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

從直立站姿開始訓練 跑步更有效率

從直立站姿開始訓練 跑步更有效率#跑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一位跑者的理想跑步姿勢不盡相同,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骨骼、肌力強度各有不同,所以理想的跑步姿勢會因人而異,只是一昧模仿一流跑者的跑步姿勢是沒有意義的。就結果而論,雖然跑步姿勢形形色色,但還是有共同的基本原則。舉例來說,軀幹要挺直。要學習良好的姿勢,第一步就是挺直軀幹。從站姿、走路姿勢 打造理想跑姿基本功我希望大家先從站直開始練起。首先,全身放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保持身體直立站好。接著,將身體重量均勻落在左右腳的拇指上,臉朝向正前方,背部挺直。這時候請特別注意,肩部不要用力,想像頭頂正上方有一條線將你往上拉,讓背部挺得更筆直。這就是跑步的基本姿勢。一般市民跑者的常見姿勢是膝蓋彎曲、腰部向後傾、重心落在拇指球後方。若要改善這樣的姿勢,便要先從站立姿勢開始練習。身體站直,想像著以這個姿勢跑步。接下來,試著從直立站姿進入走路姿勢。同樣地,也請想像頭上有一條線拉著你,這樣就能保持挺直的良好姿勢。這時候切記一件事,身體重量不要落在後面。因為是走路練習,所以試著以腳跟著地,順勢將身體重量落在著地腳上。然後讓整個腳掌承受身體的重量,下個瞬間再以拇指球(註)接觸地面。走路時隨時將這樣的概念擺在腦子裡,並且將這樣的走路方式當作暖身運動,在練跑之前先複習一遍。藉由這樣的練習方式,就可以更趨近於自己的理想跑步姿勢。自己目前的跑步姿勢是長年以來日積月累的一種習慣,短時間內要加以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不要著急,只要反覆練習訣竅,一步一步慢慢改善就好,操之過急只會讓身體白白出力,反而對打造良好姿勢產生不良影響。註:拇指球,指位於腳底拇指底部隆起來的地方,裡面包覆的是位於大腳指末端的第一蹠趾關節(MTP)。直立站姿的重點要打造有效能的良好姿勢,第一步就是挺直身體,筆直站立。時常保持這個姿勢,然後再以這個姿勢去走路,就可以打造良好的跑步姿勢。 筆直站立全身放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保持軀幹挺直。臉朝向正前方,背部挺直向上延伸,想像頭頂有一條線將自己往上。 重心落在拇指球上隨時意識著讓拇指球承受身體的重量。走路(跑步)時,在腳著地後,順暢的移動重心,再以拇指球接觸地面。(本文摘自/每個人都能4小時完成全馬!最有效率的馬拉松訓練/布克文化)

