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壓力

落髮竟會擴散傳染!皮膚科醫師:台灣人「這族群」清潔習慣為主因

落髮竟會擴散傳染!皮膚科醫師:台灣人「這族群」清潔習慣為主因#生活壓力

一名35歲男性今年6月後開始有廣泛性落髮現象,就醫後還發現竟有2區俗稱「鬼剃頭」的圓形禿,更加焦慮!後來醫師以口服藥補充營養劑加上「育髮」療程才讓症狀獲得改善,醫師表示,落髮的原因很複雜,必須找出原因治療才有效果。 台中瑞安皮膚科診所醫師曾石姿表示,這名男子表示疫情期間因為工作不穩定壓力大,加上又睡不好,有一次發現只是輕抓頭髮竟就掉落一把,非常擔心。曾石姿醫師先以抽血評估排除一些內科問題,判斷主要是生活壓力等原因導致,便以口服、與打針等育髮療程來處理,後來症狀慢慢改善。 造成落髮的原因相當多,如家族遺傳、甲狀腺疾病、免疫疾病、多囊性卵巢、缺鐵性貧血、情緒壓力、手術或特定藥物使用後、生活作息不正常都有可能,曾石姿醫師說明,近期國內外更有因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而造成的落髮,也有因為太焦慮疫情而出現圓形禿患者。 落髮問題年輕化,20歲就可能有M型禿 她進一步說明,生活型態與飲食更是造成現在落髮問題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像是熬夜習慣,或者是蛋白質、維生素攝取不足、過度減醣、烤肉吃太多、高脂等不均衡的營養狀態,都可能造成提早落髮。 曾石姿醫師以臨床案例來看,以往男性落髮問題大多落在30歲之後發生,以雄性禿來說,現在卻已有20~25歲的年輕人有第三期的落髮現象,也就是額頭的髮線持續後移,形成更明顯的大三角形狀的缺角,髮漩處也可能出現小圓型的落髮。 落髮問題的族群男性還是佔多數,曾石姿醫師說求診病人以男性為8成居多,多為雄性禿問題,女性也有近2成,同樣也有雄性禿的原因,以及產後、肥胖,或者是生活壓力以及減肥不當引起造成的落髮。 找出原因治療才有效,搭配凍晶PLT育髮效益高 曾石姿醫師說明,有些年輕人開始有落髮現象會以改變髮型來掩飾,但仍無法解決問題,落髮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只要提早處理,都有機會改善。像是台灣夏天悶熱,騎機車的族群眾多,因為清潔問題導致的頭皮黴菌及細菌感染導致的落髮,甚至會擴散感染給家人,一定要從皮膚問題著手解決。 目前在治療落髮的療程上,除先了解原因,也會以外用擦拭生長液與口服補充營養劑處理,另外也有育髮的凍晶PLT療程,是以血小板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生長因子的原理,這樣的生長因子用於骨頭關節或者醫美,同樣也能用於頭皮注射,透過延長毛囊的生長週期,讓頭皮血液循環變好,與傳統的療程比較效益也較高。 曾石姿醫師提醒,落髮問題不是等到已經掉頭髮嚴重再治療,如果開始發現頭髮有變細現象、整體厚度變薄,以及洗頭發現排水孔髮量變多等,就要開始治療。 儘管落髮問題多只能延緩,但只要提早治療就可以減少掉髮速度,平時也要注意不要過度減重、飲食均衡,維持頭皮乾淨、調適壓力,提早保養與時時關注頭皮健康,就是養好秀髮的不二法門。 (圖/瑞安皮膚科診所 曾石姿醫師)

心肌梗塞來得突然!哪些症狀要小心?

