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

跑步降退化風險 輕鬆過「關」

跑步降退化風險 輕鬆過「關」#跑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追蹤近9萬名跑步族群及健走族群發現,跑步族群中,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或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人,比健走及其他運動來得少。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低研究分別追蹤7萬4,542名跑者7.1年,以及1萬4,625名健走者5.7年,結果顯示,從事不同強度、距離的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比健走或從事其他運動者來得低,其中退化性關節炎風險少1成5到1成8,髖關節置換風險少了3成5至5成。幫助減輕體重 減少關節的負擔研究結論指出,跑步比從事其他運動更能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主因跑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擔,並增加軟骨密度、彈性,對健康的促進遠大於危害。加速軟骨新陳代謝 使彈性更好對於美國的這項研究,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昇醫師表示,已有不少研究顯示,適度運動對關節的幫助遠大於損害,常活動關節可加速軟骨的新陳代謝,軟骨就像海綿一樣,存在骨頭與骨頭間,常受刺激可使彈性更好。李炫昇說,適度的跑步對關節有益處,但跑馬拉松、鐵人3項等過量運動,因為強度過大或時間過久,可能造成關節磨損,如果不是長期的訓練或比賽的要求,每次跑步最好在5,000公尺內,運動時間應在30分鐘內,且一週不要超過5次,並配合適當的休息。5到10分鐘的暖身 可使用護具關節已受傷的患者,最好不要以跑步當運動,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林鍵也建議,跑步前應做5到10分鐘的暖身運動,可使用護具來保護關節,並選擇平地進行,運動結束後,應做10到15分鐘的緩和運動,避免運動傷害。(本文摘自/跟著名醫做 疾病不上身/今周文化出版)

為了健身而跑步 他卻跑出足底筋膜炎

為了健身而跑步 他卻跑出足底筋膜炎#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了健身開始跑步,卻因足底筋膜反覆受傷及過度拉扯,導致足底筋膜炎上身!日前,一名35歲的上班族,為了想讓身體變得更健康,加入了夜跑行列,孰不知跑了一段時間後,足跟卻開始疼痛,特別是早晨下床第一步更是劇烈疼痛到難以行走,經過就醫確診為足底筋膜炎,但不管是接受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針劑注射、物理治療等,都只能獲得短暫的緩解,結果在醫師的建議下,他使用體外震波治療,經三次療程後症狀明顯改善,也逐漸恢復跑步了。利用高能量聲波 修復受傷組織新竹馬偕醫院復健科陳建鵬醫師表示,體外震波治療是利用高能量的聲波,幫助改善組織的微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促進生長因子,移除代謝廢物和毒素,利於組織修復的環境下修復受傷組織。一般來說,體外震波治療儀器可分為聚焦式或擴散式,聚焦式震波可藉著高能量的聚集,對局部較深層組織、頑固型疼痛或慢性疼痛進行治療;擴散式震波則是透過能量的擴散,對受傷組織與附近產生向外擴散的壓力波。但據臨床經驗卻發現,複合式震波的療效優於單一震波治療,對此,新竹馬偕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江佳慧表示,複合式震波治療儀對於肩關節鈣化或非鈣化性肌腱炎、高爾夫球肘、網球肘、股骨肌腱炎、髕骨肌腱炎、阿基氏腱疼痛、足底筋膜炎等軟組織疾病均有不錯的效果,民眾可依自己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靠跑步減肥?飯前飯後運動效果一樣!

靠跑步減肥?飯前飯後運動效果一樣!#跑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同,適合跑步的時間也有不同。必須早起工作的人適合傍晚跑步;經常加班的人可選擇午休的時候;輪班工作的人,根據早班、晚班可以彈性變化跑步的時間。硬是要在忙碌的工作間穿插跑步的時間,不久就會感到壓力。如何不勉強地將超慢跑排入生活,是長期持續的祕訣。以我來說,我會盡可能有效利用早上的時間。忙碌的時候,早上先跑30分鐘,剩下的30分鐘利用外出移動時,分成小份量消化。沒有跑的話,只會一再拖延,這樣的安排是最適合我自己的方式。另外,飯前、飯後應該哪個時段跑?哪個時段都可以。比方說,早餐前跑步,身體處於低血糖值狀態,身體容易以脂肪做為能源,有助於健美身材。另一方面,飯後血糖值升高,跑步能夠快速將醣類轉換成能量,幫助血糖降低。也就是說,不會剩餘太多能量轉換成脂肪堆積。就不容易肥胖這點來說,飯前、飯後效果一樣。(本文摘自/超慢跑入門/商周出版)