努力跑步卻效率差?著地姿勢影響大

努力跑步卻效率差?著地姿勢影響大#跑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流的馬拉松選手,他們的跑步姿勢都是非常流暢、優美的。那是因為他們跑步的時候,完全沒有多餘的動作,力量用在該用的地方,絲毫沒有白費,不但看起來狀似輕鬆,速度也會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快。若說到馬拉松跑者的跑步姿勢,首先要探討的就是跑步的時候是否白白浪費能量。提高跑步效率,從減少無謂的跑步動作做起跑步的時候,每跑1公里,1公斤的體重要消耗大約1大卡的能量,亦即體重60公斤的跑者每跑1公里就需要消耗60大卡左右的能量。然而,這只是一個「概略」的數字,事實上,跑步技巧會大幅影響能量的消耗。我們舉一流跑者A先生、有經驗的一般市民跑者B先生、入門者C先生三人為例。三個人的體重都是60公斤,但消耗60大卡能量所能跑的距離都不一樣。跑步姿勢沒有多餘累贅動作的A先生可以跑一一○○公尺,有經驗的一般市民跑者B先生跑了一○○○公尺,而跑步姿勢有太多無謂動作的C先生則只跑了九○○公尺。改善跑步姿勢之所以有助於跑步,是因為改掉缺點,有效提升跑步的效率。對跑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夠提高效能的跑步姿勢。如果你像B先生一樣,每跑一○○○公尺,1公斤的體重要消耗大約1大卡的能量,那麼,只要學會沒有多餘無謂動作的跑步姿勢,就有希望可以刷新個人的馬拉松紀錄。一想到要創新馬拉松紀錄,多數跑者只想著要增加訓練份量,這樣想也沒錯,提高訓練量確實也是方法之一,但如果有餘力改善跑步姿勢的話,我敢保證這肯定是個能有效刷新馬拉松紀錄的絕佳方法。意識到了嗎?正確的著地方式跑步這種運動是腳向地面施力,地面給予腳反作用力,然後我們透過施於腳底的這股反作用力得以向前進。與身體接觸的只有地面,所以跑步技巧中,最重要的就是與地面的接觸方式。從效能的角度來說,如何接觸地面是一大關鍵,而重點就在於著地時盡量不煞車。當身體從浮在空中的情況下著地時,技術不純熟的跑者通常會習慣性踩煞車。這樣的跑法不但會硬生生扼殺速度,為了再次加速,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還得用力推蹬才行。如此一來,會增加能量的消耗,就算再努力也跑不遠。那麼,什麼情況下會有踩煞車的現象呢?答案是著地點太過前面的時候。此時若勉強跨大步幅,著地點就會落在比較前面的地方,太前面的話,就會產生煞車現象。另外,過於在意要以腳跟著地的人也要特別注意。若能順利從腳跟著地,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過於刻意要以腳跟著地,腳尖反而容易向上翹,進而產生煞車作用。這樣可就不行了。把身體重量落在著地的腳上要減少煞車作用,就不要刻意加大步幅,著地點要盡量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實際上,著地點會比重心的正下方稍微前面一些,但著地時若能順利將身體重量落在著地的那隻腳,就可以將煞車作用控制到最小。無論從腳跟、整個腳掌,還是腳尖先著地都可以,但身體重量落在著地腳的時候,腳跟務必接觸地面。有些跑者誤以為以腳尖跑步才是正確的跑步姿勢,但落地時總是以腳尖著地的話,其實會給小腿帶來很大的負擔。除此之外,多數市民跑者為了讓著地點落在身體前方,都會不自覺的沉下腰;也就是說,腰部下沉的跑步姿勢會使重心留在後方,所以著地點就會比重心來得前面。但這麼做的話,煞車作用會變大,連帶會使得跑步效能變差。著地的正確範例及錯誤示範身體與地面接觸的部位只有腳,所以跑步技巧中最重要的就是著地技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有最佳效能的著地技術吧!NG 著地點太過前面太過刻意加大步幅,使著地點過於前面的話,會導致煞車作用變大。NG 刻意腳跟著地太過在意要腳跟著地的話,腳尖會向上翹,著地時會產生煞車作用。OK 著地點位在重心正下方著地點比重心的正下方稍微前面一些,身體重量順勢落在著地腳上,如此一來就能將煞車作用控制在最小。身體重量落在著地腳時,腳跟務必接觸地面。(本文摘自/每個人都能4小時完成全馬!最有效率的馬拉松訓練/布克文化)

