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識感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病識感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快,難免因壓力而各種情緒問題,但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下,除了影響身體產生如腸胃疾病、頭痛,也可能衍生影響日常生活的行為模式。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舉例,例如慮病症,就與強迫症有類似的心理過程,但卻缺乏病識感,因為患者主觀強烈相信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並為此勞心勞神。以下為原書摘文:

文靜女突然自信好辯 躁鬱症作祟?

文靜女突然自信好辯 躁鬱症作祟?#病識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5歲的秀秀原本內向文靜、不善言辭,最近同事發現她變得能言善道且好辯,想法和話題轉換很快,言談中她常說精神很好,不太需要睡覺,而且不想浪費時間睡覺,因為有好多計畫和想做的事。同事間開始耳語秀秀生病了,主管意識到秀秀無法專心工作後約談她,秀秀下班回家想到主管的責難便對家人大發雷霆,「我只是比較High,那是因為我心情好啊!心情好有錯嗎?怎麼叫我去看醫生?說什麼我有躁鬱症?」家人深怕回應不當會引起秀秀更大情緒反應,只能傾聽,也對於秀秀近來的行為和情緒變化感到驚慌。煩躁≠躁鬱症 躁鬱症初發年齡20~30歲或許有人會將上述案例歸因為壓力所導致,但壓力很主觀,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壓力和情緒放在同一個天平上衡量,不過肯定的是,情緒方面的問題,通常不會只憑一次或偶發的情緒狀態就論定其罹患躁鬱症、憂鬱症或焦慮症。壓力大是現代人普遍的心聲,倘若缺乏正向調適能力或技巧,的確可能引發各種身心反應,如焦慮和憂鬱情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腸胃不適及各種疼痛症狀等。有些人未必能覺察自身身心反應,而沉浸於負面的情緒反應中,常抱怨「好煩」,或者在面對情緒煩躁的親友時,也常會稱對方有「躁鬱症」,但心情煩躁=躁鬱或躁鬱症嗎?實際上,煩躁是一種焦慮、焦躁不安或者憂鬱的情緒反應;而躁鬱症是指躁狂和憂鬱的交替或混合發作,因此,不能混為一談。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會呈現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時至今日真正的病因仍不確定,但較常被提及的因素包括家族遺傳、腦內化學傳導物質失調、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多重成因彼此又會交互影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躁鬱症初發的平均年齡為20到30歲,但在20歲之前,病人可能就有輕微的情緒波動與症狀表現,但因程度尚輕微而未被特別留意。躁鬱症分躁狂和憂鬱期 是周期性疾病如何辨識躁鬱症?可由躁狂和鬱期症狀來辨別,躁狂階段的症狀:情緒高昂、精力充沛、過度興奮、容易生氣、好爭論、易與人起衝突、自我膨脹、誇大、過度慷慨、睡眠需求減少、話量增加(滔滔不絕)、意念飛躍、活動量增大、注意力分散、盲目的投資或採購等。憂鬱階段的症狀:情緒低落、沮喪、活動力降低、疲累缺乏活力、對任何事缺乏反應或興趣、睡眠與飲食習慣改變、體重改變、負向的認知、自責、不當的罪惡感、自殺意念或企圖等。躁鬱症患者在發病之初,前述症狀或許還不嚴重,此時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察覺有異狀時,就必須多加留意,並應至設有精神科或身心科之醫療院所尋求醫療諮詢與協助。患者若是急性發作階段,前述症狀之嚴重度增加,常會有性格丕變,讓身邊親友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此時仍須依靠藥物才能有效緩解症狀,故及早就醫仍為上策。缺乏病識感自行停藥 往往是復發主因現今躁鬱症已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只要定期就醫及規則服藥,通常可改善症狀或減少復發次數,病情穩定時跟一般人無異,大多數患者仍可穩定的生活,維持工作、課業、社交等功能。然而躁鬱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往往是疾病復發的主要因素,常認為自己沒生病,或因為症狀改善了而自行停藥,這麼一來很容易疾病復發,且發作的嚴重度易逐次加重,藥物的療效也會變差。所以,切勿自行減藥或停藥,若有疾病或藥物的疑問時,應提出與主治醫師共同討論。 除藥物治療外,也可輔以心理治療、建立規律作息、飲食習慣及運動等方法,降低復發的可能性。更要給予躁鬱症患者心理社會支持,家人及朋友的支持、陪伴及鼓勵往往能成為躁鬱症患者的精神支柱,或許是默默地陪伴、傾聽、陪同戶外踏青、尋求宗教、參與病友團體等,不外乎都在協助躁鬱症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及病識感,以預防復發及穩定生活。

