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

空腹飲茶 恐降低消化功能

空腹飲茶 恐降低消化功能#骨密度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飲茶的確對身體有益,不過,飲茶方法如果不當,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必須小心。1)     空腹喝茶/茶葉中含有咖啡因,空腹喝茶,茶水直入脘腹,有如「引狼入室」,如果腸道吸收的咖啡因過多,容易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間久了,將影響人體對維生素B1的吸收。空腹飲茶還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空腹飲茶還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引起胃炎。空腹狀態,吸收率高,茶葉中某些不良成分就會被大量吸收到血液裡,因而引起頭暈、心慌、手腳無力,以及心神恍惚等症狀,這也就是人們所謂的「醉茶」。2)    隔夜茶/有句諺語說:「隔夜茶,毒如蛇。」這也許有些誇大其詞,但正好說明隔夜茶的特點。古人談到不宜飲用隔夜茶的原因時,曾經把它歸之於壁虎在裡面放了毒,雖然這不是事實,但由此可知前人對隔夜茶不利於健康已有很明確的認知。隔夜茶易變質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隔夜茶因時間過久,使維生素喪失,而且茶中的蛋白質、醣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養分,十分容易變質,所以不宜飲用。3)    飯後茶/有人喜歡飯後立即飲茶,這也是不良習慣。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如果飯後馬上飲茶,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與單寧酸容易發生凝結。特別是老年人,因腸胃功能下降,這些凝固物難以消化,勢必減少蛋白質、鐵質的吸收。一旦人體對鐵的吸收量降低,時間一久,不僅可能會營養不良,影響器官的多種生理功能,還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4)    濃茶/茶不能泡得太濃,濃茶同樣對人體有不利的影響。濃茶咖啡因含量很高,對大腦中樞神經刺激較大。因此,喝了濃茶會使神經活躍,尤其在睡前喝濃茶,容易影響睡眠,甚至造成失眠。使胃黏膜收縮 影響消化功能除此之外,濃茶會使血壓升高,也與咖啡因這種活性物質有關,有些人飲茶後感到頭暈、頭痛,可能就是血壓升高所引起的,濃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不但會與人體中的維生素B作用,導致維生素B缺乏症,還會使胃黏膜收縮,蛋白質凝集、沉澱,影響消化功能。無法解酒 反而會加重宿醉濃茶與食物結合,會減弱腸胃對鐵質的吸收,時間久了即引起貧血。濃茶也不能用來解酒—喝醉酒以後,有人常用濃茶來解酒,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因為茶葉中的咖啡因與酒精會產生相加作用,不但無法解酒,反而會加重宿醉,因此,解酒忌飲濃茶。(本文摘自/神奇的七代名醫湯瓶八診/柿子文化出版)。

醫訊/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

醫訊/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骨密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越老越容易站不穩、走沒兩步就要休息,很可能是骨質開始鬆動,有2/3的銀髮族可能沒有早期發現,導致骨密度持續下跌!關於骨質疏鬆、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復健科醫師柯漢祥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時間:105年12月07日 星期(三)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社工 劉大任分機:(02)2791-9696轉1008        

愛骨4步驟 延緩骨鬆13年

愛骨4步驟 延緩骨鬆13年#骨密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以上國人12.3%有骨質疏鬆症,65歲開始女性骨質疏鬆症的比例高出男性1倍以上,根據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對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量測其骨質密度,結果有骨質疏鬆症的民眾佔了12.3%,其中男性為8.6%,女性為15.5%。髖骨骨折 25%會在1年內死亡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進一步指出50歲以上的人群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因骨鬆的問題易導致骨折,引起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和長期殘疾,其中又以髖骨骨折為最嚴重,因為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往往造成需要他人的輔助照護,也喪失行動上的自主權,更嚴重的是約有20~25%的機率會在1年內死亡。增加10%骨密度 可延緩骨鬆發生13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IOF指出,在年輕時能多增加10%骨密度,就可延緩骨鬆發生達13年,骨質疏鬆症可以預防,免於未來發生骨鬆性骨折,國民健康署提供愛骨4步驟,幫助大家對抗這個「無聲的殺手」。1) 營養充足多攝取鈣質、衛生素D及蛋白質等,其中乳製品(鮮奶、優格、起司)是最容易獲得鈣質的來源之一,身體也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2) 定期荷重運動建議民眾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操,雙手拿約0.5~1公斤的啞鈴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之運動。  3) 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在骨密度的維持以及骨折方面,「戒菸」是最正確的決定,為確保骨質健康,也不應酗酒,若飲酒,應適量,同時還要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及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4) 查明自身是否具有風險因子父母曾發生過髋骨骨折,則個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會提高,服用類固醇藥物者、停經婦女、卵巢切除或45歲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都要注意骨骼健康。

