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險族群

戴口罩鬆懈,呼吸道多重病毒感染增!醫:高危群多重感染,重症死亡風險增1倍

戴口罩鬆懈,呼吸道多重病毒感染增!醫:高危群多重感染,重症死亡風險增1倍#高危險族群

近期門診發現除了COVID-19,社區中也有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正在流行。醫師提醒,高危險族群易出現多重感染的狀況,恐導致重症進加護病房、戴呼吸器,甚至死亡風險都提升1~2倍,若又加上細菌感染,傷害將會更大。 只要感染1種,更容易引發其他發病機會 馬偕兒童醫院邱南昌醫師表示,近期在孩童身上就發現不少多重感染案例。由於COVID-19 臨床症狀目前多為上呼吸道症狀像咳嗽、喉痛、流鼻水、發燒、全身痠痛等,與流感症狀相似,因此一定要靠篩檢才會知道是感染哪種病毒。邱南昌醫師建議,有症狀又缺乏接觸史時還是篩檢確認是否為COVID-19或流感,對後續治療較有幫助。而據臨床案例觀察,若感染了其中一種呼吸道病毒,免疫力會降低,引發多重感染機率更高。 邱南昌醫師說明,雖然COVID-19症狀相較於2、3年前轉較為輕症,但對於高危險族群如年長者、慢性病與心肺疾病患者來說,仍有相當高的機會發展到重症必須進入加護病房的狀況。 疾管署已宣布最新的XBB.1.5疫苗從9月26日起開打,並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邱南昌醫師特別提醒年長者與慢性病患者,一定要盡快接種疫苗。他說明,COVID-19 病毒株不斷變異,無法預料後續反撲嚴重程度,建議可與流感疫苗一起施打,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他建議也可以一起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為的就是避免高危險族群感染後引起嚴重的重症。 病毒變異疫苗效果保護力漸降,應補充最新XBB.1.5 邱南昌醫師強調,即便是今年3、4月時有打COVID-19雙價疫苗,經過4~6個月、隨病毒變異和抗體衰退,疫苗效果已降低很多、已剩不到2成的保護力。目前距離上次施打也已快半年,建議除了年長者等高危險群,一般大眾也都能補充施打XBB.1.5疫苗。 許多民眾擔心施打COVID-19疫苗會導致一些身體不適的副作用,邱南昌醫師說明,打疫苗的不適不見得是副作用,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從大規模統計來看,嚴重過敏多會在半小內發生,但發生率相當低。以目前的疫苗來說,多是局部的紅腫熱痛反應,冰敷即可改善,如果有發燒反應,大約3天內就可緩解,不要過度擔心。 邱南昌醫師強調,呼吸道病毒疾病是透過飛沫途徑傳染,所以在人多的環境就需要特別留意。他建議年長者,除了要維持規律生活作息,選擇通風良好處所外,維持好的心情也很重要。至於一般民眾,若是到陌生環境或是人多的場合,建議還是要考慮配戴口罩降低感染病毒疾病的機會。 (圖/馬偕兒童醫院 邱南昌醫師)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高危險族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年7、8月是中暑高峰期,面對大暑將至,氣溫逐漸攀升,老人是高危險群,專業醫師表示,面對熱浪來襲,75歲以上的老人因排汗反應較慢,發生中暑的機率為一般成人的3倍高,因此要格外當心。老人排汗緩慢 影響排熱功能易中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醫師鄭惟太表示,針對使用某些藥物的病患,有慢性疾病史,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等患者長期服用藥物,皆屬中暑高危險群。尤其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也較緩慢,加上有有些藥物會影響身體排熱的功能應特別注意,特別應注意預防中暑發生。鄭惟太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當外在環境導致人體體溫上升時,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就會發號施令,命令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排汗,呼吸和心跳也會加快,幫助人體散熱,維持體溫平衡。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注意中暑鄭惟太醫師指出,當服用某些藥物時,藥物的作用可能會介入這個體溫調節系統的運作,因此使得人體無法有效率地散熱,中暑風險也會增加。這類藥物包括減少排汗功能的藥物如抗組織胺,乙型神經阻斷劑,抗膽鹼抑制劑;刺激新陳代謝而增加身體熱量的藥如甲狀腺素補充劑,安非他命,酒精飲品等。另外,利尿劑、三環抗憂鬱劑也都是風險藥物之一。穿淺色衣服、戴帽子 隨時補充水分鄭惟太醫師提醒,使用這些藥物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避免在正午或烈日下曝曬,外出時穿淺色寬鬆衣服、戴帽子,謹記隨時補充水分。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上述藥品的患者也要提高警覺。只要一出現頭暈嘔吐等疑似中暑症狀,應儘快休息或就醫。

乳癌致死率 年輕人竟更高!

