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

省錢也顧營養!專家建議喝豆漿、吃時令蔬菜

省錢也顧營養!專家建議喝豆漿、吃時令蔬菜#豆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民生用品漲風吹起,據調查顯示,上班族家庭主要開銷來源,第一名為伙食費占比高達八成,有鑑於國小學童正值發育期,五穀根莖、豆魚肉蛋、蔬菜水果等營養來源缺一不可,營養師建議家長不妨可多選擇豆漿、當季當令蔬菜等多元飲食,不僅均衡營養更可省荷包。林口長庚醫院姜倩玲營養師表示,不少食物營養價值多元外,其實價格也很平實,建議家長可搭配攝取。以蛋白質為例,黃豆被譽為「菜園裡的牛肉」其優質蛋白及大豆卵磷脂等營養多元,就是非常適合孩童攝取的食物之一。且有鑑於不少孩童常以含糖或碳酸飲料當早餐飲料,營養師也建議家長應鼓勵孩童早餐多喝豆漿。豆漿不僅營養豐富多元,價格更平實。每天一瓶20元、450ml的豆漿為例,國小學童若每天喝一杯豆漿,相較於同樣優質蛋白量的鮮奶,不僅同樣是優質蛋白、多元營養素,每個月還可省下近六百元,家長不妨增加豆類攝取,此外同時搭配魚肉類,可兼顧營養還可幫助家長省下不少支出。除選擇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外,也要注意原料製成,尤其是選擇外型飽滿、色澤金黃、日曬超過五個月的非基因黃豆製造,且大豆蛋白、卵磷脂、異黃酮等含量豐富的豆漿。以便利商店、超市為例,豆漿的運送過程全程冷藏,加上營養標示明確可供參考,也較不會發生豆粉製作營養灌水的問題,是家長在購買豆漿時兼顧安全與健康的選擇。蔬菜水果類的部分,姜倩玲營養師也呼籲家長不妨多購買當季當令的蔬菜水果,不僅新鮮保留營養價值,價格相較之下也比較便宜,如冬天盛產高麗菜、菠菜、番茄等;夏天空心菜、小白菜、莧菜類;五穀根莖的部分不妨以含維生素E及葉紅素的南瓜、番薯代替米飯,都是很好的做法。

豆漿可降低脂肪肝 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豆漿可降低脂肪肝 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豆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編譯)雖然日前傳出有人喝豆漿罹癌,但是豆漿的好處仍然很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小組發現,黃豆當中的大豆蛋白(在豆漿跟豆腐當中都存在)可以減少有害脂肪在肝臟當中累積,進而保護肝臟機能。研究負責人陳洪(Hong Chen,音譯)表示,這項研究意味著喝豆漿將可以改善脂肪肝的情況。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胖瘦兩組,分別餵食豆漿、牛奶,結果發現瘦老鼠的三酸甘油脂沒有多大的變化,喝牛奶的胖老鼠也一樣沒有多大變化,但是喝豆漿的胖老鼠體內三酸甘油脂減少了20%。陳洪表示,三酸甘油脂是形成脂肪肝、新血管疾病的其中一項元兇,所以如果能夠降低三酸甘油脂,或許能夠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形成,讓肝臟能夠正常運作。陳洪博士認為,這應該是大豆蛋白幫助肝臟修復一個很重要的代謝機轉,讓三酸甘油脂能夠順利地被代謝掉,所以才會出現三酸甘油脂指數下降的情況。陳洪博士指出,這項結果提供一個天然的方法,幫助肥胖的人順利地代謝掉肝臟內有害的脂肪,減少肝臟的負擔,保持肝臟功能的完整。

