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NExTHope』全台病友總動員 長存鬥志抗NET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響應11月10日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日 (NET awareness Day) 」,號召病友總動員一起站出來接受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個特殊的癌症,除了腫瘤生長會引起疾病負擔外,因腫瘤分泌的荷爾蒙,會造成患者發生臨床症狀(如腹瀉、胃潰瘍等),也會產生身心靈不適。有鑑於此,今年癌症希望基金會在神經內分泌腫瘤日前夕,提出『Bring NExT Hope』概念,並宣布將成立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會,期許在抗癌的路上,有更多同路人彼此支持,攜手迎向希望。
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年增400位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3年統計國內癌登資料發現,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點五一,整體疾病發生率在過去12年間增加5倍,預估每年約新增400位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患者。王秀伯醫師表示,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統計,藉由有效的內視鏡相關檢查,可讓8成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腫瘤未轉移前就發現疾病。
現年42歲的王小姐,2年前長期持續胃痛查不出病因,一直到全身健康檢查進一步做胃鏡、大腸鏡後,赫然發現十二指腸有小腫瘤,經醫師診斷判定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幸好提早發現,腫瘤並無轉移,讓她仍然擁有彩色的人生。
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患者長存鬥志抗NET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鄭凱芸助理教授表示,癌症希望基金會於今年度全省舉辦3場神經內分泌腫瘤學習營,針對病友的社會心理議題歸納出3個重點:
1)病友的雷同經驗難尋/因為腫瘤分泌的荷爾蒙不同,難找到生理上的雷同經驗,病人孤單感容易形成。但心理上的疾病適應歷程是相似的,使病友對彼此的支持需求大增。
2)疾病慢性化的長期負擔/神經內分泌腫瘤與其他的罕見癌症一樣,具有慢性化的發展特質,病人及家屬都必須學習與此癌發展長久的關係,調適因疾病對身心、經濟及就業困難造成的負擔。
3)與癌長存的鬥志/其他癌別的病人重在與疾病「對抗」的鬥志,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人則是「長存」的鬥志。學習認知「每次的治療都可能不是最後一次的治療」,面對疾病要越「小心」,就能越「放心」,也能讓家屬「安心」。
第5屆神經內分泌腫瘤日
每年11月10日為全球神經內分泌腫瘤日,斑馬絲帶為防治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徽章標誌,以「斑馬非馬」暗喻,提醒醫師、醫護人員及患者當出現相關症狀時,需提高警覺。期望藉此宣導日,提升疾病衛教意識及診斷率,同時鼓勵患者,找對醫師積極治療,勇敢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若欲取得更多衛教資訊,請至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