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控制

糖尿病老翁險洗腎 飲食控制解危機

糖尿病老翁險洗腎 飲食控制解危機#飲食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若飲食控制不佳,易發生腎病變!台北中山醫院腎臟科方家浩醫師表示,長期飲食控制不當,血糖、血壓容易不穩定,久而久之恐危及腎功能,提醒糖尿病患者千萬留意飲食控制,避免引發糖尿病腎病變而終身洗腎或死亡。方家浩醫師說,75歲的楊先生患有25年糖尿病病史,2個月前家人緊急送醫,經醫師診斷罹患第三期糖尿病腎病變,主因乃是患者因長期飲食控制不佳,導致他的血壓及血糖相當不穩定;楊太太多年來為了先生的飲食烹調費盡心思,甚至焦慮到失眠,最後聽從醫師與營養師建議,除了定期看診服藥外,每日3餐與醫院營養組搭伙,沒想到2個月後,患者糖尿病病情穩定,蛋白尿指數也獲得改善,免於洗腎危機。糖尿病腎病變發生率達3成!方家浩醫師進一步說明,糖尿病腎病變之於糖尿病患者,為常見的慢性併發症,發生率高達3成,其中90%患者為第二型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且值得注意的是,腎病變的年齡層偏高,銀髮族需更加小心;患者血糖若持續升高,易造成腎臟肥大,導致腎絲球硬化,最後腎功能惡化,恐需洗腎度日或引發死亡。中山醫院營養組林素貞營養師也表示,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容易因飲食控制不佳,長期攝入過多高糖或高蛋白質食物而引起腎病變。對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可採取低鹽飲食,或是參考醫院營養組設計的健康菜單,幫助控制病情。● 菜單範例/如午餐患者可吃蔥爆豬柳80g、彩椒雞片40g、配上少許蔥餅(低蛋白澱粉0.5份)、時蔬1碗、8分滿白飯和葡萄110g;晚餐患者可吃炒牛肉40g、炒素雞40g、少許冬粉、時蔬1碗、8分滿白飯和蘋果125g。

痛風會遺傳 愛喝酒、吃肉者也要小心

痛風會遺傳 愛喝酒、吃肉者也要小心#飲食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痛風是不少男性在半夜會痛醒的慢性疾病,中年、肥胖者罹病的機率高、且有遺傳的可能性,痛風患者須遵守醫師的指示用藥,並注意自己的體重及飲食,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表示,一般男性較女性易患痛風,但女性於停經後痛風的發生率會隨之增加,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和體重過重者,此外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喝酒過量等不當習慣也容易使尿酸增高、增加痛風的機率。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其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0倍。高堅凱主任建議,痛風患者可透過下列幾個方式來改善控制病情:如藥物治療,痛風急性期能以非類固醇消炎藥及秋水仙素為主,必要時使用類固醇。慢性期的治療目的在於血中尿酸的控制,醫師會依據發作情形、尿酸值高低、是否有泌尿道結石病史、腎功能好壞及藥物遵從性等因素,綜合考量後再決定是否給予降尿酸的藥物。也能透過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改善如適當運動,因劇烈運動會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小便的排出量減少且運動後產生的乳酸亦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所以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多喝水:每天喝至少2000CC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排泄,減少泌尿道結石的機會。避免攝取高普林類食物:如內臟、海產類、肉湯、魚肉類等,減少尿酸的形成。避免喝酒: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引起痛風,故應儘量避免喝酒,尤其是啤酒。