美研究:葡萄乾、豆漿可預防高血壓

美研究:葡萄乾、豆漿可預防高血壓#豆漿

葡萄乾不僅可以當點心吃,還可以預防高血壓?一項美國心臟病學會的研究報告指出,葡萄跟除了可以抗氧化,還可以幫助降低血壓,研究人員認為葡萄乾能有這樣的功效是因為葡萄乾中鉀含量高,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黃豆也具有降血壓的較果。不過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表示,葡萄乾食用過量對身體會帶來負擔,葡萄的的熱量高,想要抗氧化、降血壓必須適量食用。(取自維基百科,作者Scott Ehardt)路易斯維爾代謝與動脈粥狀硬化研究中心進行一項葡萄乾效益的研究,讓46位為血壓偏高的高血壓患者一日攝取三次60顆的葡萄乾,連續幾週下來,患者的血壓數值降低,原因應是葡萄乾中含大量的鉀,鉀則是被公認為具降血壓功效。另一項關於黃豆的研究,發現每日攝取2.5毫克的大豆異黃酮就能讓血壓明顯降低,而一杯豆漿則含有22毫克的大豆異黃酮,預防高血壓每日喝一杯豆漿就行了。針對該項研究,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則表示,蔬果中有多種的植物化學物質,不僅有助控制血壓、血脂,更可抗癌、抗氧化,但是這項研究並沒有提及受試者其他的飲食條件,且若是每日攝取180顆葡乾,將當於600多大卡,攝取的熱量恐過高,醫師提醒,攝取食應著重「多元」以及「均衡」的原則,並且應減少攝取肉類等飽和脂肪。

豆漿、糙米漿哪個好 專家自有見解

豆漿、糙米漿哪個好 專家自有見解#豆漿

近來飲品吹起復古風,網友針對豆漿與糙米漿的健康訴求進行熱烈討論,民眾不免要問到底哪個好?營養師指出,豆漿有優質蛋白,是學童健康成長、上班族維持基礎代謝很好的營養來源;而糙米漿中的糙米與花生提供極佳的飽足感,尤其對一整天耗體力及腦力的業務人士、服務業、中重度勞力工作者來說,不失為想要吃飽又吃好的飲品選擇。同為老祖宗智慧傳承的健康飲品糙米漿與豆漿,但其實營養價值極為不相同。楊承樺營養師指出,由黃豆磨製而成的豆漿富含優質蛋白、大豆異黃酮、卵磷脂、維生素等多元營養素,是可以協助上班族補充平日外食飲食失衡極佳的營養飲料。相較於多元營養的豆漿,糙米漿就是飽足感飲料的最佳選擇。楊承樺營養師指出,市面上不少是販售以白米為原料的米漿,而糙米漿顧名思義主要成份是糙米與花生。不同於白米,糙米在維生素、菸鹼酸、鎂的含量都優於白米。此外,花生所含植物性蛋白質達25%在堅果類中屬於相對高的比例,而花生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協助延長飽足感且無膽固醇,糙米與花生的組合是方便快速提供活力及活動量較大者可滿足飽足感的選擇之一。從事業務工作的劉先生指出,時間就是金錢,雖然沒有時間吃飯但要保持工作的體力,常常選擇可以快速獲得飽足感的飲品果腹,像是糙米漿就能快速補充體力就可以馬上開始工作。有鑑於不少上班族求快速與購買便利性,就會選擇到超商購買食物果腹。營養師指出,糙米漿與豆漿有各自的營養價值,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上班族若想要快速吃得飽,不妨購買一瓶營養又衛生的糙米漿,也可以與豆漿混搭喝出新口味。

