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醫訊/甲狀腺癌學習營

醫訊/甲狀腺癌學習營#甲狀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甲狀腺癌算是癌症中較好療癒的,若早期發現並適當治療,治癒率極高,女性罹患機率比男性多2~4倍,台灣甲狀腺癌每年約有七百~二千人的發生率,目前醫學進步,診斷科技使得甲狀腺癌的痊癒率逐年提高,死亡率也依此下降。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舉行「甲狀腺癌學習營」,邀請三軍總醫院諶鴻遠醫師主講「甲狀腺癌的診斷與治療新趨勢」;癌症希望基金會楊惠玫營養師主講「甲狀腺癌飲食原則及Q&A」,參加對象為甲狀腺癌病友及家屬,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甲狀腺癌學習營時間:101年11月24日(六)09:00~12:00地點:台北市青島西路7號4樓401室洽詢:02-3322-6286轉129蘇護理師

「乳房攝影增加罹甲狀腺癌」?網路傳言不能盡信

「乳房攝影增加罹甲狀腺癌」?網路傳言不能盡信#甲狀腺癌

最近網路流傳一則訊息,標題為「乳房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文中引述美國一位知名醫師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建議照牙齒和乳房X光時要戴甲狀腺防護鉛套(Thyroid Shield),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女性癌症中數目增長最多的為甲狀腺癌,可能跟病人在照牙科X光與乳房X光檢查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現在民眾對於自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網路的傳播效益,使得最近一些醫療院所在進行乳房X光檢查時,不但會有民眾要求加戴甲狀腺防護鉛套(俗稱鉛脖子),甚至有的表示因看到相關報導而拒絕接受乳房X光攝影。國內放射診斷醫學影像專家、康聯預防醫學醫務長吳昭瑩醫師表示,這報導早在去年就引起美國醫學學者相當的關注。基本上,此議題之結論並非經由臨床數據的統計資料以及醫學研究而得到的結果,因此不足以作為醫學文獻之依據。然而透過網路的流傳,多數人因沒有醫學專業知識而無法正確判斷,反而容易被誤導,甚至因拒絕作相關X光檢查而延誤檢查。吳昭瑩醫師進一步表示,乳房攝影是使用低劑量的X光,因接受乳房攝影而導致甲狀腺吸收的輻射劑量是非常低的。由於甲狀腺是不直接曝露在X光射束照野內,故只吸收到少量(小於0.005 mGy)的散射輻射,相當於自然背景輻射暴露30分鐘所吸收到的輻射劑量。對於40-69歲每兩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來說,因接受檢查而散射到甲狀腺之劑量非常少,可被視為背景值。若加戴甲狀腺防護鉛套,會可能因擺放的位置遮住一些組織,對診斷造成干擾或影響,甚至因此使得病患必需重照X光,相對更增加了輻射劑量。因此,站在醫學的專業考量與操作上,在進行乳房X光攝影時,不建議顧客或病患配戴甲狀腺防護鉛套。因此,吳昭瑩醫師特別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因為網路傳言或過度誇大的報導而拒絕作相關的檢查。若有疑問時,可以先與專業醫師討論,但還是要聽從專家的意見。為了使社會大眾對此議題更加了解,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網站也刊載了「破解網路謠言”乳房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訊息,並提供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AAPM)、美國放射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及美國放射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Radiologic Technologist, ASRT)所發表的聲明與資料供民眾參考。有興趣了解的民眾,可以至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網站(http://www.rsroc.org.tw/news)查詢。

乳房攝影增加甲狀腺癌?網路謠言!

乳房攝影增加甲狀腺癌?網路謠言!#甲狀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最近網路流傳一則訊息,標題為「乳房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文中引述美國一位知名醫師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建議照牙齒和乳房X光時要戴甲狀腺防護鉛套(Thyroid Shield),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女性癌症中數目增長最多的為甲狀腺癌,可能跟病人在照牙科X光與乳房X光檢查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現在民眾對於自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網路的傳播效益,使得最近一些醫療院所在進行乳房X光檢查時,不但會有民眾要求加戴甲狀腺防護鉛套(俗稱鉛脖子),甚至有的表示因看到相關報導而拒絕接受乳房X光攝影。國內放射診斷醫學影像專家、康聯預防醫學醫務長吳昭瑩醫師表示,這報導早在去年就引起美國醫學學者相當的關注。基本上,此議題之結論並非經由臨床數據的統計資料以及醫學研究而得到的結果,因此不足以作為醫學文獻之依據。然而透過網路的流傳,多數人因沒有醫學專業知識而無法正確判斷,反而容易被誤導,甚至因拒絕作相關X光檢查而延誤檢查。吳昭瑩醫師進一步表示,乳房攝影是使用低劑量的X光,因接受乳房攝影而導致甲狀腺吸收的輻射劑量是非常低的。由於甲狀腺是不直接曝露在X光射束照野內,故只吸收到少量(小於0.005 mGy)的散射輻射,相當於自然背景輻射暴露30分鐘所吸收到的輻射劑量。對於40~69歲每兩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來說,因接受檢查而散射到甲狀腺之劑量非常少,可被視為背景值。若加戴甲狀腺防護鉛套,會可能因擺放的位置遮住一些組織,對診斷造成干擾或影響,甚至因此使得病患必需重照X光,相對更增加了輻射劑量。因此,站在醫學的專業考量與操作上,在進行乳房X光攝影時,不建議顧客或病患配戴甲狀腺防護鉛套。因此,吳昭瑩醫師特別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因為網路傳言或過度誇大的報導而拒絕作相關的檢查。若有疑問時,可以先與專業醫師討論,但還是要聽從專家的意見。(資料來源:康聯預防醫學團隊)

