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者有福!8月健保始給付
2016/8/24(2022/3/15 16:52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陳先生,13年前發現胃腸道間質瘤,以第1線標靶藥物治療近9年,期間曾因為惡化而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並增加劑量,3年前因惡化再次開刀並採用第2線標靶藥,治療1年多再度產生抗藥性,改以第3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至今已經超過2年,讓陳先生回到喜愛的高爾夫球場重拾揮桿樂趣。
年增300例 50%患者會復發
胃腸道間質瘤是僅次於大腸癌、胃腺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台灣每年約新增300個病例,原發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通常採取手術切除腫瘤,不過,仍有50%左右患者會在5年內轉移或復發,若手術切除不易,就輔以標靶治療,今年8月起,通過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晚期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讓患者治療不中斷。
胃痛、食欲不振、摸到腫塊
胃腸道間質瘤發生在腸胃道黏膜下層或肌肉層,也可稱為胃腸道肉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葉俊男表示,胃腸道間質瘤好發於50~65歲之間,男女比例差不多,1/3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其他患者則是因為胃痛、食慾不振、摸到腫塊、甚至胃或小腸出血才發現,發生部位以胃部佔50%~60%,其次小腸佔了20%~30%。
個人化醫療 預測復發風險
葉俊男醫師補充,個人化醫療可以預測復發風險、最適化藥物劑量、適時更換標靶藥物、鑑定復發腫瘤等,並將剛通過健保給付的晚期口服標靶藥物,納入治療規劃,才能接軌治療不間斷,提升患者存活期。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