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

登革熱、腸病毒來襲 落實防疫12招

登革熱、腸病毒來襲 落實防疫12招#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正值炎熱的夏天,也是登革熱、腸病毒流行的高峰期。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101)年5月29日公佈新增八例腸病毒七十一型重症病例,相較於去年七月後才出現重症個案,今年提早進入腸病毒流行期。而對抗傳染病最有效方法除注重個人衛生外,將「防疫12招」方法,如勤洗手、清理積水容器,將環境衛生落實日常生活中,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勤洗手是防範疾病最好的方法,並應正確完成濕、搓、沖、捧、擦五步驟。咳嗽時帶口罩。可以避免傳染結核病、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給其他人,亦可保護自己免受傳染病侵襲。每道傳染病流行季節,應按時打疫苗。除了嬰幼兒應按時程完成各項常規疫苗接種,家中如有長輩亦鼓勵於每年10月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流感侵襲。若不慎感染流行病,最好生病在家休息,不上班不上課,並避免出入公眾場所。流行病傳染季節需清除病媒孳生源,預防登革熱,最好的方法並非環境消毒,而是每週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避免蚊蟲滋生才是根本之道。出門在外正確使用防蚊液、穿長袖衣褲,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蟲媒傳染病最好的方法。夏天生鮮食品未妥善處理容易感染病菌,建議吃熟食、喝開水,是預防A肝、痢疾等腸胃道疾病最好的方法。若連續咳三週、快驗痰。長期咳嗽,是結核病主要症狀之一,咳三週就應該驗痰,可早診斷、早治療,並能避免傳染給其他人;不共用針具、餐具、牙刷。養成「每人一套」的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腸胃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最佳方式;確保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避免性傳染病上身。若疑似任何傳染病的徵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活動史,保護自己也尊重他人。

登革熱南臺灣現疫情 全民共掃病源

登革熱南臺灣現疫情 全民共掃病源#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本土登革熱病例於5月入侵南台灣,在台南、高雄等地均出現案例,而境外移入病例持續增加,加上今年流行季提前。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特別於6月6日召開本縣101年?登革熱防治第二次聯繫會報?,會議由澎湖縣副縣長呂永泰親自主持,參加人員除了登革熱防治小組代表暨相關局處計20餘個單位參加外,同時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派員前往指導。 本次登革熱聯繫會報,經過與會代表熱烈討論通過六項提案,同時呂副縣長對未來登革熱防治作為提出重點指示包括﹕目前列管之髒亂點76處請環保局於6月底前處理改善完成;水產種苗繁殖場孵育食蚊魚(孔雀魚、台灣鬥魚、大肚魚)提供機關、學校、民眾作為登革熱生物防治用;促請鄉市公所落實動員社區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髒亂點未配合改善者,依相關法令落實公權力予以處罰。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局長鄭鴻藝會中特別強調,登革熱是一種環境病、社區病,只要社區環境中存在適當的孳生源,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孳生源越多則風險性越高。尤其澎湖最近下雨過後,衛生局防疫人員於5月份實地至社區執行病媒蚊密度監測時,發現病媒蚊密度有升高的現象。有鑑於此,鄭局長呼籲各鄉市公所督促村里長全面動員環境大清除及落實社區容器減量;每家每戶將積水容器「巡、倒、清、刷」等防治作為,阻斷登革熱疫情入侵。

登革熱進入流行期 高雄市辦滅蚊大作戰

登革熱進入流行期 高雄市辦滅蚊大作戰#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年入夏是本土登革熱流行季,且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分別分布在高雄市、台南市及澎湖縣,今年可能因氣溫與溼度的改變,加速病媒蚊孳生,登革熱感染情況比往年還要早出現,因此高雄市衛生局特別在今日(5日)上午於左營區勝利國民小學辦理「防疫小尖兵 滅蚊大作戰─校園推廣社區容器減量示範觀摩。高雄市衛生局指出,左營區於近日出現4名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因此特別於校園中舉辦登革熱宣導活動,結合左營區勝利國民小學師生、左營區新下里、鼓山區華豐里、鼓山區裕豐里志工、以及本市各級學校代表共約300人參與,活動中亦走入社區清除了542個積水容器。期盼透過本活動促使「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加強學生對病媒蚊孳生源的認知,間接教育學生勿亂丟飲料空瓶、空罐等積水容器。並透過「校園推廣社區容器減量」動手清除孳生源的方式,讓學生實際檢視生活周遭環境,進而達到教育及防治之成效。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也呼籲,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唯有提升社區民眾登革熱防治知能,強化環境自我管理、落實孳生源清除觀念,方能有效根除登革熱。目前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節,籲請全體市民配合市府防疫政策,務必落實環境自我管理,主動積極清除積水容器,不讓病媒蚊有機可乘,以確保自身及公眾健康安全。

