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量

降洗腎併發症 APP幫你聰明控水量

降洗腎併發症 APP幫你聰明控水量#運動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洗腎患者對於每日飲食、生活習慣都要多上心,只要一點差錯都可能導致嚴重負擔。台灣洗腎人口超過8萬人,病人進行血液透析時有5%~30%會因為水份攝取過多、脫水速度快,而發生透析中低血壓,嚴重恐導致意識不清、休克。臺北醫院提供洗腎病人一款專門測量生理狀況的APP,讓患者能輕鬆管理飲水量、血壓血糖及運動量。腎臟APP能透過血壓、血糖輕鬆達成健康管理為幫助腎友提昇自我照護能力及生活品質,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主任吳明燦跨團隊成立品管圈「愛腎圈」,利用「腎友小天地」APP,讓病人能透過血壓、血糖、體重的紀錄系統,及飲水量、洗腎週期提醒、運動與營養指導等管理工具,輕鬆達成自我健康管理的目標。洗腎前會告知建議飲水量李淑慧護理長表示,APP於洗腎會於洗腎前一日會自動提醒,紀錄各項生理狀況的曲線圖,也會跳出醫師依腎友乾體重而建議的一日飲水量,並提供飲水容量杯對照圖、含水量低的飲食製作,幫助腎友於飲水量提高警覺。李淑慧護理長提醒,腎友洗腎時水份過多,引發併發症的機率相對增加,例如意識變化、虛弱、引發呼吸急促、心臟衰竭、下床後跌倒,甚至可能有休克、動靜脈瘻管血流喪失等危險,引響透析品質及增加照護負擔與醫療成本,因此水份的控管不容疏忽。臺北醫院「愛腎圈」在專業醫療團隊及健康APP的協助下,期待腎友們共同提升健康控管,讓生活品質更加美好。

