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Omicron「無法清零」專家籲:輕症共存、集中照顧中重症

認清Omicron「無法清零」專家籲:輕症共存、集中照顧中重症

2022/5/23(2022/5/23 17:36更新)
回溯2021年5月中旬,台灣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流行,全國實施第三級警戒,當時針對確診者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幾乎是Alpha變異株,傳播力較原始病毒株多增6成。該年7月Delta變異株現身,傳播力更強,成為全世界主流變種病毒,直到11月Omicron變異株出現,年底就取代Delta成為全球最強勢的變異株。

起先,台灣的防疫政策以「清零」為主要目標,隨著疫情持續變化,變異株特性的改變,以及國內疫苗覆蓋率的提升,逐漸從清零走向「共存」。過往台灣在世界堪稱「防疫模範生」,如今踏上與國際相同的共存之路,單日確診數一路飆破6萬,全台人民除了需要適應政府實施滾動式修正的防疫策略,以及醫療量能的因應,同時也宣告著每個人的身體似乎都得歷經「染疫」的淬煉,才能迎向脫口罩的未來。

Omicron疫情特性不同,無法清零

現今進入與病毒共存階段,引來民怨與恐慌,畢竟台灣人民原先生活在零確診淨土,短時間的轉變令人措手不及,對此,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強調,Omicron這支病毒無法用清零的方式,首先Alpha入侵時台灣疫苗覆蓋率不高,一定要清零,直到Delta期間,疫苗保護見效,當然要追求清零,但是因Alpha、Delta的傳播力沒有Omicron強,「Omicron傳播力太強,甚至因原始疫苗失效而引發突破性感染,確診數多,如何能清零?」因此採取共存是必然。

延伸閱讀:
最新》我可領新冠口服藥嗎?指揮中心:開放「這12類人」與孕婦

輕症病毒共存,防疫焦點在中重症

陳秀熙教授進一步提出看法,他認為「與病毒共存」不夠精準,「我們應該要稱之為『與輕症病毒共存』」,大多數健康的人染疫多為輕症、無症狀,不過並非完全不實施任何照護措施或直接鬆綁,因為有些人尚未完整接種疫苗,或屬於高危險族群,如高齡、慢性病患者,即使打了疫苗還是有可能引發中重症。

因此重點應是「與輕症病毒共存,預防重症和死亡。現今民眾將焦點一直放在確診個案數、又希望把醫療量能發揮在輕症居隔之上,相對會忽略這些脆弱族群,一旦被忽略而沒有早期介入治療,高危險族群變成中重症,就會加速死亡。」

全民做好部署,勿過份影響中重症族群

關於近期台灣醫療量能是否瀕臨崩潰?陳秀熙教授指出,「其實每個國家在共存階段時,初期都會遇到類似情況。」,他再次強調,「要看的不是這些高峰的單日確診數字,大多人認為要全面隔離,一直揪出確診者,卻漏掉尚未接種疫苗的人,以及高危險族群,將來就需要收拾大量死亡的殘局。」因此應將防疫能量放在預防中重症和死亡,一味的抱怨無濟於事,把焦點從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而社會上每一場所都要做好與輕症病毒共存的部署與準備,如保險權益、醫療分流制度等。

醫療院所若要與病毒共存,陳秀熙指出,假設醫院人力已經短缺,卻有醫護人員確診,但都是接種過疫苗且屬於無症狀或輕症者,應思考是否還需要匡列隔離?另外,若一直將急診人力用於民眾篩檢,將使得急診醫師無法看顧中重症患者。無論中央、地方、每個職場修訂出與病毒共存且能維持基本生活與功能的條款、指引,達到讓台灣恢復正常醫療作業的目標。

「其實是可以很快速的,經過2年疫情,每一個場所都知道如何實施防疫措施,且Omicron大多是輕症、無症狀,應共同走向防止中重症和死亡的策略」。陳秀熙強調,「防疫要基於專業,與人民最大的利益為主軸,當然要用同理心關懷與守護人民確診後的身心狀況,但不要因此過分影響到中重症的患者、沒打疫苗的人和高危險族群。」

延伸閱讀:
快篩陽、輕症⋯該去急診就醫嗎?醫改會教你「3步驟」先自我判斷

若採24小時通報,恐更加耽誤疫情

陳秀熙表示,「我們犯了一個錯,台灣總看見國外不好的模式,總認為自己會步入後塵。我們應該要汲取國外成功的模式,進而面對問題。」另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新冠肺炎屬於「第五類疾病」,防疫政策與措施,可由中央主管機關調整。

傳染病防治法第39、44條規定,第一類疾病如鼠疫、天花,必須24小時內通報,並居隔治療,最為嚴格,第五類疾病則依疫情需要調整之。「若今天醫療供給者、決策者、人民都認同Omicron大多為輕症,有需要遵照第一類法定傳染病的模式處理嗎?」中央主管機關當然有此權力決定,但在民主社會裡,政府也得考量民眾需求,如此反而讓防疫的步調恐有耽誤。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為:目前台灣防疫有效嗎?專家:輕症居隔反而有所「耽誤」

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