避免跑步受傷 姿勢3重點

避免跑步受傷 姿勢3重點#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用不良的姿勢跑步,就等於讓自己隨時處於可能受傷的危險中。尤其當跑得越遠,身體越疲憊時,姿勢更容易頹萎下來。脊椎如果彎曲,就可能使下背與肩膀肌肉扭傷,同時讓身體重心前移,增加膝蓋、脛肌(小腿前側)與腳跟承受的壓力。如果跑步時不看向前方,而是低頭看著腳或路面的話,情況會更加不利。1) 步伐更輕快/一般來說,人的頭部重量平均約4.5公斤。如果脊椎彎曲、頭部前傾,那麼不只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會變得緊繃,腳步也會變得緩慢而沉重,步伐還會變小。如果你跑步時能明顯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就表示你的姿勢不夠正確。此時,要重新校準身體中線,頭部應該在肩膀上方,而肩膀在臀部上方。如此一來,腳步會更輕盈、速度也能加快。2) 呼吸更深長/駝背拱起的肩膀會讓彎曲的脊椎壓迫到身體前側,使跑者無法做深長而完整的呼吸,偏偏行進時是身體肌肉最迫切需要氧氣的時候。你只需試試下面這個簡單的測試,就能看出彎腰駝背對呼吸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首先,做出駝背的姿勢、頭部往下放低,然後呼吸幾次。此時你應該感覺吸吐受到限制、呼吸也變得短促。接著,把頭抬起、肩膀放鬆、直視前方,再呼吸幾次。這時你會發現,腹腔與胸腔都能自由擴張了。跑者在賽程的最後,姿勢常常會頹靡下來,但對疲勞的肌肉來說,如果能得到多點氧氣,表現絕對會有所不同。3) 增添自信/抬頭挺胸也有相當正面的心理激勵作用。當身體因長跑而疲憊,很自然地就會出現負面的想法,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與訓練狀況。這些負面的想法又會使得頭部往前倒、心情也跟著低落。這時,抬頭挺胸的姿勢可以打破這樣的負面循環,彷彿用你的全身在說:「我一定能辦到!」(本文摘自/跑者瑜珈/大是文化出版)

研究:適度跑步益關節 軟骨更有彈性

研究:適度跑步益關節 軟骨更有彈性#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追蹤近9萬名跑步族群及健走族群發現,跑步族群中,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或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人,比健走及其他運動來得少。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低研究分別追蹤7萬4,542名跑者7.1年,以及1萬4,625名健走者5.7年,結果顯示,從事不同強度、距離的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比健走或從事其他運動者來得低,其中退化性關節炎風險少1成5到1成8,髖關節置換風險少了3成5至5成。幫助減輕體重 減少關節的負擔研究結論指出,跑步比從事其他運動更能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主因跑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擔,並增加軟骨密度、彈性,對健康的促進遠大於危害。加速軟骨新陳代謝 使彈性更好對於美國的這項研究,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昇醫師表示,已有不少研究顯示,適度運動對關節的幫助遠大於損害,常活動關節可加速軟骨的新陳代謝,軟骨就像海綿一樣,存在骨頭與骨頭間,常受刺激可使彈性更好。李炫昇說,適度的跑步對關節有益處,但跑馬拉松、鐵人3項等過量運動,因為強度過大或時間過久,可能造成關節磨損,如果不是長期的訓練或比賽的要求,每次跑步最好在5,000公尺內,運動時間應在30分鐘內,且一週不要超過5次,並配合適當的休息。5到10分鐘的暖身 可使用護具關節已受傷的患者,最好不要以跑步當運動,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林鍵也建議,跑步前應做5到10分鐘的暖身運動,可使用護具來保護關節,並選擇平地進行,運動結束後,應做10到15分鐘的緩和運動,避免運動傷害。(本文摘自/跟著名醫做 疾病不上身/今周文化出版)