治好歇斯底里 試試火車顛簸法

治好歇斯底里 試試火車顛簸法#運動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993年初春,下部隊擔任醫官的我被指派為「伙委」,當伙委最辛苦的是一大早必須跟著大卡車去臺南市的副食供應站採買食材。雖然從車頂與帳棚開口灌進的冷風,吹得讓人不舒服,但在軍用卡車裡,我和其他阿兵哥都可以安然入睡,不管車體因路況造成多大的顛簸,每個人都不為所動。「顛簸」是一種治療方式現在回想起來,那種「顛簸」是很好的助眠劑,彷彿母親推動搖籃的感覺,讓人身心安頓。我總如老僧入定般閉目養神,短暫忘記部隊的紛紛擾擾。如果把在軍用卡車內的顛簸說成是一種治療方式,似乎沒有什麼不妥。翻開醫療史,有人和我有相同想法,只是他們製造「顛簸」的交通工具和我不一樣。19世紀,克拉夫特•埃平(Kraff Ebing)及喬治•比爾德(George  Beard)醫師曾經告訴他們的男性病患,可以藉由馬術訓練得到快感及高潮;同一時期的美國醫師更擴大其效能,吹噓可以利用馬術治療陽痿。他們的立論基礎就是一個字─ Vibration,單純地把這個字翻譯成「震動」,似乎無法傳神地解釋那種感覺,所以我選擇用「顛簸」。善用不穩定的晃動 可以達到性高潮馬在路面上行走、奔跑造成的搖擺與震動,對於生殖器的摩擦,是上述醫師們的「治療靈感」。同時代還有醫師將「搭火車旅行」當成治療的手段,因為當時火車軌道及車體動力的設計,搭火車不若現代平穩舒適。如果你要在地廣人稀的美國藉由這樣的交通方式長途旅行,就非得忍受顛簸之苦。有醫師認為這樣的「運動量」比馬術訓練的強度還大,可以好好運用。對上述醫師而言,只要搭火車長途旅行,不管男女,都可以善用不穩定的晃動,達到性高潮,其效果和真實的性愛相去不遠。一位名叫查爾斯•威廉•馬爾喬(Charles William Malchow)的美國醫師,因此出版了一本相關書籍,教導民眾在乘坐火車時,利用不斷變換的姿勢,達到不同的刺激效果。治療歇斯底里 坐姿向前彎書中延伸的觀念揭示,在火車座位上,向前彎的坐姿容易引發女性的高潮,是治療「歇斯底里」的妙方。不過他也警告女性患者,少騎腳踏車及使用縫紉機,可能使得大腿內側過度摩擦而造成手淫的效果,那在19世紀可是不得了的大事。這些人並非歷史上首先主張交通工具可以治病的醫師。18世紀,法王路易十五的首席御醫彼埃爾•西拉克(Pierre Chirac),才應該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人。西拉克在當時以「好醫師」著稱,常能「治療好」王公貴族因尋歡作樂、生活不正常造成的胃痙攣和腹痛。他曾經在羅克舍福爾(Rochefort)發生Mal de Siam(當時叫暹邏痛),即黃熱病(Yellow Fever)時,成功治癒某些病患而聲名大噪,被召進皇宮後,沒多久就成為首席御醫。從前治療腹痛 只要坐上馬車顛簸行走西拉克治療腹痛的辦法,是讓患者坐上經過改造的驛站馬車,其實就是把座位中間挖空,像廁所的茅坑。第一位坐上此車的人是皇宮侍衛長,他光著屁股坐在這輛車上跑了3天3夜。西拉克很有自信地說:「馬車在坑坑凹凹的路上顛簸地行走,可以使他體內因腹痛位移的臟器歸位。」他的方法應該嚇得王公貴族沒人敢喊腹痛了!還好科學昌明,破解了100多年前的古怪理論,否則今日的火車上,不管平時或假日,應該都坐滿曠男怨女或想重振雄風的老伯,而平穩快速的高鐵可能沒有人要搭乘。坐火車背痛 肢體神經易受損這種坐火車的療法並不是真的那麼神奇,19世紀中末期,有很多人向醫師抱怨因為搭車而造成背痛,艾里克森醫師(Erichsen, John Eric)出了一本書《坐火車及其他神經系統的傷害》(On Railway and other Injuries of the Nerve System),探討病人神經系統受傷的原因。為何有這樣的患者出現?因為早期的鐵路系統容易有對撞或出軌的情形。改進安全性之後,意外情形減少,卻仍有顧客向火車公司抱怨身體不適,甚至要求補償。對於這樣的情形,全世界的醫學會議都曾經有激烈的攻防。1886年,德國著名神經學家赫爾曼•奧本海姆(Hermann Oppenheim)就主張,搭火車確實會造成肢體的神經受損;而法國學者尚•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卻認為這些人根本是歇斯底里,身體沒有問題。但真相到底如何?至今沒有令人滿意的解答。(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5成人當馬鈴薯 過年運動量較平常少

5成人當馬鈴薯 過年運動量較平常少#運動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春節將至,在過年期間與親朋好友相聚、歡度佳節時刻,依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在過年期間民眾一週運動時間達150分鐘以上之比例僅占46.5%,與平常比較,有48%的民眾運動量比平常少。今年春節假期6天,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與家人團聚時,也別忘記每天都要快樂動,運動可融入日常生活中隨處進行,並不限於刻意去打球或慢跑等運動訓練,可就近利用社區的公園、健走步道、自行車道等,從事健走及騎自行車等活動,除了能促進親友間的互動外,還能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鼓勵民眾在春節假期,為自己健康充電,特提供過年生活化運動的撇步:1)全家動員大掃除、除舊佈新迎新春。2)闔家走動辦年貨,健康採購少負擔。3)用團圓飯後,歌舞過新年。4)走春拜年,好運到。5)三五好友敘舊,打場球。6.)家出遊踏青,增情感。7)力行每日一萬步,新年新生活。每天動一動 促進心肺功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憂鬱和失智的風險,也能強化肌肉和骨骼,減少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更能幫助控制體重。國民健康署也鼓勵民眾春節快樂動,為了自己的健康,在新的一年訂定規律運動目標,揮別靜態生活迎向健康人生。

孩子運動量不足 應增加體育課時間?

