱,加上前幾天颱風天挾帶充沛的雨量,家家戶戶的積水容器數目增加,容易造成病媒蚊的大量孳生,成為登革熱溫床,且目前尚無有效的登革熱疫苗可供民眾接種,因此做好環境的清潔、孳生源的清除,以及避免被病媒蚊叮咬等,是預防登革熱的不二法門。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典型症狀以高燒,頭部、肌肉、骨頭、關節的嚴重疼痛,後眼窩痛,及皮膚發疹為主。大部分的登革熱患者經過治療後多可恢復,但如不幸進展為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則可能有高達20%的死亡率,民眾萬萬不可輕忽!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李致毅醫師表示登革病毒屬於黃病毒屬(Flavivirus),共有四種登革病毒亞屬,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型。登革熱主要發生的地區,多位於熱帶及亞熱帶有病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分布的區域。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間,病人血液中有病毒活動,稱之為病毒血症期(viremia)。病媒蚊經叮咬病毒血症期的病患8~12天後,即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李致毅醫師提醒現在南台灣正值大雨過後,大家必須要小心謹慎,嚴防登革熱疫情在你我身邊大爆發!

登革熱無疫苗可防 雨季後應加強清潔

登革熱無疫苗可防 雨季後應加強清潔#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梅雨季節帶來豐沛的雨量,且目前正是登革熱流行季,台中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應定期清除積水容器,才能避免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根據衛生署疾管局指出,典型登革熱症狀有發燒(38度以上)、發燒三~四天,身上出現紅疹、全身發癢、激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骼關節或肌肉痛等,但目前並沒有一種有效疫苗可預防登革熱或特效藥可治療,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注意環境的整潔,避免讓病蚊孳生。登革熱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臺灣地區每年的七月份~十月份為流行期,故在夏天雨季期國人更應該提高警覺,依據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監測資料顯示,台中市今年度截至6月25日止,共有8例境外移入之登革熱病例,感染地區分別為印尼(4例)、馬來西亞(2例)、泰國、菲律賓(各1例),人數與去年同期相同,近期梅雨季全台持續降雨,預期病媒密度可能增加,衛生局籲請民眾主動清除孳生源,避免疫情更趨嚴峻。衛生局呼籲民眾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治及通報,並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防蚊有一套 登革熱不上身

防蚊有一套 登革熱不上身#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又是病媒蚊孳生的季節,而也是登革熱的好發季,登革熱病毒是經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所傳播,特徵是身體黑色,腳上有白斑,幼蟲常孳生於積水處。病媒蚊主要在白天吸血,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盛行季節常是天氣濕熱,蚊蟲滋生的季節;台灣過去幾次流行大都發生於七到十月之間。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內科部張耿豪醫師解釋,典型登革熱症狀為受斑蚊叮咬之後約有一周的潛伏期,接著發燒、寒顫、後眼窩痛、畏光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發燒的型式呈馬鞍型,(即先發燒後退燒、隨後又燒起來)或間歇型(體溫上下起伏持續七天左右),之後肌肉關節痛的情形加劇,此即所謂的「斷骨熱」。大部份病人於開始發燒後三到五天或燒退後一至二天開始出現疹子,典型出疹順序先於軀幹而後向四肢擴張。在治療方面,目前醫學並沒有特效的藥物來消滅體內的病毒,只有支持療法和症狀治療,所幸多數病例約一週後會自己痊癒,癒後很好,死亡率很低;問題在於併發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症候群.有些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特別是再次感染,一開始出現典型登革熱症狀,但在二~五天後(由發燒轉為退燒的轉換期),血小板急劇下降,身體發生大量出血,即是登革出血熱;更嚴重者出現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及四肢冰冷,此為登革休克症候群,死亡率很高。張耿豪醫師也提醒,雖然登革熱在台南、高雄、屏東等南部地區發生較多,但近年來病例有北移的趨勢,另外東南亞例如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地也有很多境外移入的病例,民眾在盛行月份去遊玩要多加小心。

暑假出國防疫情 5項措施要注意

暑假出國防疫情 5項措施要注意#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即將到來前往國外旅遊人數將會增加,提醒出國民眾應事先暸解當地疫情,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種或使用預防性藥物,降低罹患傳染病風險,以保障旅遊健康。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提供民眾五項「防疫基本功」,只要到了國外,需注意各地疫情資訊,如目前香港、印尼、柬埔寨皆傳出類H5N1流感病例,若在旅行途中或是返國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如發少、嘔吐等,需盡速通報並就醫診斷。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提出「五項防疫基本功」包括;事先準備:出發前瞭解欲前往國家之疫情。防範腹瀉:前往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應注意飲水及食物衛生。趨吉避凶:採取適當防蚊措施。保持個人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通報諮詢:旅途中或返國途中如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症狀時,請於返國時向機場檢疫人員通報。依疾病管制局的資料顯示在亞洲地區:大陸、香港及越南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應落實洗手等衛生行為。東南亞、南亞各國進入登革熱流行高峰,戶外活動宜著長袖衣物並做好防蚊措施;香港、印尼、柬埔寨皆有人類H5N1流感病例,應避免與禽鳥接觸,不生食。在歐洲地區:進入麻疹好發季節,出發前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種。 由於傳染病是有潛伏期的,如回國後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登革熱嘜來啦!清除大型病媒孳生源