研究:虛擬實境跑步訓練 防老人跌倒

研究:虛擬實境跑步訓練 防老人跌倒#跑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解決老年人出門運動的不便,「Exergaming」概念興起,將運動(exercise)與遊戲(game)結合,提升老年人活動的意願。國外研究也發現,虛擬實境跑步運動,降低老人跌倒次數,成果已刊登於《刺胳針》。預防老人跌倒跨國研究一項比利時、義大利、以色列、荷蘭及英國跨國研究,招募302名受試者,進行每周3次、連續6周的運動訓練,一組單純使用跑步機訓練,另一組加上虛擬實境,受試者可在螢幕上看到雙腳移動,在行走時不斷調整步伐。虛擬實境跑步運動 老人跌倒次數下降了研究者、特拉維夫蘇拉斯克醫院運動認知與流動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阿納特・梅爾曼指出,經過為期6周的訓練,研究發現,虛擬實境跑步訓練組,6個月內的平均跌倒次數則從11.92次降到了6次。研究也發現,虛擬實境跑步訓練特別適合帕金森氏症患者,跌倒次數可下降將近60%。虛擬實境運動 提升平衡感另外一篇相關研究,蒐集了18篇虛擬實境遊戲研究,結果發現,一般傳統訓練比虛擬實境遊戲運動,更能增進老人的平衡感。巴塞爾大學運動訓練科學系拉爾斯・多納特推測,可能是因為傳統的訓練著重腰部的訓練,讓重心的轉移更為流暢,但虛擬實境遊戲的強度不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與完全沒有運動的老人相比,玩Wii的老人確實有更好的平衡感和運動能力,虛擬實境運動可在家訓練研究結果發現,虛擬實境運動確實具有降低跌倒發生的效用,除了訓練肌力及平衡感,同時透過模擬各種障礙物,訓練老人認知判斷能力,未來可望讓老人或其他容易跌倒族群在家中自行練習。參考資料、文獻來源: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莊昱哲2.參考文獻:Donath L, Rössler R, Faude O.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Exergaming) Compared to Alternative Exercise Training and Passive Control on Standing Balance and Functional Mobility in Healthy Community-Dwelling Seniors: A Meta-Analytical Review. Sports Med. 2016 Sep;46(9):1293-309. doi: 10.1007/s40279-016-0485-1.3.參考文獻:Mirelman A et al. Addition of a 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component to treadmill training to reduce fall risk in older adults (V-TIM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6; 388: 1170–82. doi : 10.1016/S0140-6736(16)31325-34.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5.《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跑馬拉松腳痛、喘 恐是肝醣枯竭

跑馬拉松腳痛、喘 恐是肝醣枯竭#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突然快速跑起來,身體會感到呼吸困難,但忍耐一段時間後,呼吸會瞬間變得輕鬆。跑起來後,體內會發生各種反應,因為肌肉需要更多氧氣,使得呼吸變得急促。為了供給肌肉更多氧氣,心臟送出的血液量會增加。換句話說,因為肌肉的需氧量提升,使得換氣量(呼吸量)、攝氧量增加,結果造成心跳率上升,心搏出量(心臟輸出的血液量)跟著增加。暖身運動 幫助肌肉、心肺系統適應跑步在身體尚未習慣跑步前便提升速度,會對肌肉與心肺系統造成負擔,因而感到呼吸困難,這現象稱為「死點」。等到身體逐漸習慣跑步的速度,呼吸就會變得輕鬆,這現象稱為「再生氣」。跑步時,跑者都會希望縮短死點,及早進入再生氣狀態。此時,跑者需要的是暖身運動。暖身運動除了暖化肌肉之外,還具有讓體內的心肺系統適應跑步,幫助身體及早進入再生氣狀態的效果。參加過全程馬拉松的跑者,都體驗過「三十公里的高牆」。前半段明明跑得很順暢,但進入 30至 35公里時,腳突然變得沉重,甚至感到疼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能量的枯竭。體重 60公斤的跑者,需要 2633大卡的能量才能跑完馬拉松。假設跑步僅消耗肝醣(醣類),但人體能儲存的肝醣約莫1500大卡,還缺至少 1000大卡,這缺少的部分需由脂肪來補足。馬拉松前半加快速度 恐陷入肝醣枯竭在馬拉松前半,若拼命加快速度,身體會不斷消耗肝醣,很快就陷入肝醣枯竭,腳因而變得沉重,動作也跟著遲緩。如果跑者有過肝醣枯竭加劇「運動疲勞」的話,更會增加心理上的痛苦。該如何防止這樣的事態發生呢?其中一種做法是跑步時壓抑肝醣的消耗。跑得稍微慢一些,讓身體能夠同時消耗肝醣與脂肪。訓練充足的跑者,以「稍微費力」的主觀感覺為準;訓練不足的跑者,以「不太費力」的程度來跑。一心想著「後半段速度會慢下來,所以前半段要盡量縮短時間」的跑者在後面遇到肝醣枯竭時,不但腳會變得沉重、疼痛,還可能上氣不接下氣。(本文摘自/跑步訓練的科學/世茂出版)