孩子運動量不足 應增加體育課時間?#運動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科技發達,也相對產生許多「宅小孩」,各位家長,你家寶貝的一周運動量足夠嗎?根據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透過體育課,孩子每天能增加23 分鐘的體能活動時間。雖然,23分鐘看起來不算長,然而卻能夠達到專家建議每日運動量的三分之一。根據2008年美國政府所頒布的體能活動指引中的建議:年輕人每天至少要運動60分鐘。然而,該年所發表的研究卻指出,在年齡介於 6到11歲的孩子中僅有百分之42符合要求,而符合建議標準的青少年比例更只有百分之8。研究者指出,將學校裡每日的體育課、課間活動時間以及通勤到學校的運動量總合起來可以增加孩子58分鐘的運動量。要讓孩子符合美國政府在體能活動上的需求,每天上的體育課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認為,相較於美國由於台灣生活空間相對狹小且課業壓力更重,因此國內孩子符合該運動標準的時間可能會更低,但是國外的研究不一定符合國情,我們應該參考教育部、體育署的相關統計,了解孩子所需的建議運動量,再著手進行改善,其中,家長和校長則必須多以身作則,在學校,校長必須確保體育課的時間充足、不被任意調動;在家中,家長如能善用飯後或是周末時間,帶領或引導孩子們運動而不是整天看電視上網,則是最重要的。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此研究其實提醒我們細算日常生活中的運動時間,現代人常常以忙碌為由沒進行任何運動,但若為了減重、降血壓、增加肌力、增加好心情及去除憂鬱的感覺,甚至預防疾病…等需求,而想運動時,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作息,當中有些空檔,隨時讓自己動一動,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或大費周章。如果孩子從小養成利用片段時間運動的習慣,更是受益無窮。(照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想增加孩子運動量 父母陪同效果更大

想增加孩子運動量 父母陪同效果更大#運動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希望孩子不要宅在家,想要增加孩子運動量?那父母們自己必須多加運動才行。這是由發表於<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此研究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鼓勵父母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兩千步來增加運動量。整個過程皆以計步器追蹤。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當母親多走一千步時則孩子們會多走一百九十六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本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特別明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孩子多運動,不如就陪他一起,運動不管對我們的身體或心理都會有幫助,他以自己為例,有時候他會利用空閒的傍晚和孩子一起慢跑或是去游泳,共同設定一個目標,不管是跑3000公尺還是游1000公尺,讓兩人一起達成,甚至鼓勵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就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好方式,而運動時的談天,更是改善家庭溝通問題的有效潤滑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會幫助產生好心情已經有許多研究証實的,董氏基金會在2011年進行的「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得知,當受訪學生的父母常運動者,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且達顯著,這呼應了本研究,父母的運動習慣也會帶動孩子。另外,發現有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也已証實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幫助人們產生愉悅感,這都提醒我們對於運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5成男員工過重 7成運動量不足

5成男員工過重 7成運動量不足#運動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上班族一天大半的時間,不是坐在電腦前就是超時工作和久坐不動,很容易變成「職場不動族」!當新陳代謝變慢、飲食攝入增多以及活動量減少時,就讓肥胖有機會找上門。肥胖儼然已成為職場上班族重要的健康問題,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00年全國職場健康調查,發現5成以上男性職場員工和2成以上女性員工有過重或肥胖情形,以及根據之前報導有超過七成員工運動量不足。根據調查,僅22.4%員工表示,公司有辦理相關課程活動,其中表示公司有辦理體重控制相關課程或活動的受訪員工,最近三個月內曾參加過公司舉辦的體重控制相關課程或活動依序為:體適能運動、運動會、營養與體重控制,而表示都沒有參加過者約佔59.5%。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將肥胖症列為「慢性疾病」, 依WHO資料顯示,過重及肥胖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壓、賀爾蒙異常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骨關節炎、痛風、乳癌等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及死亡率也較高。因此,國民健康局建議成人BMI值應維持在18.5 kg/m2≦BMI<24 kg/m2之間,以及腰圍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以擺脫慢性疾病威脅。同時,國民健康局也呼籲職場應積極推動健康體重管理活動,在推動的過程中,老闆的宣誓承諾、支持性環境的建立、內、外部資源的運用,以及全體員工的參與都是體重管理缺一不可的要件。