保「密」防「跌」 多吃黑芝麻

保「密」防「跌」 多吃黑芝麻#骨密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0歲的謝爺爺,因跌倒導致右髖疼痛,無法站立,經X光檢查發現為右髖粉碎之大腿骨骨折,和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骨釘內固定手術,術後一週康復出院,另一名94歲羅奶奶,也是因為跌倒造成右髖之大腿骨粉碎骨折,疼痛、無法站立,經詳細身體檢查,發現心肺功能明顯較差,接受骨折內固定手術後,復原良好。髖關節骨折長者 一年死亡率約為30%髖關節骨折是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的嚴重創傷之一,病人可能因此臥床、生活失能,造成患者和家屬生活上極大的不便和壓力,根據統計數據,發生髖關節骨折長者,一年死亡率約為30%,然而,經由骨科及早手術治療,是能有效改善的。可能導致虛弱、褥瘡、感染 甚至死亡衛福部苗栗醫院骨科醫師汪家成指出,長者除了會比年輕時有稍多的健康問題或疾病外,也容易在跌倒時發生骨折,其中又以脊椎和髖部的大腿骨骨折最痛苦,造成時間上或長或短的臥床、失能,此類外傷,如果不積極治療,除了短期造成的劇痛、臥床不便外,中長期有可能導致虛弱、褥瘡、感染、靜脈栓塞,甚至因此而死亡。保持骨質密度 加強正確、適度的運動汪醫師進一步指出,老年人發生跌倒次數和傷害嚴重度,隨年紀增加而相對增高,提醒民眾應該及早做好「保『密』防『跌』」,保持骨質密度部份,應該加強正確、適度的運動,例如快走、騎單車和補充鈣質,可攝取奶粉、小魚干、吻仔魚、黑芝麻、紫菜、髮菜等,都是含鈣量高的食物,以避免骨質疏鬆症發生。地面宜平整防滑 照明要適當預防跌倒則應注意居家環境,地面宜平整防滑、照明要適當、動線無障礙物,傢俱固定擺放,此外,此外,還需留意是否服用藥物,有無可能引起暈眩或方向感迷失的潛在危險,才能有效防跌。

骨折失能 婦女病患者當心!

骨折失能 婦女病患者當心!#骨密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的陳姓婦人近年來發現自己駝背愈來愈嚴重,腰總是挺不直,腰酸背痛愈來愈厲害,前幾天跌了一跤後,竟痛到無法走路,臥床5天情形未改善,連翻身都有困難,陳婦就醫後,竟發現脊椎骨有多處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發現陳婦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骨密度為-3.0(<-2.5即為骨質疏鬆症),因此才會一跌倒就造成嚴重的骨折。約1/3的婦女一生中出現1次骨折根據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資料,台灣大約1/3的婦女在一生中會出現1次脊椎、髖部或是手腕的骨折,男性也約有1/5的風險,屬於高流行率國家,骨折不僅會導致生活失能,發生骨折後1年內的死亡率也較高,因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髖骨骨折,導致其不良於行之年長者,骨折後1年死亡率高達20%,死因以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為主。摘除子宮、卵巢、年長者 為高風險群據台灣骨質疏鬆學會統計,台灣50歲以上成人骨質疏鬆的比例男性為24%,女性為40%,發生骨折後,只有大約3成的病人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進一步接受藥物治療,可見國人對於骨質疏鬆的診斷及治療都還不夠了解,針對停經後婦女、接受過手術摘除子宮、卵巢、年長者,長期接受類固醇治療等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更應加以重視。多吃起士、牛奶、曬太陽 配合有氧鐘毓婷醫師表示,若要預防骨質疏鬆,建議從飲食、運動2方面著手,年輕就要開始存骨本,多吃含鈣食物如起士、牛奶等,適度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配合有氧運動如健走,若已經患有骨質疏鬆,更要注意居住環境,預防跌倒,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骨質疏鬆暗藏危機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致死率