乳癌致死率 年輕人竟更高!#高危險族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北市前市議員陳玉梅於日前因乳癌病逝,享年50歲。對於陳玉梅的病逝,大家都直覺的驚呼,還這麼年輕!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指出,也正因為她的年輕,以致於癌細胞較惡性,若是又沒有及早篩檢發現,當發現時已是末期,則會較年長乳癌病人致死率來得高。 乳癌年輕族群致死率比年長者高據了解,陳玉梅是在2012年發現罹患乳癌,至2017年病逝有5年時間。蔡愛真總監表示,一般乳癌治癒率相當好,除非一直沒有做篩檢,以致發現都很後期;此外,有些乳癌年輕族群致死率比年長者來得高,主要是因為年輕族群的癌細胞都是非常兇猛,以同樣期數的乳癌,40歲乳癌患者就比較難治療。 30歲癌細胞就可能蠢蠢欲動蔡愛真總監進一步指出,乳癌高危險族群有家族史者,做乳癌篩檢要往前推至少十年。例如安潔莉娜裘莉有乳癌與卵巢癌家族史,又有brca1與brca2基因,她的祖母與媽媽都在50多歲罹癌;因此,往前推大約30幾歲時,癌細胞就很可能已蠢蠢欲動,若是不處理,罹癌機率很高,她很理性的做了處理,是很有智慧的女人,否則太慢處理,也許腳步就跟不上癌細胞。 台灣乳癌篩檢率偏低只有38%根據統計,台灣的乳癌篩檢率偏低只有38%,韓國有50%,美國更高有70-80%;蔡愛真監認為,如果45歲才篩檢乳癌,根本就來不及;一般會建議乳癌高危險族群20幾歲就要檢查,可先自費早點篩檢,未來可以做比較,這期間有變化時,對判別有幫忙。 零期乳癌百分之百可治癒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強調,乳癌零期可以有百分之百治癒率,第1期是93%,第2期是89%,第3期是73%,第4期則降到25%;所以,及早做乳癌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才能使治癒率提高。而陳玉梅50歲乳癌病逝,得病時應該是40多歲,由於台灣乳癌年齡層都比較低,年輕族群務必要小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是主因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

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是主因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高危險族群

