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

失智嬤誤吞打開的別針 導致胃出血

失智嬤誤吞打開的別針 導致胃出血#胃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80歲賴姓阿嬤,因罹患失智症已6年,前陣子因胃出血送醫,安排胃鏡檢查,發現一個細長金屬物卡在胃壁上造成胃出血,鏡頭拉近一看竟是一個打開的安全別針,尖端位置硬生插在胃壁裡。後來經特殊器械將打開的安全別針關起來,才順利取出。自從賴姓阿嬤失智後,習慣將異物往嘴巴裡放,家人為避免意外發生,把能放到嘴巴裡的小飾品通通收起來,不料阿嬤還是將一個安全別針吞下肚,直到別針刺到胃壁出血照胃鏡,家人才知阿嬤又將異物放到嘴裡。經由電腦斷層判斷,安全別針尖端尚未刺穿胃壁,透過內視鏡方式將別針尖端從胃壁拔出,但要將打開的安全別針拿出來,過程勢必會造成咽喉、及食道受傷。還好有特殊器械將安全別針關上,並放置特殊管子保護咽喉、及食道,成功取出安全別針。失智患者易吞小物 照護者需更加留心陳育佐醫師表示,失智患者容易誤吞身上容易拿得到的鈕釦、飾品等,尤其是像安全別針這種尖銳物,如果沒有及時取出,嚴重者恐造成胃壁破裂、腹膜炎,甚至導致敗血症死亡的可能性。失智症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仰賴第3人的照護的時數也會越來越長,後期嚴重時,除了運動、語言受損之外,可能連食慾、吞嚥的部分都會受影響,甚至造成臥床、反覆感染以及種種醫療決策。失智症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建議多與人互動,讓失智症患者自己買菜或做簡單家事,降低生活功能退化的速度,且定期回診追蹤,以延緩病程。

用餐同時飢餓、飽脹 恐為胃潰瘍警訊

用餐同時飢餓、飽脹 恐為胃潰瘍警訊#胃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大哥是一名貨車司機,三餐不定時且暴飲暴食,為了提神,菸、檳榔、藥酒不離身,這一星期只要一進食就覺得胃脹,剛開始只是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直到聚餐後喝了幾杯酒,出現吐血及解大量黑便症狀,送醫後診斷為「胃潰瘍合併出血」,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提神藥酒」。進食當下同時感到飢餓及飽脹恐為警訊桃園醫院護理師程盈溎表示,胃壁黏膜受到胃液侵蝕,造成黏膜受損,受損的程度比破皮更深就造成了潰瘍。不良飲食習慣、情緒壓力、消炎止痛藥物、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都是胃潰瘍常見原因。若出現進食當下同時感覺飢餓及飽脹、進食後30分鐘後感上腹部疼痛、燒灼感、打嗝、解黑便、吐血等症狀要有警覺並立即就醫。  胃潰瘍日常注意事項程盈溎護理師表示,胃潰瘍的藥物治療主要在促進潰瘍癒合,預防復發及避免併發症。除了藥物治療外,胃潰瘍日常飲食及注意事項也非常重要: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細嚼慢嚥,定時定量、少量多餐。 2) 溫和飲食:好消化不油膩且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辛椒、油炸或過冷過熱等食物。4) 奶類並不會改善胃潰瘍,牛奶確實有鈣質能中和胃酸,但研究發現,牛奶實際會增加胃酸的分泌,而更加損傷胃的黏膜。 5) 紓解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6) 使用止痛藥、阿斯匹靈時,確實遵照醫師用藥指示,不濫用。 7) 解便後需觀察解便的顏色、性質及量。出血時會出現嘔吐血、咖啡色物體或解黑便,嚴重時會心跳加快,冒冷汗,頭暈,臉色蒼白,昏倒,此時應立即就醫。  8) 潰瘍治療後,縱使疼痛消失,仍需定期追蹤,直到潰瘍完全癒合。