比跑步安全、減肥效果佳!健走11大好處

比跑步安全、減肥效果佳!健走11大好處#跑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一篇名為(堅持步行的驚人效果)的文章中,歸納了健走能夠強身健體的各種作用:1)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跳慢而有力。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2)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機率。3)增強肌肉力量,強健腿足、筋骨,增強關節靈活性,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4)增強消化腺分泌,促進腸胃規律蠕動,增加食欲,預防血壓、糖尿病、肥胖、便祕。5)減少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聚積,預防高血糖、血脂。也能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率。6)減少腹部脂肪堆積,維持體態。7)減少血凝塊的形成,降低心肌梗塞機率。8)減少過多的腎上腺素。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9)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步行,可使大腦變得清晰、靈活,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據專家實驗結果,每週步行3次,每次1小時,連續堅持四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者相比,前者反應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占優勢。10)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研究,當煩躁、焦慮湧上心頭時,快走15分鐘,可穩定情緒。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檢測,當煩躁、焦慮湧上心頭時,以輕快步伐散步15分鐘,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11)保護環境,降低廢氣污染,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延年益壽。比跑步更安全總有人問我,跑步好還是健走好?我認為健走比跑步好。雖然跑步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會受到身體素質的限制。一般來說,很少運動或30歲以上的人,冒然跑步會很容易傷到膝關節和肌腱;心、腎、肝等器官或新陳代謝系統有問題者,還會大量耗費血流與氧氣。美國醫學博士史塔曼曾對一組中年婦女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持續跑步六個月導致四成的人脊椎、膝蓋和踝關節受損。此外,一些球類或戶外運動也不適合當作長期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應該選擇相對比較溫和的運動。減肥效果好從古至今,人們經常用「燕瘦環肥」來形容體態。當然,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觀念,如今的社會減肥口號依舊不斷,減肥還是人們──尤其是女人的口頭禪。可是,市面上的減肥方法五花八門,有些人為了達到目標,甚至採用一些極端的減肥方法,之後體重又猛烈反彈,不僅會打擊信心,對身體也帶來傷害。其實,減肥不困難,難的是堅持下去。中國國際健走節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張弛指出,大多數人的肥胖是營養過剩引起脂肪堆積,增加運動可有效去除體內多餘脂肪並防止其再生。健走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體基礎代謝的水準,消耗更多能量,鍛鍊肌肉防止脂肪堆積。每天健走一萬步可消耗平常普通走路10倍以上的脂肪。不過,健走瘦身必須每天走才有效,而且要走20分鐘以上,身體才會開始燃燒脂肪。健走時要有力擺動手臂,加大步伐,加快速度,保持一分鐘100到120步的速度,才會使用到紅色肌肉較多的背部和腿部,而存在於紅色肌肉毛細血管中的大量氧氣才能有效燃燒脂肪。(本文摘自/神奇健走力/時報出版)

跑步控制好呼吸 增加肺活量、身體更放鬆

跑步控制好呼吸 增加肺活量、身體更放鬆#跑步

1)身體能保持在放鬆狀態/急促的呼吸或大口喘氣,不僅無法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肌肉組織,更會讓整個人緊張起來。身體緊張時,交感神經就會啟動運作,反讓肩膀與下巴部位更為緊繃。有意識的深呼吸,是讓身體在跑步時自然放鬆的關鍵要素之一。其他消除壓力的方式,還包括心智訓練、肢體伸展與肢體放鬆。2)心情更平靜而專注/大口喘氣不只會影響跑者的身體狀態,也會影響情緒。不規律的呼吸讓人容易焦慮、往壞處想,在腎上腺素飆升的比賽途中,會成為極大的阻礙。不過只要調整好呼吸,就能舒緩緊張的情緒,接著身體也會跟著放鬆。3)跑步過程更輕鬆愉快/深呼吸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能提升跑步的舒適感了。橫膈膜肌是由高比例的慢縮肌所組成,也可以說是一個具有高度耐受力的肌肉。比起喘氣時大口大口地用喉嚨與胸腔呼吸,使用橫隔膜肌呼吸,能大大減少身體需要耗費的能量。其原因在於,胸腔與頸部的肌肉大部分由快縮肌組成,不僅容易疲憊,也不適合長時間使用。4)增加肺活量/首先要說明一下,不管做再多的呼吸練習,也不可能增加肺部的大小(對跑者來說真是一大憾事啊!)。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就現有的肺部大小來增加肺活量。一般人平時呼吸,只用到10~15%的肺活量,而瑜伽呼吸法則透過許多技巧,尤其是三階段呼吸法(three-part breath technique),來幫助我們更完整、更徹底的吸入空氣。(本文摘自/跑者瑜珈/大是文化出版)