不動又吃太好 年輕人罹心血管病變多

不動又吃太好 年輕人罹心血管病變多#運動量

「六十八歲的老翁,睡覺醒來突然中風了!」這是在寒冷的冬天裡最常見心血管疾病。由於人體的血液循環較差,加上能量及氧氣的需要量增加,便使得原本功能不佳的血管更加「滯礙難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自然也就跟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包含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容易遺留身體功能殘障,造成生活自理及工作生存威脅,及整個家庭的負擔。阮綜合醫院高血壓衛教師吳曄薰表示,一般而言中、老年人最難逃這類疾病的糾纏,但隨著生活形態改變(運動量減少)及生活飲食的西化(高脂肪),有愈來愈年輕化的傾向。男性在45歲後要特別留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女性則因為有女性荷爾蒙可以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因此通常在停經後才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是動脈硬化的促成因子,因為血壓過高會促使動脈硬化,導致腦出血及腦栓塞;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血糖偏高,會使心血管提早硬化,引發心臟、血管的問題。除了疾病因素外,家族遺傳、體質及肥胖等。膽固醇中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或三酸甘油酯過高的患者,易形成血管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然而高密度膽固醇本身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因此提高高密度膽固醇 (建議維持40mg/dl以上),就保護了心血管。另外值得提醒的吸菸族,尼古丁已證實會加速血管粥狀動脈硬化,也呼籲癮君子戒菸。

北市半數壯年族運動不足 小心惹病上身!

北市半數壯年族運動不足 小心惹病上身!#運動量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5成的25至44歲壯年族運動不足,每週運動未達3次,每次30分鐘且有流汗程度,長期處於坐式生活型態及運動不足,要小心慢性病悄悄上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調查結果發現,25至44歲壯年族群的規律運動比率僅5成(50.8%),相較於青年族(61.6%)、中年族(65.8%)及老年族(71.4%),壯年族明顯運動不足。經分析未能達到規律運動的障礙因素依序為:沒時間、沒毅力、沒伴。游麗惠表示這項調查結果得自該局在民國98年8月5日至10月28日委託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鄭惠美教授針對臺北市15歲(含)以上至69歲(含)以下民眾的問卷調查。該調查抽取臺北市449里每里1至3個家戶之現住人口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共回收1,516份有效問卷,25至44歲的壯年族群樣本共605份(佔39.9%)。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缺乏運動者與經常運動者比較,缺乏運動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增加1.5至2.4倍、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增加2至4倍、罹患大腸癌的機會則增加2至5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還沒有建立運動習慣的民眾,可以「健走」來增加身體的活動量。「健走」是生活中最基本、簡易、安全且經濟的運動,也是世界上公認最完美的運動。「健走」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肺功能,還有紓解壓力、控制體重、延緩老化等許多好處。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理教授彭雪英建議民眾將運動習慣導入生活中,只要維持動態的生活不需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只要有空,無論是在家裡或是辦公室,都可以隨時進行簡單的居家或辦公室運動,做到「運動健康化且生活化」,帶動持續性與規律性的運動,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    衛生局表示為讓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透過社區健康營造組織,目前臺北市成立之社區「健走教室」已突破70個,以定時定點帶動社區、職場、民眾體驗健走的樂趣,目前約有2,194人已加入健走的行列。衛生局製作輕鬆學健走DVD,教導正確健走技巧及暖身運動,民眾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業務資訊/文宣品及出版品/影音短片,網址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386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