心臟病患注意!月跑逾2百公里傷害大

心臟病患注意!月跑逾2百公里傷害大#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冷,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小心,可別一時興起去運動。過度劇烈的活動,反而造成心臟無法負荷,再次引發心臟疾病。近年來,台灣瘋路跑,但心血管疾病病人可以去路跑嗎?動過刀能再跑步嗎?無運動習慣心臟病患者 勿貿然運動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醫師葉書銘表示,1名裝有心導管的67歲老翁,術後積極運動,身體已恢復到發病前的運動量。平時有在運動的心血管病人,運動時要注意保暖,並保持規律時間運動。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有胸悶、喘症狀時,千萬別貿然劇烈運動,避免一動讓自己身陷危機。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卻想跑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議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參加路跑,尤其是剛術後或剛心肌梗塞後的病人,想運動必須循序漸進。若平常有跑步的病友,路跑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適當的距離反而有益,大幅降低心臟病再次復發的機率。心臟病患者有跑步習慣 術後可漸恢復運動量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有跑步習慣且每天跑的距離為6至7公里,每個月控制在200公里以內是安全的,但若超過會有顯著的傷害。心血管疾病患者跑步暖身和與緩和時一定要加強,足夠的暖身後,建議低速起跑。要確定身體已經暖和再用平常的速度跑步,緩和時也要慢慢降低速度。葉書銘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病人別害怕運動,而是要知道怎麼動。透過心肺復健,除了可以幫心血管疾病病人量身打造運動處方,更有效、安全降低死亡率,也恢復身體活動的能力。不但能協助心血管疾病的壯年患者重回工作,並讓長者享受運動、嗜好、社交及家庭生活。

吸兩口呼一口 這樣健走才有效!

吸兩口呼一口 這樣健走才有效!#跑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到學校的操場運動時,常看到有人覺得跑步太累、跑完又氣喘吁吁不舒服,便改用步行的方式繞著操場走,沿路還和同行的友人有說有笑,如果走得不夠快,邊走邊聊天是完全沒有運動效果的。快走也是一種有氧運動,必須配合走正確的姿勢(見表3-1),另一個關鍵在於呼吸要有規律,例如以吸兩口呼一口的方式,以自身體力能負荷為原則,盡量走快一點。走完之後有點微微出汗效果最好。上班族可游泳、做瑜珈、打太極來運動前面提到上班族通勤時可以提早一兩站下車,以快走的方式進公司,其實就是很好的訓練方式,你會因為不想遲到而加快腳步、不知不覺走到全身冒汗的程度,如此一來就達到了透過快走增加氧氣交換率的成效。其他如游泳、瑜伽或打太極,也都是一般上班族可以採用的運動方式。但前提是一定要規律,並給自己定下目標,例如每次都要游1000公尺、中間不間斷休息;或是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要做得精準到位(實際上太極拳若打得到位,結束之後常會滿身大汗)。唯有做到這樣的程度,你的運動才有價值。跑完鐵腿走不動,泡熱水有用嗎?近年全球吹起運動風潮,各種路跑活動盛行。我的建議是一定要事前做訓練,以漸進的方式讓身體習慣跑步,絕對不要貿然就報名參加長程路跑,否則跑完回來「鐵腿」(腿部肌肉因乳酸堆積難以活動)不說,還有因劇烈運動而猝死的風險。莫名感到胸悶、肩頸痠痛 盡快就醫提到乳酸堆積,泡熱水其實是很有效的對策,有助於緩解肌肉僵硬的問題。至於最近新聞常播報的運動猝死症,主要是因為運送氧氣至心臟的心肌血管阻塞,導致心臟機能失調所致。人在運動時心臟的幫浦運作會加速,因此需要大量的氧氣作為原料,若心肌血管堵塞,就會造成心臟負荷過重而停止運作。最可怕的是,這種猝死事前通常毫無徵兆。因此平時若有機會作健康檢查,就要多加留意相關數據,或是莫名感到胸悶、肩頸痠痛,甚至臉色蒼白、冒汗,且持續好一段時間都沒有改善,建議盡快至醫院檢查,以免延誤就醫。(本文摘自/這樣吃,體能回到20歲/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