心肌梗塞來得突然!哪些症狀要小心?#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先生因心肌梗塞猝逝,此噩耗震驚商界。醫師指出,隨著國人飲食精緻化、生活壓力增加,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罹患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心肌梗塞高危險群建立正確生活習慣降低發生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葉宏一表示,心肌梗塞是因為冠狀動脈堵塞、動脈硬化所致。通常心肌梗塞會隨著年齡增高,發生比率會不斷的增加,50歲以上較可能發生,且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誘發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多半與不良的生活形態及飲食習慣有關,葉宏一醫師指出,特別是患有三高、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早發性動脈硬化、遺傳性家族史、肥胖、抽菸者等,都被視為高危險群。因此,避免精神緊張、疲勞,以及要體能鍛鍊,和定期接受血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心肌梗塞有前兆 胸痛、盜汗別輕忽葉宏一醫師指出,秋冬是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因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偏高。臨床上,約有一半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病發前會出現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噁心、嘔吐等典型的病徵,但一般大眾對這些症狀並無自覺,甚至會以為是其他病徵而忽略,導致發生心肌梗塞時都措手不及,耽誤就醫時機。葉宏一補充,一旦心肌梗塞發作,最好把握6小時的黃金救援時機,儘速送醫,施行心導管手術,打通阻塞血管,挽回寶貴生命。預防遠勝於治療 平時應定期檢測及防治即使平常身體硬朗,還是有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葉宏一提醒,預防心肌梗塞應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若有相關家族病史,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此外,飲食方面應多攝取高纖蔬果,採低脂低鹽、清淡的飲食方式,搭配規律運動,避免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最重要的是,平常需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症狀,如有不適千萬別硬撐,應儘速就醫,才能避免不可逆的悲劇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驚!逾7成孩童15歲前有頭痛經驗

驚!逾7成孩童15歲前有頭痛經驗#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早上老是爬不起來?可能是壓力大作怪!國內孩童15歲前有頭痛經驗的超過7成,根據統計,孩童15歲前經常頭痛者佔16%,偶爾頭痛者佔54%,偏頭痛者則佔5%。常見頭痛原因為睡眠不足及生活壓力大,另外,多數孩子一下課就到補習班,沒有運動習慣也讓壓力無法得到紓解。英國研究顯示腦部檢查會提高罹癌危險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部長周琪表示,門診有頭痛的孩子,經詢問許多都是睡眠不足引起,不但睡得不夠,早上也常爬不起來。依據英國研究結果顯示,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有提高兒童罹患腦部腫瘤的危險性,要避免做為第一線的篩檢檢查。正確診斷頭痛,建議可以詳細紀錄發作的時間、症狀、加重或減輕的原因。足夠睡眠比吃補更重要周琪醫師表示,面對兒童頭部疼痛,家長應該有正確的觀念,才能夠真正幫忙兒童解決頭痛問題。建議先協助醫師收集診斷的重要資料,例如頭痛的時間、次數、型態、加重或減輕原因。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部長周琪都會提醒家長要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比吃補更重要。周部長也會請家長少給孩子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加有味素的食物,這些東西都會容易誘發頭痛。亦請孩子或家長記錄頭痛的次數與時間,也就是寫頭痛日記。這樣才可以提供醫師診斷孩子頭痛的依據,更有機會可以找出造成頭痛的原因。減少刺激性咖啡、茶、味素、辛辣物的攝取如果是因為生活習慣不良、壓力、緊張等心理因素引起,就要改變生活方式,避免熬夜、不規則作息;減少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味素、辛辣食物等;適度的運動,也常常有紓解壓力的效果。如果造成頭痛的原因是腦部的病變,在確定診斷之後,就要依據疾病的原因治療。