為減肥把豆漿當水猛喝 小心痛風

為減肥把豆漿當水猛喝 小心痛風#豆漿

豆漿熱量低,營養價值也頗高,因此許多人把豆漿當成減肥聖品,拿豆漿來控制熱量減肥,不過可千萬不要把豆漿當成白開水猛喝,因為日前一名五十多歲體重七十公斤左右的女性就是聽朋友說豆漿可以減肥,之後每天將豆漿當白開水猛喝,沒想到一連喝了一個星期左右,突然出現腳痛問題,就醫檢查後,竟發現罹患痛風,後來這位患者停喝豆漿,痛風症狀也就減輕不少。(照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GeeJo)這位女性過去完全沒有痛風病史,竟因為把豆漿當開水喝就罹患痛風,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林兆啟表示,豆漿算是中普林食物,雖然因為熱量低,可幫助減肥者控制熱量,但不宜天天喝,因為攝取過多富含普林的食物,會使體內尿酸合成量增加,當血液中的尿酸值升高,就會引發高尿酸血症,而容易有痛風現象。林兆啟醫師解釋,當男性每一百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七毫克以上,女性在六毫克以上,便稱為高尿酸血症,如果體內尿酸增加,便可能會有尿酸鹽晶體沉積於組織或關節腔內,進而造成關節急性疼痛,另外像是快速減肥,也容易使細胞大量崩壞,代謝出許多尿酸,增加痛風風險,正常的減重大約一周減去0.5~1公斤左右,根據高雄基督教醫院衛教文章中表示,要避免痛風產生,只要平常養成多喝水的習慣、生活作息正常、保持適當體重、避免暴飲暴食、定期檢驗血液尿酸值等,就可輕鬆預防痛風疾病。

市售基因改造食品 超過6成未標示

市售基因改造食品 超過6成未標示#豆漿

根據電視媒體報導表示,主婦聯盟調查發現,市售108種玉米食品中卻有6成都沒有標示有無基因改造,雖然還沒有直接證實,基因改造食物會傷害人體,但政府沒有限制,標示也不清楚,使得消費者權益受損,購買商品時也無所適從,而電視媒體更指出台灣一年就進口300萬噸基因改造黃豆,用來做成豆漿、豆腐等各種產品,所以我們所喝的一杯豆漿、一碗豆花、或甚至是豆腐都有可能是由基因改造的大豆所製成。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衛教文章表示,基因改造食品是以人為的方法,改變物種的基因排列,通常是將某種生物的某個基因,從一連串的基因中分離,再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例如,科學家看中了一種北極魚的基因,認為它有防冷凍的作用,於是將其基因分離抽出,再植入蕃茄之內,製成新種的耐寒蕃茄,不過當我們正享受基因改造食品所帶來的好處時,也擔心這種改寫自然生命密碼的技術,是否會生產出對身體有害?談到所謂安全性,目前仍有諸多的爭議,事實上,目前唯一確定的是,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的危險」,不過現階段仍然無法斷言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與否。基因改造食品有哪些?在台灣,基因改造食品是存在的,例如:沙拉油、醬油、豆漿、豆干、豆腐等各種黃豆製品,以及玉米油、玉米片、麵包、糕點等,各種含有玉米成份的製品都可能含有基因改造成份,且經過基因改造的蔬果,外觀與一般蔬果沒兩樣,消費者很難辨識出來,一般來說,標籤上的資料會指出有關食物是否含有基因改造成分,不過,在台灣,目前由業者自行決定是否標示,根據法令規定,以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為原料的食品,應標示基因改造字樣,至於未標示非基因改造的食品,是真正屬於非基因改造食品,還是業者未誠實標示,民眾在選購時很難判斷,若要避免購買到基因改造食品,可選擇至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及有機商店等。基因改造豆腐盡量少吃! 恐含「蛋氨酸」會引發動脈硬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55營養師籲:果汁不是100%原汁 易肥胖危害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417未來可能的毒害,基因改造食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698