阿根廷總統罹甲狀腺癌 近日將動手術

阿根廷總統罹甲狀腺癌 近日將動手術#甲狀腺癌

根據美聯社(AP)報導,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Cristina Fernandez)日前才贏得總統大選,沒想到最近在健康檢查時,竟發現罹患甲狀腺癌。總統發言人阿爾弗雷多(Alfredo Scoccimarro)表示,雖然總統診斷出罹患甲狀腺癌,但是目前並沒有發現轉移的現象,而且將在近期之內就進行癌症治療與切除手術,所以預估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圖為阿根廷現任總統克里斯蒂娜,翻攝自阿根廷總統府網站。)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衛教手冊指出,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是女多於男,統計結果男女發生比率約1比3,而且好發於20到40歲年輕女性。目前引起甲狀腺癌的原因並不清楚,但是可能與過多的輻射、遺傳有關。大部分甲狀腺癌的患者不會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問題,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症狀,通常病人都是因為腫大或是觸摸到了,才驚覺有甲狀腺的問題,因此手冊中提到,如果脖子有摸到硬塊、沒有原因的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及呼吸困難的人,最好趕緊就醫檢查。手冊中提到,甲狀腺癌的預後及存活率相當好,只要經過治療之後,都可以得到控制,而且該疾病的症狀較輕,治療方式相對於其他癌症來說,比較容易而且時間也較短、預後狀況也不錯,但是最大的困擾往往是心理的因素,所以除了接受專業的癌症治療外,還可以透過專業的心理師或社工師,來協助自己面對甲狀腺癌,這樣才能快速地在術後恢復健康,展開新的人生。

甲狀腺癌患者快速增加! 碘131病房造福病患

甲狀腺癌患者快速增加! 碘131病房造福病患#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患者近年來快速增加,但國內碘131病房不足,使得手術後需要碘131同位素放射治療的病患平均得等三至六個月才能排到病房,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在衛生署許可下,興建3間碘131病房 ,造福許多病患;國內多了3間碘131病房,可望縮短甲狀腺癌病患接受此項治療的漫長等待期。彰濱秀傳醫院同位素治療中心主任林君宜表示,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碘(I-131)、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等,通常以手術切除為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碘131為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果甲狀腺腫瘤經病理分析為分化良好的乳突癌(papillary carcinoma)或濾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由於其生長速度慢,惡性度較低,它們具有攝取碘的特性,可以於術後使用放射碘來消滅殘存的癌細胞,約90%病人可以長期存活超過10年,因此放射碘治療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佳的治療方式。林君宜主任表示,放射碘的使用方法為口服,病患進行碘131治療期間必須在符合輻射防護標準的鉛屏壁的房間中住3~5天,因此,除了病房鉛壁的安全設置,彰濱秀傳醫院考量病人住房的舒適性和便利性,房內有電視、冰箱、電腦、遊戲機,衛浴設施也都高規格配備,還有陪客房,設備完善。甲狀腺癌是頭頸部常見惡性腫瘤,占全身腫瘤的1~2%,潛伏期長,生長緩慢,也有機會轉移到肺、縱膈腔、骨頭等臟器。可發生於任何年齡,30~40歲爲發病高峰期,男女發生比例約1:3,近年來患者年齡有下降趨勢,2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不少,其罹患病因目前仍不明。近幾年來,國內甲狀腺癌患者快速增加,統計資料顯示,此癌症民國96年排行女性癌症第19名,男性第 21名,民國97年已竄升至女性癌症排行第7名,男性第17名,跳升速度驚人。 ●甲狀腺功能異常 男罹「凸眼症」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327●甲狀腺機能亢進者 避免吃海帶、貝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94●頸部疑似腫塊突起 當心為甲狀腺結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093