(撰文:談雍雍)(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採訪諮詢: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據衛生署統計,在20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五位,顯示國人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率確實居高不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即便接受治療也無法痊癒,但若不加以監控,則有可能導致併發症而死亡。國人一直將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殊不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卻逐漸下降。 偏好含糖飲料、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學會透過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發現,2000年小於40歲的患者約為4.9%,但到了2009年已增加至5.5%,顯示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過去糖尿病患年齡多發病為40歲以上,但現在愈來愈多20多歲年輕人也患糖尿病,主要是肥胖所致。近年來受飲食西化影響,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喜好攝取速食、含糖飲料,提醒身體質量指數BMI若大於24就代表過重,應要小心。 除了肥胖,其他像是有家族史、高血壓、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酯過高、低密度膽固醇過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缺乏運動者等,只要符合2項危險因子都屬於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血糖控制不佳  恐提早10年有併發症沈峰志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30幾歲的年輕人,本身患者糖尿病患,但因為飲食及自我管理較差,導致血糖控制不佳,使得自身抵抗力變差,最後竟引發敗血症死亡。據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糖尿病患的自我管理控制統計發現,只有約3成的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低於7%的標準,顯示有在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病患仍不高;而血糖若控制不佳,較容易提早產生併發症,如眼睛、腎臟等病變,恐會提早10年發生。因此,定期的自我測定血糖可做為糖尿病藥物調整及食物控制的依據,並可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但是要在何時測量血糖值呢?測量後的標準值又是如何?正確血糖測量●血糖濃度:1)空腹8小時血糖介於100mg/dL,飯後2小時介於140mg/dL,即為標準。2)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超過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6.5%以上,連續兩、三天以上出現異常數值,且伴隨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就要當心為糖尿病,其中糖化血色素是一個可知道過去3個月血糖的指標。●血糖測量時間:1)空腹血糖:次日早餐前即空腹8小時的檢測。2)飯後2小時血糖:每一餐吞下最第一口飯後2小時檢測。 但醫師也提醒在家利用血糖機所做的自我檢測,飯前「空腹血糖」恐會與醫院測到的血糖指數誤差約15%(根據ISO15197規定)。因為醫院是用全血分離過後的血漿做為檢測血糖標本,而病患在家扎針採集的是全血。但若家中血糖機測出的數值高於上述標準值,建議仍需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抽血檢查。然而,病患在家中進行測量血糖時,也需注意以下幾點是否有影響到血糖值的準確度,1)病患因採血過程疼痛,而不願天天定時採血;2)採血前對於手部的清潔是否徹底;3)採血用試紙是否過期、折到、受損及受潮;4)採血時所需的血液量足夠與否;5)血糖機在使用後的清潔與維護;6)是否定期校正。當監測的血糖值忽高忽低,甚至變化過大時,對於病患在病情、用藥及飲食上的調整有著不小的影響,因此,當病患進行自我監測時,切勿敷衍了事,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血糖控制+良好生活習慣   可避免成為糖尿病患研究發現,血糖高的人透過減重及飲食控制,3成5的人在10年內可避免進展成為糖尿病,但若完全沒控制血糖,約4成的高危險群會發展成糖尿病。因此,尚未發病但有糖尿病潛在因子的高危險群,若是能有血糖控制的觀念,並付諸改善,是有機會延緩糖尿病發病的時間,甚至不會發病成為糖尿病的患者。沈峰志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生活習慣還是最重要,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高纖,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正常體重,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抽菸喝酒,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可怕!4成男性、9成女性不吸菸仍患肺癌

可怕!4成男性、9成女性不吸菸仍患肺癌#高危險族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肺癌的發生除了吸菸引起外,還有許多不可控制的成因,包括基因問題、環境污染因素等,因此「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民眾,遠離肺癌一定要謹記三大叮嚀「禁絕菸害、早期診斷、早期治療」。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因素,而五大致死癌症雄居第一的就是肺癌。此外,肺癌與吸菸行為脫離不了關係,WHO說明,吸菸將導致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與胰腺癌等,且因菸害引起不同癌症死亡者,其中肺癌占71%,因此WHO呼籲,防治肺癌一定要戒絕菸害。但台灣有個特殊現象就是,最近10多年來所發生的肺癌,分析病患的生活習慣顯示,除了吸菸是引起肺癌的危險因素外,有相當高的比例反倒是不吸菸的族群。由於台灣肺癌的類型多數為肺腺癌,而此種肺癌與吸菸行為較不密切,容易讓非吸菸族群輕忽,因此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保全健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主任表示,肺癌患者中有將近5成為肺腺癌,其中女性占肺腺癌的7成,但病患卻有9成為不吸菸者;且罹患肺腺癌的男性,這幾年不吸菸的比例上升,將近4成。不吸菸卻罹患肺腺癌的比例逐年攀升,令人憂心,可能的隱形殺手因子包含基因問題、家族病史,及致癌環境問題等。肺癌並非全然由吸菸引起 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檢顯得重要因此提醒民眾除了遠離二手菸外,生活中的預防,如多吃蔬果、多運動,高危險群定期篩檢絕對是必要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蔡俊明醫師也表示,雖然肺癌的發生與致死率如此高,但是它並非難以治療,根據臨床數據,肺癌1公分內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5%,若是2公分以手術切除、治癒率也高達70-80%,也就是說,只要早期發現,肺癌的治療機會非常大。肺癌高危險族群如下:1.吸菸族群2.有肺癌家族病史者3.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者4.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綿接觸者,與長期曝露在放射線環境下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