登革熱嘜來啦!清除大型病媒孳生源#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只要環境中存在有病媒蚊孳生源,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正值登革熱疫情高峰。歷年來疫情引爆的主因,多數與社區存在長期未處理之頹廢空屋、建築工地、大型積水地下室、超大型隱藏式孳生源(水塔、水溝、沈砂池、消防蓄水池及未使用乾淨化糞池)密切相關,發生群聚病例地區往往在徹底清除大型髒亂、孳生源後方才獲得終結,高雄市政府為減緩登革熱疫情擴散,以降低市場內之陽性孳生源數量及病媒蚊密度為首要防治工作。高雄市政府三民區第二衛生所與經發局市場管理18日於三民第一公有市場舉辦本市第一次的市場推動登革熱防治啟動儀式,會中由聖保羅幼稚園熱鬧舞蹈揭開序幕,致贈圍裙給予熱心參與宣導之攤商,與會人員共同呼口號「盛水容器常刷洗,不用請倒置,使用請加蓋」「每週巡、倒、清,登革熱嘜來啦!」,接著由區長帶領與會人員巡視示範宣導模式,整個活動在大家熱心參與下,圓滿結束。登革熱防治的重點在於社區民眾的共同參與及動員,共同來維護環境的整齊清潔,減少積水容器,沒有孳生源就沒有登革熱,「環境整頓」及「容器減量」還是預防登革熱最基本及最有效的方法,透過此啟動儀式,希望能從攤商發起每週清除積水容器之概念,推廣至採買之顧客,宣導社區民眾作好孳生源清除工作,時時提醒社區民眾能夠自動自發落實孳生源清除,並將此觀念與習慣融入民眾日常生活中,才能確保我們的社區和市場不受登革熱入侵,縱使入侵,也能使疫情不致迅速遠距離擴散,以提昇登革熱之防治成效。

淹水地區應注意衛生 避免疾病上身

淹水地區應注意衛生 避免疾病上身#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泰利颱風即將來襲,這幾天南部地區、山區等均豪大雨不斷,可能導致低漥地區淹水災情,在水災期間容易接觸到污水、污泥,疾管局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才不會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及類鼻疽。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暴露於污水或淤泥中。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瀉等症狀,請儘快就醫。而當豪雨來襲時,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的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並依「清除、清潔、消毒」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 而在災後整理家園上,疾管局請民眾同時注意清除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垃圾及廢物,以防止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發生的風險。臺南地區已有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為避免疫情擴散,民眾更應主動落實各項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及防治工作。疾病管制局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一定要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在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以避免災後傳染病發生。

彰縣擴大偵查登革熱 杜絕小規模流行

彰縣擴大偵查登革熱 杜絕小規模流行#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日來正處登革熱疫情高峰,加上近日各地降雨不斷,淹水災情未完全解除,積水可能讓登革熱病媒蚊加速繁衍,彰化縣針對登革熱疫情,調查登革熱密度,發現有3個村鎮達到布氏指數2級、13個村鎮達1級,雖2級或2級以下不至於引發嚴重疫情,不過政府仍加強清除登革熱病媒蚊,更動員民眾一起做掃除。彰化縣衛生局公布5月底及6月初登革熱密度調查結果,全縣26鄉鎮共調查33村里。其中溪州鄉柑園村、大村鄉美港村、溪州鄉水尾村為2級;田中鎮大社里、竹塘鄉五庄村、溪湖鎮忠覺里、溪湖鎮湳底里、秀水鄉義興村、鹿港鎮順興里、員林鎮崙雅里、埤頭鄉庄內村、彰化市民生里、北斗鎮西安里、員林鎮出水里、溪湖鎮大庭里、大城鄉豐美村為1級,其他村里均為0級。孳生源清理原則:儲水或盛水容器不用時倒置,廢容器勿隨意堆積或丟棄於戶外。室內積水容器如花盆底盤,室外積水容器如廢輪胎、空瓶、空罐或菜園內貯水桶、保麗龍、養殖水生植物等容器,均為病媒蚊孳生來源。衛生局強調登革熱防治除了需要政府的努力外,更要民眾積極配合自行檢視住家內外及周圍環境,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病媒蚊密度調查布氏指數在2級或2級以下時,雖不易造成大流行,但仍可能發生散發性傳染病例或局部小規模流行。病媒蚊密度調查布氏指數在三級以上(含三級)為登革熱警戒區,請立即發動村里民眾辦理孳生源清除工作,政府除加強登革熱衛教及孳生源清除工作,同時呼籲民眾隨時清理自家四周環境及清除孳生源,沒有孳生源就沒有病媒蚊,沒有病媒蚊不會有登革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