病情關鍵 「治療飲食」配合很重要

病情關鍵 「治療飲食」配合很重要#飲食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65歲糖尿病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醫師為其照會營養師,營養師會診時,就患者的病情狀況,強烈建議其訂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病人擔心醫院伙食吃不習慣,選擇自己準備伙食而不訂醫院治療飲食,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  民眾一定也要知道「吃」這件事在生病復原期間是那麼重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營養師表示,患有慢性疾病的病友,住院期間的營養對病情而言是重要的關鍵。根據研究,良好的營養基礎,可降低感染率、減少住院天數,換句話說,良好的營養可以讓病好得快。攝食不當 恐影響病情一般而言,依疾病程度的不同,每個人所需的飲食和營養也不同,住院期間醫生會依病情狀況給予不同的飲食處方,並建議病患訂餐,如糖尿病飲食、低蛋白飲食、低油飲食、低渣飲食等,但病患或家屬往往擔心醫院伙食吃不習慣,而選擇不訂餐,自己準備伙食,因此造成攝食不當,影響病情和延長住院天數等問題。醫院的飲食種類很多,雖然不能完全滿足個人的喜好,但住院病人必需視「飲食」為「治療」的一部份,配合醫囑選擇治療餐食。醫院伙食不但有營養師為食品衛生安全把關,同時簡便、可節省家人備餐時間,也可藉在住院期間的學習,作為未來回家後,自己在家裡製作治療餐食之參考。

「腎」重飲食保健康

「腎」重飲食保健康#飲食控制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李雅筑「我有糖尿病十多年了,血糖控制差,糖化血色素差不多在八左右。現在醫生跟我說,我的腎功能開始變差了,要我飲食控制。我要怎麼吃?是不是還跟糖尿病飲食一樣呢?」這是衛教過程中,病人常提及的問題。腎臟病飲食分成以下兩種,兩者的飲食方向是截然不同的。慢性腎臟衰竭病患: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含氮廢物,一旦腎臟發生病變,這些含氮廢物就無法順利排除,而造成堆積,進而引起中毒的情況,譬如尿毒症。當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尿量減少,也使得過多的鈉離子與鉀離子無法靠腎臟排出體外,對健康帶來莫大的損害。洗腎病患:應補充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因為在洗腎的過程會流失一些蛋白質;鈉、鉀、磷離子的含量也需要注意,更重要的是控制水分。下文是針對「慢性腎臟衰竭病患」所列的飲食大哉問,您能答對幾題呢?Q:為什麼教導糖尿病患者吃五穀飯,但是腎臟病患者卻不建議呢?五穀飯含有大量的麩皮,能穩定血糖的控制,可是麩皮的磷含量較高,所以腎臟病患者應減少食用。Q:為什麼腎臟病患者不能吃「高鉀」的食物?高鉀的食物有哪些?血鉀過高會引起心律不整,而腎功能衰竭會減少鉀離子代謝的能力。其實,只要病患一天的排尿量大於一千C.C.,通常不會產生高血鉀症的問題。Q:為什麼不能吃「高磷」的食物?高磷的食物有哪些?血液中的含磷量高,會導致骨骼病變。腎功能不全者應適量限制磷的攝取,除了配合服用磷結合劑來降低磷的含量,也要從飲食上著手避免吃下過量的磷,如此才能減緩腎功能衰竭的速度。Q:老人家喜歡吃香蕉緩解便祕的問題,有腎臟病後仍可多吃香蕉嗎?不建議,因為香蕉是高鉀水果。要改善老人便祕的問題有很多方法,建議水分的補充、適量的運動,效果比香蕉有幫助;或在飲水中、果汁中加入纖維粉,增加纖維攝取。   Q:高鈣食物都是高磷食物嗎?不盡然。高鈣食物中,有大部分是高磷食物,例如:奶粉、保久乳、鮮奶、小魚乾,所以要減少食用。如果真的要食用高鈣食物,可以喝少許優酪乳或補充鈣片,並依醫師指示使用磷結合劑。Q:蔬菜的鉀含量比較高,所以不要吃嗎?錯。鉀離子易溶於水,所以食用前要先切小塊並川燙過,再加少許油拌炒,減少鉀離子的含量。蔬菜經由烹煮,鉀離子會流失在湯汁裡,所以菜湯不要喝。注意喲,市售的薄鹽醬油或低鈉鹽也都不適宜食用。Q:營養師衛教時所建議的「低蛋白飲食」是什麼呢?腎臟病患者無法將蛋白質所產生的含氮廢物排出,所以要採用低蛋白飲食,而且其中50~70%需用高生物價的食物,例如:雞肉、牛肉、豬肉、羊肉、黃豆等。蛋白質的攝取量會因為慢性腎臟衰竭病患的分期而有所不同,應該請教腎臟專科醫師與營養師,為您調配一天的蛋白質需求。Q:腎臟病患者可以喝雞精補充營養嗎?不建議。因為雞精為高鉀食物,會造成腎臟排泄的負擔。Q:蛋白質的東西吃這麼少,會不會營養不良?正是因為蛋白質攝取得少,故應選擇優質的蛋白質,如奶類、蛋、魚、肉、黃豆製品,足夠的熱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用低氮澱粉,如冬粉、米苔目、粉圓、地瓜粉、藕粉、西谷米當作點心,若是煮成甜湯,可加蜂蜜、果糖、粉飴來增加熱量,或者喝低蛋白奶粉也行。Q:腎臟病需要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嗎?不需額外補充,飲食中適量食用蔬果即可。綜合維他命中含有礦物質,尤其維他命A、E、K補充過多,會產生毒性,必須有醫師處方才可食用,避免自行補充。註:(表一)及(表二)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http://www.doh.gov.tw/FoodAnalysis/ingredients.htm