生活減壓好幫手!醫師教你腹式呼吸法

生活減壓好幫手!醫師教你腹式呼吸法#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暑假期間大小考不斷,還有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心理壓力一定不小,因此,精神科醫師分享簡易「腹式呼吸法」,可以改善壓力適應不良情況。且研究顯示,腹式呼吸對於心理的減壓有非常好的效果。加上此療法是沒有抗焦慮類的精神藥物的潛在副作用,也沒有成癮的顧慮。彰化醫院精神科丁碩彥醫師解釋,腹式呼吸法強調由鼻子吸氣、在由嘴巴吐氣,緩慢有規律的腹式呼吸,核心的技巧,是把注意力放在隨著呼吸起伏的肚子上,如果初期不容易辦到,可以將右手輕輕地放在肚子上,幫助感覺腹部隨著呼吸節律而上下起伏。速度刻意放慢恐更焦慮    放鬆才是重點腹式呼吸法不必強調要深呼吸或者呼吸的速度要慢,而是放鬆讓呼吸自然發生,注意力聚焦在呼吸出入上;另一個原因是許多焦慮症甚至是恐慌症的人,他們的症狀就有呼吸急促或胸悶情形,如果刻意練習深而慢的呼吸,有人反而會適得其反,越練習越緊張,甚至誘發焦慮發作。腹式呼吸首重頻率、持續性丁碩彥醫師表示,每天多次短而密集的練習,比每天只做一次長時間的練習來得重要,原因有3: 1)因為壓力是會累積的,頻繁的練習腹式呼吸,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可以打斷每天隨著時間而壓力累積的不利狀況,避免達到失控的局面。2)腹式呼吸沒有維持練習,效果會退步。所以短而多次的練習,才容易養成習慣。3)一次長時間的練習,很難維持專注,因為人的注意力通常一次只有維持幾秒鐘就會分心,所以幾秒鐘的高品質腹式呼吸,目標容易達成,練習的人容易有成就感,也不會厭煩而抗拒練習。哪些人需要練習腹式呼吸呢?丁碩彥醫師說,任何人練習都可以從中獲得身心放鬆的好處,尤其,暑假期間大小考不斷,還有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的壓力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來改善壓力適應不良的症狀。另外針對焦慮症、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症等尤其適合。 

凡是力求完美難放鬆 生理回饋助減壓

凡是力求完美難放鬆 生理回饋助減壓#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對自我要求高,凡事求完美的人,希望每件事情都能在自己掌控中。這類的人容易覺得腰酸背痛,無法久坐,肌肉緊繃,偶爾出現呼吸困難的感覺,胸口也常覺得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張富美臨床心理師說,在忙碌生活中的你,是否察覺到你的壓力呢?可利用生理回饋療法,透過呈現具體量化的生理指標,讓我們能夠覺察到自身狀況,進而產生行動以達到改變生理指標,回復自身安適狀態。腹式呼吸、自我暗示 放鬆訓練方式多生理回饋身心療法,在許多領域如精神醫學、復健領域都有所應用,像是焦慮、緊張、緊張性頭痛、高血壓、失眠及身心疾病等。透過生理回饋儀,讓我們得以將人體的生理活動訊號,如心跳、呼吸速度與深淺、身體末梢血流量、肌肉張力、膚電值以及腦波等加以放大,之後藉由視覺或聽覺方式回饋給個體。在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態後,個體透過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自我暗示、肌肉放鬆等的學習,達到生理活動訊號的改變,也就是整體身體的安適狀態。這個過程,不僅能增加個體對自我身體的覺察,也對自我心理狀態的覺察有幫助。

三成中年人便秘 生活壓力大是主因

三成中年人便秘 生活壓力大是主因#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便秘不是病,解不出來要人命」,報告指出,國內40歲以上成人有3成的人有便秘的症狀,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鴻運指出,飲食習慣改變、缺乏運動、年齡65歲以上、壓力大都是便秘因素,此外無視排便反應、藥物、疾病也會引起便秘。陳鴻運指出,外食人口越來越多,胃痛、便秘患者已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再加上近年來減重人口激增,許多人因長期減重引起腸道生理機能失常,又因現代人多以肉食、加工精製食品為主,纖維攝取普遍不足,導致腸道蠕動變慢,其中便秘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之一,它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便秘超過兩週者就要主動就醫根據中華民國旅遊醫學會所進行的國內成人健診個案「便秘問卷調查報告」指出,有30.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狀,引發便秘的原因以生活壓力排名第一,其餘依次是焦慮煩燥、情緒不安、飲食習慣等。陳醫師建議,便秘超過兩週者就要主動就醫,若便秘持續超過三個月,將有可能引起痔瘡、脫肛以及食慾不振、倦怠無力等,要改善症狀平時可多攝取含纖維的食物、多喝水並養成規律的如廁習慣,若與疾病有關可考慮配合使用緩瀉劑,但仍需醫師開立處方為宜。

生活壓力太大?當心身體會出毛病!