是胃癌還是腸癌?醫師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是胃癌還是腸癌?醫師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胃出血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高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台灣大腸癌人數每年約15000例,胃癌人數每年約發生3700例,胃癌及大腸癌是好發於腸胃道的癌症,但是你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長在哪裡?有哪些症狀呢?雖然「胃腸道基質瘤」也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但到底該歸類為腸癌還是胃癌呢?   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 是非常棘手的病症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消化道腫瘤裡面比較少見的腫瘤,生長在消化道的肌肉層,和一般的俗稱的胃癌、大腸小腸癌不一樣,每年的新發個案不會超過350~400例,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60歲,男女比例差不多,目前仍不了解好發原因,也不清楚危險因子,既不是遺傳,也不曉得與生活習慣間的連結,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病症。 胃黏膜長出來的瘤是胃癌,大腸長出來的腫瘤是大腸癌,而「胃腸道基質瘤」不同於上述的癌症,它是從肌肉層長出來的腫瘤,是由c-KIT基因突變造成,其症狀的發生,並沒有像從黏膜層長出來的腫瘤這麼緊急,因此手術治癒率很高,切除乾淨的預後遠比為大腸癌、胃癌還好。   (胃腸道基質瘤產生原因不明,非常棘手。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 莊捷翰醫師表示,因為症狀並不明確,所以幾乎沒有預防的方法,有些患者甚至到腫瘤已成長到10幾公分大時,才因腹痛就醫,又因60%發生在胃,民眾只能靠做胃鏡來檢視腹痛症狀,在台灣,由於胃癌患者跟大腸癌相比,患者人數大概差別將近4倍多,大部分醫師會推大腸癌篩檢,很少推胃癌篩檢,因為胃癌篩檢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胃鏡。 由於「胃腸道基質瘤」的病症與一般腸胃狀況大致相同,通常表現在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胃,因此最容易腸道出血,解黑便血便,有些是腫瘤較小完全沒有症狀,有些患者會有腹痛、肚子不舒服現象,許多人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因此若有長時間肚子不舒服、解便出血,勿自行購買成藥,應盡快至醫院檢查。   (症狀通常表現在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標靶治療服用3年 降復發風險 針對腫瘤比10公分大、腫瘤分化化較差,或者長在小腸大腸的患者,術後的復發率比較高,約50%的病患,患部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若不管腫瘤大小及發生位置,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針對高復發風險的病人,手術後使用標靶治療,服用3年可以大大減少復發風險。 若腫瘤無法切除乾淨,標靶治療也是一項很好的選擇,臨床實驗指出,基利克是一種專門針對c-KIT基因的標靶藥物,c-KIT基因是這腫瘤分化的基因,服用基利克,不會繼續分化、產生癌細胞,可以降低60%癌症的風險,對於高風險病人,包含腫瘤大於10公分、分化較差、腫瘤長在大腸小腸間的患者,每天需服用4顆藥,服用3年,可預防高復發風險。   (對於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手術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服用基利克 腹膜轉移也有救 莊捷翰醫師表示,曾有病人腹痛就醫,檢查發現腹腔裡竟有數百顆腫瘤,也就是俗稱的腹膜轉移,若是胃癌、大腸癌、胰臟癌等其他腹腔內的癌症發生腹膜轉移,治癒率低,患者大都活不超過2年,而有病人的「胃腸道基質瘤」的腹膜轉移,卻已經繼續活了12、3年,就是因為術後繼續服用基利克。 「基利克」能夠預防高復發風險,對於第4期轉移的「胃腸道基質瘤」有相當好的功效,副作用小,不管是一般藥物或標靶治療,基利克對95%病人幾乎沒有副作用,在全世界標靶藥物中,基利克是到目前為止是所有癌症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標靶藥物。   (標靶治療對於切除不乾淨的腫瘤有很好的療效。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解黑便+嘔吐 4歲女童胃出血

解黑便+嘔吐 4歲女童胃出血#胃出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胃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人命!不過如果發現孩童肚子不舒服,還是趕緊到醫院檢查,以免小問題拖成大病。一名4歲女童日前因為胃痛,被確診為「胃黏膜撕裂」,俗稱胃出血;專家表示,臨床中胃病已有低齡化趨勢,家長應特別留意。忽略消化道疾病 恐影響孩童學習據母親描述,女童在發病前一天就頻繁嘔吐,隔天大便變成黑色細條狀,經胃鏡檢查後,醫師發現她胃噴門的黏膜已撕裂,也就是出現「胃出血」;所幸經治療後,情況已恢復正常。而醫師也說,雖然4歲就罹患消化道出血是相當罕見,但目前胃病確實出現低齡化現象。由於胃病多發生在成人身上,小孩一旦出現胃部疼痛,多數家長會以為是消化不良、吃壞肚子引起,很少人會聯想到胃病,而臨床上也有誤診的情形;醫師強調,兒童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為慢性腹痛、經常性嘔吐,如不及時治療,恐影響發育及學習。 

常服止痛藥易引潰瘍 嚴重恐合併出血

常服止痛藥易引潰瘍 嚴重恐合併出血#胃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87歲的陳爺爺患有高血壓並有服用阿斯匹林,日前因膝蓋痛到診所拿止痛藥吃,近兩三天開始覺得頭暈、食慾不振,於是到台中醫院求診,經檢查發現,患者上腹部有輕微壓痛,懷疑可能是胃出血。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童圭涵表示,胃鏡檢查發現患者的胃部及十二指腸有多發性的潰瘍合併近期出血的徵候,即使已有半天未進食,胃裡面仍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除阿斯匹林暫時先停止服用、止痛藥也不能吃之外,童圭涵也特別提醒,老人家用藥多,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再引起胃潰瘍及出血;建議可將老人家所有用藥讓醫師看過並重新整合,另外也要注意長者的大便顏色,若有出血以便提早發現。童圭涵醫師指出,消化性潰瘍常見的原因有飲食、酒精、壓力、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等,然而在老年人常見到的是藥物引起的潰瘍,尤其是止痛藥,止痛針或抗凝血的藥物。止痛藥引起的潰瘍以胃潰瘍為主,一般為多發性,嚴重時會合併出血或穿孔。一般老年人關節痛的問題多,合併症也多,常常合併使用多種藥物,同時藥物的代謝速度較慢,且胃潰瘍腹痛的症狀不明顯,一般人也不會特別去注意大便的顏色,常常是因為出血導致貧血頭暈甚至跌倒就醫才發現是胃潰瘍出血。老年人及曾有潰瘍病史者,應儘量避免使用傳統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是需要長期使用止痛藥的人,可以使用其他替代的止痛藥或是合併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若是有出現頭暈,腹痛,瀝青便的狀況,應該儘速到醫院就診。在已出現消化性潰瘍的病患,進食儘量以少量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尤其應該要避免刺激性(太油、太酸、太辣)的食物。(圖片來源:台中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