甲狀腺癌患者增加 民眾可摸頸自我檢查

甲狀腺癌患者增加 民眾可摸頸自我檢查#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患者近年來快速增加,男女發生比例約1:3,近年來患者年齡有下降趨勢,罹患病因目前仍不明。醫師提醒,民眾可以自我摸頸檢查,一旦發現頸部出現腫脹、甚至摸到硬塊,要儘速就醫,不要拖延。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在衛生署許可下,興建3間碘131病房,可嘉惠甲狀腺癌患者。彰濱秀傳醫院同位素治療中心主任林君宜表示,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碘(I-131)、放射線以及化學治療等,通常以手術切除為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有些病患經評估後需再進行碘131放射治療。林君宜主任指出,甲狀腺癌有機會轉移到肺、縱膈腔、骨頭等臟器,可發生於任何年齡,30~40歲為發病高峰期,男女發生比例約1:3,近年來患者年齡有下降趨勢,2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不少,其罹患病因目前仍不明。延伸閱讀「甲狀腺癌」: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370

認識治癒率高的甲狀腺癌

認識治癒率高的甲狀腺癌#甲狀腺癌

惡性腫瘤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所有癌症裡甲狀腺癌算是癒後較良好的,若是早期發現並治療得當,其治癒率極高。每年大約10萬人中有3.2~7.4人得到甲狀腺癌,一般女性比男性多2到4倍,而台灣甲狀腺惡性腫瘤每年約有700~2000人的發生率,所幸現代醫療的進步、診斷技術的提昇,使得甲狀腺癌的痊癒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蘇劍秋指出大多數甲狀腺惡性腫瘤症狀是以頸部前腫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腫塊生長速度過快,或是頸部淋巴腺腫大來表現,若是腫塊過硬或吞嚥時腫塊活動少或不動,那麼惡性的機會就比較大。一般甲狀腺腫瘤檢查可用抽血檢查甲狀腺荷爾蒙及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或藉由甲狀腺超音波、甲狀腺核醫掃瞄、以及細針抽吸來分良、惡性。有些甲狀腺癌會和其他的甲狀腺疾病同時合併出現,而這樣會造成延遲治療的時機。最近幾週,有2位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患者同時發現有甲狀腺癌,然而這種比例並不高,約佔3%~10%左右;另有多發性甲狀腺結節有約4%~17%的機會合併有甲狀腺癌;橋本氏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淋巴癌也有2%~4%;還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也會有2%~11%的患者合併有甲狀腺癌,因此要特別小心的做好疾病的鑑別診斷。建議應至專科求診,安排適當的檢查,在下診斷前,一定要先能排除掉沒有惡性甲狀腺腫瘤的可能性,不要一直以為只是一般單純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發炎、或是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等等的良性甲狀腺疾病。若最後已經確定診斷為甲狀腺癌,那麼就需要手術治療。而甲狀腺癌的治療是以甲狀腺全切除手術為主,術後再輔以放射碘治療,追殺可能殘留或轉移的癌細胞,藉以提高甲狀腺癌的治癒率。最後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以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速率。大多數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可得到一般正常人的生活品質,而且預後良好,10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

呼吸道狹窄的另類療法

呼吸道狹窄的另類療法#甲狀腺癌

發生呼吸道狹窄的病因很多,常見的病因包括:原發性或續發性惡性腫瘤、氣管插管後的傷害及氣切手術後的併發症等。肺癌、食道癌、甲狀腺癌等惡性腫瘤侵犯氣管,造成呼吸道阻塞或狹窄是常見的,這類病患飽受呼吸困難窘迫,隨時瀕臨生命威脅之苦。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黃志仁指出對於可切除的病灶,在病患身體狀況良好下,仍可以外科手術切除狹窄的病灶,及重建呼吸道手術為優先的治療方法,然而臨床上可以發現很多呼吸道狹窄的病患,因無法切除惡性腫瘤或因病患身體不適合麻醉,無法承受手術的風險等情況下,可使用呼吸道支架經由硬式支氣管鏡置入來緩解或改善呼吸的窘迫,可達八、九成以上成功率的治療結果。目前經常使用呼吸道支架的種類有「杜蒙氏矽質支架」及「金屬質艾佛士支架」,各有其優缺點;呼吸道支架的選用需考慮其適應症,及操作硬式支氣管鏡的熟悉度,再經由經驗豐富的醫師來執行支架置入術,置入後經短時間(約二至三天)的觀察即可完成整個治療過程。對於惡性腫瘤侵犯氣管引起呼吸道狹窄的病患,支架置入術是種另類治療方法,不但可延長病患存活期,且大幅提昇病患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