防治登革熱疫情 環保署提供線上教學及宣導影片

防治登革熱疫情 環保署提供線上教學及宣導影片#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因入夏以來南部地區發生多起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為強化民眾對登革熱及小黑蚊防治的瞭解,環保署特委託製作「登革熱新知」線上教學電子課程及小黑蚊防治宣導,置於「清淨家園顧厝邊綠色生活(EcoLife)網」(簡稱綠網)加強宣導,擴大登革熱及小黑蚊防治推廣效果。「登革熱新知」線上教學課程內容由臺灣大學徐爾烈教授編撰,內容有「初探登革熱」、「認識病媒蚊」及「遠離登革熱」等三大面向,提供登革熱防治相關知識,使民眾對於登革熱傳染方式及病媒蚊孳生場所與清除有更清楚的認識。此外,由環保署「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暨歷年小黑蚊防治相關計畫製作的小黑蚊防治宣導6部影片,內容有「小黑蚊密度調查方法」、小黑蚊防治宣導影片-「竹筍篇」、「美癢癢篇」、預防小黑蚊-「旅遊篇」、認識小黑蚊-小黑蚊的發生與防治等內容,並且皆已同步放置於「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網頁供民眾瀏覽。環保署指出,小黑蚊滋擾問題為生態問題,並非因環境衛生問題所致,小黑蚊是臺灣本土原生種昆蟲,近年因發展觀光休閒及有機農業,致使小黑蚊藉由人類車輛移動擴散至平地住家、社區、學校、公園等適合繁殖的地點,就近成為滋擾民眾的問題。為有效防治小黑蚊,除地方政府跨局處辦理防治工作分工與協調,並加強宣導民眾建立綜合防治觀念,包括個人防護及環境管理,必要時在小黑蚊高密度區配合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進行緊急化學防治撲殺成蟲,有效降低小黑蚊滋擾情形。最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中顯示,今年(101年)入夏後,臺南市及高雄市均發生本土性登革熱確診個案,為防堵登革熱疫情,避免持續擴散,疾管局也提醒民眾,應主動清除積水器物,澈底做到「巡、倒、清、刷」及「清除再清除、檢查再檢查」等,清除住家戶內外積水容器。

登革熱進入流行季 中市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

登革熱進入流行季 中市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8例感染本土登革熱,分別分布在高雄市、台南市及澎湖縣,今年可能因氣溫與溼度的改變,加速病媒蚊孳生,相較於往年首例多於7月下旬出現,但今年南部感染情形已經提早在5月出現,臺中市今年(2012年)起至5月28日止,共有6例境外移入登革熱陽性確診個案。每年入夏是本土登革熱流行季,但台中6例登革熱病例,都不屬於本土案例,均從印尼、菲律賓及泰國等地境外移入病例,經防疫人員立即進行疫情調查與相關防疫措施控制疫情後,所幸目前並未發現有其他人被感染情形。衛生局指出,登革熱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而是民眾在受到帶有登革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8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後,開始發病,患者在發病會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症狀。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如果民眾住家周圍的容器積水超過一週,沒有立即清除,病媒蚊就開始孳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積水容器的清潔,到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高感染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以及肢體有裸露部位噴上防蚊液,才是防範登革熱病媒蚊的不二法門。

了解登革熱 防治你我一起來!

了解登革熱 防治你我一起來!#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8例感染本土登革熱,分別分布在高雄市、台南市及澎湖縣,且可能因為氣溫與溼度的改變,加速病媒蚊孳生,相較於往年首例多於7月下旬出現,但今年南部感染情形已經提早在5月出現,民眾不可不慎,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也提醒民眾,確實做好個人防護,並執行三不政策:不讓斑蚊繁殖、不讓斑蚊進屋、不讓斑蚊叮咬。基隆市衛生局指出「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又有人叫它「天狗熱」或「斷骨熱」,它是由「斑蚊」先叮咬患者後,成為「病媒蚊」,當病媒蚊再叮咬健康的人,他就感染到登革熱了。登革熱大多都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像東南亞、非洲、印度及中國大陸〈福建、廣東、海南島〉最多,而臺灣也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方。登革熱的主要病症狀:高燒,肌肉及關節的奇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潛伏期5~8天,死亡率不到1%。另一種「出血性登革熱」的死亡率可高達50%,尤其是兒童。因無特效藥,如發生休克,應即迅速送醫,減少死亡可能性。 「登革熱」的主要防治方法:清除病媒蚊之孳生是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法。廢棄的罐子、瓶子、輪胎等等,必須予以適當的處理。曾舜玲主任說,登革熱病媒蚊之防治目前無特效藥,亦無疫苗,所以民眾只有多注意環境,加強防治病媒蚊,遠離登革熱。

