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攝氏二度:如何替地球退燒?
多年以來,歐洲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及美國提到,應該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不得比十九世紀中期時高出攝氏二度,或華氏3.6度。這個攝氏二度的數字,是如此常在國際氣候談判中被提及,如:2009年於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15, COP15),就不斷祭出這個數字,因此,你應該會認為,這是一個被科學家公認的數字。
但這並非事實。幾乎全世界的科學家都一致同意,任何的溫度上升都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干擾。即便是我們已看到的、上個世紀所增加的攝氏一度,就已經導致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乾旱與熱浪增加、改變了生態系統、令格陵蘭島與其他地方的冰層融化,以及諸如此類等等。
不過,我們知道,攝氏二度的門檻並不是什麼神奇的分水嶺,並不是說如果維持在這個門檻之下,一切就會很美好,如果超出了這個門檻,就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對世界上的某些地方來說,如:小的島國,在溫度還沒到達上升攝氏2度的門檻前,就會面臨危險。在哥本哈根召開的那次談判中,有些國家提出了將目標設定在攝氏1.5度。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些地方,就算溫度上升2度、3度、或甚至4度,也可能並不是大災難。
我們總是會有機會到達所謂的「臨界點」,到了那個點後,某些真的很糟的事情就會開始發生,而且不可能會停下來。對於要達到何種暖化程度才會出現臨界點,目前還沒有一致的看法;不過,科學家的確認同,當地球越來越溫暖時,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險就會不斷增加。截至目前為止,攝氏2度是國際公認的減量目標,不止是歐盟、美國等與開發中國家都同意此目標。
因此,攝氏2度只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雖然並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當第一次提出攝氏2度時,就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從那時候到現在,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又連續成長了3年,大氣層中有著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這將會是一個更難達成的目標。若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的能源生產方式與工業運作模式都必須大幅改變。每過一年,隨著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與全球溫度的上升趨勢,這個目標就變得更遙不可及。
「增溫不超過攝氏二度」是IPCC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的建議。許多人都同意,比起完全沒有目標,選擇一個目標是比較好的。這就像醫界對膽固醇值的共識一樣。醫生的建議是,一個人的總膽固醇量不應超過200,但並不能說如果你的膽固醇量到達210,就會得到心臟病。當然,就算你的膽固醇維持在190,也無法擔保就健康無虞。醫生所知道的,是當你的膽固醇越高時,健康風險就越大。
(本文作者/美國氣候中心)
(摘自/氣候變遷的關鍵報告/大是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