豆漿可代替牛奶部分營養素 對身體也更好

豆漿可代替牛奶部分營養素 對身體也更好#豆漿

喝牛奶變貴了,國內鮮奶價格近期調漲,讓許多民眾吃不消,平面媒體報導指出,根據營養師的表示,若覺得鮮奶太貴,可選擇鈣質含量差不多還擁有更多營養素的奶粉代替,且連鎖量販店公關表示,目前奶粉並未漲價,近期內也沒有漲價打算。根據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在網路衛教文章上建議,在牛奶喊漲這段期間,其實可以用豆漿來取代,且豆漿營養價值含量一點也不輸給牛奶,營養師趙強說明,蛋白質是腦細胞組成的主要物質,也是身體製造神經傳遞物質的原料,早餐一旦缺乏蛋白質,恐造成學童在課堂中呵欠連連、精神不濟,影響學習上的注意力與記憶力,甚至造成反應遲緩,影響腦部發展。豆漿的價格只有牛奶的二分之一,但是營養價值含量相當高,不只富含植物性蛋白,更含有如菸鹼酸、卵磷脂、鐵等多元的營養素,可幫助神經系統的健康、腦機能的運作。花蓮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也表示,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及優良蛋白質,如果不敢喝的人,可以用喝豆漿或吃豆腐來代替,都可以補充到相當的鈣質量,若是年紀大的長者,因為不需要多餘的油脂,建議選擇脫脂牛奶,文章中也提到,其實我們一般人一天並不需要太多蛋白質,現代人容易胖就是因為油脂、蛋白質攝取過量導致,因此營養師表示,均衡飲食就是身體健康的關鍵。鮮奶的營養價值比保久乳高?  專家:營養價值一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20政府美意補助貧童喝牛奶 但專家對牛奶的營養價值卻有驚人見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38含DHA的奶粉喝了聰明?專家:母乳的DHA更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30

腎結石患者不能喝豆漿? 適量喝沒問題啦!

腎結石患者不能喝豆漿? 適量喝沒問題啦!#豆漿

許多人的早餐都會來上一碗豆漿,且豆漿富含維生素B1、B2、B3,以及鐵、鈣等營養素,很多大人小孩都愛喝;不過大陸健康網站指出,若豆漿的草酸鹽和腎臟中的鈣結合,會使腎結石擴大,因此腎結石的患者不宜喝豆漿,此外,豆漿還會導致痛風、脹氣,所以痛風患者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能喝。署立台東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維愷表示,腎結石患者還是可喝豆漿,不要喝太多就好,大陸網站的報導有些誇張。許維愷醫師說,會引起腎結石,主要是水喝太少、吃太鹹以及偏食造成,其中水分攝取不夠、吃重鹹是最主要原因;他說,除了腎結石患者,一般人喝豆漿也必須適量,不要喝太多就沒問題。為恭醫院營養師彭雪雲說,一般會建議腎結石的患者多喝水,才能讓體內的廢物經由尿液排出,腎結石的病患並非完全不能喝豆漿,而是要少喝。此外,擅長肝膽腸胃科的開業醫師陳俊峰指出,胃不好的人確實要避免喝豆漿,因為豆漿含有一種酵素抑制的物質,會影響消化功能,因此腸胃不好的民眾,最好不要喝。至於豆漿喝太多會引發痛風嗎?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蔡玲貞營養師表示,這其實是一般人的誤解,黃豆是「植物性」普林食物,且豆製品所含的普林量其實不高,研究證實除非是急性發作期,否則即使痛風患者還是可以適量攝取,每日攝取約2份豆類製品(約480cc豆漿),不但不會誘發痛風,還可以協助降膽固醇、降血脂。另外大陸網站提到,紅糖中的有機酸與豆漿的蛋白質結合後,會嚴重破壞營養成分。新光醫院營養師謝宛青表示,一般人本來就不會在豆漿中加紅糖,該則報導之所以提到這點,應該是想強調有機酸會阻礙人體吸收蛋白質,而非著重在不能加紅糖,其實酸性食物中都含有機酸,雖然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但不見得有害健康。●別以為早餐有吃就好 五種搭配恐加速衰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627●減重變年輕 熟齡族多攝取植物蛋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292●健康不發胖 營養師教你無負擔吃火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63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