高市登革熱警戒 出現首例本土案例

高市登革熱警戒 出現首例本土案例#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名居住在高雄市楠梓區的12歲男性學生,自5月12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嘔吐、皮膚紅疹等登革熱症狀,並前往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因症狀未見改善,後前往高雄長庚醫院就診,經醫院通報並採血送驗,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確認檢驗結果為NS1陽性(判為高度疑似個案),二次採檢後確定感染登革熱。該個案未曾出國,亦未曾罹患過登革熱,活動地點以楠梓區住家及學校為主,偶至三民區寶字頭里別活動。 這起案例是高雄市入夏後首例本土病例,防疫團隊不敢掉以輕心,經楠梓及三民區衛生所完成住家及活動地周圍擴大疫情調查,總計擴大採血55人送驗,楠梓及三民區級指揮中心於接獲該病例第一時間立即安排於5/18~19執行疑似感染地點地毯式孳生源清除暨緊急噴藥等之防疫作業,區級防疫指揮中心亦立即規劃環境大掃蕩工作,並即時動員社區里民進行環境整頓。 南部地區連日降雨已導致社區病媒蚊指數大幅攀升,因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已自5月初起,動員全市97隊里滅蚊隊2千餘名滅蚊志工協助社區加強積水容器孳生源巡檢。目前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期,衛生局呼籲市民,徹底清除髒亂環境及孳生源積水容器,是有效預防登革熱之基本功。高雄市政府請市民朋友務必主動清除居家室內外積水容器,以免受罰,並請全力配合政府執行孳生源檢查、緊急噴藥等防疫措施,讓民眾遠離病蟲害。

小黑蚊難撲滅 清除青苔除幼蟲

小黑蚊難撲滅 清除青苔除幼蟲#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年來全臺各地局部地區有小黑蚊滋生,影響民眾生活品質,由於該問題沒有或的改善,環保署推動「小黑蚊危害地區防治專案計畫」,於25日在高雄市大寮區山頂國小辦理培訓班,以協助輔導地方政府建立小黑蚊通報及防治處理能力、建立,做好個人防護及環境管理,清除幼蟲孳生的青苔,結合政府機關及民眾力量共同防治。環保署表示,小黑蚊俗稱「黑微仔」,小黑蚊會藉由車輛移動擴散至平地住家、社區、學校、公園等適合繁殖的地點。小黑蚊雌蟲嗜吸人血,出沒時間以中午至下午時段為主,習性低飛,多叮人體小腿、手背、手肘等部位,叮咬後部分民眾會產生奇癢、紅腫等症狀,嚴重者會產生過敏反應,雖無傳播疾病的記載。其幼蟲以潮濕表面青苔的藍綠藻與綠藻為食物,因此防治方法以清除青苔為主及排除積水。環保署指出,培訓課程包括:蟲體觀察、生態與習性、綜合防治策略與技術、密度調查技術與通報體系建構、孳生環境現場履勘與防治做法實地解說等,另為有效防治小黑蚊,促使地方政府召開跨局處會議進行防治工作分工與協調,並加強宣導綜合防治觀念,包括個人防護:著長袖衣服、長褲,塗抹有效的忌避劑,裝置細網目(55網目以上)的紗門、紗窗等,以阻斷雌成蟲血源防止其產卵孳生。平時經常整頓環境,清除青苔,阻斷幼蟲食物,必要時在小黑蚊高密度區,可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進行緊急化學防治撲殺成蟲,並配合個人防護及清除幼蟲棲地防治做法,方可有效處理小黑蚊問題,避免長期仰賴噴藥殺蟲,造成環境負擔及小黑蚊產生抗藥性,影響防治成效。民眾如需查詢小黑蚊防治資訊及諮詢服務,可至「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網站了解相關訊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