為健康把關 衛生局提醒定期癌症篩檢

為健康把關 衛生局提醒定期癌症篩檢#飲食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癌症號稱21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衛生署公佈9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29年蟬聯榜首,平均不到7分鐘就有一名癌症病人產生,平均每12分48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根據衛生署南投醫院衛教文章表示,然而癌症發生的致病因素包括飲食習慣,抽菸、慢性發炎、感染、荷爾蒙、污染、基因突變、遺傳以及其他未知的因素。一旦癌症形成要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治療上需要更大的突破,因此民眾若能從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定期做癌症篩檢等,則能降低癌症發生率。癌症對國人生命的掠奪及對家庭造成的衝擊,已成為台灣社會的重大議題,不管您生活多忙碌,或認為自己身體有多健康,一定要記得做免費的癌症篩檢喔!新竹市衛生局呼籲民眾踴躍參與免費四大癌症篩檢,(一)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二)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三)大腸癌篩檢:50~69歲的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四)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且有嚼檳榔(含戒檳榔)或吸菸者,每2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天應該攝取400~800公克的蔬菜水果,除了預防癌症,還可減少許多慢性病例增加,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合併心臟血管疾病、肥胖症、痛風、關節炎、便秘等;防癌飲食除了增加蔬菜水果纖維質外,也必須限制過多脂肪量的攝取,一般建議脂肪攝取應不超過平日總熱量的25%,提醒民眾應自我控制飲食習慣,為健康把關。

健康控制體重防肥胖問題 疾病不上身

健康控制體重防肥胖問題 疾病不上身#飲食控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肥胖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並導致許多心理社會問題,因而視肥胖為一種疾病。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是預防慢性疾病的主要二項措施,強調預防肥胖唯有透過生活型態與行為的改變,特別需自飲食控制、增加運動量及長期控制體重等多方面並行,才能有效改善。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希望縣民能健康管理體重、學習「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技巧,舉辦「臺灣101 躍動躍建康」健康活動,活動主要以推動健康飲食、生活化運動及強化國人健康自我管理意識為主,以維持健康體重及健康減重。藉以帶動健康飲食及動態生活新風潮,增進身心社會健康,預防肥胖及慢性疾病,促進整體國人的健康及福祉。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也在今天宣誓減重的公斤數,其中署立澎湖醫院宣誓減重700公斤、三總澎湖分院600公斤、健康營造中心共310公斤,警察局、消防局不落人後宣誓200公斤。澎湖縣鄭局長為縣民健康著想,且鼓勵民眾參加活動,決定在活動結束後,舉辦一場抽獎大賽,凡是報名參加的民眾都有機會得到大獎!