生活壓力太大?當心身體會出毛病!#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以為是小感冒其實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有藥可以醫治,該怎麼檢測自己壓力指數,該去尋找專業治療,還是自我減壓就可以?是人都有壓力,壓力會使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精神科醫師林耿立指出,為了因應壓力,最先會分泌腎上腺素,然後交感神經會活化,身體的表現就是心跳加快、潮紅。如果壓力沒有緩解,腦會分泌腎上腺皮質素,就是類固醇,調整肉體的機動與精神狀態!交感神經會持續作用;如果壓力還是沒有緩解,腎上腺皮質素失去控制下不來,免疫系統就會失調;交感神經處於緊張狀態,能讓你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疼痛和疲勞物質會累積,淋巴球數量減少,其他器官、荷爾蒙的機能也跟著低落,人體各種毛病也就出來了!其實醫學上沒有壓力症候群這個名詞,不過有三種最容易因為壓力引發的疾病;自律神經失調、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疲勞症候群!如果罹患其中一項,就是壓力症候群的患者了。壓力症候群對健康的影響,包括:自律神經失調:體質跟壓力造成,病人會覺得全身都不舒服、全身都有毛病,但找不出原因,因為一般不會最先想到是自律神經的問題,有人花1百多萬做健檢還是找不出原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林醫師解釋,其實只要用儀器就可以檢查出來,如果是自律神經失調,就可以服用藥物幫助血清素增加,調整自律神經;另一種是心理諮商,學習冥想和放鬆技巧。另外也可以監測壓力性荷爾蒙來避免!慢性疲勞症候群,超過6個月以上,無法解釋的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甚至不是勞動引起的,也無法經過休息改善,同時有類似感冒的症狀!目前這個病還不知道成因,甚至一度懷疑是病毒引起的,不過推測還是跟壓力、生活苦悶有關。目前慢性疲勞症候群在都市新興行業中的發生率約佔10%-20%,其中特定行業如:IT科技、金融、新聞媒體、演藝人員等工作人員更高達50%!

勝女2不2要 遠離生活壓力多頭燒

勝女2不2要 遠離生活壓力多頭燒#生活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資料顯示,台北市100年25-44歲千餘筆女性自殺企圖通報者資料分析顯示,造成女性自殺的原因以感情因素為主,占自殺原因的30%,其次為與家人間感情因素,占14%,而夫妻問題則約占11%。再者,依行政院主計總處100年度「人力資源調查」顯示,25-44歲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已高達77.5%,較十年前明顯增加12.2%,且女性未參與勞動之原因以料理家務所占比率最高,占48.4%;顯見現代女性除了以往的感情、婚姻、及家庭責任,也需要面臨工作職場等多頭燒的壓力情況,長期承受身心壓力,恐成自殺高危險群。由於社會結構的改變,現代女性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承擔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壓力程度,也常因為忙著照顧別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漠視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以致於面臨重大生活壓力時,常常一團慌亂不知如何是好,挫折感與無助感由此產生。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提醒女性朋友,日常生活中如能遵循2不2要守則,就能遠離多頭燒的生活,也才能遠離心情低潮:「不」過度自我要求、「不」過度疲勞倦怠、「要」維持社會網絡、「要」珍視自我需求。自殺防治中心提醒您,若強烈的情緒持續超過一個月,或是無法安靜下來傾聽自己時,應向專業人員尋求協助找出問題根源,如利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在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之「社區心理諮商門診」進行單一諮詢,幫助您重獲生活平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