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治療新紀元!超前部署123預防頭痛不再來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鈞百主任分享,診間有位女性患者,每當壓力增加或情緒不穩,偏頭痛伴隨眩暈感便隨之而來,一發作便劇烈頭痛、頭昏眼花又怕光怕吵,容易站不穩,這時先生就會在身旁攙扶。這樣的狀況親友早習以為常,總開玩笑他們夫妻愛得如膠似漆「黏條條(台語)」。某次回診,該患者夫妻聽到醫師介紹已有預防性治療可改善偏頭痛,先生二話不說就自費讓太太以肉毒桿菌素治療(當時需自費),經過數次治療後偏頭痛大大獲得改善。患者回診時笑著告訴醫師:「現在先生終於不用對我『黏條條』了!」
掌握偏頭痛超前部署123口訣,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楊鈞百主任表示,偏頭痛好發於20至50歲女性,誘發因子包括飲食、情緒、壓力遺傳與睡眠品質等,有些女性也特別容易在月經前後偏頭痛發作。「前一段時間,很多人會因疫情起伏或經濟受創感到恐慌、長時間盯著3C產品、居家上班甚至孩子在家吵吵鬧鬧等所帶來的心理壓力,都容易促使偏頭痛復發。」
台灣頭痛學會為了提升國人對於偏頭痛的病識感,今年特別構思「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楊鈞百主任解釋:「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恐讓頭痛更痛,應儘早就醫治療;要預防偏頭痛可靠3招:1運動、2紓壓及3使用預防性藥物。」期望透過該口訣,幫助有偏頭痛困擾的民眾及早正確就診。
楊鈞百主任提到,只要頭痛反覆發生,持續4至72小時,伴隨噁心、畏光、怕吵等症狀,且越動越痛,即有可能為偏頭痛發作。部分患者礙於疫情不敢就醫,只吃止痛藥緩解,楊鈞百主任提醒,「過度依賴止痛藥就像飲鴆止渴,反而會讓病情惡化。」
止痛藥僅能治標、預防性治療可治本
楊鈞百主任說,如今偏頭痛治療,已不再是消極止痛,還可積極進行預防性治療。健保近兩年已給付多款預防性藥物,包含療效持續1個月的CGRP單株抗體及療效長達3個月的肉毒桿菌素,「這些預防性藥物可針對偏頭痛的機轉,改善頭痛頻率與強度;另一好處則為療效持續時間長,適合疫情期間不想頻繁進出醫院或可為不喜歡每天服藥的患者帶來更多方便性。」
楊鈞百主任呼籲,預防偏頭痛要先避免誘發因子,患者可藉由紀錄日常飲食作息來提醒自己;此外,謹記「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內容,若有偏頭痛問題應及早尋求專治偏頭痛的神經內科,勿過度吞服止痛藥或感冒糖漿,以免頭痛惡化反而影響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