骨質疏鬆暗藏危機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致死率#骨密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根據2013發表的研究指出,台灣超過50歲的低骨量者,女性佔47.5%,男性佔57.1%,若以高雄市50歲以上人口數換算,低骨密者恐高達38.1萬人,換句話說,在高雄每3人中就有超過1人,即將面臨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風險。定期篩檢骨密度 預防骨鬆發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陳芳萍醫師表示,骨密度過低問題對年長者影響重大,據研究顯示45~64歲停經後婦女中,每3人有近1人曾脊椎骨折,而65歲以上更是每2人就超過1人。雖然民眾對於骨鬆疾病已不陌生,但台灣成年國人骨折率卻仍然高居不下,甚至拿到亞洲第一、全球第七,除了日常飲食鈣質攝取、適量負重運動、良好的生活型態之外,定期的篩檢非常重要卻被民眾所忽視,為有效預防骨鬆,提醒民眾應每年定期篩檢骨密度,以預防骨鬆發生。篩檢率提高 可降低近4成髖骨骨折率從過去研究中已發現骨鬆教育搭配骨密篩檢,在骨密度表現能有顯著改善,不僅如此,有做骨密度檢測者,未來髖骨骨折率更能大幅降近4成。骨鬆是困擾許多中老年婦女的疾病,但等到骨折才就醫往往都太晚,一旦老年骨折臥床,更容易導致活動力快速下滑,老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有鑑於此,檢率應該盡速提高,以因應老齡化社會。補充鈣質搭配維生素D 可提升鈣吸收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一但沒有妥善控制、照護,出現髖骨骨折症狀,致死率恐提升,因此,想要避免骨鬆問題,骨折風險評估與骨密度篩檢是預防骨鬆的重要步驟。最後陳芳萍醫師提醒,要預防骨鬆「補鈣、運動、日曬、篩檢」4大項目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平常也透過日常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來攝取鈣質,只是在攝取鈣質的同時,有效的鈣質吸收是需要維生素D協助,根據近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國人鈣質攝取量普遍不足,可考慮搭配有添加維生素D3 和鎂鋅銅錳鈣片,來加強每日的鈣質攝取量。

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

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骨密度

很多復健專家認為,游泳可以幫助復健,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是一種不錯的運動,但是很多的研究都認為游泳對於骨頭的健康沒有幫助,但是根據中央社最新的報導指出,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副教授黃滄海研究發現,游泳可以讓骨頭組織對抗外力的能力增加,使骨頭不容易斷裂。(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RoxRox。)黃滄海教授表示,過去的研究都認定游泳對骨骼健康沒有幫助,甚至不利於骨質密度(BMD)及骨質含量(BMC),但是較高的BMD 和BMC 是否等於骨骼健康,沒有還是明確定論。很多骨密度值正常的人,一樣會發生骨折,這表示骨密度和骨含量不完全代表骨頭是否健康。黃滄海教授表示,他已經利用大鼠進行游泳增益骨頭韌性的研究,結果是游泳可以讓骨頭不容易斷裂,而且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所發行的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期刊上。黃滄海教授用雄性大鼠當做實驗對象,每天1小時,每週5天,持續8週讓大鼠進行游泳訓練,結果發現到游泳訓練後的大鼠,體重、肌肉、股骨質量及尺寸都變輕變小,BMD 和BMC也變低;但是游泳訓練後的大鼠,股骨可承受更多的變形,吸收較多的能量,讓骨頭不容易骨折。黃教授強調,目前只是初步成果,是否適用於人類,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但游泳不只對骨骼健康有幫助,對心血管、氣管及復健也有助益,是一項很棒的運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