慢性腎臟疾病照護 解答病友疑惑

慢性腎臟疾病照護 解答病友疑惑#飲食控制

經全國腎臟醫學會認證成為腎臟保健推廣機構的台南市郭綜合醫院腎臟照護團隊,提供完整照護流程、隱私的衛教環境及淺顯易懂的衛教內容,使腎臟得到全方位的照顧,將正確護腎知識傳給民眾、帶給他們健康生活及快樂。根據最新的醫療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洗腎患者發生率與盛行率一直是世界第一,進一步分析發現南台灣民眾洗腎的情形尤其居高不下,特別是台南縣市更排名全台透析人口前三名。為何台灣洗腎人口如此多?主要是疏忽對腎臟疾病的認知與預防。高達九成民眾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腎臟已出了狀況而延誤治療,不知尋求適當的醫療途徑,亦不會採取相關預防措施,甚至有許多民眾聽信偏方,採用不適當的治療方式,反而加速導致末期腎衰竭的發生,致使罹患慢性腎臟病之人數急遽攀升。這或許是台灣尿毒症的發生率在全世界排名佔第一位的原因之一。郭綜合醫院深深感受慢性腎臟病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因此如何減少及延緩慢性腎臟惡化是極重要的工作,由於慢性腎臟病患多為老年人且病患多為不識字或視力不佳,單靠門診醫師治療及衛教單張,無法達到預防治療目的,該院腎臟內科醫護團隊致力於腎臟疾病的整體性照護,設立慢性腎臟疾病(CKD)照護機構,由腎臟內科主任蔡明松、醫師林孟德、家醫科主任吳俊鋒等十名醫師、與社工師、營養師、衛教師組成的堅強醫療團隊,細心的為病友服務,協助不少個案了解關於慢性腎臟病的疑惑。該院也有明確照會轉介流程,由腎臟醫師看診收案後,再由慢性腎臟衛教師及營養師,依病患個別需求加以衛教。除了提供照護與治療,CKD團隊更深入社區與中西區、南區衛生所、社區醫療群的聯繫,藉由驗尿及腎臟功能檢查,篩檢高危險族群,提供早日照護幫助病患延緩腎臟功能惡化。多數腎臟病友最大的疑惑是如何控制自身飲食,民眾可能好奇,然而到底要吃些什麼?CKD病人多數的問題是蛋白質攝取過多以及熱量攝取不足,郭綜合醫院營養師以實際生活上常用的餐點製作了「低蛋白點心食譜(補充熱量食譜)」,教導病患及家屬如何準備日常飲食。

影音/拒當小胖子! 吃對食物最重要

影音/拒當小胖子! 吃對食物最重要#飲食控制

早上一到學校,先做跳繩運動30分鐘,再把每天睡眠及飲食寫在健康日記上,幾個月下來,不少國小學童都覺得,自己精神變好,也長高不少。由於國內6到18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盛行率,已經達到26.8%,為預防兒童肥胖問題,有學者針對基隆市六所小學,總共1372位、四年級學童做實驗。結果發現,實驗組學童,每天吃早餐、每天運動30分鐘,天天吃五種蔬菜和水果,並少吃油炸食物和糕餅點心,八個月下來,比對照組、完全不受飲食控制的學童,過重肥胖比率,減少0.7%。學者說,從實驗發現,學童生活作息和飲食會影響肥胖,吃對食物、比少吃更重要,因此建議家長,每天至少讓孩子睡足8小時,不必刻意減肥,就能讓學童快樂長高變聰明,也可減少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優活聚焦:●更勝臍帶血!羊水幹細胞可治缺陷胎兒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02&HN_Yr=0&HN_Mon=0●歲末「血」不夠 醫護人員捲袖捐愛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15&HN_Yr=0&HN_Mon=0●砰!微波生雞蛋變炸蛋 英文老師燙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13&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