嘴破腫塊口腔癌病人初期常無病識感

嘴破腫塊口腔癌病人初期常無病識感#病識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和國民健康署於107年12月公布之癌症登記資料,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約有7千名新發生個案、3千人死於口腔癌;其中男性佔所有發生和死亡數約9成。資料顯示口腔癌病人中有9成有嚼檳榔習慣,而吸菸及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對國民健康之危害甚大。世界衛生組織更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檳榔本身常見的添加物像荖藤、荖花或石灰,其中亦含有黃樟素,也被證實為致癌物。衛生署邀請民眾一起來參與戒除檳榔愛惜健康。一名40歲男子因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接受口腔癌篩檢時發現口內有不正常的腫塊,經切片後確診為「鱗狀上皮癌」,也就是「口腔癌」。經醫師手術治療後已順利出院,而且幸虧發現的早為初期口腔癌無須接受後續放射線及化學治療,且不影響外觀,但仍須門診追蹤。資料顯示,嚼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風險高於一般民眾28倍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張敏德表示,菸品中的尼古丁會破壞口腔的免疫系統、誘導細胞產生有機體突變可使癌細胞快速增生。目前奇美醫學中心於門診區設有快篩站,若是有菸酒檳榔等習慣史,滿30歲者皆可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或是透過健康檢查及相關社區活動之參與,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即可免費參與此項活動。口腔黏膜篩檢由受過訓練的醫師在充足的光源之下以直接或間接目視的方法,完整的對口腔黏膜做檢查,所需時間僅需幾分鐘左右,且受檢者並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檢查前請病人注意在一星期內勿有嚼食檳榔之習慣,避免因為檳榔黏膜症導致醫師檢查不易,此外也希望病人應將口腔內活動假牙移除後再行檢查可做出更清楚的結果。發現病灶與及時接受治療口腔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口腔癌病人常常在發生初期因為沒有意識到罹患癌症而當成嘴巴破皮或牙齒感染自行服用成藥,或是確診後因擔心手術而嘗試偏方或自然療法因而延遲就醫甚至造成不幸的後果。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出早期(第0-1期)發現病灶與及時接受治療口腔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臨床的研究也顯示:早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7成以上,但如果延宕病情拖到第3期,存活率僅5成5。張敏德醫師建議,若民眾有以下的症狀,須趕快就醫進一步檢查:(1)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頸部發現腫脹和硬塊、口腔黏膜表面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兩星期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腔附近部位有麻木或疼痛、口腔內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出血、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和牙關緊閉等症狀。(2)咽喉癌常見的症狀:咽喉異物感或疼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頸部腫塊和久治不癒的咳嗽或咳血等症狀。若發現有口腔黏膜異常請按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及定期回診。

潛藏身心疾病 揭秘病識感4等級

潛藏身心疾病 揭秘病識感4等級#病識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我家人好像有些身心狀況,但覺得自己沒病不去就醫。」,許多身心科醫師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患者缺乏病識感,家屬常苦惱不知如何協助他就醫。病識感分4種等級 提升有助治療與協助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醫師表示,個案對於自己「有病」或「沒病」的認識,以及對待自身疾病的態度稱為「病識感」,將影響其就醫態度。一般人生理病痛會想就醫診治,但許多時候當心理疾患時,就常被忽視或逃避。病識感可以分為4個等級,(1)缺乏病識感:完全否認自己生病,也不認為需要接受治療;(2)部份病識感:承認自己有症狀,但歸咎於其他原因,不願意接受自己生病,也可能不願意接受治療;(3)理智病識感:理智上承認自己生病並需要接受治療,但情感上還無法接受,對於治療的動機較弱與被動。(4)情感病識感:承認自己生病並需要接受治療,且情感上能接受,較願意積極尋求治療與協助。病識感和個案本身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認知功能,甚至疾病本身的症狀都有相關。當個案處於「缺乏病識感」或「部份病識感」的階段,家屬就會苦惱如何讓病人了解自己生病,如何提升個案的病識感。用同理、溫情的態度回應病患粟寧醫師建議,家人協助個案提升病識感,可以從個案的角度出發,了解個案內心真正在乎的是什麼。讓個案注意到自己的價值觀和目前行為的落差,多用同理、溫情的態度回應,少用質問、比較、講大道理。讓個案相信,只要自己願意開始,一定有機會能改變、進步。將身心疾病視為一種能治療的慢性病,主動與身心科醫師好好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包括藥物與配合藥物的心理治療),不輕易採取非正統醫療,就可以將疾病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降到最低。

非老人專利!高血壓年輕化 壓力、飲食所害

非老人專利!高血壓年輕化 壓力、飲食所害#病識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誰說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在現代的社會裡,隨著高壓生活、不正常的飲食及作息,使得文明病「三高」如影隨形,不但患者人數持續攀升,就連罹患高血壓者更突破了430萬人,且在年齡層上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此,小兒科張金石醫師表示,在診間上就曾遇過22歲的年輕患者,原本他只是因為氣喘定時回診,孰不知在某次檢查下,才意外發現罹患了高血壓,且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竟然高達103公斤,因此,便囑咐他先從降低體重、多運動來控制血壓,結果經過一個月後,絲毫不見改善,才開始服用藥物,而目前血壓狀況控制良好。高血壓患者 罹腦中風率為常人2.8倍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資料指出,高血壓患者五年內罹患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9倍、2.8倍以及1.7倍,但雖然如此,目前普遍民眾對高血壓仍處於冷感的狀態,往往也因為這樣而延誤治療,特別是年輕人,張金石醫師表示,近年來飲食習慣西化、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缺乏病識感等情況下,患者人數才會比2年前增加近七成左右。因此,提醒民眾只要收縮壓高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90毫米汞柱時,就要盡速就醫檢查,一旦確診後除了要依照醫師的指示用藥外,也要控制體重(BMI值18.5~23.9間)、均衡飲食(避免高油脂食物、每日不超過2~4克的鹽)、規律的有氧運動(每日40分鐘,每周至少3~4天)以及控制飲酒,才能防止併發症產生。簡單三步驟 自我了解血壓好安心不管如何,萬病之源「高血壓」總歸一句就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為了避免它上門,中華民國醫師公會蔡明忠秘書長表示,只要透過簡單的三步驟來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時時保持平穩,如此一來,就能永保健康之本:1)評/評估家族病史、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等,只是身體質量BMI值超過27、每天運動少於3次、久坐型、食用高鹽高鈉食品、飲酒等是高血壓潛在的高危險因子。2)量/建議25歲以上的民眾,每天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幫助自己了解狀況。3)診/若發現血壓異常,應盡速就醫檢查,以免錯失最佳時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