減少傷害、呼吸順暢!抬頭挺胸跑步4好處

減少傷害、呼吸順暢!抬頭挺胸跑步4好處#跑步

1)避免傷害產生/用不良的姿勢跑步,就等於讓自己隨時處於可能受傷的危險中。尤其當跑得越遠,身體越疲憊時,姿勢更容易頹萎下來。脊椎如果彎曲,就可能使下背與肩膀肌肉扭傷,同時讓身體重心前移,增加膝蓋、脛肌(小腿前側)與腳跟承受的壓力。如果跑步時不看向前方,而是低頭看著腳或路面的話,情況會更加不利。2)步伐更輕快/一般來說,人的頭部重量平均約4.5公斤。如果脊椎彎曲、頭部前傾,那麼不只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會變得緊繃,腳步也會變得緩慢而沉重,步伐還會變小。如果你跑步時能明顯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就表示你的姿勢不夠正確。此時,要重新校準身體中線,頭部應該在肩膀上方,而肩膀在臀部上方。如此一來,腳步會更輕盈、速度也能加快。3)呼吸更深長/駝背拱起的肩膀會讓彎曲的脊椎壓迫到身體前側,使跑者無法做深長而完整的呼吸,偏偏行進時是身體肌肉最迫切需要氧氣的時候。你只需試試下面這個簡單的測試,就能看出彎腰駝背對呼吸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首先,做出駝背的姿勢、頭部往下放低,然後呼吸幾次。此時你應該感覺吸吐受到限制、呼吸也變得短促。接著,把頭抬起、肩膀放鬆、直視前方,再呼吸幾次。這時你會發現,腹腔與胸腔都能自由擴張了。跑者在賽程的最後,姿勢常常會頹靡下來,但對疲勞的肌肉來說,如果能得到多點氧氣,表現絕對會有所不同。4)增添自信/抬頭挺胸也有相當正面的心理激勵作用。當身體因長跑而疲憊,很自然地就會出現負面的想法,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與訓練狀況。這些負面的想法又會使得頭部往前倒、心情也跟著低落。這時,抬頭挺胸的姿勢可以打破這樣的負面循環,彷彿用你的全身在說:「我一定能辦到!」(本文摘自/跑者瑜珈/大是文化出版)

科技主管罹鼻咽癌 日日跑步十公里獲痊癒

科技主管罹鼻咽癌 日日跑步十公里獲痊癒#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耳朵突然感覺悶悶的,且維持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是台中一名三十多歲的張先生,罹患鼻咽癌之初的前兆。三十多歲的張先生,原本為科技新貴,在多年的忙碌工作,終於如願以償,獲得升遷,擔任科技大廠生產線的主管要職,正當他事業如日中天,某日卻發現右耳時常悶悶的,不太舒服,直到去醫院檢查,才驚覺罹患了鼻咽癌第二期,且轉移周邊淋巴,人生頓時愁雲慘霧,身陷風雨囹圄。他日日夜夜隨時待命 竟罹鼻咽癌究其罹癌原因,無非是擔任主管後,二十四小時皆隨時待命,日日夜夜神經緊繃,不能鬆懈,所幸經過三十七次的放射線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且在療程結束後,張先生才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遂開始跑步,從原先的一到兩公里,到現在日日十公里,果真病情控制得當,從治療之後,癌症從未復發。  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王銘志醫師指出,除積極配合醫師的診療計畫外,完成療程體力恢復後,患者可進行適度的運動,更有助於對抗癌症。根據研究,運動能使人體吸氧量及排汗量增多、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亦能使身體康復較快,提升免疫力。再者,運動還能促進腦內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愉悅,改善患者的情緒,消除煩惱及壓力,對患者身心狀況有正面的影響,有助於抗癌。鼻咽癌好發於四十歲以上男性王銘志提醒,鼻咽癌雖好發於四十歲以上的中年男性,但是各年齡層不分性別皆有可能發生。鼻咽癌的發生因素有很多種,遺傳為其中之ㄧ,如果父母中有一人罹患,則子女罹癌機率就比一般人高6倍。更重要的是環境因素、常吃醃漬食物(鹹魚、鹹菜)、抽菸等都是致病的原因。不過,像張先生這樣不菸不酒、家無遺傳案例的年輕人也可能罹患鼻咽癌,因此民眾千萬別等閒視之。如果發現側頸部有逐漸增大的腫塊、流鼻血、耳塞、不明原因長期鼻塞等症狀時,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儘快到醫院檢查。

美研究:每日跑步7分鐘 可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

美研究:每日跑步7分鐘 可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跑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跑步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疾病外,也可以抗憂鬱、消除疲倦等,日前美國艾奧瓦大學有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跑步7分鐘,就算是慢跑,也能降低心臟病的死亡風險。該研究主要針對5.5萬名18~100歲的成人進行15年的調查,其中有25%的人平常有跑步習慣,而在調查過程中有3000多人過世,其中有1200多人死於心臟病。因此,研究團隊表示,將有跑步習慣與無跑步習慣的人相比,可降低30%各種死亡的風險及45%的心臟死亡風險,也因此他們的平均壽命也多了3年,不僅如此,而此研究目前刊登於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